aiyang 发表于 2007-1-12 21:44

古今笑史  (明:冯梦龙编)

    探求“幻术”
  金陵有个卖药的,手推车上装着一座观音菩萨的雕像,病人向他买药,他先把药放在观音菩萨那只朝地面的手掌里,如果药在手掌里悬空不掉下来,便说是观音菩萨同意用这药,然后才让病人服用。人们认为真有神灵,于是纷纷向他买药。有个小伙子估计他用的是一种幻术,很想学到手。待大家散开后,他便邀请卖药的到酒店去吃酒。吃完后,一钱不付,扬长而去,酒店里的人却好像没看见他们似的。这样一连吃了三次。卖药的问小伙子施用了什么神仙妙术。小伙子说:“如果你那幻术肯教我,我也把这幻术教你。”
  卖药的说:“我没有其他什么奥妙,观音菩萨手掌里暗藏着一小块吸铁石,药里有铁屑儿,所以药接触手便被吸住了。”
  小伙子笑道:“我更没有其他什么奥妙,只不过先把钱付给酒店里,所以吃后就走,他们便不再问了。”

     谁是王妻
  镇守江西的赵王李德成,有一日唤来几名歌女,穿戴得和他那年轻美貌的妻子滕国君一模一样,排列于庭前,让一位相士分辨谁是他妻子。原来那相士曾说过富贵贫贱经他一看就可以分辨的大话。其实相士哪有此本事?但他却对赵王打躬作揖道:“头上有黄云的便是您夫人。”歌女都好奇地向滕国君头上仰望,独有滕国君不好意思抬头。于是相士指着她说:“这是您夫人。”

     蔡邕菜神
  江南有个驿吏,自称办事干练有方。某年,刺史新到任,巡视到驿站,驿吏恭候,说:“驿中一切处理完备,请大人察看。”刺史进酒室,见有个像,
  问:“这是何人?”
  答:“杜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又进茶室,也见一个像,驿吏说:“这是陆羽(对茶道很有讲究,著有《茶经》)。”
  刺史好笑,再进一室,只见小菜毕备,室内还有一个像。是蔡邕(因蔡与菜同音,驿吏就把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误认为菜神)。刺史见驿吏此牵强做作,大笑不已,说:“若到饭堂,必是要有米芾(书法家)像;到马场,必是要有司马迁像了?”

     一齐动手
  县官和县丞都是贪.污老手,只有县尉是个清官。
  一天,三人在县衙里小宴。县官、县丞酒足饭饱,心满意足,便叫乐工演奏起音乐来,县官、县丞随着音乐婆娑起舞,县尉却呆坐一旁,视而不见。
  县官叫道:“为什么不动手?来,来,来,一齐动手,活活血脉,助助消化!”
  县尉答道:“你和县丞已动手了,我再动手,老百姓就没法活了!”


     豺狼咬鱼
  闹了旱灾,求雨要表示诚心,按例是禁止屠宰的。
  御史娄师德到陕县视察,当地的官吏为了奉承他,还是叫厨子拿羊肉给他吃。娄师德责问厨子:“你们为啥要杀羊?”
  厨子答道:“不是杀的,是豺狼咬死的。”
  娄师德笑笑说:“这只豺狼倒蛮懂得礼节的。”
  一会,厨子又端上了红烧鱼。御史又问,厨子故意说:“它也是被豺狼咬死的。”
  娄师德大笑道:“你这傻瓜!为啥不说是被水獭咬死的呢?这就不会露出马脚来了。”


     好客挂牌
  元朝鼎盛时,有个江右(官名)名叫胡存斋,特别好客,常常怀疑守门人挡驾,有客来了也不通报。后来,他在家时就干脆挂出一块牌子,上写:“胡存斋在家。”


     征收鹰翎
  某地有两个做官人。不通文章,但却喜欢卖弄文章。
  一次,其中的一个称赞杜荀鹤的诗,说“也应无计避征徭”这句非常之好。
  另一人不服,说:“这句有什么好,一定是句误诗,野鹰(音通“也应”)怎么能有征徭?”
  说这诗好的人解释说:“这怎么会有误呢!杜荀鹤是著名诗人,这是当年苛捐需征收翎毛罢了!”


     良马善走
  李东阳曾经有一匹良马,送给了陈师召,陈师召骑着这马回朝,在马背上作成二诗。
  隔日,他把马还给李东阳,说:“我原来骑的那马,每次回朝总能作成六诗,骑这匹马只能作二诗,这不是好马。”
  东阳笑道:“马以善走为良。”
  陈师召想了好久,感到这话有道理,就再骑上良马回去了。


     万物一体
  某儒者正在读万物一体。有个腐儒问他:“如路遇猛虎,这时怎样求得万物一体。”
  另一腐儒急忙解释道:“有道之人,能降龙伏虎,倘遇老虎,定能骑在虎背上,决不会被老虎吃掉。”
  周海门笑道:“骑在虎背还是两体,只有让老虎吃下肚去,才可称一体。”听者大笑。


     驱驴宰相
  王及善才学平庸,为人刻薄,作宰相时,别人暗地里把他比作凡庸的斑鸠占据了显贵的凤凰池(接近皇帝的机要部门称凤凰池)。他毫无政绩,有一点却管得很严,每日都要关照下官说:“不得让驴进入官署。”后来,别人就给他起了雅号叫:“驱驴宰相。”

     弹劾御膳
  古时御史之职就是监察朝廷,任御史的人如百日之内不能对朝廷提出批评,就属不称职,要被罢免。
  有个御史叫王平,到了百日,仍未提出任何批评。同事看他很镇静,有些吃惊。有一人说:“王平闷声不响,定有大事在胸。”
  过了几天,同事听说王平向朝廷进言抨击了,就去偷偷打听,哪知探得半天才得悉说:“王平上言弹劾御膳(皇帝的食物)中夹进了一根头发。”众人都为这小题大作而发笑起来。

     鹅鸭谏议
  南宋高宗赵构朝见下官,有个叫董门的谏议官向高宗建议说:“近来禁止杀猪羊,这很符合圣德,但对鹅鸭也宜禁宰。”
  刚说完,忽有人报:“金兵南侵,有一号‘龙虎大王’的人,特别勇猛,很难抵挡。”
  高宗一时沉思不语。在旁的胡侍郎(宰相府、三省及六部尚书的副职均称侍郎)上奏说:“大王不必忧虑,这里正有‘鹅鸭谏议’,足以对等‘龙虎大王’的了。”

     《孝经》退兵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向栩为朝廷献计说:“我有一计,不须兴兵,便可使黄巾军退去。”
  人问:“此是何计,请速讲来。”
  向栩道:“只需派人在黄河边上,面对北方读《孝经》,兵自可退去。”
  人又问:“你此说有何依据啊?”
  向栩笑道:“难道你没听说过吗?赵普以半部《论语》就定了天下,一部《孝经》又怎么不能退黄巾军呢!”


     歪戴帽子
  元时,胡石塘应聘入京,元世祖忽必烈召见。胡石塘头戴棕皮编织的帽子,稍有歪斜,忽必烈问他所学的是什么,  胡石塘答道:“治国平天下之学。”
  忽必烈笑道:“自家的一顶帽子尚不端正,又怎能平天下呢?”于是就不用他。


     孝泌怜虱
  江泌字士深,办事喜讲孝道。因同族有个人与泌同名,为便于区别二人,所以别人就把他称为“孝泌”。
  孝泌每逢吃菜总不肯吃菜心,他说:“菜心吃不得,它是可以继续生长的东西,吃了违背孝道。”
  每到冬季,他的棉衣破絮块块,虱子总喜欢躲在里面生活繁殖。一次,孝泌把生了虱子的棉絮从衣服里掏出来,放到墙壁间。过了一会,又怕虱子会饿死,就重新把藏有虱子的破棉絮放回衣服里去。


     不禁盗坟
  某朝士性迂腐,任职河中府龙门县。有个人叫薛少卿,长期居住此地。某天,忽见祖坟上的松树和楸树被人砍去,就告到县府。朝士拿诉状一看,也不细究,就判道:“周文王的苑囿,老百姓都能去打柴、放牧,你薛少卿的坟茔有什么了不起,要禁砍柴?!”

     郡守忌讳
  某郡守忌讳得特别厉害。刚到某地任职,有个叫丁长孺的来拜见恭贺。因郡守忌讳“丁”字,就避而不见。家仆知道他的意思,就叫那人改姓丁为姓千,果然郡守乐呵呵相见。
  另有一日,有大案来报,文中有“病故”两字,吏官知他怕见,就用手指掩住这两字。
  郡守一气看来,见被遮处文义不通,就用笔敲击吏官的手指,让他拿开。“病故”两字露出,郡守脸色顿变,急忙取了文书到案桌下旋转数次,口中还念辟邪祛凶的咒语。堂中多人暗暗发笑。


     陈镐“戒”酒
   陈镐爱酒如命,而且酒量极大。在山东当督学时,父亲怕他喝酒误事,便写信嘱咐他戒酒。陈镐接到父亲训示后,特别订制了一个可盛二斤酒的大碗,还在碗边上刻上八个字,约束自己:“父命戒酒,只饮三杯。”


     讨好遭打
  唐朝有个刺史穆宁,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还要几个做官的儿子轮流供养他,稍有半点不称心,就要责骂他们。
  一次,一个儿子将熊油与鹿肉煮成菜肴孝敬他,穆宁觉得味道鲜美,吃得十分开心。其他几个儿子以为父亲定会大大夸奖,心里很羡慕。
  谁知穆宁吃饱后,反把儿子揍了一顿,骂道:“哼,这么好的东西,为啥直到现在才弄给我吃?”


     翠鸟筑巢
  翠鸟胆子极小,怕人捉它,就把巢做在很高的树杈上。可生了蛋后,又怕蛋从窝里滑下跌破,就造个较低的新巢,把蛋搬到新巢去。小鸟们孵出来了,“唧唧”地讨食吃,又唯恐它们跌死,马上又做个离地更近的新巢。小鸟.会飞了,站在巢边,拍着翅膀想往外飞,翠鸟更怕它们跌死。于是再造个离地更近的新巢。结果,小孩便很容易地捉到它们。


     飞升上天
  浙江有个男子想修行成仙,便隐居了好久。他荒诞地认为自己已身轻如燕,可以飞升到天上去,于是在后园里迭起几张桌子,爬上去试验飞升。可是两条胳膊刚刚张开,人便很快地掉下来,跌坏了筋骨。请医吃药,过了整整一个月才复原。

     夫人问姓
  姓伍的官太太,依仗男人是县太爷,骄气十足。
  一天,一群下属官吏的老婆从她门前路过,她指着其中一个,轻蔑地问道:“你姓啥?”
  这个女人恭敬地回答:“姓陆。”
  官太太很不痛快,心想:“我男人比你男人官儿大,我只姓伍,你倒姓陆啦。”
  接着,她又指着另一个女人问:“你姓啥?”
  答道:“姓戚。”
  官太太更不高兴了,气鼓鼓跑到丈夫那儿告状道:“我姓伍,她们偏说姓六、姓七;再问下去,说不定还有姓八、姓九、姓十的呢!她们不是存心要爬到我头上吗?!”


     不识宝砚
  有个人叫孙子翰,对古代文物毫无所知。有人捧着一只古砚给他看,并说道:“这东西价值3万,十分宝贵。只要用嘴在上面呵一呵气,就会有水流出来。”
  孙子翰听了冷笑道:“一天就是呵出一把水,也只值3文钱,为啥漫天要价呢?”


     何婆算命
  洪州有个叫何婆的人,善用琵琶卜卦算命。
  一天,一个姓郭的司法官请求算算官运。何婆便把琵琶上的弦丝调了调,唱道:“你这男人要交富贵呢!今年得一品官,明年升二品官,后年升三品官,再后年升四品官”
  司法官笑道:“何婆,你说错啦。品级越少越高,品级越多官越小啊!”
  何婆随即改口,又胡诌乱唱道:“今年你减一品官,明年减二品官,后年减三品官,再后年减四品官,再过五、六年,你就算没官啦。皇帝以下算你独大了。”


     禁月照明
  晚唐昭宗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下令灯油归他的官署专卖,所牟利润充实军饷。可是灯油卖不出,原来百姓全改用松明子了。李茂贞下令禁止使用松明子。艺人张廷范求见李茂贞,用嘲笑的口气道:“您单单禁止百姓用松明子恐怕还无用,天上还有月亮呢!我建议您也下令禁止月亮照明。”


     疑是仙鹤
  北宋开宝年间,神泉县张县官,表面廉洁,其实贪财。他在县衙门口张贴告示道:“某日,是本县官生日,特此通告衙内人员不得送礼。”
  一个小官见了与同事评议道:“县太爷出告示写明他的生日,目的是让我们晓得,说不得送礼是假的呀。”大伙异口同声道:“对呀。”
  于是,张县官生日那天,县衙内人员各自拿着细绢送他,说是给他增寿的寿衣,张某来者不拒。又对部下说:“下月某日,是我太太生日,不要再送礼了。”
  大家见他又要勒索,只能苦笑。一个进士写了首《鹭鹚》诗讽刺道:“飞来疑是鹤,下处却寻鱼。”意思是:他来时装作像仙鹤般清高,蹲下来便像鹭鹚般贪食,处处摸鱼吃了。


     众多“方朔”
  唐朝有个叫阿来婆的女人,以弹奏琵琶来为人卜算吉凶,据说很神。一时,达官贵人盈门,求她卜算官运。
  文学家张鹜不信此道,特地前往察看。一位身穿紫袍、腰佩玉带的将军正在求阿来婆算命,还送上一匹绫罗。只见她烧香闭目,拨动弦子,高声乱唱道:“东告东方朔,南告南方朔,西告西方朔,北告北方朔,上告上方朔,下告下方朔”
  世上只有汉武帝时的一个东方朔,哪来“南方朔”、“西方朔”、“北方朔”呢?将军说:“你请来这么多‘方朔’,我想与他们见个面。”阿来婆顿时目瞪口呆,不能回答。张鹜大笑而去。


     刻戒怒板
  都御史陈智性子异常暴躁,动不动就打人。他洗脸时要用7个仆人,但仍不称心,洗脸时,很少有不被他打的。他坐着时,如谁走过有脚步声,也要遭其打骂。有个朋友劝他改改脾气,于是他便专门做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刻了“戒暴怒”三字,表示一定要改正。可木板刚做好,一人对他不够顺从,他便举起这块木板,打了他无数下。

evonna 发表于 2007-1-13 02:46

好长哦$汗$ $汗$

一只翅膀 发表于 2007-1-13 10:41

古代人的幽默么?够含蓄……

etoh 发表于 2007-1-13 14:42

十分的幽默.

抚琴仙子 发表于 2007-1-13 19:33

$支持$ $支持$ $支持$

SUKI 发表于 2007-1-13 21:42

$支持$ $支持$ $支持$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1-13 22:24

这个好$支持$ $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今笑史  (明:冯梦龙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