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27 发表于 2007-1-20 16:06

新手装主流双核电脑后必须做的三件事

http://group.zol.com.cn/5/5_45610.html
图1:在线更新BIOS的程序(映泰)
新品推出BUG不断,升级BIOS要先行
  经过上面的评测部分,我们终于能知道沉寂数年的Intel不是病老虎,它一旦发威会给市场带来一股多么强劲的旋风.扣肉的闪亮登场除了是给AMD带来了一个狠狠的教训外,也为众多主板厂商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一时间,主板市场新品不断推出,除了在基于Intel钦定的i965和i946芯片组领域拼得如火如荼外,不少厂家还推出了用支持扣肉的VRM11供电模块武装起来的i945和i865GV主板以期在低端的“扣肉盘子”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同时,使用nForce 570/590 SLI Intel Edition的主板也不甘落后,以优异的性能抢占了Intel芯片组的不少份额。可是,过于急进的代价就是BUG满天飞,因此,要想好好享受香喷喷的“扣肉”,还是先来升级BIOS吧。(当然,即使是选用AMD的新平台也需要及时更新BIOS的,但因为AM2平台很多都采用了比较成熟的NF4芯片组,BUG相对来说少一点,所以不再进行重点关注)。

  一说到升级BIOS,新手朋友们可能就会联想起漆黑一片的DOS界面,以及因害怕刷坏主板的心惊胆战。其实,现在不少品牌的主板厂商都推出了在Windows下甚至是通过 Internet自动下载新版BIOS以实现便捷升级的专用工具软件(绝大多数都能在随主板出售的驱动程序光盘中找到),而通用型的 Award WinFlash也能在大部分使用Award BIOS的主板上正常使用。当然,与在DOS下刷新BIOS一样,即使在Windows下面刷新BIOS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证电源的稳定供应,以及关闭诸如杀毒软件、反黑客软件等多余的程序(你也不想刷新BIOS中途忽然死机吧?)。必须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导致刷坏BIOS的原因都是因下载了错误的文件而导致,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主板的BIOS文件,千万别弄混淆了。一旦你能成功升级完BIOS,别忘了进入主板的CMOS设置里运行“Load Fail-Safe Defaults”选项载入默认设置参数并仔细调试各个项目,说不定升级完BIOS后多了什么新功能,能让你的处理器再超上去几百Mhz呢。

  如果大家确实害怕在Windows下刷新 BIOS会带来什么影响的话,也可以在DOS下升级,只需要准备一只纯净的启动软盘或带有纯净DOS系统的光盘,把下载回来的BIOS升级包解压并放到软盘或硬盘分区里(最好是FAT32分区),然后在CMOS设置里设置好从软驱或光驱,进入DOS后就可以操作了。以技嘉的GA-965P-DS3主板的升级包为例,只需要运行其中的autoexec.bat就可以了(如果是放在软盘根目录的话,开机就能自动运行);并且,大部分主板厂商发布的升级包里都有一个这样的批处理文件(扩展名为.bat,但文件名不一定相同),大家不需要了解刷新程序的相关参数,直接运行这个批处理文件就可以了。有一些主板直接在 BIOS里固化了BIOS升级程序,在这样的主板上升级BIOS就只需要准备好放有新BIOS的软盘,进入固化程序就能便捷地进行升级了。在这里再重复一次,如果是在DOS下升级的话,一定要用纯DOS,Windows里面的DOS窗口是不算的。当然,为了确保安全,有条件的话请准备好UPS不间断电源,没条件的就只能事先查询一下供电局在升级BIOS时段会不会停电了。如果不幸刷坏了BIOS的话,到电脑城的维修店铺花20元就可以重新写入BIOS(只限于可拆卸的BIOS芯片)。

http://img.zol.com.cn/group/14/a138446_s.jpg



  升级BIOS,除了能修正主板的BUG外,还能提供更丰富的调节选项,让系统运行得更顺畅。下面是截至发稿为止,市面上一些热门的“扣肉”主板的最新BIOS信息:

1、技嘉GA-965P-DS3:扣肉上市之初受追捧程度几乎是最高的一块主板,目前最新版本BIOS是10月13日发布的F7版。从6月28日首发的F1版到F6版,陆续改善了超频性能、电源模式、内存与显卡兼容性等问题,现在最新的F7版又增加了对IntelKentsfield核心四核处理器的支持,大大增强了可升级性。

2、升技AB9:目前最新版本BIOS是10月19日发布的1.5版。根据升技官方论坛的用户反馈信息,1.5版 BIOS解决了困扰这块主板已久的不能正常使用Ghost的问题,并且修正了内存兼容性差等一些小问题。据悉,初出厂时的1.1版BIOS的主板有时装上 E6300处理器会出现不能开机的情形,这时,你要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升级BIOS了。

3、华硕P5B:目前最新版本BIOS是10 月5日发布的0701版,与以前版本相比,除了增强了内存兼容性外以及加入对Kentsfield B3步进四核处理器的支持外,它修正的BUG数量可谓惊人。其中包括消除了在北桥加电压过高时会出现无法识别一些显卡故障,进一步扫清了超频障碍;修正了在Auto/Stndard/AI N.o.Sz这三个模式下内存频率显示错误的故障;修正了安装一些转速比较低的静音风扇时BIOS对chassis fan 2的转速侦测异常的现象;修正了将处理器设定成非标准速度时前端总线频率可能发生显示错误的现象;缩短了进入待机模式后重新唤醒系统的时间。以前的版本居然有这么多BUG?使用这块主板的朋友可别再忍受了,赶快升级吧。

  4、华擎ConRoeXFire-eSATA2:目前最新版本BIOS是11月3日发布的1.6版,它陆续修正了之前版本BIOS对nVidia 7950GX2显卡的兼容性问题,添加了一些处理器微代码,以实现对更多型号CPU的支持。

5、华擎ConRoe865GV:目前最新版本BIOS是9月12日发布的1.2版。与以前的版本相比,1.2版的BIOS修复了对迈拓DiamondMax 17 SATAII硬盘和西部数据WD740ADFD 74G SATA硬盘的兼容性问题。

提醒大家一下,刷新BIOS毕竟是有风险的事情,如果你现在用的主板感觉不到有什么明显的缺陷或故障,就不需要跟厂商的风去升级BIOS。
               
                  莫让双核成瘸腿,升级驱动如添翼

  一些读者用上了PD820双核处理器,还是觉得运行多任务(如一边解压文件一边看高清电影)时速度和切换任务的流畅性跟以前用的P4 506单核处理器没什么差别。莫非PD真的是传说中的用两个单核粘起来的“假双核”?最近有不少刚刚购买双核处理器的朋友也碰到了这种困惑。

  其实,问题并不在处理器身上,这个“故障”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操作系统不能完全认出处理器的两个核心所导致的。大家可以打开Windows XP的任务管理器(具体方法是同时按住键盘的CTRL+SHIFT+ESC键,或者在任务栏的空白位置点击右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任务管理器”),接着切换到“性能”选项卡,在这里的“CPU使用记录”下如果看到有两个网格窗口,就说明系统已经成功认出双核心,反之,则说明双核心未能被操作系统认出来,只能利用其中一个核心的运算能力,自然就会出现上文所述的困扰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装好的操作系统直接更换上双核处理器不作任何处理,或者安装了旧式的万能 Ghost版的操作系统都会引起系统不能识别双核处理器的电源模式,从而很容易发生只能认出一个核心的故障。对于不想太麻烦的人来说,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按标准步骤重装一次系统就可以了。

  难道用上了双核,以后就与方便快捷的万能Ghost无缘了?换双核后一定要重装?当然不是。虽然严格地从理论上说,直接重装后对双核心性能的发挥以及整体的兼容性是最好的,但随着双核的普及,一些万能Ghost版XP操作系统光盘的制作者也在程序里加入了对双核的电源模式的支持,只要安装时在该光盘提供的“选择电源模式”的界面里手动选择“ACPI Multiprocessor PC”,就可以实现对双核的支持了。目前已经有将该功能分离出来的 “电源模式修正工具”。大家如果换上双核后又怕麻烦而暂时不想重装系统,可以下载此工具,安装后重新启动机器,以后都可以成功认出两个核心,真正享受双核带来的多任务流畅的快感了。顺便说一下,此种方法也适合用于带Intel超线程技术的处理器(如P4 630)等不能被操作系统认出两个逻辑核心的情况。



http://img.zol.com.cn/group/14/a138447_s.jpg



正确认出双核后的任务管理器

http://img.zol.com.cn/group/14/a138448_s.jpg



●电源模式修正工具

  还有更让新手烦恼的,就是刚装上X2 3800+,已经在任务管理器里看到成功认出两个核心了,但玩反恐精英的时候还是经常出现忽快忽慢的的现象。传说中这是AMD的双核处理器特有的BUG,要通过装几个补丁和驱动来解决,而Intel的双核处理器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微软对Intel特别关照。难道 AMD的兼容性就这么差吗?”

  首先,笔者要澄清一个初学者常持有的错误认识,就是“CPU不需要驱动程序,需要驱动的CPU证明其兼容性不好”。其实,从K6、PIII到P4、K7、K8,无一例外都能在Windows XP的驱动文件夹下找到相关的驱动文件。而所谓的 “Intel CPU兼容性好,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更是谬论。经过查阅相关资料,Windows XP在SP2补丁包里已经包含了一个特别针对 Prescott核心的P4处理器开发的更新驱动程序,这有力地证明了Intel的CPU也是要更新驱动程序以支持更多的新特性。正因为操作系统里驱动程序的更新周期比较慢,所以在微软未能及时推出更新驱动程序的前提下,AMD就提供了自己的驱动程序以让操作系统更好地支持Athlon64 X2系列双核处理器,这并不是缺陷,而是像催化剂驱动之于ATI显卡一样作用的优化工具,而PD不需要额外安装驱动程序就如MX440显卡在XP中不需要另装驱动同一个原理罢了,不能据此说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目前公布的AMD补丁(或叫驱动程序)是2006年5月7日的版本,单单从时间上来判断,都比系统里自带的 04年版驱动新鲜多了。目前,一整套常用的AMD双核补丁包括微软的KB896256chs、AMD CPU Driver1.3.2驱动程序以及 AMD Dual-Core Optimizer双核优化器。经笔者使用证明,安装了几个驱动和补丁后,X2 3800+玩反恐精英的时候忽快忽慢的毛病已经消失,运行多任务的时候更加顺畅,并且,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AMD CPU Driver1.3.2(曾经试验过,只安装这个 AMD CPU Driver1.3.2就可以解决游戏中的烦恼,这个也就是前面说过的包含2006年5月7日版AMD双核心CPU驱动程序的软件)。当然,如果你因时间原因未能及时安装这些驱动,又急着要玩游戏的话,可以在任务管理器里找到相关进程,然后用右键点击,进入“关系设置”,把其中一个核心前面的复选框清空,那样可以暂时解决这个玩游戏忽快忽慢的问题。

                超频流火酷难当,良好散热须费心

  人总是不容易满足的,即使用上了强如扣肉和X2这样的CPU,也有人绞尽脑汁去将它们超频以提高性能。只是,超频后所带来的各部件发热量增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特别是现在一些主板为了节省成本,在主板芯片组上只用单纯散热器这样的被动散热方式,虽然厂家口口声声说那芯片能耐热一百多摄氏度,可是超频后那烫得手直起泡得温度却让我无法释怀;处理器原装风扇那本身就不是太轻微的声音在超频后简直能用轰鸣来形容;更烦人的是超频后整个机箱内部的气温也随之升高,将内存、硬盘等“娇嫩”的配件折磨得奄奄一息。所以,要想好好享受“降(速)龙”和“吃肉”的乐趣,还是在散热方面多费心吧。

  主板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所以,要解决芯片组过热的问题,就要请出武功高强,让热量们闻风而逃的超频三小鱼儿与花无缺了。其中,小鱼儿是纯铜的版本,花无缺是纯铝的版本,两者都采用了放射状鳍片工艺制作,能大幅度提高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的效率。当然,小鱼儿要比花无缺贵几十元,因为铜比铝导热效果好,而且价格也比铝贵不少。安装这些散热器的时候要注意技巧,别因为用力过度而损坏了主板上的其它元件。根据实际测试,装上这些散热器后,相关芯片的温度最多可以下降几十摄氏度。相对于几百甚至上千元钱的一块主板,大家该不会觉得这个小小的散热器很贵吧?

  无论是AMD还是Intel,它们的盒装CPU附送的原装散热器一直以来都很难让人满意,先不说散热效率低下,而且在噪音音量控制方面可以说完全没有下过功夫。所以,对超频爱好者来说,还是换上一个第三方专业厂商生产的的CPU散热器更爽心。这里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支持AMD和Intel目前所有平台的酷冷至尊Hyper7,它的纯铜底座以及三根U型热管为快速散发CPU热量提供了优势,以至于用纯铝鳍片就可以达到不俗的散热性能,并且采用大风量的静音风扇,从此你不再担心烦人的风扇声伴你度过漫漫长夜了,价格只是250元左右,比TT大台风还要便宜,实际散热效果却毫不逊色。它还自带调速器,在天气不太热的情况下你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风扇的转速,以便进一步降低声音。

  有了战术武器――高端CPU风扇和主板芯片组散热器还不足以完全解决散热问题。要想毫无后顾之忧地进行超频,就必须从全局出发,运用各种战略手段去打造一个低温的机箱内部环境,不然,任凭CPU风扇和主板芯片组散热器多么厉害,也只能把热量积聚在机箱里,起不到散热的效果。

  大家可别认为打开机箱盖子拿着一个家用风扇对着里面吹或者胡乱添加几个机箱风扇就能给主机配件创造良好的散热条件了。要想有良好的机箱散热机制,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机箱风道进行规划设计,打开机箱盖子加风扇吹或乱加机箱风扇反而会造成机箱内部的气流失去有序运动的途径,影响里面热量的散发。同时,要进行良好的散热,还必须整理好那些布满机箱空间的电缆和数据线,特别是那两条IDE光驱和硬盘线,这些可是阻碍机箱散热的头号杀手。对于IDE数据线,可以用橡皮筋简单地捆扎接近两端的部位让表面积减少,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话,还可以用刀片仔细割开IDE数据线中的每一条导线再包扎,不过这个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弄坏这条数据线。其实市面上也有这种经过处理的IDE数据线卖,但直接购买的话一则浪费钱,二则失去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只有经过整理线材这个步骤,大家才能深刻体会到SATA取代PATA是真正的大势所趋――且先不说性能的提升,单单是SATA线缆那纤细的体形对散热的帮助,就已经就足够让使用PATA硬盘的人羡慕不已。接着,把那些暂时没用到的电源线也用橡皮筋扎起来,这样机箱内部看上去清爽多了,而且也有利于散热。

  前面说过风道设置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样的风道设置才是科学和合理的呢?判断风道设置好坏的根本原则就是当主要的电脑配件发出热量后,机箱内与风道形成有关的散热设施应确保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空气对流将这些热量排出到机箱以外,并及时吸入冷空气,再进行吸热、散热这样的热力循环,以确保机箱内的温度保持正常,使主要配件的寿命最大化。在日常的维护中,一般采用从机箱前端下部的风口吸入冷空气,然后通过机箱背后的风扇形成对流,这样就可以将CPU、内存、主板芯片组所散发的热量及时排出了,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风道设置方案。

marc2005 发表于 2007-1-20 17:19

有点长。估计新手没耐心看。

留声机 发表于 2007-1-20 18:13

在国内超频刷Bios是为了提高性价比,主要为了是省钱
:(
在德国超频刷Bios是为了追求极限,主要是烧钱$angry


所以在德国玩不起$frag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手装主流双核电脑后必须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