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行动,为了减肥不吃盐ZT
快速阅读:1.钠在体内有保持体液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和维持正常血压等作用。
2.“咸者,脉弦也。”意指过咸的饮食会使脉象呈现高血压病人常见的“弦脉”。
3.肾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等病人,建议采用低盐饮食。
天底下所有减肥的女人中当属我表姐最疯狂了。她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她属于什么“水肿型”肥胖,只有减少盐的摄入,才能避免高盐加重浮肿。究竟减少多少才算少,这个问题让她颇为头痛,于是,她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断盐”。她的毅力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十几天来,她饭菜照吃,可全都是用清水煮的,一点盐或酱油都不放。十几天后,她开始诉苦,说觉得人很容易累,头总是晕晕乎乎的,恶心想吐,饭菜也不太想吃了。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肯定是十几天没吃盐的结果。于是我吓唬她:再这么下去,命都会没了。
表姐尝到了苦头,这才又吃起盐来。
单位有个同事听说了我表姐的“事迹”,就推荐说可以吃低钠盐。说低钠盐降低了氯化钠的含量,从而减少人体的钠摄入量,避免水钠潴留,同时还保持了咸味,多放些也没关系。
低钠盐?对从来不买菜做饭的我来说,这还真是个新鲜的名词。我想起几个月前被诊断患了轻度高血压的姥姥,现在吃饭总是嫌盐放少了没味道,没胃口。若真如同事所说,低钠盐多放些也没关系,那对像姥姥这样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可真是个福音。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营养师点评:“表姐”接受的理论及做法可以用“自作自受”来形容。医学上既没有“水肿型”肥胖的说法,也没有“绝盐减肥”的措施,一般只对特殊病人,如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病人才建议低盐饮食。
食盐有“百味之王”之称,它的咸味是膳食调味的基本要素,没有食盐,再好的菜肴也可能淡而无味、难以下咽。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元素是咸味的来源,也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重要元素。钠在体内有保持体液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维持正常血压等作用。人体很少会缺钠,但是,如文中的表姐那样,长期不吃盐,加上其他含钠的食物也吃得少,就有可能导致钠不足,出现疲倦、眩晕,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
低钠盐以40%的氯化钾取代氯化钠,降低了钠的含量,目的是预防因长期高钠摄食所导致的高血压等疾病。有人群资料显示,每天摄入食盐7克者,高血压患病率为6.9%;摄入10克者,为8.6%;摄入26克者,则高达39%。我国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南方,与“南甜北咸”有一定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就告诫人们:“咸者,脉弦也。”意指过咸的饮食会使脉象呈现高血压病人常见的“弦脉”。现代医学对钠引起高血压的机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钠可调节体液平衡。过多的钠使大量水分由细胞组织之间移往血液,钠还可减少肾脏的排水量,两者均会增加血容量,令血压上升,形成高血压而增加心脏负荷。
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控制摄盐量是必要的,但不能不吃盐。据统计,我国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为13.6克/天,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低于6克盐。研究证实,成年健康人每天吃食盐2~6克就可以满足机体对钠的需求。不少加工食品都通过添加食盐来改善风味,而现代人进食加工食品的机会已经很多,故口味淡些是有益无害的。
对于一般人而言,长期选用低钠盐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低钠盐中钠含量降低,口味淡了,人们在烹调时往往需要放更多的低钠盐,才能获得和普通食盐一样的口味。这样,多放的低钠盐中,增多的钠相加起来,与食用普通食盐也就相差无几,已失去选择低钠盐的意义。但是,如果人们愿意从心理上接受低钠盐,并控制进食量,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若能做到严格控制低钠盐的摄入,为什么就做不到控制普通食盐的摄入呢?显然,与使用低钠盐相比,积极地接受教育,家庭成员相互支持、鼓励和监督,控制每天的摄盐量,减少食用含钠或含食盐的加工食品、咸腌制品更重要。
另外,低钠盐由于钾含量较高,肾功能衰竭、发热感冒等疾病的急性期、酸中毒、服用某些抗癌药物、大量出血、手术前后和严重创伤等病人,应慎用低钠盐,或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长期血压偏低、腹泻病人,或在炎热的季节、高强度运动、出汗多等情况下,应增加钠的摄入,故也不宜选用低钠盐。 为了减肥不吃盐。。。。就跟为了减肥不吃饭一样无聊。 盐很重要的!! 也是个减肥的好办法,起码少盐可以影响食欲嘛:D 为了减肥, 真是什么招都用上了:D 人体的肾脏是排钾留钠的, NaCl理论上从尿液中排放的不是很多, 通过汗腺有一些。
高NaCl饮食确实是心脏病, 高血压很多疾病的一个重要发因子, 所以清淡点饮食有好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