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进补芡实香
秋天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一补。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耗损大,在天气转凉时节,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不过,怎样调补才有益健康,确实需要研究。有人认为,补,就是吃补药补品,于是不管机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等集中突击食用,称之为“大补”。其实,这种补法是很不科学的,不但于健康无益,反而浪费财力物力,甚至损害健康。夏天气温高,人们胃口不好,多不思饮食,因此,日常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和易消化食品,脾胃活动能力减弱,秋凉后如马上食入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消化功能。因此此时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芡实就具有这一特点,芡实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其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并且人体经过服用芡实调整之后,再服用其他补品消化系统就能适应了。
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疗效。
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扬子晚报
孙福林) 恕愚钝,芡实为何物?闻所未闻。 芡实—平补佳品
中医认为,秋季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当首推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等,为睡莲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的一些沼泽湖泊中均有生长。近年来药理学家对它进行研究,发现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极为有益的成分,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之功能。
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秋季使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聪耳明目。也可制作芡实糊:将炒熟的芡实1000克研磨成粉,临服时,取50~100克粉末冲开水调服。随自己爱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民间常用炒芡实60克,瘦牛肉100克,加调料煮烂食用,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老人脾胃虚弱,便溏腹泻者,可常服芡实扁豆粥。其制作方法是,取炒芡实30克,炒扁豆2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共加水煮成粥,每日一次。对于老人肾气虚弱,夜尿多者,可常服芡实金樱粥。其制作方法是,取生芡实50克,金樱子20克,粳米100克,加水慢火熬成粥食用。对于老年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可用芡实炖老鸭子服食。具体制作方法是,将老鸭子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血水,再把洗净的生芡实200克装入鸭腹,置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放入葱、生姜、料酒,文火炖熬2小时,至鸭肉熟烂即成。食用时加入少许食盐、味精,吃肉喝汤。
另外,芡实还用于减肥美容,《遵生八笺》中有记载,取生芡实、肥嫩的金银花茎叶、干藕各500克,先在锅内蒸熟,再晒干,研成粉。每次饭前服10克,用温开水调成羹服。(戴廷荣) 那可真是好东西!要试一试啊! 我用它和海带炖骨头汤,不错啊。 是什么东西啊有没有照片bia上来看看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