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反战主题【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主战场阵亡士兵墓地】
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主战场阵亡士兵墓地苏军墓地
一点历史回顾:
提起卫国战争,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65年前,发生在这座城市的一场战役拯救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国家的命运,也为文明世界战胜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如今,这一城市已成为一座象征人类勇气与不屈精神的丰碑。
1942年7月,德国法西斯集结重兵,妄图在短时间内占领俄罗斯南方工业重镇斯大林格勒,以达到击垮苏军主力、尽快结束苏德战争的目的。然而,苏联军民同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这座城市进行了决一死战。经过这一战,德军损失了苏德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如此评述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狂轰滥炸:“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平民,摧毁苏军士气,散布恐慌气氛。”一名德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苏军指挥官崔可夫回忆说:“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到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
在这场战役中,斯大林格勒守军和居民表现出“一步也不后退”的大无畏精神,将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演变成一部波澜壮阔的反侵略史诗。斯大林格勒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楼房,每一个地下室,都成为守军和居民同德国法西斯军队厮杀的战场。1942年10月11日,斯大林格勒进入巷战后的第28天,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发消息说:“德国人28天内占领了波兰,在斯大林格勒却只夺取几座楼房;他们28天内占领了法国,在斯大林格勒却只越过几条街。”1943年初,最后一股顽抗的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中缴械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盟军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1942年底登陆北非后说:“俄国人顽强的反击保证了盟军能够自由地选择发动决定性攻击的地点、时间和人数。”1944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斯大林格勒荣誉证书,称赞斯大林格勒战役“遏制了侵略的势头,成为同盟力量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德国上将蒂佩尔斯基希在二战回忆录中写道:“虽然从整个战争来看,北非的战事似乎比斯大林格勒战役显得更加抢眼,但斯大林格勒城下的溃败对德军和德国人的打击更大,因为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 本帖最后由 4E 于 2007-7-14 12:01 编辑 ] 头盔都是从战区挖掘出来的士兵戴过的头盔,后作防腐和上漆等处理,头盔上的洞都是真实的弹孔。
只有极少数阵亡士兵有后人或亲人,他们的墓碑前被放上亲人送的花。
有些士兵不知道出生日期,墓碑前只标着19 -1942;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没有。 在别的论坛发过,不过这次是伪黑白。
120k附件,搞得我好辛苦。 用图床的话,就不用改大小了
看这里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290443&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悠悠仙子. 于 2007-7-12 08:57 编辑 ] 谢谢仙子。
这回要学习一下怎样使用了。 $支持$ $支持$ $支持$ 还是黑白看着舒服, 彩色有点体现不出主题 就是嘛,改成SW感觉就来了.$支持$ $支持$ 这是哪儿啊?俄罗斯?可惜的是,没有体现出一望无际的坟墓。
南北战争中,美国南方将军Robert E Lee说过It is good that war is so horrible, or we might grow to like it.中国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俺是坚决支持这个主题的。
题外话就是,俺不太相信罗斯福会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美国人向来认为转折点是中途岛海战。事实也是,没有美国的租借法案对苏联源源不断的援助,苏联人是扛不下来的。 http://image3.xitek.com/photo/photo/303/30327/30327_1075076257.jpg
几年前拍的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7-7-13 18: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image3.xitek.com/photo/photo/303/30327/30327_1075076257.jpg
几年前拍的
看不到图,只有色影无忌的图章。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7-7-13 17:5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哪儿啊?俄罗斯?可惜的是,没有体现出一望无际的坟墓。
南北战争中,美国南方将军Robert E Lee说过It is good that war is so horrible, or we might grow to like it.中国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俺是 ...
是俄罗斯斯大林格勒,现在叫伏尔加格勒。
那里的确是没有一望无际的坟墓。
苏军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双手举着大钟的塑像。坟墓真的不多,就如图006/007所示,站在塑像旁看过去,二十米开外就是参观的人群,那就是尽头了。
——跟我想象中的战场墓地也有很大差距。当时也没有想过怎样把墓地拍得如何震撼,同去的人很多,只是努力尽量避开参观的人,把所见收下来而已。
至于罗斯福有没有真那么说,我没有去考究。历史是客观的,而评论总受主观思想左右。况且,他说“成为同盟力量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多少有点模糊,字面上的解释见仁见智。
我只是根据资料照抄,呵呵。
下面的德军墓地,也没有一望无际的坟墓,但那数之不尽的阵亡士兵名字,同样震慑人心——希望我的片能给人这种感觉^_^
德军墓地
苏军墓地与德军墓地之间隔着一条公路,我分不清东南西北,反正从伏尔加格勒市区驱车而来,苏军墓地在左边,德军墓地在右边。这个曾经几乎占领着半个地球的辉煌的帝国——这支不义之师,偏偏他的结局就从这里开始。也造做了原苏联,乃至世界公认的英雄城市——斯大林格勒!
墓地是后来原苏联和德国共同建造的。
德军墓地建造得看起来相对简单,主要标志性的东西,除了那些墓碑上的德文外,就是那个黑色的用工字型钢焊接而成的十字架,高高的,孤单耸立着,有些凄凉。
沿着小石头路走过去,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个警示语。“In Harten, schrecklichen Stunden sind wir gefallen. Uns war nicht die Moeglichkeit gegeben, in dieser Welt zu leben. Lebende, denkt an uns und sorgt dafuer, dass ewiger Friede wird auf dieser Erde."还有"Gedenket ihrer und der Opfer aller Kriege."等等。
路的左边就是一个方形的花岗岩围墙围成的合葬墓,围墙里面希落的竖着几个十字架,围墙上的石板就刻着阵亡士兵的姓名,以及出生到死亡日期。 德军墓地的中心建筑:警示语、十字架等。 经过第一个方形合葬区,穿过墓地中心建筑,来到一堆方形大石旁。
每一块花岗岩大石都以同样规格切割而成,比较随意地摆放在地上(当然,随意只是要达到的效果,其实是别具匠心),每块分成20个小的方形面,在这些方形面上面,左上角的比较大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石块的数量,第二个比较小的数字为该石块上的第几个面,其余的又是士兵的姓名和在世日期。一共有107个石块,2134个面。 走到这些石块处,就可以看见前方又有一个非常大的圆形花岗岩围墙——这是第三个墓区。
这个墓区的安排基本上跟第一个方形的一样,只是外形不同而已。
这个墓区是从2002年(?)到2005年间建成。 这一整片地方都是原来的战场,一直到今天,都仍有人在专门清理当时的战场。虽然有大部分可辨认身份的士兵的尸骨都被已重新安葬,但仍不时出土有当时战场遗留的物品,例如头盔、铁铲、玻璃瓶、子弹(壳),和其他的零件等。 去苏联需要什么手续呀?! 其实具体的手续我也不是十分清楚。
我上次是一个交换项目,在这之前,俄方大学发出邀请函。
我自己做过的是去ADAC办理一个Auslandkrankenversicherung。
然后把这个保险跟Passport交给我们教授,教授再交由旅游公司办理的。
据说Einladung很重要。
另外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你懂俄文吗?
2、你在俄方面有人接应吗?
如果以上两点都不具备,劝你打消这个念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