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番 发表于 2007-7-14 00:12

步出夏门行

曹操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鎛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河朔寒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口口番 发表于 2007-7-14 00:19

曹操处于战乱之世,他始终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并保持着旺盛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得到了最为完美和充分的体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这首诗时,曹操已经53岁。成诗之前,曹操北征,虽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障碍。曹操一面为新的胜利听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曹操在诗中抒发了自己老当益壮的英雄襟怀,表达了不信天命、重视人力的积极见解,从而在如何对待人生的问题上奏出了那个时代最为高亢激越的乐章。


诗中以神龟、腾蛇作比,说明世上的生物,无不经历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的过程。人寿有限,年华易逝。千里马囵衰老而蹲伏在马棚里,但它形衰志不减,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壮志豪情。人到老年更应奋进向上,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如能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人之所以追求生命的长久,并非苟延性命,而是希望在晚年于出一番事业来。

诗人明知人的寿命有期限,任何英雄人物也难于避免,但他并不因此而颓丧,相反却主张老当益壮,坚持理想。全诗在悲凉深沉的感慨中,流露出诗人不甘衰老、积极奋发的精神。

曹操的诗,不但具有沉郁直朴、苍莽悲凉的风格,还具有直抒胸臆、博大雄伟的特点。《观沧海》就是他后来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重点写茫茫沧海,洪波涌起,吞吐日月的景象,借景咏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平顺、自描的手法,写登山所见的眼前景物: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荡漾;海边山岛竦立,树木繁茂。在人们眼前呈现出一幅静中有动,生机勃发的画面。浩淼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大有吞没一切之势。旭日被海浪抛出地面,明月被海涛抛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使人感到大海是何等的宏伟、壮阔,日月星辰好像都在你的胸中运行,你简直可以包容一切。



《观沧海》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志在容纳,以海自比,寄托着诗人那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曹操的诗与一般文人雅士的诗皆然不同。他在政治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文学上表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他的诗既有艺术的魅力,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积极进取,增强胜利信心。特别是四言诗自《诗经》以后己渐趋衰落,极少佳作。而曹操的四言诗却构恩独特,表达巧妙,写得非常成功,以至千百年来能够传诵不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步出夏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