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Amulet碰撞试验
奇瑞 Amulet crash-testhttp://www.youtube.com/v/5kQGAK550LE
[ 本帖最后由 lidragon 于 2007-8-17 07:02 编辑 ] 奇瑞旗云,在俄罗斯被人汽车杂志做的测试。和华晨尊驰一样的毛病,乘员舱太薄弱。
现在就看ADAC对改进的尊驰做的测试结果。 $怒吼$ $怒吼$
比上次在德国撞的还惨!! 签名怎么没有了? 驾驶员死定了!$郁闷$ 龙少发这个不怕那个卡xx又犯病儿???嘿嘿:D :D 这段视频结束后的相关视频里,有中央电视台对奇瑞的报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确功不可没,$支持$ $支持$ 说是出口到41个国家? $考虑$ $考虑$ 都是些什么国家 相信中国汽车5年后一定会在欧洲展露我们的改进技术!中国人!聪明绝顶! 这个车竟然没有气囊, 就看方向盘直接砸在脸上$m19$ , 方向盘的下边缘直接卡在脖子上$m9$ , 哎 A柱和门锁需要加强。此外A柱内的点焊焊点,可以不必按照日本车那样做预压焊盘冲压处理,而是直接焊接!这样能提高A柱的强度。缺点是生产效率下降。 此外,车门外侧横向需要加强,上框需要加强。总的说来,是生命保全区设计和加工的不合理。
[ 本帖最后由 kongzi024 于 2007-8-17 12:39 编辑 ] 怎么竟然没有Airbag?谁知道时速是多少?是50吗?也太惨了吧?:o:o 看的我毛骨悚然!$汗$ 这种碰撞试验的时速一般是多少? 正面碰撞大概60!
[ 本帖最后由 Pinkel 于 2007-8-17 15:38 编辑 ] 还需要改进阿$考虑$ $考虑$ $考虑$ 奇瑞Amulet(旗云)、QQ3创下最差碰撞测试成绩
《autoreview》6月号指出:奇瑞Amulet(旗云)、QQ3创下近3年来俄罗斯最差碰撞测试成绩,当旗云、QQ3样车以64km/h的速度撞击40%偏置障碍物时,其车身结构瞬间发生可怕的变形扭曲,A柱扭曲为近乎垂直状态,仪表台、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随巨大的冲击力移位侵入驾驶舱内,驾驶员位置的仿真假人甚至在强力挤压下发生部分解体,而真实事故中驾驶员几乎没有生还可能
据上海证券报了解,这份测试于2007年4月初于莫斯科完成,其后《autoreview》与奇瑞汽车国际进行了接洽,但坚持要发表该项测试结果。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拖至今年6月号,该测试报告终于亮相。
“这一结果也令我们很惊讶。”昨日,奇瑞汽车相关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这与今年5月份我们做的另一测试结果大相径庭。”
2007年5月25日,在上海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碰撞实验内,奇瑞旗云顺利通过了比欧洲NCAP略为宽松的VCA碰撞实验(56km/h)认证,从而成功获取进军欧盟市场的资格。
《autoreview》声称:测试当日,奇瑞俄罗斯公司负责人到场。但奇瑞汽车相关人士表示:从负责海外出口事务的奇瑞汽车国际公司了解到,在《autoreview》组织碰撞时,并无奇瑞汽车人员监督,因此很难评判该项碰撞的公平和透明性。
有消息显示:在《autoreview》组织的碰撞中,相关合作方与奇瑞汽车有利益冲突。此次奇瑞旗云碰撞试验的瓦兹厂的被动安全碰撞试验室属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卡丽娜系列轿车是奇瑞旗云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是技不如人还是贸易保护的受害者?
在一家国内汽车企业进军德国之后,德国媒体连篇累牍惊呼,随即而来的就是碰撞测试低星级的报告公诸于全球。而这一次,奇瑞汽车则受到俄罗斯媒体的抨击。
是中国汽车真的技不如人,还是中国汽车巨大的竞争力导致了恶意曲解?又或者两样兼而有之。
无论如何,曾经向中国汽车企业大开的海外市场的门槛正在提高。
比如,莫斯科方面就正加紧针对中国汽车的产业政策,多个中国汽车企业的合资项目轮番出现审批困难。此外,莫斯科也拒绝了给予多个中国汽车项目税收优惠,如长城鞑靼项目、奇瑞在新西利亚的组装项目等等。按照此前的政策,这些合资项目应该享受税收优惠。
风向如此快的转变,令中国汽车企业始料不及,但又心知肚明原因何在。
2006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奇瑞汽车为首的中国国产汽车已经成为当地汽车企业的最大竞争者之一。
2007年1月至5月,奇瑞汽车在俄罗斯共计销量15071辆,较2006年同期增长近40%。2006年同期,奇瑞汽车共在俄罗斯销售10768 辆。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这家最大的俄罗斯本土企业,其市场占有率节节下滑,并濒临破产:其市场占有率低于40%,而2003年市场占有率还高达63%。
尽管中国国产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整体而言对俄罗斯本土汽车尚未构成较大威胁:2007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品牌累计在俄罗斯市场销售约19000辆,仅占俄罗斯汽车市场的1.8%。 现在的市场叫我想起来:宾德相机来了!有的东西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宾德是后一种而已!而倒目前为止,纯国产车的优势一直价格而已。 我觉得国产车肯定有技术问题,毕竟刚刚起步的,需要技术积累。此外,欧洲厂商对中国产品进入市场的恐慌,也是导致此类报告频繁出现的因素。 不这么简单,用我们刚起步实在是一种借口而已。关键,我们那些造汽车的人在安全问题上没有重视。
一句:
用九十年代后期技术制造的新车,如何与西方用当今科技制造的新车相比,况且前者的新车并不一定价格低廉。 $汗$ 小弟不懂车,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国内车碰撞试验会出问题,感觉这个东西加大点保险杠的强度不就OK啦,感觉像是很简单的物理问题,实在不行买辆进口车研究一下不就行了。。。 原帖由 维修和咨询汽车 于 2007-8-19 01:0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来说几句.
这样的车为什么做碰撞试验 ?
汽车安全系统是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的,德国汽车的安全系统世界领先.
我希望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一定要在安全方面下大功夫,不然的话就会淘汰.
这只不过是一次试验,真正 ...
$支持$ $支持$ $支持$ 我不会买国产车的. 也不会开它 如果国产车真的能够努力的为made in china而不断进步的话,而不是一味就追求低成本和更高的利润,而是要打造真正的中国品牌,我一定会支持国车! 我也想买中国车开开.撞死了就当是做了一次真人秀.
我想更本不是国人不懂设计.这算什么难题.肯定另有原因. 中华汽车的车架就设计而言是严重不合格的。那么重的车子,用轻型车辆的设计方式,就好比给驴车安装了火炮一样,耐用度和可靠性都不会太高。那个设计还需要N年的完善。希望是希望,鼓励是鼓励,但是缺点是缺点,该改的地方是必须要改的。 原帖由 维修和咨询汽车 于 2007-8-21 20:5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很有可能的原因,不一定对
1。技术不够
2。钢材不够好
3。钱的问题
如果在中国造一辆 Polo 300000万人民币,质量应该不比德国的差,可没人要的
老德国的意见是什么
我不想讨论技术方面的问题.争的脸红脖子粗的多伤和气.不利于和谐.
只能泛泛的讲原因很多.不那么简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