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屿 发表于 2007-9-3 03:48

两个基因管甜味 可爱猫咪原来是“糖盲”

    目前,大多数宠物食品都添加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玉米和其他谷物。“也许这就是猫患上糖尿病的原因”,美国科学家布兰德说,“现在的猫粮里包含20%的碳水化合物,这对幼猫伤害很大,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控制糖分的摄入。”

  有没有试过给你的爱猫喂一块蛋糕、巧克力或者冰激凌?它的反应肯定令你失望——嗅一嗅,掉头就走。不要责怪猫咪不识“甜头”,事实上,它一辈子只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狂:肉。除此之外,其他两个嗜好恐怕是:打盹——为了养精蓄锐;嬉戏——为了舒展筋骨。科学研究发现,这并不是因为猫的祖先嗜血,而是它的味觉天生有缺陷——不能识别甜味。

  两个基因管甜味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舌头都布满了发达的味觉感应器——它的基本结构是味蕾。味蕾是由30到80个不同的味觉细胞组成。食物送入口中,味觉细胞被激活,通过神经将味觉刺激传递给大脑。在大脑中,这些味觉刺激会根据舌头感知它们的相应部位,而被“表述”或“翻译”出来。通常情况下,人类有5种味觉:酸、苦、咸、辣、甜。还有一种说法是6种味觉,加上被日本人定义的“鲜”,通常指肉类的鲜美味道。舌尖部位对甜味最为敏感,舌头两侧感应最快的是咸味,舌头底部相对应的是苦味的刺激。一些研究证明,与酸、苦味有关的有机物质会直接对味觉发生刺激,而那些负责感应甜味和咸味的味觉细胞,则是通过特殊的控制蛋白质基因来激活,其中,掌管甜味的就是两个蛋白质的基因:Tas1r2和Tas1r3。

  当带有甜味的食物接触到舌头时,舌尖的味蕾细胞被激活,“甜”的信号被优先传到大脑。而这种甜味的优先敏感性也是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甜味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标志,这对食草动物和人类这样的杂食动物而言,就是能量的来源和保障。

  可爱猫咪成“糖盲”

  不知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饮食习惯,还是天生就是如此,所有猫科动物——家猫、狮子、老虎、猎豹等,都对甜味麻木不仁。20世纪70年代,就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猫跟其他动物不同,不能分辨出糖水和普通水的味道,尤其是对糖水显得毫无兴趣。是什么让猫科动物如此与众不同?

  最近的科学发现终于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美国费城莫耐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生物化学家乔·布兰德和同事李霞发现,猫科动物体内缺少Tas1r2基因,无法让味觉细胞被甜味激活。而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Taslr2是一种假基因(许多哺乳动物的基因家族中都存在假基因。与功能基因不同,假基因是由于存在某些基因缺陷而不能编码合成出功能蛋白质的失效基因)。布兰德的发现不仅找到了猫科动物不嗜甜食的原因,同时也证明了Taslr2并非一无是处。

  看到这样的结论,爱猫人士也不必感到遗憾。尽管天生对甜味迟钝,但猫能尝出人类无法知觉的很多味道,比如ATP(三磷酸腺苷)——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的供能物质。此外,猫对酸性物质也十分敏感,特别是氨基酸,对含核苷酸的物质也有较优先的反应,这就是猫为什么对富含氨基酸及核苷酸的肉类那么感兴趣了。

  猫缺少感知甜味的基因,但它们的近亲——鬣狗和猫鼬都是爱糖一族。“可惜,猫咪没福气享受甜食,”乔·布兰德开玩笑地说,“但它们也很幸运,至少减少了蛀牙的发生率。”除此之外,猫也缺乏消化糖分所需的必要条件,比如说,它们的肝里没有葡萄糖酶——这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的关键酶类。

  但目前,大多数宠物食品还是添加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玉米和其他谷物。“也许这就是猫患上糖尿病的原因”,布兰德说,“现在的猫粮里包含20%的碳水化合物,这对幼猫伤害很大,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控制糖分的摄入。”

  猫咪也不爱盐

  除了对甜食不感兴趣,猫也不宜食盐。猫科动物是极端偏食的肉食动物,由家猫到狮子、老虎,都嗜肉如命。肉类是它们一生的食物,永不厌倦。

  一般来讲,肉类中已含盐分,并且保持了最佳的盐分平衡,猫在摄入肉类的同时已经获得了适当的盐分。

  如果给猫摄入额外的盐分,只能给它的代谢系统造成伤害,患上猫下泌尿道疾病(FLUTD)等。

  所以,人们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味觉为标准,加盐加醋,折磨活得好好的猫咪。(李月)

Blutorange 发表于 2007-9-3 07:03

我家猫眯怎么喜欢吃冰淇淋呢$考虑$

louise 发表于 2007-9-4 00:14

louise 发表于 2007-9-4 00:15

urzl 发表于 2007-9-4 22:55

我家猫咪也喜欢吃酸奶,有时候还喜欢吃年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个基因管甜味 可爱猫咪原来是“糖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