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正在吞没中国最美湿地草原
图文: 本文已参加“我的2008-我记录”活动2007-09-24 05:53:32大 中 小
标签:我记录 感动瞬间 人文/历史 赵亚辉 西北角 湿地 草原 沙漠化 公益 绿色
图文:黄沙正在吞没中国最美湿地草原
赵亚辉 文/摄
为了拯救若尔盖这片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体成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和成龙、陈彤、白岩松等50多位社会知名人士、环保志愿者一起发起了绿色中国——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环保公益行动,真诚邀请您共同关注、保护、治理若尔盖湿地草原,认领一亩待治理的沙化草原,亲身参与,让沙地变成绿地。
有关详细情况,请查阅以下文章:
一、组图:若尔盖草原现状和风情
■ 图文:中国最美的湿地花湖美景(热尔大坝花湖水面萎缩)
■ 图文:朝圣黄河九曲第一湾
■ 图文:叹为观止的草原赛马大会
■ 图文:若尔盖大草原第一美女(偶遇若尔盖姑娘选美大赛)
■ 图文:触目惊心的大骨节病(大骨节病发作之后)
■ 图文:追拍世界珍稀的梅花鹿(在铁布自然保护区追踪四川梅花鹿)
■ 图文:“红军草地”的悲惨现状(若尔盖草地变迁70年:一场生态噩梦)
二:“绿色中国——拯救若尔盖湿地草原行动”相关内容
■ 图文:黄沙正在吞没中国最美湿地草原
■ 卫星视频:从空中看若尔盖大草原和被认领沙化地
■ 绿色中国——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环保公益行动倡议书
■ 组图:治沙过程现场演示
■ 图文:我的《湿地草原户口本》
■ 发起人名单:成龙、陈彤、江南春、白岩松等各界人士共同发起
■ CCTV新闻30分视频:“绿色中国拯救若尔盖湿地草原”行动启动
■ 绿色中国——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环保公益行动概况
■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率先认领1亩沙化草原
■ 图文:中国十大杰青发起“拯救若尔盖湿地草原”行动
■ 拯救若尔盖官方博客:若尔盖沙化治理具体工作方案
■ 拯救若尔盖官方博客:拯救若尔盖环保公益行动如何实施?
三、公益行动发起者和参与者博客文章:
■ 范长江之子、汕大新闻传播学院范东升教授:得道多助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孙凝晖:为中国的“肾”少受伤害做点事情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洪战辉:为草原脸上挂满伤痕而心痛不已!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李春燕:若尔盖草原的美让人震憾
■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泓教授:治沙!好个西北大课堂
■ 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拯救若尔盖功夫在“湿”外
■ 广东工业大学环保志愿者成瑶:人类的生存不能只为了当代的自己
追拍世界珍稀梅花鹿触目惊心的大骨节病叹为观止的草原赛马会
中国最美湿地花湖 若尔盖草原第一美女 朝圣黄河九曲第一湾
离花湖不远的地方,就是正在严重沙化的草地
这不是已治理好的沙漠,而是正在沙化的草原
惨烈现状——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正在加速消失
当年红军所过的若尔盖草地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这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噩梦,一片片沙化的伤疤在绿色中上蔓延。几十年来,沼泽已经难觅踪迹,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5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13%,还在以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在红军长征经过“曾经沼泽遍布”的若尔盖大草地,在天府之国的四川省西北部,在被中外专家称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的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地,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噩梦正在加速发生着。
我站在若尔盖草原核心区中的一条公路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望着眼前高度只有20厘米左右的草场,望着草场中一块块如伤疤般丑陋的沙地,望着群群数量可观的牛羊在啃吃路边草根的情景,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这还是当年红军走过、水草丰茂的茫茫草地吗?这还是曾被赞誉为“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吗?这还是魂牵梦绕的“中国黑颈鹤之乡”吗?
“翻过前面那座小沙山,就可以看到连绵几千亩的沙地。”若尔盖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说:“10多年前,这个位置的沙地还不到10亩,现在却已经有几千亩了。”
“我在草原上治沙十几年,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却看着沙地越来越多,沙化越来越快,转眼已经有上百万亩草原变成了沙地。我心疼啊!”左林低声的话语里透出一种无奈。
正在沙化的草原
沙化的草地
70多年前的1935年8月,当红军右路军在毛泽东等人的率领下进入若尔盖草地的时候,“草地的情景令人惊心,红军战士举目望去,茫茫无边的草原上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让人很难辨别方向。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沼泽中行军,红军战士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被它无情的吞没。”
70多年过去了,当年留下无数心酸和故事的茫茫大草地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它正在加速消失中。“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以来,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速度让人‘心惊肉跳’。”
若尔盖大草原是我国六大草原之一,也是最大的高原沼泽植被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设在这里。若尔盖湿地草原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泥炭总储量达70亿立方米,蓄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黄河流经后流量增加29%,枯水季节增加45%。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里的草原是中国最好的一片草原,沙化对这里来说好像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但是,残酷的数字告诉了我们事实。
“若尔盖县草场总面积是1212万亩,1995年,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当时的沙化土地面积是24万亩。”若尔盖县林业局副局长米军说:“12年过去了,我们陆续在1999年、2004年和今年进行了三次普查,这个数字分别增长到38万亩、92万亩和158万亩。”
158万亩!已经占到草场总面积的13%,而且还在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
除了这些已经沙化的草场,若尔盖县受到威胁的草场面积也已达203万亩,危及公路30公里,危及村庄30个,其中直接受害村庄18个。
上个世纪70年代,若尔盖牧区境内有哈丘湖、措拉坚湖、兴措湖、鬼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300余个,最大的面积有6000多亩,最小的也有1亩左右。到现在,除了热尔大草原的几大湖泊和其他几十个较大的湖泊外,其余200余个较小的湖泊都已经干涸。著名的隆刚木措湖于1988年干涸留下一大片盐碱地,幕措干湖于1998年干涸,瓦延尔措湖已萎缩了五分之二,哈丘湖、措拉坚湖等几大湖的面积与20年前相比缩小了至少20%。
“十几年前,我们到麦溪乡,当时的兴措湖还有水面469公顷,当我们2004年再去的时候,湖面已不足10公顷了。”若尔盖县林业局的监测人员白松说,湖水干涸了之后,大量的湖床裸露,就产生许多新的沙源,也及到周边草场,加快了草原沙化的速度。
为什么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草原沙化如此严重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用一句话可以解释:“人祸天灾,主要是人祸”。
沙化的土地是草原上的伤疤
沙化正向草地侵袭
原因之一——过度放牧
“这是草原退化沙化最重要的原因,持续十几年的过度放牧严重毁坏了草场”,2006年底若尔盖牲畜存栏数就达118.78万混合头,折合羊单位340多万个,而理论载畜量仅为186.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近80%……
已经退化的草地上,牛羊仍在啃食可怜的草
已经退化的草地上,牛羊仍在啃食可怜的草,不远处的沙化地就像草地上的伤疤
原因之二——鼠虫肆虐
“过去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现在是风吹草低现老鼠”,若尔盖草地的鼠害、虫害分布面积800.5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1.9%;危害面积450万亩,占可利用草地的46%;其中重度危害面积逾141.9万亩,还在不断扩大……
若尔盖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告诉我,鼠害肆虐,对草地破坏很大
这些都是鼢鼠推出的土丘
原因之三——气候变化
几十年来,若尔盖气候变化明显,大风天气增多,降雨量减少,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冬春干旱更加严重,为草地沙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脱了皮的草地
沙化的草地
这里曾经是一个湖,现在湖底的泥土已经全部裸露出来了
原因之四——开沟排水
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向沼泽湿地要草场”,人工开沟排水380公里,涉及沼泽210万亩,致使120万亩的水沼泽变成半湿沼泽或干沼泽,使湿地面积减少60%,影响一直波及至今……
干枯的河曲
六七十年代开挖的沟壑
治理困境——治沙进度远不及沙化速度
“这里的沙化是完全可以治理的,但是与草地沙化速度相比,治沙速度远不是一个数量级”,可以说是“九牛一毛”。过去3年,进行沙化土地治理2.3万亩,但沙化面积却增长了65万亩,相差十分悬殊……
正在治理中的沙地,旁边植了不少树
正在治理中的沙地
形势严峻——三大难题短期难以解决
过度放牧、鼠虫肆虐、气候变化三大难题至今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发生大的改变。这种严峻的状况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草地退化沙化的趋势目前还难以逆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也正在受到严峻的威胁。
这里的沙地已经成为流动沙丘
若尔盖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描述一般鼠洞大小
某些人为了经济利益,在草原上挖沙
草地消失——是否注定的命运?!
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并非人与自然的赛跑,而是人与人的赛跑。
在若尔盖大草原采访这些天,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在这里,我也看到了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高原湿地”美丽的一面,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花湖,秀美壮观的湿地风景让人赞叹,黑颈鹤、白颧、灰鹤、天鹅等30多种9国家保护动物在这里栖息。
但是,就在这种风景不远处的地方,就有伤痕累累的草地,就有严重的沙化退化的草场,就有连绵起伏的沙丘。
我还想到了一个沉重的数字:国家林业局2004年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沙化土地已经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
沙化!不仅仅是若尔盖,是整个中国都是必须正视和积极应对的生态考验。在若尔盖,这种考验更加紧迫、更加急切、更加关键。
“如果再不加大治理力度,就会严重影响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生态安全。”若尔盖草原正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界地区,黄河从草原西部流过,补充了约30的水量;长江支流白龙江在其境内发源,逶迤向东流去。专家认为,若尔盖草原和湿地的退化,将会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严峻的影响。
四川大学梁玉祥教授等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还提出“若尔盖地区就是中国的沙尘启动源”,从若尔盖吹向北方的西南季风会从若尔盖地区吸取大量的水份并带往北方。如果若尔盖有水补充,北方沙尘天气就会减少,如果没有水份补充,干燥的季风就会在北方掀起沙尘。
“如果我们在听之任之,再不加大治理力度,若尔盖大草原在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就可能不复存在。”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草地消失,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现实的例子证明了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草地退化沙化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祸,而不是天灾!”这句话的份量很重。事实上,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并非人与自然的赛跑,而是人与人的赛跑。
正在治理的沙地,已经初见成效
人与湿地,息息相关 一直想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去参加一个环保组织,为这些曾经美丽的景色做点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