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原创)
写个自己的小故事,文笔不好,很多地方可能都没表达清楚,大家凑和着看吧,轻点儿砸。认识张的时候,我12岁,他13岁,我们是一所寄宿中学的初一新生。
我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他的,可能是初二,也可能是初三?反正是情窦初开,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却一切都朦胧又朦胧的年纪。
那时我还没看过什么言情小说,也不知为何会喜欢上他,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喜欢他?老师、同学、家长、辅导员、级长、校长……似乎没有人不喜欢他的,于是我也喜欢上他,真是单纯而幼稚。
到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已经是在11年以后。
我不晓得这样一种单纯而幼稚的感情何以持续了11年之久,没有人能理解,包括那时的我自己。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单方面的感情。我认定他不知道,也始终无从表白。
我多么平凡、简单!他多么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班里21个女生,36个男生。男生们私下在宿舍的“卧谈会”上选出了“十大美女”和“十大丑女”,我就是被遗忘的那一个,成绩也总是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的中游,总之一切都永远那样中庸、不起眼、可有可无。
他呢?是21个女生选出来的“班草”、是团支书、数学奥赛冠军、绘画天才、运动健将,书法出色、跳舞了得……耀眼得如同天上的太阳,遥远得无法触及。这样一个“明星”,却是谦逊谨慎、低调温和的,没有一点点张扬造作,也没有一点点骄傲自满。
[ 本帖最后由 看似体面的存在 于 2007-10-17 21:07 编辑 ]
回复 #1 看似体面的存在 的帖子
“早恋”在那时候的学校里绝对是个禁忌,班里也有“XX跟XX要好”之类的“流言蜚语”,真正“恋”起来的,恐怕根本就没有罢。张一直没有“绯闻”,也没有“小道消息”透露过他喜欢怎么样的女生。
我想,不论他喜欢的是怎么样的女生,肯定不会是我这样的。我这辈子也不指望跟他有些“什么”,可是我也不愿“退而求其次”去喜欢别的男生,他是最好的,我喜欢最好的。
整个初中期间,我也没跟他说上几句话。虽然是个寄宿学校,同学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我跟他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没有人知道我喜欢他。
心安理得且欢欢喜喜地暗恋了一段时间,初中毕业了。
张理所当然地保送本校高中,我没考上,去了一个差学校。
高中我读的是文科班,本来班上也没几个男生,跟张一比,更是高下立判、天壤之别。我一心一意地读起书来。
我以为自己再也不会见到张了——除了在报纸上。同学聚会我是不去的,因为羞愧于没考上本校高中。
每次在报纸上见到他,心还是跳得特别快。明知没有人知道我喜欢他,把报纸收藏起来时还是象做了贼似的惴惴不安。
考大学的时候,我听说张报的学校是XX大学,一时头脑发热,也要报这个学校。我妈说:“偏理工科的大学,你一个文科生去那里做什么?”冷静下来,改报了一个综合大学。
[ 本帖最后由 看似体面的存在 于 2007-10-17 21:21 编辑 ] 大二上学期末,初中那个班的班主任去世了。他六十岁,刚刚退休,还没来得及过一天闲散的日子,就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生命有时侯就是如此无奈。
初中毕业四年半,我终于又一次见到张——在我生平参加的第一次葬礼上。
作为老师生前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张在葬礼上致悼词。
不知道是气氛太沉重、还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对死亡心里太压抑,我只觉得张格外苍白,语意也格外凄凉。
葬礼结束,同学们到附近的酒家坐坐叙旧,我在人群里寻找张的身影,他已经不见了。有人说他身体不适提前走了,我有些失落,说不出为什么。就算他在,又能怎么样?我们还是一样地没有交集。
席间听说他有女朋友了,我不知为何竟象松了一口气,是不是我的暗恋就如此无疾而终了呢?
大学整整四年,我没有谈过恋爱。
我妈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我悄无声息的暗恋(大约是偷看了我的日记),开始时暗示我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继而怀疑我因暗恋得不到满足而成为“变态的”同性恋,三番五次旁敲侧击,让我哭笑不得。
不是这样的,妈妈。
我不知如何跟妈妈解释,我想要好好地认真地谈一次恋爱,跟一个好男生,即使他不如张那么完美无缺。可是,身边的男生,跟张比起来,差得那么远……我努力过了,男生追求,我一般都去赴约会,吃饭、看电影、逛街……可是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喜欢上他们。如果连喜欢都不喜欢的话,怎么能勉强地谈恋爱呢?
我知道,这并不能叫做“曾经沧海难为水”,因为我根本连沧海都没“经”过,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就已深陷其中。
有同学告诉我,张跟他的女朋友分手了。
嗯,知道了,这与我又有何干?
[ 本帖最后由 看似体面的存在 于 2007-10-17 21:09 编辑 ] 大学毕业后一年,我出国之前的一个月,再次见到张。
同学们约好了去拜祭去世四年的老师,之后又是聚会叙旧,张恰恰坐在我的旁边。攀谈之下,我惊讶地发现,在许多话题上,我们竟然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那情形,就好象我们早在11年以前就已是深交的好友一般。欧洲的绘画流派、中国的经济走势、德国的桁架建筑、宫崎峻的漫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魏晋六朝诗歌、意大利甲级联赛、滑雪、美食、电影、古典音乐……无不成为我们的话题。我们旁若无人地聊了大半天,意犹未尽,约了第二天再见面。
出国之前的那个月,是我感觉非常象恋爱的一个月,在那个月里,我几乎每天都和张在一起。其实我们连手都没有牵过。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每天只是有说不完的话,那一个月里,我象是把过去11年没说的话都说完了。
我出国之前的一天,张晚上到我家楼下告别,他忽然说,我们读初中的时候,他曾经在他的一本书里发现过一张纸条,他认得,那是我的字迹。
啊?!我何时在他的书里夹过纸条?!
他说,你不信的话我可以把纸条给你看,一直到现在我都保存着那张纸条。我忽然慌起来,说,不用看了,我信你。他问,你不记得你在那张纸条上写了些什么了吗?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觉慌得快要流泪。他却不再往下说了,定定地看了看我,说保重,转身走了。到今天,我仍记得那晚月色温柔,他目光如水,我素衣微凉。
来德国近六年了,我们没有联系。回想起出国前的那一个月,有一种做梦般的不真实感。
在德国的头三个月,是恶梦般的三个月,我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几乎想打退堂鼓回国了。在那些日子里,张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什么也不说,只是悲伤地看着我,我很想问他,究竟那张纸条上我写了些什么?你那晚想要说的究竟是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每次刚要问,梦就醒了,然后就是发楞,继而呺啕大哭。
德国的学习生活不容易,但我坚持下来了,没有半途而废。毕业后留在这里工作已快三年,我哭得越来越少,心也越来越硬。
每次要作什么重大决定,张仍然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早在那地狱般的三个月里,我就明白,他对我来说,代表着生活里的另一种选择、另一种可能性,我主动或被动地决定了选择“这一种”,却总在想“另一种是不是更好?”正如米兰昆德拉说过的:生活在别处,张也永远在我的梦中。
[ 本帖最后由 看似体面的存在 于 2007-10-17 21:09 编辑 ] 自己坐沙发$汗$ :):) :) $支持$ $支持$ 然后呢。 $送花$ $送花$ $送花$ 继续呀 不好意思,今天只写了这么多,晚上继续。$汗$ 期待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