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的,等内行的来说下$考虑$ 5 月20日,在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中国癌症基金会公布了子宫颈癌研究的最新进展。该基金会称,全球首个子宫颈癌预防性疫苗于5月18日全票通过美国FDA顾问委员会裁决,预计在今年6月正式上市。至此可以肯定,子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即针对病因的预防)即将成为现实,子宫颈癌已成为人类通过多种方法来全面预防和根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据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彭玉、副理事长董志伟介绍,截至目前,国内外子宫颈癌预防研究取得的突破令人鼓舞:第一,确立了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病因条件,99%的HPV阴性者不会发生子宫颈癌。第二,新发展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薄层液基细胞学和检测HPV基因新技术将识别高度病变的敏感度提高了15~30个百分点,可以查出98%以上的早期病人。第三,对33个国家的2.7万名受试者长达10年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由美国研制的全球首个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对HPV6,11,16,18型相关宫颈癌前病变和生殖器病变的预防作用达到100%。
另据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主持国际合作课题——中国妇女HPV感染及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的乔友林教授透露,我国女性的流调结果与外国女性的一致。在全球每年新增的子宫颈癌患者中,有1/5来自中国。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增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开展人群的快速筛查和及时预防显得更加重要。
■相关链接
人乳头状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病毒,分为100多种类型,其中有13种可引起子宫颈癌,尤以16型和18型危害最烈,约有70%的子宫颈癌由这两型感染引发。95%以上的子宫颈癌细胞中都可以找到HPV病毒。HPV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接触。细菌、衣原体感染是HPV病毒引起子宫颈癌发生的协同因子。
像乙肝疫苗一样,半年之内打3针疫苗就能预防宫颈癌。昨天中国癌症基金会举行的子宫颈癌防治协作会上,有关专家透露,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世界首支癌症疫苗,已在昨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顾问委员会一致认可,并将于下个月通过美国FDA批准正式上市。宫颈癌已成为人类首个通过免疫接种来全面预防和根除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的发病率目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全球每年约有50万妇女患上宫颈癌,其中五分之一都发生在中国。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直接病因,预防性疫苗将从根本上消除宫颈癌的发生。此次经过批准将要上市的疫苗,是由默沙东公司历经10余年研制,能够预防4种类型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宫颈癌以及女性宫颈、外阴、yin dao癌前期病变和生殖器疣。
从目前的结果看,宫颈癌疫苗的有效期长达5年,随着研究的继续,其有效期或许还能延长。有美国媒体报道,3针疫苗的价格大约需要300到500美元。
目前疫苗生产厂家已经向中国政府申请上市。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该疫苗会很快在北京等大城市率先销售。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估计每年有新发病例10万例,死亡人数为3.5万人。
疫苗专家艾斯波博士昨天介绍:“我们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临床试验,在33个国家的27000名受试者身上获取了大量数据。”“疫苗有效率至少是5年,目前尚未发现有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出现。”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专家特别强调,宫颈癌疫苗对男性也有保护作用。科学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男性在持续感染HPV病毒后,能引起生殖器病变。另一方面,男性还可将HPV病毒传播给女性,如果男性接种宫颈癌疫苗,就可阻断该病毒的传播。据了解,接种疫苗的最适合人群是十几岁到30岁以下的年轻男性和女性,因为这部分人群正处于HPV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更需要疫苗保护。
据了解,宫颈癌疫苗是将HPV毒株灭活以后研制而成。一支宫颈癌疫苗分为三剂,接种者需要在6个月内注射完毕。据统计,宫颈癌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杀手,每年有近50万人罹患,约24万人因此死亡,其中80%来自发展中国家。
但另据北京晨报报道,由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疫苗等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等持谨慎态度,目前该疫苗进入中国的时间表还难以确定。
2006年5月20日中国北京:默沙东公司(在美国称为默克公司)今天在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上宣布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疫苗及相关生物制品顾问委员会一致投票,认为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数据都支持GARDASIL®[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6、11、16、18型)的重组疫苗]预防由16、18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及女性宫颈、外阴、yin dao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顾问委员会同时认为,数据也支持GARDASIL®预防由6、11、16、18型HPV引起的其它宫颈、外阴及yin dao病变,包括生殖器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05年12月,默沙东向FDA提交了有关GARDASIL®的生物制品上市许可申请。该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将为 FDA进行相关审核提供参考意见。FDA已通知默沙东,审核预计将在2006年6月8日完成。如果GARDASIL®获得上市许可,顾问委员会还建议默沙东继续上市后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进一步评估。虽然FDA的审核决定并不受顾问委员会的限制,但在对申报批准的疫苗进行审核时将会参考顾问委员会的意见。
今天在北京参加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第四次工作会议的默沙东公司疫苗事业部国际医疗事务执行董事、医学博士 ElaineC.Esber女士介绍说:“我们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临床试验,从参与试验的27,000名受试者身上获取了大量数据。顾问委员会认为这些数据显示GARDASIL®能够减轻宫颈癌及其它HPV引起的疾病负担,对此默沙东感到十分激动”。
Esber博士表示:“如果获得批准,GARDASIL®将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首个及唯一的宫颈癌及其它HPV相关疾病预防疫苗。我们期待着把这一疫苗带给人类,这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传统,即不断推出创新药品及疫苗,满足全世界人们的医疗需求”。
默沙东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了GARDASIL®上市许可申请,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巴西、欧盟,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基于对公共健康的保护和已发表的研究数据,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药政管理部门已经同意对GARDASIL® 进行加速审评,以促进该产品正式上市,造福更多公众。
在全世界范围内,子宫颈癌为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杀手,每年有近50万人确诊,约24万人因此死亡,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估计每年有新发病例10万例,死亡人数为3.5万人,大约占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5。近年来,据中国一些地区报导,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中国,默沙东积极推动子宫颈癌的人群防治工作。公司自2005年开始与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启动了“中国妇女泌尿生殖道HPV感染型别及子宫颈瘤样病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调查中国妇女HPV感染率及其相关疾病危害状况。该调研为期两年,调研对象为5000名16到54岁的女性居民,调查区域涉及新疆、山西、河南、北京和上海。
积极支持中国的防疫事业,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是默沙东公司的一贯承诺。早在1989年,默沙东就与中国政府达成技术转让许可协议,以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向中国转让基因工程乙肝(专题访谈咨询)疫苗生产技术。技术转让之后,卫生部直属的两个乙肝疫苗生产基地在北京和深圳建立。从1994年起,这两个基地生产的乙肝疫苗使超过2亿3千700万中国人避免感染乙肝病毒。
关于GARDASIL®
GARDASIL®是默沙东公司研制的宫颈癌疫苗,能够预防四种类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和18型以及6型和 11型。据估计约有70%的宫颈癌病例由16型和18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引发,而这两种类型的病毒还可导致外阴癌和yin dao癌;约有90%的生殖器疣病例由6型和11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引发,这两种类型的病毒还可以导致巴氏涂片检查结果异常和低度的宫颈异常增生。
关于默沙东
默沙东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导向的跨国制药公司,恪守患者为先的理念。默沙东公司创立于1891年,目前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疫苗和药物以填补医疗领域的某些空白,并致力于通过各种影响深远的项目扩大药品的可及性。公司不仅捐赠其生产的药品,还帮助那些需要药品的人们得到药品。公司还以非赢利的形式出版公正客观的医学信息。更多信息请查阅公司网站http://www.merck.com,和http://www.msdchina.com.cn, 适用于10至45岁妇女适用子宫颈癌疫苗登陆澳门
2007年11月02日13:32 新浪网上海频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2007年11月1日) 葛兰素史克药厂宣布旗下之子宫颈癌疫苗已获淮于本澳发售,成为首个中国发售该疫苗的地区。这是全球首只适用于年龄由10至45岁妇女的子宫颈癌疫苗,能 100%预防由最普遍之人类乳突病毒引起的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从此,26岁以上妇女亦能获得有关保障。
澳门镜湖医院妇产科谢昕医生表示:“子宫颈是澳门妇女普遍患癌器官的第五位。根据澳门癌症登记年报,2005年澳门的子宫颈癌病发率为 9.3/100,000,而死亡率则为1.3/100,000。这革命性疫苗获得批准是减轻澳门妇女因罹患子宫颈癌而需负上沉重负担的第一步,期望日后可以扩展至中国的其它地区,惠及千千万万的华裔妇女。这是首只获明确指定适用于26岁以上妇女的子宫颈癌疫苗,这对亚太区妇女尤为重要。”
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专家苏伟基医生表示:“在欧洲,妇女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的高峰期为18岁1 ,子宫颈癌的病发率由30岁开始逐步递增,并于40岁后达致高峯1 。但根据最近香港中文大学一项就香港妇女子宫颈癌病发率的研究指出,香港妇女患上子宫颈癌的平均年龄为54岁,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的高峰期则介乎26至30 岁,而31至35岁仍然处于高风险期2。”
其它亚太地区妇女的子宫颈癌病发平均年龄亦甚为接近。中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5万,近8万患病死亡,以30-50岁最为集中。澳门妇女患上子宫颈癌的平均年龄为42岁,澳洲为53.2岁,而菲律宾则为48岁。
苏伟基医生续称:“一般而言,病人感染人类乳突病毒后,约需10至20年才会发展成子宫颈癌。就以上数字推断,亚裔及华裔妇女的子宫颈癌病发的平均年龄约为50岁,而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的高峰期则约为30多岁。这比较欧美妇女的感染及病发高峰期迟约10年。因此25岁以上或曾有过性接触的华裔妇女仍然存有患上子宫颈癌的风险。
基本上所有妇女于一生中也有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的风险,而新感染亦可于任何年龄发生。因此,预防子宫颈癌并非只属年轻女孩的事情,这对25岁以上的妇女亦是非常重要。从社会经济角度而言,替所有妇女注射子宫颈癌疫苗,将会较只为12至26岁的女性接种快一倍时间达到将子宫颈癌病发率减少50%的成效。”
为鼓励华裔尤其是澳门的妇女关注子宫颈癌,主办机构特别邀请澳门名媛及著名影星何超仪小姐支持“击退子宫颈癌!”(Help X Out Cervical Cancer) ,并签名呼吁所有华裔女性采取主动注射疫苗,齐心击退子宫颈癌。
为感谢何超仪小姐慷慨义务出席是次活动及其对击退子宫颈癌的热心支持,葛兰素史克决定将以何超仪小姐之名义捐出葡币10万元予澳门镜湖医院用作开展一项子宫颈癌教育及普查的特别基金。
何超仪小姐表示:“作为一位女性,我呼吁每个女人都出一分力击退子宫颈癌。其实这不单是一个女人的问题,如果一个女人不幸患上子宫颈癌,绝对影响到身边的人,包括丈夫、父母子女甚至是朋友。30多岁是女性的黄金岁月,不论在事业、爱情或家庭都是稍有成绩的时候。从前没有预防方法就唯有认命,但现在有了适用于26岁以上妇女疫苗,为甚么不去预防它?就当是买个保险吧!希望全世界的女人都接种这疫苗,将这个毒害女人的子宫颈癌消灭!”
子宫颈癌与人类乳突病毒 (HPV)
子宫颈癌:定义
•子宫颈癌对全球各地不同年龄与背景的女性造成影响,它从子宫颈(子宫连接yin dao的部分)开始发展,若未妥善治疗,病情将日益恶化。
人类乳突病毒与子宫颈癌的肇因
•子宫颈癌的起因是长期(持续或反复)感染一种极为常见的接触传染性病毒:人类乳突病毒(HPV).
•目前已确认的HPV类型超过100种以上,其中大多数均属无害,而且毫无症状。
•大约有40种HPV经由性接触传播,并能感染生殖器,其病毒可区分为致癌与低风险类型 , 。
•可能导致子宫颈癌的致癌类型共有15种,其中又以HPV 16型、18型、45型与31型最为常见。
•全球子宫颈癌抽样样本中,接近100% 均发现致癌HPV 的DNA 。
•全球所有子宫颈癌案例中,有70%是由致癌的HPV 16型与18型所引起6。
•无论年轻或年长的女性,首次感染或再次感染致癌HPV时,均具有罹患子宫颈癌的风险 。
•致癌HPV是子宫颈癌的“必定存在的起因”1
•因此,以针对HPV 16型与18型的疫苗拥有预防子宫颈癌的潜力,效果达70% 。
子宫颈癌流行病学
•估计每年有500,000名女性被诊断出罹患子宫颈癌 。
•全球每年有超过270,000人死于子宫颈癌7。
•全球每2分钟有1名女性死于子宫颈癌7。
•子宫颈癌好发于女性生命中的黄金时期,其中包括工作期间及必须负责照料子女与家人的时期。当女性因子宫颈癌而早逝时,亲人、同事与朋友也将因此遭受沉痛的打击。
•在子宫颈癌死者中,超过80%来自发展中国家,部分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筛检计划,因而无法早期发现子宫颈细胞异常,从而错失及时治疗的时机,为社会与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3 。
•在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中,子宫颈癌仅次于乳癌,排名第二 7 。
•即使类似美国与英国等国家已推行筛检计划,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女性死于子宫颈癌,最常见的原因是疏于定期检查,或病患对此疾病的了解不足,忽略后续定期追踪所致 。
•仍有约20%的子宫颈癌案例未被发现,尤其是子宫颈腺癌(更深入子宫颈组织的癌症),即使透过完善的筛检计划仍难以发现7 。
•若无法有效提高子宫颈癌的预防,到2050年,预计每年将有超过100万个子宫颈癌新病例7。
HPV 的传染
•估计最多有50-80%的女性一生中将感染生殖器HPV5, , ,其中最多50%可能属于致癌性感染10, , 。感染风险从首次性接触时即已开始 。
•HPV 是透过性活动传染,而不限于性交,也就是说,仅是接触彼此生殖器周围皮肤,便可能造成传染 。
•保险套无法完全保护女性免于子宫颈癌的威胁,因为HPV不是透过性交传染,而是仅接触彼此生殖器周围皮肤,便可能造成传染14 。
致癌HPV到子宫颈癌的发展
•大多数HPV会于感染3年内消失 。
•每100万名感染致癌HPV的女性中,约有10%(或10万人)将发展成为子宫颈细胞异常或前期癌子宫颈细胞病变(亦称为子宫颈细胞病变)14 。这个阶段仍属常见,事实上,其中约有一半会自行消失。
•患有子宫颈细胞异常或前期癌子宫颈细胞的女性中,约有8%(8,000人)会发展为早期癌;其中1,600人会继续发展成子宫颈癌14(例如,1-2% 将继续发展成侵入性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发展可能没有症状,因此可能无从检查发现。
•大多数案例显示,从感染致癌HPV起至发展成子宫颈癌,这段细胞病变的过程可能需时数年。然而,较具侵侵略性的腺癌发展则更快速,而且可能难以检查发现。腺癌在年轻女性的好发率与日俱增 。
•早期阶段可能复原,不过,一旦细胞开始呈现较明显的异常时,则较难以复原1 。
•部分其它因素可能造成长期感染致癌HPV,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子宫颈癌14, , , 。
o青春期即发生首次性经验
o其它因素还包括:
怀孕次数多
抽烟1
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
其它性行为的感染(例如,HIV、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1
•虽然这类因素可能对子宫颈癌的发展具有影响力,然而,感染致癌HPV也证明是子宫颈癌的“必定存在的起因”。99.7% 的子宫颈癌可得见致癌HPV4。
筛检
•柏氏抹片检查于1943年开始推行,并且成为次要预防方法,藉以检查可能导致癌症的异常子宫颈细胞。例行的骨盆检查时可采集细胞,以利进行柏氏抹片检查。
•虽然利用柏氏抹片检查的筛检计划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的重要工具,但它不能检查出所有前期癌病兆或癌症17。事实上,女性若未定期进行筛检,罹患子宫颈癌的风险约高出5倍。
•筛检计划能找出子宫颈异常细胞与前期癌细胞,但无法预防能引起子宫颈癌和异常细胞的原因,也就是长期感染致癌HPV类型 。
免疫学与致癌HPV
•致癌HPV类型的感染仅限于子宫颈或生殖道的内膜,不会蔓延至身体其它部位。
•大多数感染致癌HPV者无法制造有效的保护抗体以抑制感染,因此,过去的感染无法产生免疫力,以避免后续的感染。
•疫苗可为免疫系统做好准备,能在病毒侵入身体并形成感染前,快速辨认并将之加以摧毁 , 。
•透过疫苗接种配合筛检的预防措施,是保护女性免于罹患子宫颈癌的最好方法 。
•疫苗接种配合筛检能降低子宫颈癌进一步发展,也能大幅减少异常筛检结果的数量,从而减少后续追踪的需求27。
•疫苗能提供子宫颈癌最佳的保护,确保产生最周全的致癌病毒防护与最长期的保护 。
【发表评论】 TK给报吗?$汗$ guan zhu zhong................. aok, tk dou ke yi bao xiao de!
$ok$
回复 #27 hanjinghanson 的帖子
太好了,还没超龄,赶快$汗$ 原帖由 inabayern 于 2007-11-7 01:1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不是说这个历史还不是很久吗?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不然还满怕怕的,而且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再说疫苗就是注射少量抗原,然后让身体的免疫体系自动产生抗体,这样以后有同样的抗原来犯就会被抵御了。说白 ...
In the vaccine, there is only a surface protein of the viru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whole HPV vaccine story is the discovery of this protein. 国内有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