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r 发表于 2008-2-6 12:56

杨振宁忆父亲:我放弃故国,他从未真正宽恕---早干嘛去了

二十一世纪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他第一个将现代数论引入中国。作为一代名家,杨武之对儿子的教育全面系统,杨振宁说,父亲一生确实贯彻了“忠”与“厚”两个字。这与那一代人的家国忧思之感一起深深影响了杨振宁。

  儿时,父亲教我唱“中国男儿……”

  1922年我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时候,父亲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安庆当时也叫怀宁。父亲给我取名“振宁”,其中的“振”字是杨家的辈名,“宁”字就是怀宁的意思。我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出国前我们一家三口在合肥老宅院子的一角照了一张相片。父亲穿着长袍马褂,站得笔挺。我想那以前他恐怕还从来没有穿过西服。两年以后他自美国寄给母亲的一张照片是在芝加哥大学照的,衣着、神情都已进入了20世纪。

  1928年夏,父亲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母亲和我到上海去接他。我这次看见他,事实上等于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几天以后,我们三人和一位自合肥来的佣人王姐乘船去厦门,因为父亲将就任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背《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父亲少年时候喜欢唱京戏。那一年在厦门他还有时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不过他没有教我唱京戏,只教我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父亲的围棋下得很好。那一年他教我下围棋。记得开始时他让我十六子,多年以后渐渐退为九子,可是我始终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一直到1962年在日内瓦我们重聚时下围棋,他还是要让我七子。

  在厦大任教了一年以后,父亲改任北平清华大学教授。我们一家三口于1929年秋搬入清华园西院19号,那是西院东北角的一所四合院。

  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十一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中一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离家赴美,父亲的焦虑让我热泪迸发

  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一家先搬回合肥老家,后来在日军进入南京以后,我们经汉口、香港、海防、河内,于1938年3月到达昆明。我在昆明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没有念高三,于1938年秋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8到1939年这一年,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1941年秋为了写学士毕业论文,我去找吴大猷教授。他给了我一本《现代物理评论》。因为它很精简,没有废话,在20页之间就把群论中“表示理论”非常美妙地完全讲清楚了。我学到了群论的美妙和它在物理中应用的深入,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个领域叫做对称原理。

  我还记得1945年8月28日那天我离家即将飞往印度转去美国的细节:

  清早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记得她没有流泪。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很镇定。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迸发,不能自已。

三次赴日内瓦,父亲身负使命劝我回国

  1946年年初,我注册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选择芝加哥大学倒不是因为它是父亲的母校,而是因为我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去了芝大。

  当时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数学系都是一流的。我在校共三年半,头两年半是研究生,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一年任教员,1949年夏转去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父亲对我在芝大读书成绩极好,当然十分高兴。更高兴的是我将去有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可是他当时最关怀的不是这些,而是我的结婚问题。

  1950年8月26日,杜致礼和我在普林斯顿结婚。1957年,我和杜致礼及我们当时唯一的孩子光诺(那时六岁)去日内瓦。我写信请父亲也去日内瓦和我们见面。他得到统战部的允许,以带病之身,经北京、莫斯科、布拉格,一路住医院,于7月初飞抵日内瓦。医生检查数日,认为他可以出院,但每日要自己检查血糖与注射胰岛素。

  我们那年夏天租了一公寓,每天清早光诺总是非常有兴趣地看着祖父用酒精灯检查血糖。我醒了以后他会跑来说:“It is not good today,it is brown.”(今天不好,棕色)或“It is very good today,it is blue.”(今天很好,蓝色)过了几星期,父亲身体渐恢复健康,能和小孙子去公园散步。他们在公园一边的树丛中找到了一个“secretpath”(秘密通道)。每次看他们一老一少准备出门,我感到无限的满足。

  父亲给致礼和我介绍了新中国的许多新事物。他对毛主席万分敬佩,尤其喜欢毛泽东的诗句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与“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

  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这当然是统战部或明或暗的建议,不过一方面也是父亲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可是他又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有此愿望,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我应该留在美国,力求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我影响极大。那些年代在美国对中国的实际情形很少知道。三次见面使我体会到了父亲和母亲对新中国的看法。

  记得1962年的一个晚上,父亲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那时还没有制成原子弹,父亲也不知道中国已在研制原子弹)。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从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从前……今天……正说得高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排队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父亲很生气,说她专门扯他的后腿,给儿子错误的印象,气得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我身体里回圈的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1971年夏天我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那天乘法航自缅甸东飞,进入云南上空时,驾驶员说:“我们已进入中国领空!”当时我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

  傍晚时分,到达上海。母亲和弟妹们在机场接我。我们一同去华山医院看望父亲。父亲住院已有半年。上一次我们见面是1964年年底在香港,那时他六十八岁,还很健康。六年半中间,受了一些隔离审查的苦,老了、瘦了许多,已不能自己站立行走。见到我当然十分激动。

  1972年夏天,我第二度回国探亲访问。父亲仍然住在医院,身体更衰弱了。次年5月12日清晨父亲长辞人世,享年七十七岁。5月15日在上海为父亲开的追悼会上,我的悼词有这样两段:近两年来父亲身体日衰。他自己体会到这一点,也就对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想得很多。1971年、1972年我来上海探望他,他和我谈了许多话,归根起来他再三要我把眼光放远,看清历史演变的潮流,这个教训两年来在我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父亲于1973年5月12日长辞人世。在他的一生77年的时间里,历史有了惊天动地的演变。父亲去世以后,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挚友熊秉明写信来安慰我,说父亲虽已过去,我的身体里还回圈着他的血液。是的,我的身体里回圈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我于1964年春天入美国籍。差不多20年以后,我在论文集中这样写道:从1945至1964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9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我猜想,从大多数国家来的许多移民也都有同类问题。但是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1997年7月1日清晨零时,我有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回归盛典。想到父亲如果能目睹这历史性的、象征中华民族复兴的仪式,一定比我还要激动。

  父亲对这一天的终会到来始终是乐观的。可是直到1973年去世的时候,他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会躬逢这一天的历史性的盛典。否则,他恐怕会改吟陆放翁的名句吧:国耻尽雪欢庆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蓝色冰点 发表于 2008-2-6 18:17

本来不想登陆,就为这个贴子,我也要登陆,骂点什么。

呸!!!他说这个有啥用啊,想骗取别人的同情还是怎样?有本事就给国家做点实事,别整天牵着手到这参观,到那演讲的。他怎么不把他做的贡献献给中国啊!:cool: :cool:

Eva2005 发表于 2008-2-6 21:09

altekatze 发表于 2008-2-6 22:39

楼上的没看到他是哪年入的美国籍的么
祖国再如何犯错也是祖国,我永远不会背弃祖国
就像父母再不是,他们也是爹娘一样,难道你爹揍你一顿你还认别人当爹了,真是个无耻之徒
晚年想回来享清福了,又开始说这个了,有意思么这么大岁数了
我再一次发现学术和人品不能成正比

小米1027 发表于 2008-2-7 10:53

原帖由 altekatze 于 2008-2-6 21: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上的没看到他是哪年入的美国籍的么
祖国再如何犯错也是祖国,我永远不会背弃祖国
就像父母再不是,他们也是爹娘一样,难道你爹揍你一顿你还认别人当爹了,真是个无耻之徒
晚年想回来享清福了,又开始说这个了,有 ...

$握手$ $握手$

Eva2005 发表于 2008-2-7 15:12

startmm 发表于 2008-2-7 15:40

那一代的人,遭遇的一些事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所以对那时候的选择,我们没什么好指责的。

不过,今天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看到,他这个人,在人品上,实在不怎么样。

altekatze 发表于 2008-2-7 15:49

原帖由 Eva2005 于 2008-2-7 15:1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看看关键的几年,62,64,然后71,73,这个很能说明问题了的。

而且,换不换国籍说到底是他的个人选择,他有了这个机会,并且利用了它。
很多人想换还换不了呢!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你可能更加欧美一些,只有家,嗯,这都大了点,就是只有个人,而没有国家和家的观念
至少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回到祖国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的
比如50年代的钱学森,当时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可是说过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的话
难道不比这个杨振宁珍贵?
与其说他们是吃不到葡萄的人,不如说他们是放弃你嘴里所谓甜葡萄的人
如果没有他们放弃了一切回到祖国为国出力,祖国也不会现在能挺直腰杆说话
而他们难道没有经历文革么,可为什么他们还选择不抛弃不放弃
还不是因为他们永远记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
如果每一个人都如杨振宁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选择而背弃祖国,那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富强,什么时候才能强大
你真的是有点偏激了...

我还是那句话,父母永远是父母,千错万错还是生我养我的父母

PS,如果你是因为无耻之徒而回的这句话,我先说抱歉一下,可能有误解,无耻之徒指的杨振宁

PS的PS,我个人倒是理解有些科学家,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所谓科学无国界为了求得更大的科学进步而选择入籍的

墨水壶 发表于 2008-2-7 16:03

原帖由 altekatze 于 2008-2-7 14:49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可能更加欧美一些,只有家,嗯,这都大了点,就是只有个人,而没有国家和家的观念
至少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回到祖国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的
比如50年代的钱学森,当时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可是说过钱学森无论走到 ...
$支持$ $支持$

小鱼小鱼慢慢游 发表于 2008-2-7 16:19

说实话,到现在也不知道杨振宁到底为中国哪个方面建设做了贡献。还是只是一个重量级大海归,回来享受高薪,我没关注过,也许真的贡献了,我不知道。

但中国那个年代,真是黑白颠倒,谁不愿意过平稳的生活,对他的选择我不指责。向那些在那个年代还勇于回国贡献的科学家致敬,他们很郁郁而终,贡献没有人认可或者没来的及贡献,只能说此心可昭日月了。

weder 发表于 2008-2-7 16:47

同样是退休回国,看看陈省身,90多了坐在轮椅上讲基础课,还有一手建立起来的南开数学所,还有带回来了得意弟子,
杨振宁需要学习的太多了,不知道杨老现在胳膊腿是否利索,还讲不讲基础课,

mibundcy 发表于 2008-2-7 16:50

杨他老人家忙着第二春呢

左岸 发表于 2008-2-7 16:54

原帖由 weder 于 2008-2-7 15:4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样是退休回国,看看陈省身,90多了坐在轮椅上讲基础课,还有一手建立起来的南开数学所,还有带回来了得意弟子,
杨振宁需要学习的太多了,不知道杨老现在胳膊腿是否利索,还讲不讲基础课,
杨二夫人不会同意的。。。。。。。多点时间在家里好折磨老家伙。。早点上手遗产是王道!

weder 发表于 2008-2-7 17:38

原帖由 左岸 于 2008-2-7 15:5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杨二夫人不会同意的。。。。。。。多点时间在家里好折磨老家伙。。早点上手遗产是王道!
您说的是科教片《色戒》$frage$
还是黑帮片《不戒》$frage$
抑或伦理片《不可不戒》$frage$

芷影 发表于 2008-2-7 21:56

原帖由 Eva2005 于 2008-2-6 20:0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位同志,你没有看到杨的父亲是怎么死的么??!!

那他现在又回来干嘛呢?

芷影 发表于 2008-2-7 21:58

原帖由 startmm 于 2008-2-7 14: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一代的人,遭遇的一些事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所以对那时候的选择,我们没什么好指责的。

不过,今天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看到,他这个人,在人品上,实在不怎么样。

嗯。$握手$ $握手$ $握手$

芷影 发表于 2008-2-7 22:01

原帖由 weder 于 2008-2-7 15:4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样是退休回国,看看陈省身,90多了坐在轮椅上讲基础课,还有一手建立起来的南开数学所,还有带回来了得意弟子,
杨振宁需要学习的太多了,不知道杨老现在胳膊腿是否利索,还讲不讲基础课,

杨老的胳膊腿儿利索着呢,不是还和夫人晨泳爬山旅游什么的来着嘛。

Eva2005 发表于 2008-2-7 23:31

Eva2005 发表于 2008-2-7 23:34

soda 发表于 2008-2-7 23:36

原帖由 Eva2005 于 2008-2-7 22:3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Bingo!!

中国有句古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说实话,我就是不相信,如果有人父母死于政治迫害,还一心一意要为那个国家做贡献的。

很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


这是不是有点双重标准?!
那他老杨就一辈子不要回来见仇人啊!!为什么现在还一大把年纪了回国第二春四处作秀呢!

Eva2005 发表于 2008-2-7 23:37

伟伟要旺旺 发表于 2008-2-8 00:59

现在看到他就烦,他现在能干吗了呀??不就跟那个28岁的老婆到处作秀捞钱呗~~$bs$
`

`

altekatze 发表于 2008-2-8 08:41

原帖由 Eva2005 于 2008-2-7 23:3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Bingo!!

中国有句古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说实话,我就是不相信,如果有人父母死于政治迫害,还一心一意要为那个国家做贡献的。

很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

他45年出国以后就再也没回来,64年入美籍,我想问,他在这20年中
父母有被迫害了吗,他有为国家做贡献了吗
他的背离根本和迫害无关
另外杀父之仇有个具体的人物吗,你所谓政治迫害,不就是因为GCD的迫害?
那仇人死光了,可政党还在,这话前后不是矛盾吗,他既然憎恶GCD,何必现在又巴巴的回来归根
另外你说GCD没得到他的贡献怎么会养他,那你剛还说父母被迫害致死,谁会为那个国家效力
这不又是前后矛盾
最重要的是文章中,杨老头自己就说了为什么加入美国籍

。我于1964年春天入美国籍。差不多20年以后,我在论文集中这样写道:从1945至1964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9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我猜想,从大多数国家来的许多移民也都有同类问题。但是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

这句话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加入美国籍,他自己页很矛盾,一是传统文化让他页觉得这是背叛心里有愧,二是因为那时候作为中国人他觉得很丢人..


大家辩论总是尽量站在公正的角度上就事论事
就算有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心平气和并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而MM说话总是夹枪带棒,非要说一个再捎上一个

呵呵,你有点为辨而辨,这样无辨点和理论支持的辩论毫无意义了

Eva2005 发表于 2008-2-8 15:59

soda 发表于 2008-2-8 21:53

原帖由 altekatze 于 2008-2-8 07:4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他45年出国以后就再也没回来,64年入美籍,我想问,他在这20年中
父母有被迫害了吗,他有为国家做贡献了吗
他的背离根本和迫害无关
另外杀父之仇有个具体的人物吗,你所谓政治迫害,不就是因为GCD的迫害?
那仇 ...

$握手$ $支持$ $送花$

soda 发表于 2008-2-8 21:57

原帖由 Eva2005 于 2008-2-7 22:3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他的仇人估计都死光了,可是他的青春也已经过去了。

貌似你话里的仇人指的是GCD吧!

singing 发表于 2008-2-8 23:23

觉得杨振宁是个有奶便是娘的人,那里能捞到好处,就去哪里。

weder 发表于 2008-2-8 23:45

杨和李得奖后分赃不均,打起来乐

清香早茶 发表于 2008-2-9 01:28

杨的人品就不用多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振宁忆父亲:我放弃故国,他从未真正宽恕---早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