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留香-------------南京简史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纪年表朝 代
在南京建朝年代
都城名称
吴
229--280
建 业
东 晋
317--420
建 康
宋
420--479
建 康
齐
479--502
建 康
梁
502--557
建 康
陈
557--589
建 康
南 唐
937--975
金 陵
明
1368--1421
应 天
太平天国
1853--1864
天 京
中华民国
1912
1927--1949
南 京
近代风云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代表在静海寺议和,在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称天京。
1864年,清军攻入天京,太平天国灭亡。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孙中山退职。
1913年,黄兴在南京响应孙中山先生讨伐袁世凯,即二次革命。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开始其对中国长达22年的独裁统治。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屠杀30万南京平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由陪都重庆迁回南京。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十朝都会”南京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烟雨阳澄湖畔纵情
离开菱藕飘香、零星有几家食肆的街巷,前行不足百米,便是美丽迷人的阳澄湖。此刻,天与地正纵情地嘻戏,飘飞的雨丝似晶莹的汗水于烟岚缭绕中谱就了隽永的朦胧,那舒缓的节奏、怅惘的旋律流淌出的安闲和谐,似曾相识。贮立湖边,置身于仿佛旷古的宁静与幽寂,令人心旷神怡。野渡无人,几只似被遗弃的小木船随波摇摆着斑驳,隐于大片的荷田中。蒹葭如浪,伴着荷风竹露,慷慨地送来仲夏里的一抹清凉。这里远离人工雕凿的风景区,却以独具的野性和质朴呈现出阳澄湖最真、最美的神韵。风撩叶卷,荷叶变幻着浓浅不一的绿色,滴沥摇曳,微雨滋润下的荷花愈发地娟雅宜人,清秀离尘。悠悠烟水,碧波浩渺,湖泊风光织就的是都市人向往的痴迷。精神与心灵的悬空,让21世纪的人们更加渴慕着不知秦汉的桃花源。而诸多景点,要么人满为患,失落了曾经的娴淑雅静;要么刻划着人文斧凿的明显痕迹,破坏了天然地貌的独特意蕴。能这般地亲近自然,令我不由地欣喜而心怀感激。
女儿挣脱我的怀抱,撑着小伞,沿湖漫步,时而抽着芦苇的花蕊,时而为荷香大声惊叹,在这湖滨的清晨,恣意地洒落一串串欢笑的银铃。
受了女儿的鼓舞,我奔向泥泞的湖边,大把大把地采拮芦花的飘逸,嗅荷仙的清甜,任雨水滑落出我的尴尬,凭清风吹拂我的裙裾。
神仙可慕,高高在上,却怎知凡人快乐?佛家可尊,空空无求,也遗失了尘世里的欢娱。
人以山水为知已,山水便为人知音。
我不确定,若干年后,女儿是否还会记起阳澄湖边的欢愉。于是,拿起相机,将沉醉于芦秀荷美中的小女孩定格在蓝天碧涛之间。
http://www.gogocn.com/admin/upload/200589164512.JPG
扬州美
扬州美,美就美在扬州水。扬州风光因水而增色,历史因水而兴衰,城市因水而得名,文化因水而滋润。扬州自古与水就有割裂不断的渊源,相传大禹王治水后封万国九州,其中就有扬州。后来周朝建干国(现今邗江),东西有城而南北无门,就是因为干国滨江临海,也是与水有关系。当年下放时,坐着旧式火轮,经古运河、进大运河、入邵伯湖,逾宝应湖,一路湖光十色、顷顷如锦;荷叶云香,春和景明。大有“湖吞江作海,地尽水为天”之势。回味着儿时“三山六水一分田,天下黎民还种不全”的千年古训,足以让我们这些从未出过家门的小青年大开了眼界。感叹扬州真是水的世界,泽国鱼乡,谁会怀疑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利资源还能出问题。
当大批知青回城时,由于工作需要,下放地竭力挽留,我只得将关系转回扬城而人却留在原地服务并经历了当地改革、发展、污染的过程。那过程是触目惊心的,当年清澈透底可见鱼虾的湖泊、河流由于当地领导只顾局部利益盲目发展已不复再见,湖泊中满眼青苔、浊流翻腾,以致吃水都成了当地农民、领导头疼的大问题。
单纯地政绩观、发展观使得一些地方官员急功近利,致使生态平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某些严重的地区已达到有水皆污、有河皆涸的地步,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湖泊已迅速从版图中消失,如白洋淀已不再是淀,美丽的滇湖也不再美丽。
值得庆幸的是,扬州在经历了短暂的发展怪圈后,很快意识到生态平衡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市委、市政府大手笔狠抓了生态环境建设。没几年时间,扬州变得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大地更绿了。一大批老的水景得以恢复重建,一批新的水景如北城河、邗沟河、漕河、新城河等水岸风光得以创建。全市构画出“四面琼花三面柳,一城烟花半城湖”的画面。进入市区,街步千枝柳,霞映两重天。骨格清奇苍劲依然的柳树银杏、飘逸婀娜随风起舞的轻枝瘦叶,与蜿蜒碾转的河湖水光相互辉映,将整个扬州城装扮成一座大的园林、浓缩成自然的盆景。更想不到的事,扬州在完整地保持并扩大了瘦西湖风格、面积的基础上,又在西部开挖了人工湖。两湖相异、各有所长。一胖一瘦、一旷一秀,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人工湖大桥穿越时空将两湖对接,使得古代瘦西湖与现代人工湖瞬间穿越千年时光。经过整治、疏通的二道河、古运河、小秦淮河、漕运河就向人体的经络脉搏,遍布全市,畅通、活络了扬州的精神风貌。
早晨起,迎着朝阳、踏着晨露;黄昏后,披着霞光、沐浴斜阳,市民们漫步在小河边,静坐在小桥下,聆听着城市跳动的心声,倾听小河诉说的故事。徜徉于大自然特别恩赐扬州市民的这一片绿色的大地上,盛赞之情禁不住从心中涌出,就如站在大自然时空之立交叉桥上,常有一种跨越了时间隧道的欢愉。看到扬州近年的巨大变化,不由得惊叹造化之神工、雕琢之精细:蓝蓝的天、清清的地、绿绿的草、淡淡的鱼;自由天领,荒情野趣,关关鸟语,卿卿虫鸣;那飒飒松风,五光十色,迷离扑塑,令人忘情。绚丽多姿的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忘返流连,体会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
开春,游瘦西湖,下公共汽车,过大虹桥,整个瘦西湖即跃入眼帘。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去绿生波。春日的瘦西湖,桃报红靥、柳报春回。碧波荡漾,游人如织。一下子就感觉春天簇拥而来,挡也挡不住。那曲折逶迤的湖面,飘拂潇洒的扬柳,以及阳光下,湖面上升腾的那一抹如梦如幻的轻烟似一袭轻纱,将瘦西湖罩得十分迷人、十分幽丽。在柳絮飘舞、轻盈如雪的湖中,体会那淡淡金山小小舟,清清湖水钓鱼钩的诗情画意。与家人、与友人,伤几回人生往事,趣几句雅士名流。躲却凡尘俗事,养息疲惫身体,自得其乐。而那些具有现代意识、喜欢追求新奇的年轻人,则可以三、五朋友结伴,到人工湖,感受大自然的另一种造化神奇,驾一摩托艇,飞驶电掣,享受另一种刺激。
两千五百年悠悠岁月,不尽江、淮、运,水浸滋润,“君家旧淮水,水上到扬州”。“青春花开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著名诗句,都绝妙地描绘出扬州不同历史时期水上的秀丽风光,以及扬州水与经济、水与环境、水与美女、水与文化的关系。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的水不仅造就了扬州经济的繁华、文化的鼎盛,还造就了历代难以一律,惊艳绝世的扬州的美女。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闲静似娇花照水;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就是文人笔下由扬州水滋润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美女。而曹雪芹关于男人是泥而女人是水的名句,也是受到水对扬州的影响而触发的又一灵感。
扬州枕淮水,踏长江,抱运河,城里城外,水网纵横,素有水上都会之誉称。而今,这一切均得以再现。你若不信,可高空俯瞰,不由得让你感叹如今扬州无处不碧波、无处不春风,从州界多水,水扬波的意境中感受着扬州市名的由来。扬州的水浇灌得全城一片青翠、郁郁葱葱。绿水环环逶迤绕城,林荫道道凉爽宜人。还有那一湾瘦西湖,一城轻杨柳,以及那香气四溢的芍药、琼花,无不揽尽天下精灵毓秀。
随炀帝沉缅女色为世人所知并深以为耻,然而,随炀帝精诗文善歌舞却鲜为人知。继位前杨广任扬州太守,对扬州有特殊的感觉;继位后,对扬州仍眷念不已。开运河,兴漕运,虽不仁却建不世之功。要不然,随炀帝死于扬州,扬州人对他还是宽容了,葬于雷公塘,虽是土掩,然香火至今不绝。
一条大运河,流淌出无数诗词歌赋,见证了古城多少盛衰荣辱。扬州文化底蕴极深,而水文化又是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要写扬州的水,是要鼓足十二分勇气的。因此,只能粗略地说说对水的感受而不敢涉及水文化的范畴。
说到扬州的水,不能不提及扬州的雨。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为的是一睹风情万种的三月烟花。而三月里扬州的雨水忒多。老百姓总是疑惑:为什么年年《烟花三月》经贸活动老是安排在下雨的季节。殊不知,扬州的雨也有着它特有的风情、独有的魅力。人们理解烟花时,大都解释为扬城三月,柳絮满天,恰似漫天烟雾。当然也有其它理解的。看过吉学锋先生有关烟花三月的文章,认为说的比较贴切。我认为,这里所说的烟,既含有柳絮的成份,也含有烟雨的表述,是烟雨朦胧的概括。
我到过很多地方,也遭遇过多少次突如其来的雨淋。那雨,可是风到雨到,霎时,电闪雷鸣,轰里轰隆,只见得大街上一片慌张奔跑的狼籍,家家关户户紧闭门窗,满街行人寥寥。而扬州的雨却是偷偷地、悄悄地,说下就下,十分随便。不知不觉中已是千丝万丝飘忽而下,如烟似雾,如幻如梦。朦胧中,扬州的女人,全无半点慌乱,好似早有准备似的,腕底一翻,一把小花伞就举在了头顶,五颜六色的雨披就披在了身上,顿时,满街满眼花花绿绿一片。当你还没有看够这花的世界,这雨却又停了,花的世界又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待你回过神,太阳又从厚厚的云雾中升出头来。外地游客不由得目瞪口呆,继而又发出会心地笑:扬州的人美、城美、水美,雨亦美!。
http://www.gogocn.com/admin/upload/200589123351.JPG
连云港最佳旅游时间
风光明媚的连云港,“海、古、神、幽、奇、泉”,山海形胜,各具特色,山明水秀,景色迷人,四季可游。每年4月至10月,是连云港最佳旅游季节。连云港地处暖温带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14℃。最冷为正月,平均气温-0.2℃;最热为 7月,平均气温 26.8℃。年均降水量 93毫米,集中降雨期为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雨涝、冰雹、寒潮、霜冻、大风。
马庄民俗文化节
马庄村位于徐州市东北部25公里的贾汪区,该村是“中国民俗文化村”,已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安乐祥和,富裕文明”的小康示范村,已建成多功能厅,荣誉室、书画院、农民文化广场、垂钓中心、苗木盆景园、农趣馆、综合活动中心,度假别墅等。马庄村民俗活动有:农民运动会,乘凉晚会歌会,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等,村庄农家小院整齐标准,游人可到马庄餐厅集体就餐,也可以到农户家自己动手与村民共餐,能品尝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常菜,在垂钓中心四周,生态林处亦可野炊,农趣馆,客人可看到地方特色的农具,也可以挖野菜,摘蚕豆,打毛翁,与老妈妈一起做针线共同缝制工艺品,文化广场游人可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槐花节
风光宜人的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第一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速沿线的新沂市南郊,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胜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古便有“峰峦横万叠,胜绝蓬莱境"的美誉。阳春时节,山上山下繁花似锦,争芳斗艳,特别是数万株槐花满山遍野一起迎风怒放,香雪似海,花影扶疏,置身其中如临瑶林仙境。每年的4、5月份,游人在观赏美景之时,还能亲身体验采槐花之乐,品尝槐花之甘、花茶之香、花蜜之甜,再加上独具韵味的民俗表演、山珍美食、特产展销等活动,足以让人乐而忘返!
乾隆水上旅游线
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在扬州经停。扬州的地方官和盐商们看到圣上之乐在乎山水之间,便不惜挥洒黄金,集天下名工巧匠,大兴土木,挖池堆山,在瘦西湖两岸建起了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园林,从瘦西湖到平山堂呈现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今天,这里已成为一条独具特色的“扬州乾隆水上游览线”。游览线的始端是两座幽静典雅的宾馆,这里曾是乾隆皇帝的御花园和行宫,旅游者出宾馆大门,便可在御码头登舟西行,沿着皇帝的足迹去观赏美丽的园林风光,聆听关于乾隆的趣闻轶事,品尝御宴佳肴,体验帝王般的生活。
“扬州乾隆水上游览线”十里碧波,二十四景,它像一条曲折逶迤的飘带,缀连着一串闪光的珍珠。二十四景,原本是一些私家园林,故称“一路楼台”。这些园林自成体系,各具风格,各园之间又互相借景,相互辉映,它们以瘦西湖共一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游人泛舟于湖上,往往感到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细细品味鉴赏,如在画中,意境无穷。其中卷石洞天、五亭桥、二十四桥、大明寺等著名景点使游人驻足流连,乐而忘返。
路线:御码头-冶春园-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石壁流淙-平山堂-观音山-成象苑-天山汉墓
常州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常州这方土地,历史文风炽盛,人才辈出,古迹众多。城南的淹城遗址是我国最完整的春秋以前古城,其三城三河的独特形制被誉为"世界奇迹"。城东有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聚徒修炼的红梅阁,苏东坡多次来常州的泊船处遗址--舣舟亭,已有1500年历史的文笔塔。红梅公园面积之广,在全国城中公园中亦为罕见。古典私家园林近园、未园、约园、意园散置城内。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对常州人才辈出的赞叹。当代学者缪进鸿先生历时数载,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州位居苏州、杭州、北京之后名列第四位的结论。
常州人文荟萃,肇始于2500年前建邑延陵的季札,以善外交,精礼乐,重然诺而见称于诸侯各国。南北朝时,常州是齐梁故里,以主编《昭明文选》的萧统为代表的萧氏家族在文学、史学、音乐上造诣甚深,影响深远。
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末1400余年间,常州就涌现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546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合试天下贡士,一科三百名进士中,常州人就有53名。南宋大诗人陆游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中式人数之多,令朝野震惊。明代有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有清一代,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以及常州骈体文等众多文化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影响全国。
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常州人才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史学研究等传统领域中大师级人物成批出现。有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学家刘海栗等。在学术科学领域中,享有学术界最高荣誉称号的,民国时期有赵元任、吴稚晖、吴定良等多名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以后,有华罗庚、吴阶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27名院士,以及在海外为炎黄子孙争得荣誉的一大批科技俊彦;至于在革命风云际会中脱颖而出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在常州杰出人物的历史星河中永远闪烁出耀人的光彩。 http://www.gogocn.com/admin/upload/200589123351.JPG$汗$ 好美啊 偶有件类似的旗袍,8过是枚红色的,好像很合你的身材穿$考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