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世 发表于 2008-3-12 12:09

从易货交换贸易的角度看大龄女的婚恋 (转贴)

当今社会,女性地位提高,女性白领、高学历人数大量增加,获得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地
位。而社会风气开放,异性间的交往早成正常,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让天涯成比
邻,使得唐诗宋词中的离愁别绪几成昨日黄花。

在这样的祖国江山一片红的大好形势之下,却出现了很多的大龄男男女女,很多是高学
历、高收入的精英人士,不光是在北美,在人口众多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是如此。
他/她们倒也不是奉行独身主义,很多人也积极找寻那另一半,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亲
、网征之后,大多数都是回到原点,而且往往更加愤世嫉俗,感叹这年头的好男人、好
女人都快成绝种动物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下不才,就从易货交换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这纯粹是为了娱乐大众,若
能有一两个善男信女,受此启发,而成就一段姻缘,就算是积 RP 了。阿弥陀佛。

现在,肯定会有爱情至上主义者跳出来,反对在下的将婚姻爱情与易货贸易相提并论的
这种亵渎神灵的说法。是,在下承认这是不怎么高雅,让众多从小受爱情小说、电影熏
陶成长的小资们受伤了。不过,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你把眼睛闭上就不存在了。

容在下将这婚恋是怎么个易货贸易来逐一解释。

首先,这个“货”,不是仅限于物质条件。当然,物质条件也是货,就算是一个WSN,
若是身家千万,见两次面就送人珍品限量的LV包包,估计也用不着在这里听在下唠叨了
。我所说的“货”,泛指一个人的所有内在、外在条件。罗列一下:
年龄、学历、工作、收入、身高、体重、容貌、性格、爱好、才艺、经历、家庭,
等等等等。

一句话,每个人是个complete package,每一个特点都是整体估值的一个因素。

易货贸易嘛,能否成交,取决于三个因素:对自己货物的估价、对对方货物的估价、可
接受的溢价或折扣。在一个交易谈判过程中,双方都在进行这个估算。最后能否成交,
可以如下公式表达:

A 方: Value (A, B) - Value ( A, A) >= Premium (A) , f.1(A)
B 方: Value( B, A) - Value ( B, B) >= Premium (B), f.1(B)

在 (d(A)== true) && (d(B)== true)时就可以成交了。

其中 Value (x, y) 指x 对 y 的估值。Premium(x) 是x 所要求的最低溢价/折扣。


一般而言,根据人的天性,这些数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Value(A, A) >= Value (B, A)
Value(B, B) >= Value (A, B)
一句话,大多数人都是“宽以对己,严以律人”。

从以上公式出发,我们有推论:

P(A)<= V(B,A)-V(B,B)<= V(A,A)-V(B,B)<= V(A,A)-V(A,B)= -(V(A,B)-V(A,A)) <= -P
(A)
简化为 P(A)<= -P(A) f.2(A)
同理可得, P(B)<= -P(B) f.2(B)

如果在信息充分、供货无限的理想市场上,我们可以有
Value(A,A) = Value(B,A)
Value(B,B) = Value(A,B)

此时若要同时满足f.2(A) 和f.2(B),我们可得到
Max( P(A))= 0, Max( P(B) ) = 0。
也就是可以实现双方都认为的公平交易,任何一方都没有溢价或折扣。

但在实际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所以,f.2(A) 和 f.2(B) 变为 P(A)< -P
(A), P(B) < - P(B)。这两个不等式只有在 P(A)< 0 和 P(B)< 0 时有解。也就是只
有双方都接受一个自己认为的 discount 时,才能成交。

但实际上,这个自己以为的 discount,其实更可能是公平市场价值。因为,由于信息
不对称, 在非理想市场上的V(A,A)、V(B,B)和理想市场上的 V(A,A)'、V(B,B)' 之间
的偏差远大于相对应的 V(A,B)、V(B,A)和 V(A,B)'、V(B,A)'之间的偏差。这个其实很
好理解。绝大多数人在征婚、征友网站上基本上只看异性的档案(当然,“同志们”除
外),所以,对对方在整体市场上的价值定位基本是合理的。但是,由于对同性档案的
缺乏关注,对于自己在整体市场上的价值定位基本上偏高。所以,即使在最后成交时自
己认为已经作了 discount,但考虑到最开始时对己方的过高估值,最后其实是更接近
实际公平价值,谁也没有真正的 discount。

在考虑估值时,还有一个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婚恋市场上,由于社会发展,很多因素在
以前属于奇货可居,可以获得高估值,但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估值也相应下降。这类因
素包括学历、工作、收入、身高、气质、多国游历经历等等。如果一个人坚持把当年的
估值用在现在,其结果只能是严重偏高的 V(x, x ),很难成交。

在实际操作中,现代即时通信的过分发达,导致过多的交易谈判,而造成实际成交量的
下降。首先,由于上面所说的对己方的过高估计,再加上人类想碰运气的天性,都想拿
个Premium,谁也不想一开始就给自己来个discount,所以一开始都会想和高出自己 20
% 那一档次的交往。由于人群中估值分布的钟型分布,越往上的人数越少 (这里我没有
考虑低于平均水平的人群,但对于这个分析,这个省略没有实质影响),所以,处于分
布曲线极左端的人群可以获得数十倍或更多的交往机会 (证据请看jiaoyou8 上真正的
貌女财郎的朋友数)。由于通信的简便,他/她们往往也可以处理大量的来往通讯,尽管
最后能够结合的只能有一个。那么,对于80% 的人来说,
其向上看齐的交往过程往往只能以失败告终,而曾经与比自己高出20%的档次的人交往
过的事实,却经常成为一些人继续坚持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估值的理由,导致对真正可
行的在公平价值上的交往的拒绝。在某些帖子上见到过的什么“当年 XX 人物追求我,
我都没答应”之类的说法,基本是属于这种类型。

最后,很多人在对多个潜在交易对方作出评价时,往往采用相互比较后的减法。例如,
A 没有 B 漂亮,减 15 分, B 没有C 皮肤好,减 10 分, C 没有 A 温柔,减 10 分
。这样比来比去,最后所有人都被减了一堆分,谁都不够好了,直接导致对对方价值的
低估,降低了交易成功率。

在这么多可以导致价值评估偏差的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有人还坚持要求在交易中获得
Premium,其结果可想而知。很不幸,这种人在大龄人士中似乎不少。

当然,以上分析对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简化,比如没有考虑不同人对不同因素的估值是不
一样的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也),所以,对不同人而言,同一个交易对象的价
值和在分布曲线上的位置是有所区别的。但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个就算是内在误差,
不影响基本结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易货交换贸易的角度看大龄女的婚恋 (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