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爱心天使昨日魂归故里
贝贝昨日回家了
昨日下午2时许,从青海省玉树州玛多县事发地运送熊宁遗体的灵车,徐徐开进西安殡仪馆。在此等候多时,手捧白玫瑰,泪眼婆娑的亲友和读者,立刻迎了上去。熊宁的家人面对灵车失声痛哭,伸手喊道:“贝贝,你回来了!”熊宁的婆婆抱住灵车,一遍又一遍地哭喊“贝贝,咱们回家!”……
熊宁的家人告诉记者,知道熊宁“出事”后,黄晨的家人全都蒙了。熊宁的婆婆、公公和姐姐当天就从广州飞到西安,迎接熊宁“回家”。许多读者看到本报报道后,也不断打来电话。得知昨日熊宁将会在西安殡仪馆停留时,也自发手持白花在此等候。
熊宁的婆婆说:在大家眼中熊宁是个很能干的人,当时在广州的时候也有很多好的工作等着她,但是她就是喜欢慈善事业。家人感到这也是熊宁做的大善事,所以都很支持,没想到她却因为行善而遭遇不测,这让家人一时无法接受。熊宁遇难对于她的家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熊宁的婆家人说,“她很讨人喜欢,我们疼爱她甚至超过自己的亲生女儿!要不是她善良能干,我们也舍不得让儿子和她从广州回西安创业。”在接熊宁“回家”的亲属中,有一个人捧着一个白玫瑰做成的花篮,两边的挽联上写着“贝贝我永远爱你”,这是熊宁的丈夫——黄晨特意为熊宁定制的花篮,他一定是想让妻子在“回家”的路上有鲜花相伴。
熊宁生前好友周恒佚手持黄菊花在殡仪馆内神情凝重,口中不住祈祷。他两年前和熊宁在做义工时认识,随后结成慈善同盟。周恒佚说,熊宁连续两年去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贫困地区实施援助,对此他既理解又敬重。他说: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用一些时间去帮助别人,有些人是在利己的同时帮助了别人,他们是了不起的;而熊宁则是完全为了别人,她的行为就显得愈加高尚。周恒佚感慨道,如果大家共同行动起来,这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帮助到了我们每个人。
记者看到,熊宁的遗体被抬下灵车的时候,是用洁白的哈达包裹着的。据熊宁的表弟说,玛多县的很多藏族同胞都为他姐姐献上了哈达,当地德高望重的活佛还亲自为熊宁加持诵经,以藏族最高规格礼仪,料理了熊宁的后事。灵车回西安的时候,当地很多牧民都自发来为她送行。
慈善途中香消玉殒
随熊宁的丈夫黄晨一起赴青海处理车祸后事的赵先生说,得知熊宁出事时,自己和黄晨刚刚从青海回到西安。“当时因为熊宁还想去西宁的一家孤儿院,而她又特别惦记灾区还没有得到捐助的灾民,于是让我和黄晨先回西安。当时在青海分手的时候,她还嘱咐我们回来以后一定要将她家里没带上的3包赈灾物资邮寄到西宁,到时候她会在西宁收包裹,然后再返回玉树将这些物资发放给需要的灾民。但是包裹还没来得及寄出,她就出事了!”
赵先生回忆说,3月2日他们出发前往玉树州,当晚在玉树州休息一晚后,3日早上赶到了隆宝镇拉布乡第二寄宿小学。秋英才仁(音)老师接待了他们,并带熊宁去学校和老师孩子们见了面,“那里的孩子们太可怜了,师资也不发达,甚至没有一个教语文的老师,电脑就更不会有了。”当时熊宁就说,今年暑假她要和在西北大学当老师的高红来这里支教,同时还要想办法为这里募捐一个多媒体教室。
在学校那天,熊宁将带去的赈灾物品和自己在西安买的一些常用药物,送了一部分给这里的孩子和老师。老师和孩子接过东西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很感激。由于语言不通(对方说藏语),熊宁无法了解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但是看到他们都将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时,熊宁显得特别开心。她说,她知道这些受到帮助的人很开心!
随后,熊宁还去了距玉树州80多公里的更清村(音),隆宝镇的干部巴桑比较了解那里灾民的情况,一直从上午11点到下午6点,带着他们挨家挨户走访那里的牧民。赵先生说,那里的海拔平均都在4000米以上,当时的气温是零下16摄氏度,到处都能看见冻死的牲畜。路很难走,雪也很厚,一行人一直跋涉到晚上才返回到玉树州。
第三天,赵先生和黄晨因为有事要赶回西安,就把剩余的赈灾物品留了下来,由巴桑骑马送到需要的牧民手里。但是熊宁说她想再去一趟隆宝镇拉布乡第二寄宿小学,想把那里的情况系统地考察一下,以便于她回家后安排下一步的募捐活动。她说她还想去看看贡奔香巴林民族技能(孤儿)学校的孩子,于是熊宁和刘璞留了下来。
3月10日熊宁在去贡奔香巴林民族技能(孤儿)学校的路上遇难。
赵先生和黄晨去处理车祸后事的时候,听玛多县交警大队的队长说,熊宁和刘璞搭乘的是当地人的顺路车。司机本打算去西宁,得知熊宁要到玉树献爱心后非常感动,就主动让熊宁搭乘他的车一起走。由于玛多县的路况非常差,当时的车速也偏快,就在汽车行驶至一处坑洼路段时,车被弹起方向失去控制。车身侧翻100多米后熊宁和司机被甩出了车外。当时刘璞还在车上,由于他也受了重伤,从车里爬出来时看熊宁“已经不行了”。他爬到了路边,拦住了一辆过路车,报警之后他和司机被送往医院。
熊宁的丈夫黄晨表示,这一次熊宁的遗体能顺利地送回西安,得益于青海有关部门的帮助。得知熊宁是在青海开展慈善事业去世,青海方面出示了相关证明,熊宁才能一路绿灯、顺利返回西安。
她是父亲心中的白天鹅
“她像一只萤火虫,她像一台播种机;她用荧荧之光照亮别人,她用瘦弱身躯播种爱心;但,她是我的白天鹅。”这是熊宁的父亲对自己女儿的评价。
见到熊宁的父亲时,他坐在家里痴痴地看着熊宁的照片。老人说:“贝贝(熊宁的小名)最欣赏的人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尤努斯。她希望自己也能像尤努斯一样,办一家穷人的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帮他们改变人生。但是贝贝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她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此时,父亲的眼里早已满含热泪。
熊宁的家里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儿,从小和父亲的感情就特别深。熊家随处可见熊宁的照片,父亲每一次转头都能看见女儿灿烂的笑容,甚至在父亲的卧室里也有一张熊宁的巨幅照片。熊父说:“我和贝贝的关系其实更像是朋友,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人生、谈慈善、也谈美食……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贝贝总是在我们畅谈之后,亲吻我的额头,靠靠我的脸,然后撒娇,熊父在回忆时,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如今与女儿这些温情的画面,也只能在父亲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了。
在熊家的采访,气氛是压抑的,每提到一次熊宁就等于是给家人还未抚平的伤口上撒一次盐。熊宁的父亲也一再强调,熊宁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事,现在再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他希望熊宁的事能唤起大众的良知,也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像他的女儿一样,把传承爱心的公益事业坚持下去,那样就是对熊宁最好的慰藉了。
阳光里微笑着的红衣女孩
熊宁初中时的班主任王宇翔老师得到她学生遇难的消息,是昨日看了本报的报道后。她一遍又一遍地端详着报纸上满脸微笑的熊宁,向记者回忆道:熊宁是初二转学到西安市第三中学。在同学和老师眼里,熊宁是一个阳光漂亮的女孩,高挑的身材,最爱穿一条红色连衣裙,白色针织上衣,梳着简单的马尾辫,整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满脸微笑,显得非常可爱。学习也很刻苦,成绩特别优异,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班里有名的“才女”。
王老师说,由于熊宁是新转来的学生,又特别懂事,是个让老师非常省心的孩子,所以就在课余常找她谈心,才知道熊宁其实内心隐藏着许多不开心,只是不愿把这不愉快暴露出来,免得让其他人为自己担心。经过多次疏导,熊宁的笑容更加灿烂。和王宇翔老师在初中交往两年后,熊宁考取西安市第三中学高中部,随后又转学,也和王宇翔老师断了联系。王宇翔老师说,再见到熊宁时,她已是大二的学生了。熊宁通过多方打听才见到王老师,只为给老师说一声“谢谢”,因为在初中的两年里王老师对她母亲般的关爱和心理抚慰。并请老师放心,说自己长大了,学会了理解和关爱别人。王老师感慨道,熊宁的思想远比她的同龄人成熟,因为她善良宽容博爱进取。
熊宁,慈善的路上不孤单
3月12日下午,海拔4200多米的玛多县城,看不到半点春天的痕迹,人们裹着厚厚的皮袄,聚集在县医院门口,为熊宁送行。
熊宁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献爱心,途经玛多县遇难的消息,像风一样,吹进了玛多县城周围人们的耳朵,人们的眼睛湿润了。善良的人们把手中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放到了熊宁的遗体上,祝愿熊宁“回家”的路一帆风顺!
3月12日下午3时,在黄晨等家人的陪护下,熊宁的灵车缓缓启动。在人们婆娑的泪眼中,在群众送别的叮咛里,熊宁的遗体离开了玛多。
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玉树州玉树县,也得到了熊宁遇难的消息。很多受到过熊宁资助的人,嚎啕大哭,一位藏族老阿妈把熊宁送给她的药品装进了贴心的内衣里,说这是对熊宁最好的纪念。
3月13日凌晨零时左右,玛多县公安局副局长才旦和玛多县交警大队指导员魏立斌带着民警们,赶往湟中县多巴镇,迎接熊宁的遗体,他们也要为这样一位心怀大爱的人护灵送别。凌晨1时左右,才旦等人接到了熊宁的灵车,在他们的带领下,灵车缓缓驶入西宁市。此时,熊宁的家人早已从陕西赶到了西宁,看到熊宁的灵车,亲人们泪落如雨,泣不成声!凌晨2时左右,熊宁的灵车离开了西宁,它将把熊宁这个深受人们怀念的“草原女儿”送回她的家乡。
从青南高原到省城西宁,熊宁生前曾走过多次,这是她最后的高原之行。昨日在西安殡仪馆,熊宁的丈夫黄晨和好友赵先生对记者说,他们对藏族贫困地区的捐助还将继续,这也是熊宁生前的愿望。有贫困落后存在,“熊宁们”的爱心就永不会停息。
昨晚10时30分,记者发稿时了解到,熊宁的追悼会初定于本周日在西安市殡仪馆举行。
以下是华商报的有关报道:
熊宁“回家”了
昨日下午2时,爱心女孩熊宁的20多位亲友手捧100朵白玫瑰,静静地候在西安殡仪馆,等待熊宁“回家”。
20多亲友手捧白玫瑰接熊宁 下午2时许,一辆越野车缓缓驶入西安殡仪馆,车的前后牌照都蒙着白纱,熊宁“乘”着这辆车终于从青海回到了西安。车停下,黄晨走下车,面容憔悴。 看见黄晨,熊宁的婆婆和其他亲属哭喊着扑到车前,追着仍缓慢行驶的灵车。熊宁的妈妈在两人的搀扶下,望着车悲痛地哭泣,熊宁的爸爸没有来接最疼爱的女儿。 下午2时36分,熊宁的遗体被搬进殡仪馆,熊宁的妈妈支撑不住瘫软在地,20多位亲友泪流满面…… 朋友:她对所有人都非常好 熊宁的朋友高红哭着说:“她这么年轻,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 高红说,熊宁每个星期都带她去福利院。熊宁一直想着怎么让社会接受这些孩子。熊宁还想挣更多钱,领养一批孩子。“熊宁是个很善良的女孩,她对所有人都非常好。”高红说,熊宁去青海的前晚,两人一起吃饭,熊宁突然抱着高红开玩笑说:“抱一下,指不定哪天就见不到了。”“似乎她什么都知道……” 婆婆:她是个没爱够的儿媳 “她是一个爱都没爱够的儿媳……”熊宁的婆婆哭得很伤心。在婆婆眼里,熊宁是个能干的好媳妇。她说熊宁很爱漂亮,但买衣服都不买贵的。 熊宁很多时间都在做善事。熊宁先后领养过四五个孩子。之前,熊宁和黄晨去过3次青海,看望那里的牧民和儿童。一次,熊宁还拿出1万元捐给当地一所孤儿学校。 昨日,黄晨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知情的朋友说,对于黄晨来说,熊宁是他的一切,这几天,黄晨的眼泪已经流干了。本报记者 卢红曼 宝宝啊,爱你的天使飞走了…… 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崔宝玉院长昨日上午得知熊宁车祸遇难的消息后,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儿啊!”崔院长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她说,在福利院众多义工中,熊宁来的时间不是最长的,却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 工作伙伴兼好友 年前最后一次联系 熊晴,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她和熊宁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 熊晴说,熊宁初来福利院当义工时,是她负责接待的。“她善良、热情,和她相处很开心。”熊晴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翻看着熊宁生前参加福利院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几次忍不住流下眼泪。去年,在庆“六一”孤残儿童联欢会上,熊宁作为10名“爱心大使”的个人代表出席联欢会。 熊晴回忆,过年前她们最后一次联系。熊宁说,从青海回来就到福利院来看孩子们。 生前最喜欢宝宝班的孩子 记者跟随熊晴,来到熊宁生前最喜欢去的宝宝班,这里的孩子年龄在1岁半到3岁之间,大多为残障儿童。 宝宝二班组长张薇说,熊宁生前几乎每周都要来。她之前喜欢的几个孩子升到楼上的班里了,每次从宝宝班出来以后,她照例会上楼去看看那些孩子。熊晴说,熊宁以前还经常带一些孩子回家度周末。 不忍告诉孩子 爱他的熊宁阿姨走了 安小枫,5岁,聋哑儿童,右眼患有白内障,有着洋娃娃般可爱的面孔。 熊晴说,熊宁生前特别喜爱这个孩子。记者见到安小枫时,他正和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熊晴对他说:“跟阿姨打个招呼。”安小枫上前拉住记者的手,直到记者离开时,都不愿放开。 看着小枫,记者实在不忍心告诉他熊宁阿姨不在了。 熊晴说,孩子太小,没有学过手语,很难跟他说明发生了什么,他也不懂得什么是死亡,等他长大了再告诉他吧。 “她爱漂亮,登一张最漂亮的照片吧” 与其他义工相比,熊宁不仅仅在这里给孩子洗脸喂饭、洗衣服,还经常想一些点子,帮助福利院联系一些企业赞助。 熊晴说,熊宁不是这里时间最长的义工,但她是坚持得最好的。因此,去年她荣获了“爱心大使”荣誉。10名“爱心大使”中,只有两个名额是颁给个人的,其他都是颁给赞助企业的。 临走前,熊晴叮嘱说,熊宁爱漂亮,特别上相,登一张她最漂亮的照片吧……本报记者 纪梦然 张杰 众读者牵挂熊宁家人 “我想去看看熊宁。”昨日上午一大早,一位樊先生打进电话说,自己是西安人,也曾在青海做过志愿者,看到熊宁的消息后非常难过。 周女士是一位单亲孩子的母亲,2002年周女士认识了当时23岁的熊宁。当时,周女士生活比较困难,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得知此事后,熊宁就常常买衣服和书给周女士的儿子。当周女士把熊宁遇难的消息告诉18岁的儿子时,孩子的情绪一下变得很低落,连饭都吃不下。“她那么有爱心,她的精神特别可嘉……”周女士表示,一定要带孩子去见熊宁最后一面。 本报记者 卢红曼 网友悼念爱心天使 网友:天堂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美丽心灵,愿你一路走好! 网友:愿你这个美丽的“七仙女”在天上过得开心快乐,尽管我们素不相识,但你的义举和你高尚的爱心会陪伴我一生。熊宁请走好,我们会像你一样把真诚、友爱、热情的重担挑起来,去关怀这个世上所有需要关怀的生命。 网友:美丽的天使揪心的痛!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想着他人。这样高尚的情怀不像大海一样吗?好人一路走好!祝好人一生平安! 雪中飞:现今像这样真心帮助别人的人真是太少了,何况还这样漂亮呢!好感动,老公黄晨也很优秀。 秋风:熊宁,一个太陌生的名字,而今却又是多么的熟悉。我是陕西人,我因你而感到骄傲。 湘绣女:在人世间来去匆匆,给活着的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愿阳光照着你靓丽的身影一路走好! 西行默客:熊宁,真是一个好女孩!让人感动,熊宁,你是我们的榜样。看了这篇报道,我难过了,我相信熊宁的天堂之路一定是一条充满了爱的路。向她的父母致敬,感谢他们养育了一个好女儿,也向她的丈夫致意,感谢他在熊宁活着时给了她支持和爱。我会像熊宁那样,在我的能力之内,尽可能把爱给予周围需要爱和帮助的人…… 青云*"_"*:熊宁,你好!!!我想我应该为你感到骄傲,你是我们陕西人,我想以后有能力我会继续你的行动。 实在:菩萨般的心,天使一样的人。熊宁!平凡之中彰显出了你的伟大!那里我去过的,不要说是雨雪天,就是平时,那里的路也是非常难走的。潸然泪下啊!! 网友:我——— 一个来自青藏高原的青海人,看到这个报道后,完全被您的勇敢和真情感动着,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能为您做些什么?……带着非常遗憾的心情(没能在您活着的时候认识您,非常遗憾)!代表生活在西安的青海人给您三鞠躬,……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美丽和善良。熊宁,谢谢您,一个美丽的名字…… $m9$ $m9$
好可怜啊 默哀三分钟!!$m14$ :( :( :( :(
西安人永远的骄傲
致敬!!!!! $送花$ $送花$ $送花$ :( 之后还会有跟踪报道,到时候一起发上来。这是咱西安最美的女孩。 :( :( :( 可惜,可怜,可敬,可叹! $送花$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