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方言
江苏方言分布简图 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江淮官话)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本省方言的分布,三大区在地域上是集中的,但都不是完整的,而是大方言区的一部分,分属官话大区和吴方言区,而且都偏在一方,因此方言间的边界交错,有很长的边界线。边界线上的方言交互影响,语言现象多种多样,这就增加了本省方言的复杂性。溧水、金坛两县原本都在吴方言区,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江淮方言逐步渗入,现今县城已普遍说江淮方言,公共交际已不再说吴方言,老年人之间和农村还有吴方言的存在,但已日见衰微了。不管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有双语现象,其间有各种过渡词语和说法,是十分丰富多彩的。类此情况,一县之内在语音上有等级差别,泗洪具的入声字,自南向北逐步减少,最南部入声基本齐全,最北部入声已不存在,中部则相当混乱,老年人和青年人大不相同;通州市的浊辅音,自西向东逐步增多,“通东活”是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过渡区。此外,省内许多地方有外来移民,他们聚居成片,说着原籍的方言,形成大小不等的方言岛,这种方言岛和周边方言同样是处于边界线上,所不同的是方言岛人数少,在被包围之中,岛内的人不得不实行双语制,岛内外的话都会说。全省有方言岛数十处,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响水、滨海、大丰地区和苏南丘岭地带宜兴、溧阳、丹阳、句容地区。目前关于江苏方言边界上和方言岛的方言调查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25个在本地区是中心城市,语言影响较大的重点方言是:苏州、吴江、常熟、无锡、常州、海门、丹阳、高淳、南通、如皋、泰州、盐城、阜宁、镇江、扬州、宝应、盱眙、淮阴、泗洪、连云港、东海、南京、赣榆、邳州、徐州。其中7个方言片可各选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方言点,作为全省方言的代表点,即苏州、常州、南京、扬州、泰州、徐州、赣榆。在在方言区的边缘地带,语言现象比较复杂,如丹阳、高淳、东海、泗洪、赣榆等。
本省三大方言区分布如下:
江淮方言区。分布于南京、扬州、镇江、淮阴、盐城市和南通、连云港两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3600余万。本区分扬淮、南京、通泰三片。响水、滨海两县沿海地区有山东移民。大丰市有吴语区移民。洪泽县有徐州移民。句容市有河南、湖北移民。
吴方言区。分布于苏州、无锡、常州市和南通、镇江、南京三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1800余万。本区分苏州、常州两片。宜兴有浙江、福建、河南、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移民。丹阳、溧阳有河南、湖北移民,数量多较集中。昆山有江淮方言岛。
北方方言区。分布于徐州市和连云港、淮阴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900余万。本区分徐州、赣榆两片。赣榆、沛县有大量河南山东移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