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太多的感人报道,边看边哭。。。
■彼此的关爱让我们感动■感动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地点:崇州市怀远中学
■感动人物:英语老师吴忠洪
返回教室找学生,他再没出来
12日下午,崇州市怀远中学教学楼因地震发生垮塌,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洪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着的学生们———他带领孩子们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义无反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忠洪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学校副校长李宏成说,这栋四层教学楼有12个班,下午1时50分开始上课,就在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突然,地面开始摇晃。
大楼摇晃了约1分钟时,中间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两个楼梯撤离到地面。
当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上英语。该班的男学生小斌(化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显得很紧张,马上转回身,我们已经到三楼楼梯口了,结果他又往四楼上跑,我们跑到楼下,房子就垮了,吴老师不见了……”小斌哽咽着说。
接到报警后,崇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赶到现场,展开搜寻工作。搜救进行了整整一夜,昨日早上6时多,救援人员才从垮塌的残砖中找到吴忠洪,他已经永远停止了呼吸。据李校长说,经过清点,除了吴忠洪外,还有4名学生不幸遇难。记者了解到,吴忠洪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工作了28年。
■地点:绵竹市凌法小学隔壁的幼儿园
■感动人物:薛老师
抱出30个幼儿后,房子塌了
“我们曾说好要一起进修,他们几个却走了。”绵竹市凌法小学的薛老师一路流着泪来到汉旺小学。他说,他是来找几位在该小学任教的同行的,而今却不知道同行的遗体存放何处,而他的泪是为3名死去的幼儿和同行流下的。12日下午地震发生的刹那,他正准备去上课,学生们此时都还在凌法小学的校门外玩耍,地震没有使他们学校的学生受到任何伤害。随即,由于他的妻子就在隔壁的幼儿园里代课,他急忙赶去看望妻子。
到达幼儿园门口时,房子正摇摇欲坠,幼儿都一排一排地躺在床上睡觉。薛老师和老婆简单地打了一声招呼,迅速将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朝房外抱,房外的几位老师见状,接力“拿”走幼儿。“幼儿都睡得很沉很沉,我有时不得不将两个抱在一起”。等将第30个幼儿抱出后,房子完全垮塌了下来,里面另外3个熟睡的幼儿,再也没有能救出房外。
昨天晚上,薛老师梦见了没能救出的3位幼儿,幼儿用求援的眼光看着他,使他一醒来就哭。
绵竹市汉旺镇政府门口边的幼儿园更惨烈,记者在这里看到,几名年轻的父母坐在废墟旁头顶纸板避雨,呆滞的目光不停地看着砖瓦缝隙。他们说,至少还有10名幼儿遗体留在里面,他们不忍心走开。有的父母用被单包住伸在外面的钢筋,力图把一块块粘附其上的坚硬水泥板拉开,可他们无论如何也拉不动。
■地点: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
■感动人物:12岁的学生陈浩
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昨日,12岁的陈浩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右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胸前满是心电图监护仪的胶贴。20多个小时之前,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六年级学生。12日的强震震倒了学校升旗台后的高墙,他被压在了瓦砾之中。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12日下午2时许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而温江距离震中仅有55公里。“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陈浩说。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经诊断,陈浩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坚强的他没有哭出一声。
“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因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陈浩的语气很平静。
■地点: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
■感动人物:幼儿园老师、诊所医生、布料生意人
她用身体为孩子挡住了水泥板
汶川地震发生后,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时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药品
在绵竹市遵道镇,记者见到了28岁的韩先成,就是他,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私人诊所里的急救药品拿了出来,为成功救治伤者争取了更多时间。
作为一名服务农民的私人诊所医生,韩先成3年前曾是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地震发生后,没有人来动员,更没有人来要求,韩先成马上赶到镇政府主动请战。
在韩先成的帮助下,一些逃脱灾难但伤势不轻的村民及时得到了初步救治,伤口得到清理、骨折处得到包扎。从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韩先成一直没有合眼。韩先成说:“伤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尽我药店里库存的全部急救药品,只剩下一点感冒药了。”
■地点:蓥华镇中学
■感动人物:校长康玉龙
家人去世,他坚守抢险第一线
“一个、两个、三个……”在蓥华镇中学施救现场,一个消瘦的中年男子坚守在最前沿,每当有学生被施救人员从废墟里抬出时,不管生死他都要上去仔细地看上一眼,念着他们的名字。他,就是学校的校长康玉龙。
对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当了8年校长的他都能倒背如流。他告诉记者,学校共有360多名学生。事发时,刚打响了学校上课的预备铃声,老师刚开始从办公楼往教学楼走时,地震发生了,4层楼的教学楼在瞬间就垮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有200多人成功逃出,还有一年级一个班的42名学生在上体育课,也侥幸逃出,约有100多名学生埋在了教学楼废墟里。事发后,他们学校的老师用手刨救出了几名同学。这之后,各方面的救援队伍一一赶到后,才展开了大规模的施救。
“看着他们这样,我真是……”说着说着康校长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老师们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校长的岳父因房屋垮塌丧生。听到这一消息时,康校长正忙着在学校参与救助学生,他当时只是呆了一下,擦了一下眼泪,说“知道了”,然后仍全身心关注着学生的救助进展。他告诉记者,“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没有救出来,我就不会撤离现场!”
■她为孩子的尊严献出一块红布
当救援队将欢欢幼儿园废墟上一块块砖瓦清理开时,当一具具孩子的遗体被挖掘出来时,大家都不忍心再多看一眼那些曾经天真的笑脸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当地经营布料生意的贺思萍,当时也在救援现场,她亲戚的一名孩子被困在废墟中。孩子的遗体被一具具抬出,但却无法及时找到为孩子遮盖的塑料布、棉布。
此时余震未了,楼房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贺思萍二话没说,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店铺二楼,为救援队搬来了一匹红色呢子布。平凡的她为无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后的尊严。
■坚持就是生命
5月13日,在北川县地震灾区,一名北川中学学生在武警官兵帮助下救助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同学。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目前,大批武警官兵以及当地群众正在加紧救援。 自救故事之娃娃篇:“教室裂开一条缝,我们都掉了下去”
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讲述地震经历
A 生死关头小姐妹握手挺过来
在省急救中心外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受伤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一直拒绝进入室内病房治疗,地震的恐怖和被埋在地下4个小时的阴影,令她对封闭的房屋感到恐惧。
黄月告诉记者,他们班在教学楼三楼,有6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政治课。“突然教室左右摇晃,墙上和地上突然裂开一条缝,老师一下就掉下去了,紧接着我和其他同学也掉了下去。”转眼间,整栋教学楼就垮成一堆砖头。被埋在废墟中的黄月感到头上和腿上被重物压着无法动,就试着移动手。四周一片黑暗,她感到头上血流下来。呛人的灰尘过后,她开始呼喊王超、张杨等同学。这时,她听到张杨也在呼喊她。黄月说到这里。张杨离她很近,她伸手向张杨的方向,拉住了张杨的手,就这样,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一直到被救出来。
黄月问张杨:“我们会不会死?”张杨说:“不会。”两姐妹互相鼓励说:“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因为受伤较重,失血过多,黄月中途晕过去,张杨一发现黄月没说话,就使劲摇她的手:“黄月,你要坚持啊,一定要坚持,我们要一起出去。”
下午6点左右,操场上救援的人员已经很多,一些机械设备也调集了过来。已经救出5名学生的黄守建发现了张杨,当他和其他家长将张杨从废墟中往外抱时,发现张杨紧紧抓着她女儿的手,一道横梁横在她们头上,救了她们的命,两人成功获救,张杨受伤较轻。昨晚,黄月被送到位于成都的省急救中心,经过检查,黄月没有生命危险。
B 藏在桌下挖出气孔得救
同样是聚源中学学生的谢屿事发时正在三楼上化学课,地震突袭,他马上钻到课桌下面躲藏。然后轰的一声,他脚下一空就落了下去。谢屿被埋在废墟下,一条横梁砸下下来,幸而被桌子挡住。只是他周围的空间已经密闭,空气越来越少,他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谢屿开始用手摸索,终于找到一处较软的沙石,便用手使劲抠挖,幸运地挖开了一个直通外面的小洞,不仅可以通空气,还让他有机会将手伸出废墟外,最终被救援者发现。本报记者陈刚刘晋川
自救故事之外教篇
英语外教带领学生逃出瓦砾堆
本报讯(锦公宣记者吕纪元)昨日中午,一个在督院街派出所附近某宾馆与服务员争吵的外国人引起了社区民警李海波的注意。李海波发现,这位欧美裔中年男子满头是灰,只背着一个简易的包裹。李海波立即用英语向外国朋友询问,得知他竟然是从都江堰地震灾区瓦砾中逃出来的!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在督院街派出所见到了这个外国朋友。他叫Dane,澳大利亚籍,四年前来到成都,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英语外籍教师。他说,前日下午2时28分,上课不到十分钟,地面突然开始摇晃!Dane老师立即大声叫:“Desk! Desk!”部分学生立即会意,钻入课桌下躲起来。等29名学生都躲起来后,他最后一个钻下讲桌。这时,天花板断成两半坍塌下来!“Follow my command!”强烈的震感刚刚停止,Dane老师就带着学生跑下了位于3楼的教室。Dane无奈地告诉李海波,他看见在慌乱中有2名学生从2楼跳下, 1名学生从5楼跳下,生死未卜。
Dane和学生们逃生后,在附近的足球场上度过了一夜,。由于护照被瓦砾掩埋,Dane无法顺利住宿。李海波得知详情后,立即帮助Dane核实了身份,一张Dane护照的复印件递到了他的手中。
营救故事之夫妻篇
妻子说“爱你”支撑瓦砾下的丈夫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昨日上午,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妻子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武警官兵用手将谭刚义从废墟中刨了出来,此时,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20小时。在场近百名群众共同见证这一起爱和勇气缔造的奇迹!
瓦砾下传出丈夫呼救声
地震发生后一小时,幸运躲过灾难的都江堰市居民朱芙蓉想起丈夫谭刚义还在家里,决定徒步8公里回家看看。下午5时许,她回到家,惊见家里的小楼塌成了一堆七八米高的瓦砾!“老公!你还在吗?”朱芙蓉地爬上废墟哭喊。“我在这里,救我!”一声模糊的回应从她脚下的瓦砾中传出,是丈夫谭刚义的声音!朱芙蓉立刻发疯似地刨着瓦砾,但立刻感到手指钻心疼,同时几块预制板横亘眼前,她不得不停止行动,趴在瓦砾堆上啜泣。
“我大腿被石头砸中,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了。”丈夫平静地说,“老婆,这里很危险,你快下去,好好活下去……”听到丈夫的话语,朱芙蓉感到一丝不祥:“老公啊,你一定要坚强。我和孩子那么爱你,我们谁都离不开谁。”言毕,夫妻二人失声痛哭……
得知谭刚义被掩埋的消息后,亲朋好友们陆续赶到现场,轮番爬上废墟给谭刚义打气。前日晚10 时许,一场大雨降临,废墟四周再次陷入一片死寂。为防止废墟再次坍塌造成人员损伤,街道办工作人员赶来劝朱芙蓉离开现场。“老婆!你放心,我一定会坚持住!”谭刚义保证。随后,众亲友连哄带骗,将朱芙蓉拖离现场。
爱和勇气共创奇迹
昨日清晨5时许,朱芙蓉再次赶赴丈夫被困地点,“老公,听得到不?我来了。”许久之后,才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声音传了出来:“老婆,我……还在。”朱芙蓉这才放下心来:“老公,你再坚持一下。天亮了就有人来救你了。”
昨日上午8时许,一辆满载武警官兵的卡车经过废墟,朱芙蓉立刻上前呼救。此时,废墟两侧5米处各有一栋危楼,在余震中摇摇欲坠。为防止伤到被困者,官兵们完全徒手挖掘。搬开石块后,官兵们又用小锤子,将体积较大的预制板敲碎……1个多小时后,谭刚义与消防官兵之间只有一墙之隔。但此时,余震再次来袭!“你们走吧!太危险了,下面有一段是空的!”搞建筑的谭刚义明白,如果此时发生坍塌,武警官兵也会陷入废墟中。好在余震只持续了几秒钟,官兵们继续展开救援。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谭刚义终于露出了头!逃生意志很强的他在等待救援同时,用手在四周刨开了些许缝隙,为官兵的救援节省了时间。在被掩埋了约20个小时后,谭刚义终于被武警官兵抬出了废墟!
“谢谢你们啊!”不顾地上锋利的瓦砾残片,朱芙蓉跪倒在武警官兵面前……
随后,谭刚义被立即送往成都市第7人民医院救治。在医院里,记者看到朱芙蓉拿着一个布满灰尘的绒毛兔布偶,她称:“这是丈夫送我的礼物,它见证了我们夫妻的爱。”昨日下午6时许记者从医院获悉,谭刚义左腿、左手骨折,没有生命危险。与此同时,朱芙蓉的孩子也从绵阳打来了平安电话。本报记者程璞李豫龙
营救故事之陌生人
被埋4小时她“冒名顶替”终获救
本报讯(记者向勤摄影金世宗)昨日,30岁的何琼躺在成铁中心医院门诊大厅里,身体左部已经完全失去知觉。在被废墟掩埋的4个小时里,她靠着与朋友互相鼓励坚持下去,靠着在一位男子呼唤亲人时立即回应,终于争取到了救援队伍,绝处逢生。
12日下午2时28分,何琼正和三位朋友在都江堰市蒲阳镇玉磊民居小区旁一个茶楼喝茶。地震发生时,何琼和朋友从三楼茶楼跑下。当她跑到二楼时,一阵轰隆声传来,她只觉得左脚一阵剧痛,便再也无法动弹。几分钟后,她发现自己趴在楼梯上,一些断截的水泥板恰好为她隔出了一点生存的空间。何琼呼救时,发现刚才一起喝茶的茶友晓红也在附近。两人便互相鼓励。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有人对着废墟焦急地呼唤,何琼听出对方叫的是一个女人的名字,便下意识地回答:“在这里!”那个男人立刻叫人来营救。有人奋力揭开压在何琼身上的水泥板。此时,起初呼唤的男人看到衣服不对,失望了:“不是她。”但另一个男子却坚定地说:“不是也要救啊!”
水泥板太沉重,何琼最终没有被这两个男人救出。恰巧消防队员从此经过,用锉刀等利器慢慢凿开部分沉重的水泥板。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何琼被抬了出来。昨日,在病床上无法动弹的何琼说,她要感谢那些无私抢救她的、不知名的好人们。
营救故事之父母篇
凭着一双手父亲硬是刨出独生子
本报讯(记者钟宇)“病人呢?病人在哪里?”看着面前生龙活虎的小男孩,副主任医师唐平简直无法相信他就是在废墟中埋了4小时的病人。12日晚10时左右,这位“神奇”的病人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该病人名叫王克(化名),是都江堰聚源中学的一名学生。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你爸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在急诊科,几乎每一个得知王克被救经过的人,都这样对王克说。原来,12日下午,王克父亲得知独生子所就读的学校校舍发生垮塌后,不顾自己安危,立马骑上摩托车向都江堰方向飞奔而去。到校后,王爸爸径直来到儿子平时上课的教学楼前。此时,教学楼已被夷为平地。王爸爸双腿跪在地上,用双手狠命挖着,经过4小时的努力,终于挖出了儿子。令人称奇的是,儿子居然毫发无伤。王克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王克被埋4小时没有受伤,可能是地震时他站在墙角或者比较有利的位置,被埋后又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的缘故。
牵挂女儿母爱让她咬牙坚持
本报讯(记者钟宇)13日,中午时分。成都西区医院一楼过道上,来自都江堰的杨兰英正躺在医院急诊科搭建的简易病床上,满脸的尘土,身上披着已经变成泥巴色的大衣,缭乱头发间还夹着细小的石头碎片,仿佛正向我们诉说着昨天经历的劫难。
“当时我正在都江堰中医院5楼住院。之前进行了子宫瘤手术比较成功。”杨兰英说:“突然就觉得地在晃,还没反应过来,头顶的天花板就砸下来了,一阵眩晕,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可能是下午6点才渐渐有了意识,隐约觉得透过那些压在我身上的石头,外面好象传来呼喊声。但是我却不能动弹啊,当时真觉得绝望了,就想放弃了。但我就想,我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了,我还有两个女儿啊,我不能够让她们没有妈妈啊。”杨兰英说,是母爱,让她从地震发生一直坚持到晚上8点,直到被救援人员发现。
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汶川县映秀镇救灾现场(组图)
http://cimg2.163.com/catchpic/E/E2/E222999ECCF7C6AF54106D0213927D99.jpg5月14日,救援的直升飞机在汶川县映秀镇中学外的空地上救助伤员。 当日,汶川县映秀镇伤员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新华社记者 袁满 摄
http://cimg2.163.com/catchpic/5/50/506A4DABF0E678780F16F863635BE1F8.jpg
5月14日,救援人员将受伤的老人抬上直升飞机。 当日,汶川县映秀镇伤员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新华社记者 袁满 摄
http://cimg2.163.com/catchpic/E/E7/E7B3283AE61C0D08F0367052BCC98937.jpg
5月14日,救援人员将直升飞机运来的药品搬往临时医院。 当日,汶川县映秀镇伤员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新华社记者袁满摄
http://cimg2.163.com/catchpic/2/28/28EE27B0AA6AAC9E10DC72F0B24FF1C4.jpg
5月14日,武警官兵在汶川县映秀镇将受伤的群众抬上直升飞机。 当日,汶川县映秀镇伤员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新华社记者袁满摄
http://cimg2.163.com/catchpic/C/CC/CC2B289212CA311739F40DC8A52A2E75.jpg
5月14日,救援人员在汶川县映秀镇抢救一名腿被砸伤的中学生,旁边是她焦急的母亲。 当日,汶川县映秀镇伤员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中国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今天确认,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死亡,遇难人数估计在5万人以上。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消息,截至十五日下午四时,汶川五一二特大地震已造成四川省十八个市(州)受灾,死亡一万九千五百零九人、受伤十万零二千一百零三人、一万两千三百二十三人被埋。目前,已从废墟中救出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人。
四川省政府表示,汶川的光纤已恢复,青川的通讯已经恢复,平武的通讯今天晚上也能恢复。来自台湾、香港、日本的三支境外和国际专业救援队伍支援救灾。
四川省财政厅已调拨抢险救灾资金共人民币六点七亿元,根据受灾情况及时安排落实到各灾区。
四川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紧急组织一百四十车食品、饮用水等大批物资,正在运送到灾区。但救援物资与灾区所需还有较大的缺口,需要进一步加大组供力度。:mad: :mad: :mad:
[ 本帖最后由 可惜我是水瓶座 于 2008-5-15 18:26 编辑 ] 太悲惨了,我热爱的家乡人民,哀悼死难者,愿受伤的都能早日康复,家人团聚!!
水库坝损埋计时炸弹,映秀镇水电站形势危急
明报/国家水利部长陈雷昨日承认,四川省多座水库被地震震损,但因信息中断而险情不明。目前证实受损的重要水利工程包括太平驿、紫坪铺等水电站,北川县城上游更因山石形成围堰而悬有「计时炸弹」,一旦决堤,北川县城、都江堰甚至省会成都市都会遭到灭顶之灾。新华社引述水利部长、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陈雷称,四川省水库数量大、震损多,但因管理体制不顺、信息渠道不畅,令现时受灾情ㄈ晕慈面查明,要求各级工作人员「把抗震救灾作为水利工作的头等大事」。水利部5月13日(周二)公布的数据称,整个灾区有391座水库出现险情,其中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28座,小型水库321座。
逾百人被困水库厂区
中央电视台报道,华能集团四川水电公司董事长张平证实,在汶川映秀镇的太平驿水电站形势危急,有崩塌的危险,但水位仍在不断上升,有110多人被困在水库厂区。张平说,现时靠卫星电话对外联络,正请求空中救援,尽快将受困人员转移。
另外,位于都江堰市和汶川县交界处的紫坪铺水库亦出现险情,大坝表面出现裂缝,有厂房等建筑物倒塌,两台变压器的机油冒出,令全部发电机停开。紫坪铺水库位于岷江都江堰水利枢钮工程上游,亦是救援人员进入汶川的水路,一旦大坝倒塌,都江堰市和成都平原的千万居民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前日,副水利部长矫勇带领专家队到紫坪铺勘察,确认大坝结构稳固,并打开泄洪管道减轻压力。河北的技术人员亦于昨日修复变压器,线路抢修仍在进行,预计全部机组可于日内恢复运营。
搜救员前日紧急撤离北川
另外,《京华时报》引述一名志愿救援人员李松石称,北川的湔江上游被山石阻断形成围堰,江水积成一个海拔高出北川县城几十米的湖,加上连日降雨,围堰鬆动且加速湖面升高,随时可能决堤,已经进入北川县城的几千名搜救人员前日都要紧急撤出。一旦围堰决堤,已经满目疮痍的北川县城将遭到致命的一击,废墟下的生还者很可能无一倖免。
[ 本帖最后由 可惜我是水瓶座 于 2008-5-20 23:30 编辑 ]
苹果日报:偏远地区灾情更惨,全镇尽毁万人遭活埋
:mad: :mad: :mad: 苹果日报/救援人员对四川多个处于震央汶川附近的灾区鞭长莫及,官方未能掌握具体伤亡数字。但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研究所分析灾区的衞星图象,并以房屋损毁率推断,该地区最少16万人受灾,生死未卜。位于北川县城两公里外的曲山镇更惨被山泥、土石百分百掩没,预计镇内约一万灾民被活埋,其馀汶川辖下漩口镇和卧龙镇亦被夷为平地。学者敦促必须把握今日最后拯救机会。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透过台湾的衞星福衞二号拍摄到地震灾区汶川、北川等地最新受灾情况,所长林珲昨日表示,位于绵阳至北川路段的曲山镇受灾情况非常严重,他坦言衞星图象显示,该城镇长阔达三、四公里,几乎百分百被山泥掩没,镇内大部份人被活埋,估计受影响的灾民逾一万人。
汶川乡镇八成房屋倒塌
研究所又分析了「国家空间技术减灾网页」上载的空军拍摄衞星图片,发现汶川县、北川县等多处乡镇七、八成房屋倒塌,甚至夷为平地,估计大量灾民被活埋瓦砾,以房屋损毁率推断,有关地区有逾16万人受灾。
国家空间技术减灾网页的人员分析称,汶川县造成大部份房屋倒塌,茂县县城、石鼓乡、南新镇、雁门乡已有逾八万人受灾,地区内八成房屋倒塌,另县内多个镇未待救援人员到达,多镇已被夷为平地;北川县南部地区房屋损毁率达七成,受灾人口逾四万。
至于救援人员刚刚抵达的汶川县白花乡和漩口镇有逾万灾民受困,房屋损毁率达五成以上,该县的水磨镇房屋倒塌率七成,受灾人口逾万;映秀镇房屋倒塌率达七成,受灾人口达8,000人。
衞星图片又显示,位于震央的都江堰通往汶川县的道路,多处被堵塞。茂县周边的213道和万阿线省道共20公里以上路段多严重堵塞,桥樑多处坍塌,疏通难度很大,对灾害救助受了严重影响。
「只要尚有人声也拯救」
林珲说,地震已发生多天,曲山镇及其馀多处地方仍未有拯救人员到达,灾民命县一线,他认为救援人员必须把握今日救出活口的最后机会。至于生还者倖存机会,林授慨叹:「现在真的真难说。只能尽量拯救,只要尚有人声也应拯救。」他又利用衞星图片分析称,北川至茂县302路段被山泥堵塞,明显阻碍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他认为救援人员除陆路以外,仍可以空降或攀山等方式救灾。
研究所方面现已动对四川大地震的受灾影响评估网站(http://www.iseis.cuhk.edu.hk/gb/special/sichuan.htm ),中大已向国家科技部呈交有关资料,希望有助救灾及日后灾后重建工作,预料今日续有更新灾区图片,并分析那些地灾区仍有塌方危险,需紧急疏散。
震央附近灾情分析
《石鼓乡等三处》房屋损毁:80% 受灾人数:2万人死亡人数:未公佈
《汶川县周边》房屋损毁:70% 受灾人数:超过1万人死亡人数:未公佈
《映秀镇》房屋损毁:70% 受灾人数:8,000人死亡人数:未公佈
《白花乡、漩口镇》房屋损毁50% 受灾人数:超过1万人死亡人数:未公佈
《北川县、曲山镇》房屋损毁:70% 受灾人数:4万人德阳市死亡人数:6,701
《茂县》房屋损毁:60% 受灾人数:10.5万人死亡人数:95人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死亡人数:50多人
《成都》死亡人数:1,215人
绵竹今日起挖出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 防疫成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在大雨和晴阳交替中,无情流逝。在这场地震中,位于龙门山脉西侧的汶川县和东侧的绵竹市汉旺镇,同时遭受了重大伤亡。
截至4月15日下午6点,绵竹市委指挥部宣布核实的遇难者人数已达到4250人,这几乎是省内死亡数字最高的地区之一。而绵竹所辖的清平、天池和金花三个深山中的乡镇,久久无音讯,数万人,生死不明。这三个镇能步行下山脱险者,为数寥寥。一名脱险者告诉记者,三镇倒塌房屋成片,失踪人数难以计数。
令人担心的是,绵竹城区70%以上建筑已是危房,“即使没有余震,这些房屋也不能进入了。这座城市可能要推倒重来”。在现场施救人士担忧。
而一位在现场24小时待命的中国红十字会北京999急救中心的医生告诉记者,在地震后72小时后,救援生还的可能性极大降低,生还率不足1%,而现场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前天还有生还者被挖掘出,但从昨天开始,基本没有,今天就更没有了。”一个连续三天参与抢救的战士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死亡人极多,如果掩埋较浅,很容易造成水污染,导致疫病的流行。”这位医生说。而地震后48小时的雨水和15日的放晴,更是细菌滋生、传播的有利自然环境。
和震中汶川一样,绵竹的灾情也牵动着华夏民众的心。13日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等高层接踵而至,看望受灾民众,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根据目前记者的了解,在绵竹市的救灾官兵已经超过万人,仅空军某直属空降部队就有500多人。
争分夺秒的子弟兵
“我们是昨晚刚刚空降来的。”一名正在草地上吃方便面的空降兵告诉记者,他将马上开赴20公里外执行抢救任务。4月15日,本报记者看到,设在绵竹市委内的地震救灾总指挥部门口长长的景观大道两旁,数十辆军车、运送空降兵的巴士和消防车,密密麻麻。
第一个到达绵竹的部队是某红军师。12日下午2点48分地震时,该部队正在距绵竹167公里处的崇州受训。当日晚上7点,暴雨中第一个命令到达:该红军师直接奔赴汶川灾区。
到达都江堰时,最新命令要求他们立刻绕道转向绵竹。连夜强行军后,13日早上6点半到达绵竹,“我们的部队连饭都没吃,啃了两口战备粮,早投入一分钟的时间就能多救一个人”。一位军官说。
整整三天中,大多数解放军战士连续抢救工作50多个小时,有位士兵连续两天挖出40多位遇难者遗体,而他们的平均休息时间,是6小时。“我们在来了两天之后,才在今晚吃了一小碗热饭,熟泡面都留到最饿的时候吃。”一位战士告诉记者,而数十辆野战炊事保障车,都把有限的开水供给了受灾群众。
除了现役部队,13日晚,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郭铁南就奔赴绵阳,并带来了1000多名特警。 15日下午1点20分,记者搭乘一辆相关运输补给的汽车,走过了19个消防部队的抢救挖掘地点。这些地点分布在汉旺镇啤酒厂、武都镇、遵道镇等多个集中垮塌点。午饭时分,运送的补给就是矿泉水和碗泡过桥米线。
根据最新的部队部署,在绵竹的部队的下一步任务是集中人力,掩埋遇难者遗体,重点防止疫情产生、蔓延,并打通仍中断联系的金花等三镇。
防疫成未来重点
在汉旺镇的头顶,每隔十数分钟便有一架直升机嗡嗡轰鸣,这些满载救援物资的“希望空骑”一路北飞,为山区里的三镇被困居民投放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救命物资。
“我们一开始都没有预料到清平的情况会这么严重。”正在抢险的部队和政府人士表示,目前绵竹市清平和天池两镇是最难攻克的堡垒,“没有人知道里面的情况”。
据从清平徒步出来的幸存者称,全镇房屋90%已经倒塌,大部分人被掩埋,有千余人处于无水无食物的境地。当地居民称清平镇的总人口为3000-4000人,而援救军队则估计当地总人口为5000-6000人。
这个位于深山的村庄,被垮塌的山体完全阻断了道路,平日可以直接从汉旺经天池到清平的道路,72小时后久久无法打通。14日下午,前述红军师派遣了一队工兵营官兵前去接应,但至今一直未能与营部取得联系,带去的卫星电话只接通一次后便一直占线。
另一个同在山区的天池镇也同样生死一线。“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马上徒步进入天池镇展开营救。”雅安陆军预备役的一位战士告诉记者。
15日下午,一支80人的雅安陆军预备役再次向山峦间的天池镇发起冲击,他们计划急行军4小时进入天池镇,勘探真实情况并展开营救。14日,他们已派出数名侦查员,但截至发稿时,同样未能归队。
除了这些生死不明的被困者,绵竹市也在面临新的“死神挑战”——疫病正对幸存者和抢救人员构成潜在威胁,汉旺镇依然被死亡气氛所笼罩。
根据绵竹方面公布的最新数字,全市遇难4250人,已经深埋处理3600多人,但还有2万多伤病员并未转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被掩埋者的死亡率将直线上升,而当地天气开始转热,正是疫情的自然温床。据记者所见,在汉旺镇街头的救援者和行人,都已经戴着厚厚的口罩,而残垣断壁间弥漫着轻微的腐臭。
根据现在的统计口径,死亡人数的统计是将挖出的遇难者遗体清洗消毒后,辨认身份再行统计。而未辨身份的则计入失踪或者掩埋人数。
但根据绵竹市委指挥部的最新通知,从16日开始,挖出的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防疫和救灾,同样是重点,(现在)前期的重点(即救人)已经部分转移了”,绵竹指挥部某驻军指战员说。 看完了。
就一个想法。
美国真抠。
红十字会:仍以接受捐款为主 不接收用过的衣物
新华网5月16日报道 中国红十字总会应急办主任王平16日上午就抗震救灾捐赠的有关问题做客中国网访谈,他表示,目前红十字会仍然是以接受捐款为主,另外,不接收用过的衣物。王平说,以现金的方式接受捐是因为可以把钱用在方方面面,把资金集中起来买最急需的物资。衣物等物品,因为道路不通等问题还不方便运送。另外,现在的救灾理念已经与过去有所区别,用过的东西如果带有病毒会给灾区的人民带来传染病,或者是因为不卫生给灾区人民带来二次损失。所以现在接收的是新的,不是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