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爱/来源: 谢盛友
转自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germany&MsgID=154696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作者:谢盛友
家庭教育对比,无意贬低中国,而是反思教育。
中国家庭:婴儿出生后,一般睡在父母的中间或爷爷奶奶那里。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从小就让婴幼儿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单独睡觉。
中国家庭:经常有大人拿了调羹追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享受特殊待遇。
中国家庭: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不做家务。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
中国家庭:中国人不鼓励小孩打工挣钱。(现在有所改变:利用暑假打工,体验生活。)
德国家庭: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
中国家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高考。
德国家庭: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误解安全第一,不鼓励小孩运动,给与小孩“被动运动”(比如按摩)。
德国家庭:家长鼓励孩子做登山、滑雪等运动,培养小孩“主动运动”。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家庭最大的投资便是教育,幼儿园“择校费’动辄几万,留学外国更是几十万、上百万。
德国家庭:德国家长鼓励孩子勤工俭学。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有意无意地鼓励小孩“攀比消费”。
德国家庭: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很节俭。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一切“为了儿子”。
德国家庭:父辈一般不考虑给孩子留什么财产。德国人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
中国不代表东方,德国不代表西方。从小到大,我的观察不一定正确。欢迎读者批评者正。
写于2008年 8月12日,德国班贝克
回贴
1---还有
来源: 老油条 于 08-08-12 23:58:52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回答: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由 谢盛友 于 2008-08-12 12:27:28
中国的家庭:女孩结婚肯定是赚钱的生意
德国的家庭:女孩结婚肯定是赔钱的生意.
2----Nur das Ergebnis zählt!
来源: READER-ONLY 于 08-08-13 01:13:47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回答: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由 谢盛友 于 2008-08-12 12:27:28
中国有14块金牌,德国有4块金牌。谢天谢地,中国有涛哥,家宝等领导人,德国只有那个纳粹式的卖娘。中国有10多年以来两位数字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德国呢。。。。。?中国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敢独立自主地道外面闯荡江山,包括你,老谢,德国有多少人敢独自到中国去开饭店?
我们很多中国人到德国来的时候,50美金,一口皮箱。现在有房有车,有地有业。 有多少德国人有这样的勇气和胆略?!
3----你只说对了一部分。
来源: XiaoL 于 08-08-13 02:16:24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回答: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由 谢盛友 于 2008-08-12 12:27:28
你只描述了德国家庭教育的优点,而没有说其缺点。相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优点,你没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都有其优缺点。如果能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好。
4------回复: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来源: 北方瓜子 于 08-08-14 08:22:05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回答: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由 谢盛友 于 2008-08-12 12:27:28
第一条,德国的方法是导致婴儿猝死的原因之一.
第二条,德国的HEBAMME可不是这么说的,小孩子肠胃功能发育未完全,要少食多餐.
第三条,只是中国部分家长这样,德国也是.
第四条,中国有这个环境给孩子提供打工的机会吗?哪里会在假期招学生工呢?
我初中的暑假和高中的暑假都打工了,在国内.但是是利用了亲戚的便利条件.
第五条,德国的家长基本就是不怎么管孩子学习方面的事情,个人觉得中国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所以大部分海外华人的子女学习在学校里都是很好的.
第六条,国内有多少父母暑假带孩子游泳,平时一起跑步,打打羽毛球,乒乓球什么的,都不算运动吗?还真没怎么听说非给做按摩的.
第七条,别拿中国幼儿园的例子和德国高中,大学相比.
第八条,请在中国人和德国富裕家庭前加--有些---两个字.
第九条,德国调整遗产税后多少人开始动脑筋能为下一代多谋点福利.甚至为了孩子少交遗产税,生前就办理赠与手续的.
而现代的中国年轻家长已经开始为自己生活了.
你的观察不一定错误,但是不太全面.我的意见,希望你考虑.
觉得这个话题挺实际的,所以转到这里来大家讨论讨论. 建议LZ把原文的例子加个号码,比如说
一
中国家庭:婴儿出生后,一般睡在父母的中间或爷爷奶奶那里。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从小就让婴幼儿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单独睡觉。
二
中国家庭:经常有大人拿了调羹追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享受特殊待遇。
三
中国家庭: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不做家务。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
四
中国家庭:中国人不鼓励小孩打工挣钱。(现在有所改变:利用暑假打工,体验生活。)
德国家庭: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
五
中国家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高考。
德国家庭: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六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误解安全第一,不鼓励小孩运动,给与小孩“被动运动”(比如按摩)。
德国家庭:家长鼓励孩子做登山、滑雪等运动,培养小孩“主动运动”。
七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家庭最大的投资便是教育,幼儿园“择校费’动辄几万,留学外国更是几十万、上百万。
德国家庭:德国家长鼓励孩子勤工俭学。
八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有意无意地鼓励小孩“攀比消费”。
德国家庭: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很节俭。
九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一切“为了儿子”。
德国家庭:父辈一般不考虑给孩子留什么财产。德国人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
[ 本帖最后由 mixmas 于 2008-8-15 02:06 编辑 ] 一
中国家庭:婴儿出生后,一般睡在父母的中间或爷爷奶奶那里。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从小就让婴幼儿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单独睡觉。
---我觉得相对来说是因为父母的隐私稍微排在前面了,但是很多宝宝在头6个月或者到1岁都还是和父母同房间不同床的
二
中国家庭:经常有大人拿了调羹追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我是这样长大的,哥哥弟弟都自己吃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享受特殊待遇。
三
中国家庭: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不做家务。
---我妈也不让我做,也不培养我做。说什么学得会,自己累。结果现在要自己做还要带宝宝,真累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
---德国哪有地板扫啊,洗碗孩子手洗容易打破,掌握不好方法还浪费水。洗衣服放机器也不用自己动手
四
中国家庭:中国人不鼓励小孩打工挣钱。(现在有所改变:利用暑假打工,体验生活。)
德国家庭: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
五
中国家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高考。
德国家庭: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六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误解安全第一,不鼓励小孩运动,给与小孩“被动运动”(比如按摩)。
---独生子女我觉得另当别论。我不是八十后的,我们那个时候的孩子上体校的多了
德国家庭:家长鼓励孩子做登山、滑雪等运动,培养小孩“主动运动”。
---很多家长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做运动。但是这个与休假时间也有关系
七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家庭最大的投资便是教育,幼儿园“择校费’动辄几万,留学外国更是几十万、上百万。
德国家庭:德国家长鼓励孩子勤工俭学。
八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有意无意地鼓励小孩“攀比消费”。
---不比东西也要比成绩,或者比长相,一个字,累
德国家庭: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很节俭。
---很多东西看不见,习惯有好有坏,没什么好说的
九
中国家庭:中国人往往一切“为了儿子”。
--- 观念也太老了吧
德国家庭:父辈一般不考虑给孩子留什么财产。德国人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
---这个有点胡说了 挺敢说啊 各有利弊吧,中国有点拔苗助长,德国有点放任自流
中国教育就多数是长年累月的反复练习,从一个很大的基数中一次次选拔淘汰,最后挑出来的都是精英,当然付出牺牲也很大
西方教育多是让孩子按照天性发展,少数几个天才确实出类拔萃,但大部分人没有严格的训导,流于平庸
就跟奥运会一样 $汗$ 作者:谢盛友
来自Bamberg? 原帖由 葡萄仔 于 2008-8-15 11: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作者:谢盛友
来自Bamberg?
有可能,就是不知道作者是否自己有孩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