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这个菜凉拌非常好吃,但我不知道名字,请教大家它叫什么............
我一直在德国用这个家伙凉拌,,,,,,,,,很好吃加了盐,香油,小葱和醋.放了好多糖﹐﹐喜歡吃甜的。最后用芝麻和辣椒油淋上就好了
挺香的,,但我不知道它名字,,,,,,,,,,我朋友说中国也有,,但我在北京没见过,有见过它的朋友请告诉我它叫什么啊
谢谢了
[ 本帖最后由 leiessen 于 2006-2-20 05:35 编辑 ] 用芝麻辣油淋头.............. 原型就是它
把它削皮切成了丝.........还有些甜呢 是Korabi 啊 谢谢楼上的,我朋友说中国也有,我想知道中文叫什么 我是天津的,我们那叫 pie lie 第一个字是三声,第二个字是轻声,具体哪两个字。我不太清楚!撇列???可能是吧!呵呵 应该是苤。这个苤。呵呵 我都是直接用盐和醋凉拌了就好, 很爽口的
也可以加点玉米用dressing 拌, 一样好吃
还可以大火醋溜, 或者不加醋, 加一个切的碎碎的番茄, 酸酸甜甜的 从来没吃过那。。 我也是在德国才看见的 苤蓝 jie lan 撇兰应该是学名,具体字体不知道怎么拼,但是东北有特意的叫法,我忘了。素抄也很好吃,我们这很多人喜欢吃这个菜 最初由 aotubmw 发布
苤蓝
紫 苤 蓝
紫苤蓝是球茎甘蓝的一个球茎外皮紫色的品种,别名紫芥蓝头,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膨大的肉质球茎为蔬。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球茎的皮色多为绿 色、绿白色、浅黄绿色;少数品种紫色。在德国栽培较为普便。我国目前栽培的紫苤蓝大都从德国引进,作为特菜新品种栽培。
看来是这个啊
应该是它拉
紫 苤 蓝紫苤蓝是球茎甘蓝的一个球茎外皮紫色的品种,别名紫芥蓝头,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膨大的肉质球茎为蔬。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球茎的皮色多为绿 色、绿白色、浅黄绿色;少数品种紫色。在德国栽培较为普便。我国目前栽培的紫苤蓝大都从德国引进,作为特菜新品种栽培。
1.植物学特征 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生于短缩茎上。叶片长椭圆形,蓝绿色,叶面平滑,有蜡粉,叶缘有缺刻略成波状;叶柄细长。生长至一定程度后,茎部膨大形成肉质球茎为食用器官,圆形或高长圆形,肉质白色,皮紫红色或紫色。总状花序,花冠黄色。种子近圆形,红褐色或黑褐色、粒较大,千粒重
2.67克。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紫苤蓝喜温和、湿润的气候,较耐寒,也有忍受高温的能力。营养期生长适温15—20度,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的高温;则肉质易老化,多纤维。生长期间需充足的光照。对土壤的选择不严格。较耐肥,所以栽培时宜选用腐殖质丰富的壤土。
3、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南方温暖地区于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中部地区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内蒙古、黑龙江等高寒地区,露地栽培为一年一茬,春夏播,秋收。冬春也可在保护地栽培。
(2)种植要点
①适宜的品种:目前从荷兰及德因引进的品种,外形特征大致相同,球茎近圆球形,单球重0.5—1千克,中早熟,定植后约60天可采收,适应性较强,每公顷产约52500千克。南方适于秋播,北方春秋两季均适用。
②播种期:温暖地区秋播于9—10月,育苗移栽。 华北地区秋播于7月上、中旬。春播于冷床育苗露地栽培在2月播种,高寒地区露地栽培于5月上旬播种育苗。苗期30天左右定植。
③种植密度及用种量:株距26—30厘米,行距35一60厘米。育苗种植每公顷大田用种量750克。也可与其他作物间种。
(3)田间管理 定植后浇水、中耕,适当蹲苗。种植田除定植前施足基肥外;至球茎开始膨大时,看长势追肥,均匀,浇水不均匀易使球茎开裂或畸形,待球茎心叶时,即已接近成熟,不再浇水,防止球茎破裂。
(4)病虫害防治 紫苤蓝的病虫害与甘蓝类蔬菜相同,故不宜与甘蓝类蔬菜重茬;荷兰及德国的紫苤蓝为抗病品种,少见病害。虫害有蚜虫、菜粉蝶。要早防治,避免采收前喷洒农药。
4.采收 紫苤蓝定植后60天左右可采收,应及时收获,不宜在地里延迟过长时间。圆球形品种如过迟收获,生长点向上伸长膨大后,茎皮变厚变硬,茎肉纤维老化即影响品质。
5.采种 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种。我国南方种株可露地越冬,华南地区冬季低温,不利于紫苤蓝通过春化阶段,不宜采种。北方秋植后冬季可窖藏或沟藏,翌春定植于采种田,需与甘蓝类作物的采种地隔离1000米以上,防止混杂。
6.营养成分及用方法 每100克苤蓝球茎可食部分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租纤维4.1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尼克酸等成分。性味甘辛凉,有助于治脾火盛、中膈有痰、腹内冷痛,小便淋浊等毛病。
紫苤蓝可以生吃,洗净去皮,切丝,用少许盐稍腌一下,加上调味料即可食。也可炒,切丝与肉丝炒。用虾米烧苤蓝,风味更鲜美。苤蓝切片煮汤等。
紫苤蓝的嫩叶也可食,营养成分更丰富。每100克苤蓝嫩叶中含水分88克,蛋白质3.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5克,胡萝卜素4.79毫克,维生素B2 0.3毫克,尼克酸1.3毫克,维生素C48毫克,钙590毫克,磷120毫克,铁4.5毫克。可炒食、作汤菜,是一个含钙质较高的蔬菜,并具有消食积、痰积等作用
好象又叫大头菜,,,,,,,,,,,
椒油苤蓝丝【原料】:
苤蓝200克,花椒半匙,精盐适量、素油2匙,白糖半匙,味精少许。
【制法】:
1.将苤蓝洗净,削去皮、冲洗干净,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入盘内,撒上精盐、拌匀、掩30分钟、滗去渗出的水。
2.将炒锅置火上烧热,倒入素油,待油热后,投入花椒,炸出香味后即停火、捞出花椒、将花椒油浇在腌苤蓝丝上,加入白糖、味精、拌匀即可。
【特点】:味鲜爽口。
看来也能淹成咸菜
药食良蔬苤蓝苤蓝又叫玉蔓菁,食用部分是膨大的球茎。
红丝菜是大同市的传统酱菜,原名叫“什香菜”,是老字号“庆和泉”酱坊的传统产品。1985年红丝菜被大同市政府命名为优良产品,深受大同百姓的喜爱。
加工红丝菜的原料是苤蓝。每年秋天,将经过挑选后的优质苤蓝去皮洗净,对角切成四块;一层苤蓝块撒一层盐码在池中淹制,一般要在6个月以上。
将腌好的苤蓝块从盐池取出,切成丝条,然后用清水浸泡2天进行脱盐。将脱盐的菜丝条放入甜面酱中酱制,半个月后,将白酒、黄酒、鲜姜末倒入酱制好的苤蓝丝中,搅拌均匀即可上市。
这种红丝菜的特点:配料考究,加工精细,质地脆嫩,偏咸带甜,浓郁醇香,色泽光亮红润。可算得上一种上档次的佐餐小菜。
找到了,谢谢aotubmw
紫苤蓝--------------------------------------------------------------------------------
紫苤蓝是球茎甘蓝的一个球茎外皮紫色的品种,别名紫芥蓝头,以膨大的肉质球茎为蔬。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球茎的皮色多为绿 色、绿白色、浅黄绿色;少数品种紫色。在德国栽培较为普便。我国目前栽培的紫苤蓝大都从德国引进,作为特菜新品种栽培。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生于短缩茎上。叶片长椭圆形,蓝绿色,叶面平滑,有蜡粉,叶缘有缺刻略成波状;叶柄细长。生长至一定程度后,茎部膨大形成肉质球茎为食用器官,圆形或高长圆形,肉质白色,皮紫红色或紫色。总状花序,花冠黄色。种子近圆形,红褐色或黑褐色、粒较大,千粒重2.67克。
小故事
一块牌子上从上而下竖着写了三个字:田皮青,转身喊服务员,给来俩“田皮青”。服务员一愣,满脸疑惑,没回过神来。我指了指,说,就这个,田皮青。服务员恍然大悟,扑哧笑出声来,捂着嘴说,你说的是皮腊吧?我愣了愣,抬头仔细一看,原来牌子上从上而下写了三行字:田藕、皮腊、青椒,我拿眼一扫,没看清就从头一个字由上往下念了。脸红心跳,买了两个,贼也似地奔了出去。回到家里,喘息稍定,不由得细细琢磨,皮腊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听怎么别扭,哪里比得上田皮青好听,有名有姓,还外带描绘。皮腊,皮腊,别扭。想着想着,突然想起,原来,应该读作“撇拉”。拿出字典一查,这两个字还是真有的,写作“苤蓝”,甘蓝的一种,蓝在这里读作拉,轻声。甘蓝就是圆白菜。
苤蓝,故乡的确有这个东西的,是用来腌咸菜的。
老北京喝豆汁,是一定要有苤蓝丝的。好像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文章吧,记不清楚了,说过去场庙一带张家豆汁最好,尤其是所配的腌辣油苤蓝丝。我生也晚,是没有那个口福去品尝了。但苤蓝丝的味道还记得。小时侯,咸菜吃得多,多以白菜疙瘩、腌萝卜、苤蓝为主。腌苤蓝吃起来发艮。艮这个字,字典上说,是坚韧而不脆,我觉得不大像。比如苤蓝,也是脆的,但,咬起来有些坚韧,大约在两者之间吧。
山西大同有个酱菜,叫红丝菜,就是苤蓝做的。秋天苤蓝去皮洗净,对角切成四块;一层苤蓝块撒一层盐,腌制6个月以上。腌好了,取出,切成丝,用清水泡2天,然后放入甜面酱中酱制,半个月后,将白酒、黄酒、姜末倒入酱制好的苤蓝丝中,搅拌均匀。吃起来质地脆嫩,偏咸带甜,浓郁醇香,色泽光亮红润。单看颜色,就足以勾起人的食欲。
苤蓝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炒菜。依我看,无论生熟,味道都一般,不及腌起来好吃。
还有一种东西,少年时,也常吃的,但现在,却很少看见,就是蔓菁疙瘩,也就是蔓菁根,家乡人习惯叫甜疙瘩。长得更加像萝卜,红色,圆锥形。孙犁先生写过一篇《吃菜根》,提到了它,说“北方农民喜食之”,语气多有怀念。孙犁先生是安平人,与我家乡相距不远,饮食应该差不多吧。
其实蔓菁疙瘩和苤蓝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都是球形,而且两个东西的名字多少都有些不常见,想起苤蓝,自然而然想到了蔓菁疙瘩,顺便提提罢了。没有别的意思 我们那叫苤蓝,炒起吃也很好吃的. 真巧!我昨天也买了,我们那叫甘蓝头,记得小时候妈妈用这个切丝炒肉,总能吃下3大碗饭~~ 汗! 东北好像叫大头菜吧
不过我家在天津,叫撇兰 最初由 leiessen 发布
原型就是它
把它削皮切成了丝.........还有些甜呢
我可以帮你啦,那个东西其实就是芥菜头,是作榨菜的原料,国内一般都是泡制后的样子,这个就是原型啦$嘎嘎$ 顺便说一句,刚刚看到了好多天津的老乡阿,给你们问好了! 最初由 酸红豆 发布
真巧!我昨天也买了,我们那叫甘蓝头,记得小时候妈妈用这个切丝炒肉,总能吃下3大碗饭~~ 汗!
我正准备说的!!!:D
我们那里这个东西就是叫甘蓝:P 对。 就是这个。四川话叫“却蓝”哈哈。。
我发现我们两个怎么每次都想到一起了。我也刚买了这个准备炖汤呢!
告诉大家,这个东西不光凉拌好吃,炖汤后软了更好吃呢!我是这次妈妈来了她做的我才发现的。。
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的
谢谢大家的信息拉............
哈哈.........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终于知道这个圆家伙的身份了..........别看它藏在德国,又换上了绿马甲,但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滴........................大家还可继续以说说怎么吃它,,,,,,,,,,,,,,,,,,,,,, 这东西好吃,切成丝用辣椒和醋炒一下就馒头,好吃的找不到你的姥姥家。 四川才管这个东西叫大头菜,东北叫它苤蓝尕耷,不过都是用来做咸菜的,偶尔也有人做来吃。东北说的大头菜就是北京说的洋白菜,卷心菜,或者包菜,就是WEISKRAUT 这东西生吃很好吃的, 比国内的口味好, 我还试过用它炖羊肉, 有股清甜的味道, 很不错呢 我也喜欢,
是的,我在北京也没有见过,但听在湖北有卖的!! 我在国内好像没有吃过介个菜列,,,,,不过在这儿清炒过,醋溜过,凉拌过,炒肉丝也挺好吃滴~~~ 在中国就吃过一次,是在杭州吃的。当是,在菜单上看到一个叫佛手瓜,觉得这个名字挺有意思,就点了这道菜。上来之后才知道,原来就是KOHRABI ,
它叫芥蓝头
在我们湖南有这个菜,叫芥蓝头,我们一般是炒肉或烧肉吃.
有点甜甜的味,烧肉吃比较粉
炒着吃有些清香的味道,而且也脆 最初由 徐舒 发布
在中国就吃过一次,是在杭州吃的。当是,在菜单上看到一个叫佛手瓜,觉得这个名字挺有意思,就点了这道菜。上来之后才知道,原来就是KOHRABI ,
佛手瓜应该是另一种东西吧?!我没记错的话,佛手瓜上是有像手指一样的纹路的。 我也觉得佛手是另一种东西拉!
不过这个KOHRABI 是我BF最爱的东西拉,他拿来当水果吃,脆脆甜甜的! 的确不是佛手瓜。。。
想问问大家这个东东该怎么挑?会不会很老,没买过
多谢大家!! 包菜! 最初由 leiessen 发布
谢谢楼上的,我朋友说中国也有,我想知道中文叫什么
中国是有的,叫 撇(pie 发三声)了(le 发轻声)。我不知道是怎样写的,只知道是这么念的。
嘿嘿~买菜的都这么叫的
这种菜很好吃的,好像只能拌棱菜吃~ 哦~还要说一句,北京有卖的哦,长相都差不多的~味道也是一模一样的~ 我女朋友也用来拌凉菜,非常正点。 原来它就是大头菜啊,是不是也有叫芥菜疙瘩的?以前只见过腌过的。$汗水$$蒙一把$ 我以前在国内也没见过,难道南方没有? 跟大家讲个笑话,,我今年回国的时候和老爸去菜市场,,,老爸很神秘的说,走,我领你去买一种菜,,,,,,,,,德国没见过吧,到了菜摊我一看,,,,,,,,,,,一堆这玩意.......$我晕$ 偶最近也爱上了这个拌的凉菜!!
。。。。。。
瓦赛,这玩艺闽南话管它叫大头菜,我们那很多阿!这东西不仅能凉拌,用来炖骨头汤也是很美味的。用来炖汤的话千万记住要等快起锅前几分钟再放大头菜,否则炖久了就会发黄,鲜味也没有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niuniu800623 at 2004-5-27 02:18 AM:我是天津的,我们那叫 pie lie 第一个字是三声,第二个字是轻声,具体哪两个字。我不太清楚!撇列???可能是吧!呵呵
$支持$在天津是叫撇列 偶。。。。偶拨了皮直接啃。。。。。。。。。。(当然已经切小了的。)
我叫它介蓝 那个的确很好吃! Originally posted by varus at 2004-5-28 00:09:
这东西好吃,切成丝用辣椒和醋炒一下就馒头,好吃的找不到你的姥姥家。
真的?明天去买来试 我们那里也叫做大头菜.
除了凉拌和热炒,拿几个切成2半炖排骨汤也相当不错. 听说这东西给已婚男士吃特别好,
[ Last edited by 新锦江2 on 2004-10-2 at 13:51 ] 俺还是在德国认识Korabi滴~~~~~,原来有那么多种叫法啊,还是大头好听,俺都是用来炒肉吃的,因为和家乡的菜头味道很像,所以很喜欢,而且价格也不贵,有次看到是19 Cent一个呢,立马抱了三个大的回家,嘻嘻:P 我妈妈上次来看到了。说国内叫做撇拉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锦江2 at 2004-10-2 13:49:
听说这东西给已婚男士吃特别好,
[ Last edited by 新锦江2 on 2004-10-2 at 13:51 ]
为什么啊????;) 好象德国人除了生吃,就是爱拿来和BUTTER,盐水煮(20分钟),
另配猪排吃.
$不错$ 哈哈,我老公是湖南人,经常吃得,他说这就是我们平常吃得榨菜的根部,就叫榨菜头! 又好吃又便宜,就是切丝好麻烦。。。。。 丕兰吧。。。。 原帖由 柠檬酸 于 2005-11-29 18:11 发表
哈哈,我老公是湖南人,经常吃得,他说这就是我们平常吃得榨菜的根部,就叫榨菜头!
啊.......果真和我想象中的一样.:o 原帖由 niuniu800623 于 2004-5-26 19:18 发表
我是天津的,我们那叫 pie lie 第一个字是三声,第二个字是轻声,具体哪两个字。我不太清楚!撇列???可能是吧!呵呵
没错!就叫pie lie 我妈用那个淹咸菜吃的,很脆很好吃的 这是品蓝,国内比较常见. 这个叫球茎甘蓝哦! 这个东西国内一般都是腌成咸菜卖的,炒肉吃很好吃。 改天俺也去买个生的尝尝。真那么好吃吗 大头菜,我们广东人是这么叫的。:P 我就一直觉得这东西是腌咸菜的……果然没猜错哦。
我们老家就是叫它蔓菁,好像和芥菜疙瘩还不是一种东西。在国内只吃现成的,从来不逛菜市场,现在都这么强悍了,嘿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