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翻了翻很久以前的博客
和朋友聊天中提到了封存依旧的博客,再次打开,却突然发现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心境仍然停留在那个时候。可能同样因为是伤感春秋的时节吧。随便贴上来,看看有没有人能够和我一起伤春悲秋,或者有没有人能够开导我一番。最近心情真是低落到了极点。。。 春分亦或秋霜又是一年春分时节,却偏狂风骤雨,毫无怜香惜玉之情,点点桃花飘落,在泥泞中碾压,
丧一缕香魂于暴虐,惹我黯然神伤,屡次落泪。
独喜玉兰,而此地玉兰颇多,虽未到怒放之时,含苞待放自有一种羞涩深藏于闺中之女
儿姿色。听此时窗外树枝随风乱舞于黑夜,未免心疼娇嫩玉兰而心神不宁。
想来是这几日反复无常的气候所致,往往晨时乌云低压,午时晴空万里,下午时分则是随风
飘雪,而傍晚时分偏又狂风骤雨。如此频繁变化的天气,未免会让人抱恙,让人烦躁不安。
虽然此时春天已到,但深夜独坐窗边,暗自忍耐寒夜寂寞,秉烛倾听窗外,难免会让人作出
那勘风雨助凄凉的感慨。也就难怪你我将春分作秋霜了。 乍暖还寒,乍喜还惊
乍暖还寒,春雨轻拍窗沿,阴晦的天空中有一丝丝寒冷的味道,在嫩绿的衬托下。杯内的苦
丁茶,轻轻在水中伸展躯体,优美的旋转,轻落,飘然无声。
春天似到非到,花似开非开,那星嫩绿,那盏桃红,惹得人心似醉非醉,骚痒蠢动。不知道
为什么,最近入耳的全都是类似青花瓷,青衣之类的歌曲,缠绵,委婉,动人,却又淡淡哀
愁。虽不敢说是古典极致,但却也别有韵色。淡淡的道来,淡淡的味道,淡淡的沁入心扉,
淡淡的引人哀愁,淡淡的落泪。世间极致刺激辛辣之事并不在少,而世人也往往喜轰轰烈烈,
动辄海枯石烂,日月常在,却不知淡淡也乃是生存之道,或可称剩余前者。
琵琶之声还在耳边回旋,窗外的雨还在滴答,杯内的清茶仍在飘香,恍惚间看到了昔日珠帘
红窗下铜花镜内的景象,眉尖轻蹙,红木案几上雪白的宣纸上墨迹尚未干却,丝绢帕上的兰
花惹人生怜。西窗下的梨花懒人榻上,清风吹开了昨夜尚未读完的西厢红楼。厅内的圆桌上
几盏梨花瓷尚温,焦尾余音尚在,美人却不知何处。只在琴弦上瞥到几丝乌发。 书汉隶 叹月愁
烛光摇曳恍惚,淡黄的宣纸上,笔锋由浓转淡,弃笔。抬头望晴空中的一牙新月。有人喜欢
满月,月满人团圆。我却偏自喜新月,一牙细细的新月,就那样斜斜的挂在空中,惹人爱怜。
檀香徐徐升起淡烟,恍惚了我的眼,熏醉了我的心。独斟一盏香茗,苦涩过后的醇香,温暖
了我的心肺。窗外新月下稀疏的芭蕉叶随风轻轻拍打我的窗棂,月色淡而稀疏,不似那满月
时的光堂,却别有一番风趣。许久没有抚琴了,不禁想念拨动冰冷琴弦时的那份悸动。偏安
在一隅已有数载,从不敢轻易翻开心底的我,近日来却偏偏屡屡落泪,想必是佳节倍思亲的
缘故。听那悠扬的京胡,心总被迁揪。梦里总看见那破败城墙下的那蓬衰草。
手中的梨花盏渐渐冷了下来,苦涩霎时间在舌尖淡开,久久。眉间的愁绪亦久久无法散开。
轻倚西窗,让月色闯入杯中,茶中的月色不再透明,轻轻摇晃,让月色在心底慢慢晕开。 七夕夜空 江边听雨
回来了,深深吸上一口气, 静静体会五脏六腑的舒展。离开波恩五个星期了。五个星期说
长不长,和朋友们在一起,快乐开心,时光飞逝。五个星期说短不短,相思的感觉梦里牵回,
痛苦煎熬。抬头望天,天还是那片天,蓝得让人眼晕,点点白云点缀,恍惚梦境。低头望地,
绿还是那片绿,漫步在林荫道,仍旧如此惬意轻松。用心感受,房还是那些房,精致的浮雕
静静的等待,等待着我的再次聆听。笑脸相迎,朋友还是那些朋友,重逢的喜悦羞涩的表露
在每个人的脸上。
傍晚,一行六人,来到江边,踏上游船。有幸得到了船头的位置,面江,视线宽阔。窗边宫
灯高挂,木制圆桌上烛光摇曳。佳肴一碟碟往来,杯中美酒往返间,渐渐见底。食家乡菜,
饮家乡酒,聚家乡友,一时间得意忘形。突然间,窗外狂风骤起,河鸥乱飞,暴雨急至,可
惜游船内仍旧歌舞升平,推杯换盏,人声鼎沸,无人感受到雨的狂怒。船开了,缓缓的,雨
小了,由噼啪声变为淅沥。起雾了,船离山越来越近。耳边仍旧是靡靡之音不断,友人们似
乎在争执着关于某些沉重的政治话题。而我望着雾中的远山,无端的想起了古今人物通考,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故送妹妹颦颦二字。想今天这雨水,莫怕也是还甘泉之恩的
水吧?抬头望空,一片阴沉,看河鸥乱舞,一时颇有些忧虑。一年的相聚只在今日,无葡萄
藤下的乞巧,却仍冀望喜鹊的桥梁。但今夜之阴沉,河鸥之乱舞,怕是牛郎织女二人,在桥
上亦摇摇欲坠。不由举杯,背过他人,暗暗向空,独自面江,乞天公作美,盼河鸥聚桥,风
微雨止,惜二人情深,怜二人情远。
餐残酒净,一行六人余兴未尽,闻酒香觅佳境。走在湿漉的小巷,忽见天边星一颗,不由暗
喜,加快步伐,急欲举杯共庆。仍旧是那间名为Rose的酒吧,仍旧是友人围坐,暗自为自
己点了一杯Whisky,加冰,一杯清水。透过清水看烛光,摇摇曳曳。透过暗红的whisky赏
烛光,恍恍惚惚,犹若隔世。喝水,淡淡甘泉。饮酒,浓香甘醇。不禁问周围众友人,清水
与烈酒的差异。本就未奢望在座有知己,本来人生难得一知己,何况在座众人,均为自然科
学工作者,理智永远大于感情。但众人之答案仍令我失望不已。成分不同,味道不同,饮后
一醉一醒等等。如若这就是差异,我又何以发问?!此时望着晃动的烛火,不由想起了星期
六夏日夜空下,四人的美酒畅谈。那时的美酒,沁入心腑,甘甜心灵。此时的酒仍旧香醇,
可惜无人与我分享其间的快乐。故意不提起七夕,还是让七夕的这份浪漫留在我的心里,莫
无端的让众人糟蹋了鹊桥银河。
一杯清水,味淡,但甘甜,如若能够静心体味。想二人年年分离,恐也唯有此甘泉能够慰二
人之情感。一杯whisky,性烈甘醇,每年的七夕,走在鹊桥两端的二人恐也怕是迫不及待
的想让烈火燃燃,焚掉分离的苦痛,留下重逢的甘醇。酒虽烈而醇厚,能让人熏熏然,独乐
其中,却不可多饮,一年一次足矣。多饮伤身,亦伤情。水虽味淡,似无味,但那份甘甜却
滋润心灵,有益健康。想来,感情亦如此,平淡之中才见真情。再次举杯,听冰块与玻璃杯
清脆的撞击,品乍冷还烈的腥辣,看烛下暗红的放肆波动,闻杯中的暗香飘浮,慰鹊桥的欣
喜相逢。
今年今日,独饮七夕酒。他年他日,共读银河会。 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窗外密雨如织,垂柳似丝,变成了一帘帘秋梦。风不动,树亦静,大地似已睡去,醉在秋梦
中。绿阴深处,腾起一缕缕白烟,是树阴处人家的炊烟,还是梦境中的呼唤?
举头望山,山经秋而转淡,秋入山而倍清。曾几何时,听人言及远山宜秋,久思而不得其髓。
而今,山馆秋深,野鹤唳残清夜月,两滴冷然俱清,花落洒然有得,意自悠然,足以幽怀。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只惜身处异邦无破寺可入,不然,空山破寺,寒雨为炉,可以烧
败叶,烹鲜笋,持一梨花瓷盏品佳酿。待醉后作草书十数行,令酒气拂拂从十指而去,岂不
快哉?!
曾与友人戏言,待他日富贵,必将于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
下,焚清香读书,设静几鼓琴,卷疏帘看鹤,登高楼饮酒。我二人皆向往此景,却恨身生俗
世,皆为俗物,生怕玷污了这清净。
记得也是一个雨夜,雨也是这般安静,低声吟唱。我二人手持书卷,敲冰融雪煮茗,香烟屡
屡,萧然不知在尘埃间。而今日,香茗尚温,冰已去;烟雾仍飘,香不再,空房独守。窗外
几条杨柳飘,占来多少啼痕;乐声三叠阳关响,唱尽古今离恨。秋冬之交,夜静独坐,每闻
风雨潇潇,凄然可愁,双眉紧锁,满腔愁绪,子规啼处忆人归。
盼归潆洄,故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
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窗前落月,户外垂萝,石畔草根,
桥头树影,可立可卧,可坐可吟。
待他日啜茗焚香,题诗挥翰,再笑青莲,观奇书,戏嫦娥,游神仙。
盈盈相隔愁追随,谁为解语来香帷。 最后一片受明清小品文影响太深,痕迹太过生涩明显。但也算是当时的一种幼稚清纯吧。 不是那谁说过--我们要哀而不伤的生活--吗?
实在不行,就跟我一起,剃掉这烦恼鬓毛,寻找个干净去处。 小女子倒也想斩去满头烦恼丝,只是找不到锋利的忘情剑。。。 原帖由 起个好名字 于 2008-11-3 21: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小女子倒也想斩去满头烦恼丝,只是找不到锋利的忘情剑。。。
舍得舍得,舍了才能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