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摇滚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c7cc410100az6p.html(原文连接,这是我的原创哦)
1。摇滚最开始的定义是死亡,性爱。
其实很早以前Rock ’n’ Roll的定义就在黑人的R&B音乐里显现了。
比如 Eunice Davis' 1951年的歌曲Rock little Daddy ~
在这里我们应该记住这个美国DJAlan Freed 。他在1951年将摇滚乐变成一种音乐形式
Bill Haleys的一首“rock,rock ,every body" ,也就freed将之作为电台主打歌的曲子,很快就在全美被青年人们追随。(http://www.youtube.com/watch?v=5l5l0Kt01UU)而 Freed 可能还是把摇滚音乐推向大众化的人(尽管尚有争议)他类似黑人音乐R&B的radioshow的歌曲 “ Moondog Rock and Roll House Party”在那段日子里不仅仅是被黑人,还是被白人青年所喜爱。白人们忘记了种族分别,甚至喜爱上了亚非拉的音乐。除此之外,Freed 还作为多场现场音乐会的组织者,他更发掘了诸如 Chuck Berry, Bo Diddley, Gene Vincent, Frankie Lymon等多位摇滚音乐家。后来摇滚的定义就慢慢接近了Rhythm and Blues。后来它就渐渐发展为一种逻辑学的,新生的音乐概念了。就这样黑人和白人的音乐分界慢慢就模糊了。这样的概念已经被大多数地区所接受,并且日益确定下来。--50年代中期在美国产生,60年代被beatmusic(话说,就是产生于60--70年代,并且在一个乐队里通常有2-3把吉他伴奏的音乐形式,比如那个,那个著名的Beatles就是阿)
2。下面说说摇滚的几种形式吧。
a.Northern Band Style
1952 ,北美白人玩儿的一种音乐类型。显著的特征是四分之四的弱拍。
b, Rockabilly
其实就是50年代左右(1954?),在美国南部白人圈里近似于R&B的东西。比如 Elvis Presley 在1954 年发行的 That's Allright, Mama~
(http://de.youtube.com/watch?v=qu5wnUlMEnM&feature=related)。。。
总觉得猫王其实应该减肥的 唉
c , Handjive (也叫Chicago-Sound或者 Bo-Diddley-Sound)
产生于40年代产生于芝加哥,属于亚洲人的R&B 。
其实它也算是街头音乐的一种。就完全是给城市中住在芝加哥南部亚洲人的那些孩子听得的。有时从这些音乐里还能听出脏话。在播放音乐的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拍手。
d, Car-Sound
说起它,就不能不提起50年代的黑人吉他手Chuck Berry。
他开创了电吉他的新用法。而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名自动化机械设计师
e,Schwarzer Doo Wop
是Rhythm-and-Blues的标志音乐形式之一。
它的重点是多声部的协调和安排。
其实1948年左右就开始发展了。------------
先说这么多吧,。。。这个摇滚的类型太多了,刚才只是举了几个例子。
3。摇滚与一些人生感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SobO2HG1AA(Bis ans Ende der Welt,到世界的末日 )
这是德国一摇滚乐队的视频。
里面有一句歌词说,因为生命开始,也因为生命的结束,我要让我的生活充满激情,我做自己的事并不断思考, 直到世界末日。我永远都在这旅途上,直到世界末日。--永远永远那么美好。
想起“礼物”那首歌儿。(http://www.youtube.com/watch?v=XBcO1FVK-Ic)-----最后剩我,还想坚持到底。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提醒我们还有运气唱歌。
这两首曲子都表达着人生苦短,乐观积极,珍惜生命,不断思考的主题。--哦,也许ta们的歌词写得更加直白。人生本来苦短,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珍惜生活,珍惜拥有,快乐,自由挑战,感恩,的享受每一天么.
人生有长短梦想没终点。这些人永远年轻。即使死亡。
也许也像许巍的“故事”里所唱的。其实我们的人生始终都有爱。只要有爱 有梦并且取坚持相信就一定会等来温暖光明的结局。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童话,为何不坚持下去,哪怕是用来装点美丽的人生呢。相信爱情相信友谊。相信,我们有一天可以把这个梦变成现实。即使失败 也不忘青春 不负人生。
再听听他的“家”。其实活了也一大把年纪了,再壮阔的波澜也要回归宁静平和.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是啊正如鲁迅所说家是人生的出声地和死所。这个等我大了,自己慢慢领会。嗯。 耐心读完了,看到google出来一堆年代和名词解释。。。
下到punk上到旋死,全文没有涉及一个字,更不用提对近现代摇滚意义非常的“重金属”……
文章最后又回到爱情友谊梦想成真的完美结局了,还是改名《关于大流行阿》吧……
话说的过分,不过这就是我的感觉。海涵。 《礼物》最后老丁对炬炬说的那几句每次听都很感动。。。难忘的唐朝,难忘的94红磡,之后中国再没摇滚。
回复 沙发 的帖子
谢谢楼上耐心的读完阿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刚刚接触摇滚音乐的人
在一步步学习
真的 谢谢你的意见
平常我不太听重金属和死亡摇滚.
喜欢摇滚因为崔健
我觉得其实现在内地乐坛有点青黄不接
在走下坡路 原帖由 方枪枪. 于 2008-12-3 22: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楼上耐心的读完阿
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刚刚接触摇滚音乐的人
在一步步学习
真的 谢谢你的意见
平常我不太听重金属和死亡摇滚.
喜欢摇滚因为崔健
我觉得其实现在内地乐坛有点青黄不接
在走下坡路
如果说中国“摇滚乐坛”那真是青黄不接豪些年了。。。
老崔是牛逼,可他牛逼那会我还穿开裆裤~~我就一成长在“改革春风吹进门”年代的阅历短浅的土鳖,他老人家有的歌我真听得一知半解。
我本人真正有共鸣的是魔岩三杰,唐朝黑豹那会,《无地自容》也是当时我们班的班歌,当隔壁班还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预备齐!”的时候我们已经“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了……记得最早流行beyond,我第一次听了就觉得这些乐器声音真大,不黄但很暴力,不知道怎么弄的,初中嘛,对什么都好奇,就跑去问同学这歌怎么都这么闹,我同学就一句话:傻逼,这叫摇滚乐!然后就带我上道了……………… 还看了你那篇关于雷鬼的文章~~翻译了豪些啊,辛苦乐…………$m2$
说起雷鬼,前一阵老谢乐队的贝司手国囝组了一支雷鬼乐队~~待俺搜搜。。。$m17$ 他们官方网站 http://space.menllo.com/longshendao
国囝是我十分欣赏的国内bass手~~现在不跟老谢干了,自己玩雷鬼。他的位置由原来布衣的女贝司代替了。
后面挂的牙买加国旗,有点Bob Marley的意思吧? 呵呵
回复 月球 的帖子
我看过BOB MARLEY 的演出视频真的是把音乐给玩到骨子里去了
可惜这才子太短命
我发现觉得现在德国很多梳牙买加黑人的那种头发的人
嘿嘿
有女的也是那样的
咱们中国雷贵真的是少之又少
不能不说是和咱们的传统文化有关.
束缚还有文化"专政"
其实我觉得谢天笑和他还是挺能合得来很有默契的
可惜了
回复 月球 的帖子
以前我一直以为咱国的音乐只是比国外落后那么几十年现在我就不怎么确定了 原帖由 方枪枪. 于 2008-12-4 11:4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看过BOB MARLEY 的演出视频
真的是把音乐给玩到骨子里去了
可惜这才子太短命
我发现觉得现在德国很多梳牙买加黑人的那种头发的人
嘿嘿
有女的也是那样的
咱们中国雷贵真的是少之又少
不能不说是和咱们的传 ...
拉斯法理头发我倒是见过好多白人留,黑人倒是比较少。我这儿的黑人基本都留艾佛森那种头发,喜欢听嘣嘣嘣的Hiphop~~很装杯的,走个路都摇摇晃晃。。。$m14$
现在的中国摇滚根本没什么风格,基本都是拿来就用。
大多数乐队除了玩“性开放”“粗口”这一块儿没什么创新了,所以鲜有好作品,更难有风格上的创新~~如你所说,对文化和对个体观点的束缚是一大原因。
据个最近例子,枪花新专辑一堆人骂,骂得那么心安理得大义凛然。人家GNR可以骂美国Civil War为什么不能批评中国?豪些人还说什么“我以前很喜欢枪花的,以后再也不听他们了……”我真想骂他句“你倒是听尼玛个摇滚!”
扯远了……
老谢他们算玩得不错的,很Grunge很Reggea很中国。建议你听带古筝的《是谁把我带到这里》~~
[ 本帖最后由 ssyu 于 2008-12-4 18: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