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短片有感
今天又一次看到了那个帖子,那个短片。。。又是唏嘘不已。而打开它,原本只是想听听那段音乐的。。。这篇旧作,是初次看到这个短片时写的读后感,希望能帮自己越过这个坎儿。。。
----------------------------------------------------------------
(看奥斯卡获奖短片 “Father and Daughter” 有感)
父亲的小船
在我童年时,有一天
父亲说,要去海的那边,
驾着他那只斑驳的小船。
海那边的世界,
也许值得流连,
或许那里鸟儿更美、天空更蓝。
可我只想永远偎在父亲的臂弯,
藏在他高大的身影里,
快乐、简单而又温暖。
站在渡口他微笑着对我说再见,
我却看到他眼中泪光点点。
摇着小船,渐渐划远——
父亲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
海那边的世界,
也许值得流连。
但我知道:
父亲的小船一定会回返!
他说只是去趟海的对岸。
骑着单车每天来到渡口边,
眺望远方我等待父亲的小船,
等待水面传来那熟悉的呼唤。
自行车的车轮,
一圈圈轧过我无尽的思念;
海面上的浪花,
一朵朵涌着我虔诚的期盼。
期盼中走过岁月轮回,
车背上人已憔悴。
寒来暑往,
堤岸上白桦早已成行。
春去春归,
不变的依旧是
渡口边一天天的守望。
骑在已生锈了的车上,
一遍遍回想起童年——
那时有父亲踏车相伴,
藏在他高大的身影里,
快乐、简单而又温暖……
……
有一天,
我已风烛残年,
海也变成荒滩。
又一次站在昔日的渡口边,
眺望远方,我想
海的那边究竟怎样,
是不是真值得流连?
为何——
父亲的小船没有回返?
于是,
我不再在渡口边彷徨,
摸索迈向无际的荒滩。
野草深处,我看到了——
一只斑驳的小船。
哦,那是父亲的小船!
父亲的小船……
旷野的风,吹过耳边,
吹落了我苦苦的期盼。
让今生积蓄了太久的思念哦,
化作来世永恒的相伴。
躺在父亲的小船里,
仿佛枕在他的臂弯。
冥冥中,
一个熟悉的声音划过耳畔,
哦,那是父亲在轻轻召唤。
奔向父亲的怀抱,
我又回到了我的童年……
在我童年时,有一天
父亲说,要去海的那边,
驾着那只斑驳的小船……
----------------------------------------------------------------
这部短片没有任何对白或旁白,也无需其它任何文字上的述说和表达;音乐,就是它最好的语言、最好的旁白!应该向这部短片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敬仰。。。
对这个仅约八分钟长的片子,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可能都稍有不同,这里写下的文字只是聊表自己感受而已。
执着的期盼,孤独的思念,自行车往往复复,一轮一轮把年华转去。。。小女孩盼父归来,船是期盼的对象,也是见证所有情感的载体。于是,当时写这段文字时,就以“船”做了标题。
现在重读这段文字,感觉过于着韵了。希望能多多指点。
PS: 感谢Lining将该短片的youtube视频贴于此让大家共享,这才得以观之,也叹为观止 :)
http://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797244&page=6#pid13365376
Father and Daughter
http://www.youtube.com/v/hb-0Py80cMY&hl=de&fs=1
[ 本帖最后由 iamshirley 于 2008-12-20 18:23 编辑 ] $支持$ $支持$ 纯真的爱。 放下那理性逻辑的辩论,去沉浸于纯感性的欣赏,并默默体会那浓浓的爱和思念。
也特别感谢楼主的诗歌,不必对文字过于苛求,只要能引起共鸣就是好文。 谢谢。其实称不得诗歌的,只是文字上稍押韵了些。很难做到凝练而隽永,只好一股脑地写这么长。还需多学习炼字才是。。。
站在女儿的立场:思念父亲。
站在女儿的立场:思念父亲。站在父亲的立场:离开女儿,过自己的生活。也为的是让女儿更快成长。
一部好片,但我看到的是另一面。
原因:在生活中认识一个好男人,被青春期的女儿缠死。
那人因为离婚,觉得对比不起他女儿,就常常依她。女儿很懒,这男人干完8小时的
工,回家还要帮她女儿洗衣,吸尘,还要开车送东送西。最要命的是,她父亲反对
啥,她就偏干啥。如偷东西,逃学,和坏少年在一起,浪费钱和食物。结果她父亲
心脏病发作(气和累的),现成了废人。她女儿才如梦初醒,变得一点点成熟起来。如
果他像影片中的父亲一样,会有另一个结果。可是他太爱女儿了,不忍心,反而害
了自己。我觉得那父亲貌似去了远方,实则弃船而去。也不失一个聪明的办法。 $送花$ $送花$ $支持$ $支持$ {:5_387:} 这个短片很棒。最好的艺术会让语言自惭形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