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幻 发表于 2009-4-7 00:03

trees 发表于 2009-4-7 00:08

“为华夏文化复兴一直在无私的奉献”不需要自己先饿死吧。他们是在奉献,放弃了很多,还要默默无闻(有时这名声本来就不是求来的而是得来的),还要饿着肚子,您真是在苛求人了。

“更不要为了广招生,不顾一切的 ...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6 23: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要求他们饿肚子,但吃饱了也说声饱了, 不要叫着自己还饥寒交迫的为理想奋斗. 用读经的途径办学达到赚钱的目的,有必要这么耻于承认吗?

"小学语文课本是用完就要丢掉的,是废物垃圾。现在的语文教育不是开发潜能,而是让小孩子儿童没了聪明头脑。要为小孩子儿童一生谋划,父母和教师就别要问小孩子儿童要别要读经,而是毫不不果断地让他读经。" 课本丢掉不是我说的,是这位王老师说的.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00:22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07:54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0:28

本帖最后由 trees 于 2009-4-7 10:48 编辑

山东莱州和蓬莱的读经班 是叫王财贵经典读经学堂,有授权证书. 我朋友当时本来是打算在北京就地报名, 知谦学堂在北京有开, 但咨询了很久,还是决定带孩子到山东. 因为朋友觉得和台湾的王财贵经典读经学堂一样更放心. 一个名字,统一教材,有许可有授权, 这不是品牌经营又是什么? 我朋友对价格没有意见. 几千块的价格和其它才艺夏令营一样, 没便宜也没贵. 但他也不会带孩子再去. 他年初已经联系了一个老教授,一周5个小时给孩子上系统的国学课. 很可惜老人家身体原因没办法抽出更多的时间. 这课程还真就是免费的.

四处奔波演讲也没什么, 当年法X功, 安利传销 演讲聚会的次数是千场的N倍. 那种演讲不仅是免费入场, 还有礼物可以拿. “台中国立教育大学”是05年才升级的大学, 从前是中部的师范学院, 这种放在国内市级的师范大专老师, 哪里有名气和学术地位. 名利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说声想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才艺班没什么错, 归根到底,读经班和社会上的美术音乐舞蹈班一样, 也是才艺班的一种. 奉献爱心, 我不会给赢利性质的私塾.就比如一个美术老师和人哭诉,捐点款吧, 我的美术小班经营不下去了. 孩子们需要美术呀, 奇怪, 这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这是经营者的问题. 虽然国内慈善机构捐助并不透明, 但还是会给希望工程,给国家义务免费教育机构.

不要总是把国学如今种种不如意的现象归咎于49年以后. 文言文在学校课本上的消失,是上个世纪初国民政府的决定. 学术道德可以百家争鸣,但它有个底限,那就是不能胡说八道。随上一代国学大师的去世, 如今剩下的最多只能说是国学研究者. 南怀瑾不过比于丹之流高几个段数, 后者是抄完东家抄西家,南怀瑾至少把东西读了又思考了.

国学是风骨, 不是争名夺利的工具.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10:50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10:55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1:08

我这是提了国民政府把文言文删除课本的这段历史. LZ从开始到现在, 可是张口共产党闭口大陆的, 不是学文的, 不是了解国学的, 当然会觉得一切都是如今政府的错, 这就是误导. 孔圣人当初为的是什么, 无人得知. 但名至少他得到了. 一开始我就说,图名利没有错, 但不要还虚伪的说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国学的传承.

举例来说,气功本是强身健体的, 但众多人披着气功伪科学来招摇过市, 很多人如今提起气功连了解的意图都没有了. 国学也是如此,如今只是在慢慢的恢复元气, 等着年轻一代研究者的沉淀. 结果偏偏被人盯上了其中的商机, 打着口号铺天盖地的一搞, 这恢复元气的时间还得拖长.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7 11:10

山东莱州和蓬莱的读经班 是叫王财贵经典读经学堂,有授权证书. 我朋友当时本来是打算在北京就地报名, 知谦学堂在北京有开, 但咨询了很久,还是决定带孩子到山东. 因为朋友觉得和台湾的王财贵经典读经学堂一样更放心. 一 ...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0: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读经班不是才艺班的一种。两者有着天差地远的区别。那样的话,也就是您的认识了。
“南怀瑾不过比于丹之流高几个段数, 后者是抄完东家抄西家,南怀瑾至少把东西读了又思考了.”您可真有见识啊。看来真正的高人在这里呢。
和您没完没了的辩论,还不如把时间留给和读经有缘的朋友们。

清者自清,历史会做出正确的评价。我们还是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7 11:19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虚名利,并没有去求,而是得来的。以其道得之,得之可处,又有何不安,又有何妨。只有把名利看淡的人才受得起这名利。王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真奇怪,我们叫一声“老师”,一个天下最亲切的称呼,还有人听着难受。这器量也太小了!如今天下不少人被称为“大师”,其中那些虚有其名的,您的义愤填膺,怎么没用到那里去呢?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11:21

doppiaw 发表于 2009-4-7 11:22

几天没来,这里怎么也硝烟弥漫了呢?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11:25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12:11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2:41

咱们彼此不用称呼您,都是同年龄都是同辈人.

我对孔圣人没有任何异议, 但不了解他当时所想确是实话. 论语是他弟子甚至是再传弟子编写,记录了他们的言行. 中间又因为秦始皇的原因,有了中断. 这种主观的记录和传述,只能是个依据,而不是化石. 孔子也的确得到了名, 难道有错.

我从来不在网上掐架. 除了DOLC, 其它论坛连ID都不注册. 从几年前你开是发帖,我就一直忍着没说出自己的观点. 从小开始也算是和国学,和佛学有些渊源, 和你辩论了这么久,只是想从另一个侧面给这里的妈妈们其它的信息.

还是昨天的那句话, 讨论到此, 该明白的自然已经明白了. 都是做父母的, 别为了一己之私,做过分的宣传. 国学是好东西, 但不适合每个孩子忘我的一天十个小时的背诵学习, 即使学习也要尽量避免毫无理解的基础上一味灌输. 入门的学习更是关键, 最好找些有世家功底的老教授, 从文化历史,琴棋书画方面做个全方位的熏陶培养. 人在国外, 资源有限, 有兴趣的妈妈可以在孩子放假的时候,带孩子回国. 再者就是自己辛苦些,先弄明白了再给孩子讲解.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7 14:54

本帖最后由 期待诗雅 于 2009-4-7 14:59 编辑

孔子就是有名,至圣先师孔圣人是也。

原来trees是积怨埋藏良久,也怪不得了。可是你说“都是做父母的, 别为了一己之私,做过分的宣传. ”那分明是人身攻击了。我真服了你。

这里必须要正视听。免得有人被误导。大家请看如幻在75楼76楼和94楼的文字,如果还有说她是为了一己之私,王老师是为了一己之私,我绝对闭嘴!

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有是非之心的。

呵呵,不接你的招了。希望能在王老师来德国的时候见到trees,我也仅是个弱女子,一定会以礼相待,别担心:)

蜜罐子里的小熊 发表于 2009-4-7 14:57

国学当然是风骨!

难到不是吗?

不想和您无意义地争执下去。有时间大家都多陪陪孩子,干点儿正事。

今年王财贵老师来德国,去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卡尔斯鲁尔,海德堡,汉堡和柏林。
不知您离哪个城市近, ...
如幻 发表于 2009-4-7 10: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没有BAyern的城市呢???

voyage 发表于 2009-4-7 15:28

有好的导师很重要.那学生学不进的话,也没有用的.

每个人的道要靠自己悟的.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5:46

孔子就是有名,至圣先师孔圣人是也。

原来trees是积怨埋藏良久,也怪不得了。可是你说“都是做父母的, 别为了一己之私,做过分的宣传. ”那分明是人身攻击了。我真服了你。

这里必须要正视听。免得有人被误导。 ...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7 14:5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位MM, 我对任何人任何事没有积怨. 只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花费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

抛开德国热线, 我不会在其他论坛和场合与人就孩子教育观点展开讨论.如果觉得不是你们的宣传在这里有些过分,我是绝对不愿意多说一句话的. 人在国外,除了自己要料理身边的一切琐事, 还要用仅有的精力为孩子今后的教育做计划搜集信息. 这里的妈妈们也愿意在信息方面互通有无. 我说出来自己的观点, 只是想给其他妈妈们从另一个侧面做个参考,仅此而已. 为什么每次有不同的声音出来, 都要一触即发的爆起来.

还要劝劝MM, 数你的回帖最没质量最刻薄了. 不是几句之乎者也, 听些高雅音乐, 就如何如何, 很多东西没有沉淀, 只是画虎不成反似猫.

最后一次, 封嘴.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5:50

有好的导师很重要.那学生学不进的话,也没有用的.

每个人的道要靠自己悟的.
voyage 发表于 2009-4-7 15: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错, 所以学国学没错, 但不是合适每一个孩子. 更不能把小小年纪的孩子一天圈起来, 7到10个小时以上的灌输经典. 还说自己和其他才艺班不一样, 自己是肩负重任的.

trees 发表于 2009-4-7 15:57

其实不乏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子女教育上分个读经子版. 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vacuum_6 发表于 2009-4-7 16:06

我也总结一下,我一直的观点,支持弘扬传统文化。
但是,你们过分排他的态度,似乎只有读经才是正道,现代学校教育就是谋财害命的论调; 极端的个人崇拜,容不得半点对王财贵置疑的声音; 狂热的宣传,拉帮结派,汉网不是发展出汉独了么,你们也快真善忍了吧。希望各位看客能保持理智,反正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去背诵他不理解的东西。国学需要普及,但是你们的态度和方式让人反胃。而且有同感的不止一两个家长,你们不是要普及么,这样缺乏反省的态度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们在德国,头脑清醒的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能融入德国的教育体系,尽管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大方向还是对的,比现在国内的教育体制更能发挥孩子的个性,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更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就是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是那句话,兼听则明,保持清醒,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的方式。

清清小溪 发表于 2009-4-7 20:55

本帖最后由 清清小溪 于 2009-4-7 20:57 编辑

一直都没有发言。。。。。。因为我也很尊重如幻不遗余力地推动国学教育,也很羡慕她把春子教的那么好。

但,我觉得trees的发言虽然是不同的声音,但也有理有据(也反映其他妈妈的感受吧);同时,我们上这个论坛,都是来交换心得和信息的,我个人获益良多。但是一进来,满篇都是读经读经,久之也多少有点抗拒了。就像小时候妈妈说某个东西好,有营养,每天都要吃,都要强调好多次,反而引起抗拒了干脆不粘了。

好的东西,自然有吸引力,自然会被认同。

蜜罐子里的小熊 发表于 2009-4-7 21:37

这里的每一个回帖我都看了,想说,如幻和期待斯雅MM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他们宣传了才让更多的妈妈了解读经教育。而接不接受,就看每个妈妈的态度了。但是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如幻MM贴出了很多赞扬王老师的贴,本是好意,因为她认识王老师本人,觉得他说的话,传得经由道理,而对于不了解王老师的人来说,那确实是很过的赞扬了,也确实有点个人崇拜的味道,所以对于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妈妈来说,是会让人产生抗拒。我觉得TREES 的这个观点我很赞成,
我们在德国,头脑清醒的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能融入德国的教育体系,尽管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大方向还是对的,比现在国内的教育体制更能发挥孩子的个性,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更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就是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是那句话,兼听则明,保持清醒,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的方式。
我想让孩子接触经典,接触四书五经,没有如幻他们的推广,我也不知道原来在德国也可以让孩子学习中国文化。但是我也不会让孩子只学习经典诵读,因为我也看到很多德国教育的优点。我会让孩子在现实社会中学习中国文化,绝不是把孩子关在中国古代的氛围中,只有孔子,老子和庄子。
能有不同的声音对于我这个刚入门的妈妈来说确实是好事,至少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跟风而让孩子学习。

trees 发表于 2009-4-7 22:19

109# trees

恩,相对于如幻,我的回话是刻薄些,相对阁下就远不及啦。
“之乎者也”, 听高雅音乐挺好的啊,不是么?:shutup:

恩,怎么感觉trees和那个vacounm 6好像说话的口气挺一样的啊,该不是同一个人吧 ...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09-4-7 16:2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位MM, 闹到现在,你实在太没意思了.

子女教育和宝宝园地上,都是为了孩子, 有必要拉帮结伙, 穿个马甲上窜下跳吗?

除非你向VACUUM_6 和我就这个马甲的人身攻击道歉, 否则对不起, 我们两个有权利到斑主那里报道一下, 让LIVE老大查IP地址.

trees 发表于 2009-4-7 22:21

我也总结一下,我一直的观点,支持弘扬传统文化。
但是,你们过分排他的态度,似乎只有读经才是正道,现代学校教育就是谋财害命的论调; 极端的个人崇拜,容不得半点对王财贵置疑的声音; 狂热的宣传,拉帮结派,汉网 ...
vacuum_6 发表于 2009-4-7 16: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MM的总结. {:5_363:}

trees 发表于 2009-4-7 22:34

也谢谢小溪和小熊MM的理解和肯定. {:5_363:}

trees 发表于 2009-4-7 22:49

我回帖中提过, 小时候家里对我简体繁体并行教育, 认字的开始就是图画加简体, 老爸在下面自己写上繁体. 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古文观止,家里人特别托人从HK带过来. 小学二年级开始, 家里聘请两个私人家庭老师,一位教我古文,因为那时候老爸的水准已经不能继续给我做解释了. 一位教我美语, 可惜我去年回国这一口德国味的英语发音都不好意思去见老太太. 长大后很多时候我说起这个,周围人都很惊讶,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很少有家庭这样教育孩子.其实原因很简单, 我父母都是文艺青年, 喜欢外国名著, 他们当年的目标是要把我培养成他们的偶像--沉樱--一样的翻译家. 四处打听了很多教育人士, 得出这样的培养方式. 国内很多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如果有附中, 很多课本也是文言文比例远远高出现代文.

古文言简意赅, 而且很锻炼语言结构和组织能力. 因为毕竟是现在社会, 就如同学外语一样, 不是母语,怎么说都要在心里再想上一遍. 古文学通了学习惯了,当翻译起文章来, 事半功倍. 可惜我后来的兴趣不在翻译上, 父母很民主没有强求.

哪位妈妈如果发现自己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强, 不妨向这方面培养培养. {:5_363:}

蜜罐子里的小熊 发表于 2009-4-8 09:40

哎TREES MM和vacuumMM你们也别那么认真,这是教育论坛,没必要硝烟四起啦 {:5_367:}
大家有话好好说,都是妈妈嘛。{:5_380:}

QCheng1 发表于 2009-4-8 10:53

只想单纯的说如果读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清朝也不会被三民主义解决了. 民国前有栋梁有败类,那时候读的都是经,也没别的可读, 让他们读梨花体新诗,读单本剧, 哪找去. 现在的社会也是有栋梁有败类, 不是所有的败类都没 ...
trees 发表于 2009-3-30 14:4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5_394:}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背诵帮你打造真正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