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淡季之热身贴,七嘴八舌城市谈,跟贴讨论必有奖励哦,巴黎讨论进行中~】
本帖最后由 angeline0049 于 2009-3-24 14:15 编辑【啰哩罗嗦之前言】此帖发起奖当属xianwubo斑斑,他对咱们版的一片赤诚绝对感天动地,从上任以来一直勤勤勉勉,想尽各种办法活跃咱们坛子的气氛,大家含泪呱唧呱唧··{:4_295:}
滞后奖归小安俺们自己,因为之前搬家考试外加上开始实习手忙脚乱,使得此帖一拖再拖,该打该打,xdjms有啥鸡蛋西红柿不要吝啬,俺们跟同住女生谢谢大家,噢噢~~{:4_299:}
【活动介绍】此次活动主要是活跃本版气氛并集思广益,丰富坛子里面旅行的各方面信息,按照xianwubo斑斑(我觉得他的id太麻烦,俺们省略称其小bobo好涅)的想法,由我们两个发起对于某个城市或者一日游线路的介绍,大家踊跃跟贴,畅所欲言,无论是你的攻略也好,经历也好,感受也罢,统统欢迎~~
【奖励说明】参与必有奖,20至50聚元不等,视跟贴内容而定。括弧,只发表情或者跟活动无关的话语,也就是俗称的水帖木有奖励,括弧完鸟。
热烈欢迎照片哦,凡上pp者,奖励加倍。
让俺们再想想还有虾米要说的,ms木有涅······小bobo如果俺们忘记虾米,请补充,呵呵~ 先支持一个!! 支持!!!赶快开始吧!! 本帖最后由 angeline0049 于 2009-3-24 09:28 编辑
来啦来啦,第一站,巴黎~
之前跟小bobo商量应该由哪里开始我们的讨论,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巴黎。
原谅我的私心作祟···因为那里是俺们等待了12年,终于被求婚的地方。
不过抛开这些,巴黎亦是我最爱的城市,(相信小bobo跟筒子们也是~~)大气,壮丽,浪漫,有情趣。
如果只选择一个首都重游,毫不犹豫的选择巴黎。
好了,罗哩罗嗦这么多,还是宣布活动开始要紧。 本帖最后由 angeline0049 于 2009-3-24 09:42 编辑
首先介绍巴黎的历史,此处部分是由小bobo整理的,俺们来copy 并einfuegen一下,呵呵~
Paris一字源自古代高卢的一个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该部落于公元前3世纪于塞纳河一带聚居。有说Parisii的名字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在罗马人来到此地后,将其命名为Lutetia(lutetja)或Lutetia Parisiorum,也就是后来的吕得斯(法文:Lutèce,)。当时的吕得斯只是一个河边的小镇,仅占今日巴黎范围中心的一小部分而已
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考古学家认为它在公元前4200年便已经是一个人类聚集处。
巴黎城的核心是塞纳河上的西提岛(又译为“西岱岛”或“城岛”,Île de la Cité)。公元前52年,巴黎地区被罗马人征服。在此之前,巴黎地区只是一个名为巴黎西(Parisii)的凯尔特/高卢部落的聚居地。公元358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罗马人起初将该城命名为Lutetia,在公元400年前后改名巴黎。但是罗马时期高卢行省的中心在南方的里昂,巴黎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定居点,而且集中在左岸。
公元508年,法兰克人占领了巴黎,国王克洛维一世将其定为墨洛温王朝的首都,用木板在这里建起了教堂和宫殿。但是此时的法兰克人国家不过是部落的聚合体,克洛维一世死后,其王国被儿子们瓜分,巴黎很快又沦为地方性城市。此後的加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帝国的首都在亚琛等地,巴黎地区由“强者”罗贝尔统治。公元九世纪,维京人入侵法国,并于845年进攻巴黎,迫使巴黎人在城岛周围建起了城墙。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胖子查理软弱无能,在抵抗维京人进攻中享有盛誉的巴黎伯爵厄德(Odo)(罗贝尔之子)在888年由大领主们推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他的重孙于格•卡佩于98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开创了卡佩王朝,同时巴黎也首次成为法兰西的首都。
从11世纪开始,巴黎向塞纳河右岸发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区建立了市场和道路。腓力二世(奥古斯都)建设了环绕巴黎的首座城墙,还拓宽了城市道路,建设公共喷泉,同时修建了卢浮宫。1345年巴黎曾遭到黑死病袭击,并曾在百年战争中被英国和勃艮第军队占领。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墙。1436年查理七世收复了巴黎。16世纪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边建造了众多的城堡。半个世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太后在城市中央修建了杜伊勒里宫和花园,并将它与卢浮宫连接起来。波旁王朝时期,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直到路易十四兴建凡尔赛宫,并将宫廷和行政机构迁往那里。此时的巴黎环境肮脏,道路曲折,街道狭窄,房屋稠密,且多为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城市,拥有近50万人口和25000座房屋。
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作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换:路易十五广场被更名为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被更名为“理性堂”,杰出的哥特式建筑圣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广场的路易十四铜像、新桥的亨利四世铜像和巴黎其他各处的国王铜像被推翻。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对巴黎进行了新的扩建工作,兴建了巴黎凯旋门和卢浮宫的南北两翼,整修了塞纳河两岸,疏浚河道,并修建了大批古典主义的宫殿、大厦、公寓。
此後的巴黎历经反法同盟占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城市已经破败不堪。1859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负责巴黎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奥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但是他也拆掉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物,对巴黎旧城的破坏一直存在历史争议。
1870年普法战争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巴黎再一次遭到战争的破坏。巴黎公社在面临失败时,于1871年5月24日放火烧毁了巴黎的众多主要建筑。此後巴黎经历了第二次大规模发展时期。作为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同时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于1889年修建了埃菲尔铁塔。为迎接1900年世界博览会修建了巴黎地铁,同时建造了大皇宫和小皇宫。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都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在二战期间被德军占领。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经下令彻底摧毁这座城市,但这个命令没有被执行。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
战后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到1970年代停止盲目扩张,改为发展郊区卫星城。70年代末开始,在巴黎西郊的上赛纳省(Hauts de Seine)建设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务区(CBD)。如今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商业中心,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angeline0049 于 2009-3-24 11:11 编辑
巴黎景点介绍
艾菲尔铁塔(LaTourEiffel)
艾菲尔士塔(LaTourEiffel)建於一八八九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三百零七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HedeFrance)地区。
开放时间:夏季9:30am至12:00am;冬季10:00am至11:00pm(三楼眺望台只在夏季开放)
交通:乘搭地铁(6)线及(9)线在BirHakeim、Trocadero站下车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建成于1345年。不仅因雨果的同名小说而出名,更因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伟的天主教堂。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物,历经两百年,由MauricedeSul-ly所设计。她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筑景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堂形体方正,仪态庄严。正面朝西分三层,高69米,底层并排三座桃形大门洞,左为圣母门,右为圣安娜门,中为最后的审判。门上布满了雕饰,描述圣经的故事。门卷上是长条壁龛,一字排着28座雕像。
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O年,它不但是整组建筑的终端,而且它本身还创造了一种影响到每一部位结构的动感,从高低脚拱到肋状构架,都体现了这种动感。高低脚拱半径达15米左右,别具一格的后殿建筑不愧为歌特建筑的杰出之作。
从圣母院塔上可观赏到塞纳河(LaSeine)上的风光及庞比度假中心。星期天晚上圣母院内不时有风琴演奏。
交通:乘搭地铁(4)线在Cite站下车 卢浮宫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 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 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 。 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还有: 《狄安娜出浴图》、《丑角演员》、《拿破仑一世加冕礼》、《自由之神引导人民》、《编花带的姑娘》等。 香榭丽舍
100米宽的大街--确切意思是“极乐田园大街”,在协和广场和凯旋门之间,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直到17世纪中叶,这里还被沼泽和森林所覆盖。1667年宫廷庭院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雷命人修建此林荫大道。
在第二帝国时期,香榭丽舍成为咖啡馆、饭馆云集的时髦豪华的大街。后来则云集了银行、保险公司、航空公司和精品店、快餐店与杂货店等。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漫步,就连最挑剔的游客恐怕也难错过香榭丽舍迷人的夜景。 先贤祠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当年,路易十五一场大病之后,为了感谢巴黎守护圣徒圣·热内维耶瓦的守护,委托苏夫娄设计了这座新古典风格的教堂,并且命名为圣·热内维耶瓦教堂。
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原因,教堂改为万神庙,用来安葬法国名人和伟人,因此又被称为先贤祠。
拿破仑统治期间,将万神庙又归还给教会。教堂正面的设计来源于罗马的万神庙,山墙的浮雕上描绘着法国女神为伟人们戴上桂冠的情景。万神庙中的艺术装饰也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
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万神庙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万神庙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柏辽兹、大仲马、居里夫妇等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以西二十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特有的建筑群闻名于世。这座欧洲最豪华的王宫总长580米,由于是长时间陆续建成,所以整体效果较差。其整体包括城堡、花园、trianon教堂及镜殿(galeriedesglaces)等。
宫殿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及装潢也富有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金碧辉煌,豪华非常。墙面多由五彩大理石镶制,或用锦缎裱糊。宫室里吊着各种巨型水晶灯,琼枝玉叶,晶莹璀璨。主要宫殿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布满壁画和天顶画,题材主要是神话故事和国王战绩。
宫殿西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风景秀丽,其中轴线长达三公里,大小道路都是笔直的,与花草、水池、喷泉、柱廊组成几何图案,被称为“跑马者的花园”。在夏季,宫内的庭园有特别的喷水表演。 凯旋门
凯旋门地处宽阔的星星戴高乐广场。这里是乡赛丽寨大街的尽头,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点。从戴高乐广场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条大道。宏伟、壮丽的凯旋门就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拱门是在拿破仑时期1806年由夏尔格兰负责动工建筑的。
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它被用来纪念法国大军。凯旋门建成于1836年。它只有一个拱洞,上为桶形穹窿,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康斯坦丁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一幅就是位于面向乡塞丽寨大街一面右下侧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这一名作取名《马赛曲》。拿破仑大捷庆祝仪式的场面则被刻在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处“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这里便燃起不灭的火焰。建筑物里还有一座小开支的纪念馆,馆内记载着这座纪念性建筑物的历史,在那里,游人可以看到558位将军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这些人都是在战斗中阵亡的。
巴黎有三座凯旋门:分别是卡鲁塞尔凯旋门(亦称小凯旋门);爱德华凯旋门(亦称大凯旋门);大门塔(亦称新凯旋门)。
小凯旋门是为庆祝拿破仑·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的,位于卢浮宫博物馆对面。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拱门上方布满了纪念拿破仑皇帝战绩的淡浮雕。门的顶端摆放了四匹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原物于回815年归还给了意大利,现在的是复制品,同时还添了一辆马车与和平女神像。小凯旋门显得很古朴。
大凯旋门是为纪念法国军队的光荣和胜利而建造的,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它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建成于1836年,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只有一个拱门,高50米,宽45米,长22米。门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内容取材于 1792—1815年的法国战争史。
尤其以面向香榭丽舍大道一面右下侧的《马赛曲》浮雕闻名于世,上面描绘了 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拱门上方四壁的浮雕是庆祝拿破仑凯旋归来的情景。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单一的颜色和精美的浮雕给人一种庄严、朴素的感觉。爱德华凯旋门为近代凯旋门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象征19世纪初期法国的纪念。1920年在洪洞下建立了“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灭的火焰。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延伸着12条主要大街。
大门塔位于巴黎西面的拉德芳斯区。它的形状像大门,方型中空。整座建筑用白色大理石与玻璃覆面。门内悬挂着一张叫做“云”的巨大天幕,乘电梯可达到塔顶观景台。这座被称为“前卫文化”的凯旋门是由丹麦建筑师奥托·冯·斯普瑞克森设计的,1989年7月竣工,在这个富有想象的城市里更显其浪漫。 蓬皮杜文化中心
作为二十世纪现代艺术杰作的蓬皮杜文化中心乍一看上去,绝对会令人震惊: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硕大且五颜六色的各种管线设备,以及钢铁桁架故意暴露在外墙,使整个建筑物像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特别引人注目。
这个曾经屡遭非议的"怪物"是在1969年,由它的倡导和支持者,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决定兴建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它盘踞在巴黎典雅秀美的古建筑群中,自称是"反传统建筑风格"。
蓬皮杜文化中心门前的空场地呈坡形,可容纳自发性的娱乐活动及露天表演。这使得传统的街头艺术得以恢复,成为卖艺者自由活动的"天堂"。周围中世纪街巷密如网布,完全禁止机动车辆通行,使游人自得其所。
大厅里和第五层不定期举行展览会、文学及哲学讨论会和各种演出活动,还有电影放映、戏剧表演等,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见证。最著名的应该是它的开架式图书馆,平均每天接待1万人以上,是使用人数居法国第一的免费图书馆。整个文化中心的管理设备极为科学、先进,完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协助管理,如检索、统计出入人次等,快捷而准确。
现在,蓬皮杜文化中心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中心,而且成为巴黎的一大名胜,它的参观人数已远远超过了艾菲尔铁塔,居法国首位。 圣心教堂
圣心教堂(sacre coeru)位于巴黎蒙马特高地的最高点上,是巴黎的象征,从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和荣军院等。
教堂始建于1876年,1919年落成,由全法国捐款兴建。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圣坛上方是巨副天顶壁画,耶稣与天父相对而立,圣母等随侍两侧。
它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四周为四座小圆顶,中间为一座大圆顶,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后部有一座高84米的方型钟。里面有一只世界最大的萨瓦钟,重19吨。
沿着庄严的石阶向上,直抵教堂正外立面和带三个拱门的门廊,门廊的上方是圣路易国王与圣女贞德骑马塑像。圣心院又有巴黎“小白宫”之称、这当然是指外形而言。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建于1757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广场,最初是献给路易十五的。
从香榭丽舍大道(champs-elysees)走向tuileries公园的方向,就会经过协和广场。从这里,可以俯瞰大部份的巴黎美景、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tuileries公园、罗浮宫、大教堂及国会大楼等。
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是行刑的场所,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罗伯斯庇尔都在此被送上了断头台。1795年,这里成为“协和广场”。
在广场的中央,耸立着一块从卢克索神庙搬来的方尖碑,高23米,1831年埃及赠送给法国。碑身刻满了称颂拉姆西斯二世法老光辉业绩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方尖碑的两侧是喷泉,建于1836~1846年之间,它是根据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的两座喷泉为蓝本建造的。每当华灯初放时,都会让人如同置身神话仙境。 亚历山大三世桥
在巴黎有一座特别的桥,它坐落在风光明媚的塞纳河上,这就是亚历山大三世桥。
大桥为全金属结构,长1o7米,宽4o米,它于1886一1890年建成,考虑到不影响两岸的景观,桥身建造得特别低矮。
它是由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作为法俄亲善的礼物,捐赠给法国的,并以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名字命名。
大桥将两岸的香榭丽舍与巴黎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桥上的灯具由小爱神托着,寓意性的海长形象构成大桥装饰的主题。左岸两座立柱上,有代表文艺复兴时期与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标志。右岸两座立柱上,有象征古代法兰西和现代法兰西的标志。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巴黎人最喜爱的远足目的地。原有的狩猎行宫枫丹白露在弗朗索瓦一世和享利二世时期被扩建成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中最重要的一座。这座16世纪的宫殿,直到19世纪它的修缮扩建都未停止过,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众多著名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参与了这座法国历代帝王行宫的建设。
现存的建筑有13世纪圣·路易时期的一座封建城堡主塔,六个朝代国王修建的王府,五个不等形的院落,以及四座代表四个时代特色的花园。但建筑外部仍保留着传统的法国哥特式风格。
皇宫的主要建筑是两层楼群,房间数不胜数。而这些楼群又以一个个漂亮的庭院花园隔开。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马庭院,拿破仑就是在这里告别了跟随他戎马生涯20年的将士们,因此,“白马院”也称“永别院”,可以说是枫丹白露宫最富有历史意义的房间。
目前开放参观的主要有马蹄楼、弗朗索瓦长廊、小教堂、宝座殿、舞会厅、黛安长廊、拿破仑的客厅,以及皇帝皇后们的卧室、书房、套房、客厅等等,还专门辟有一个拿破仑一世纪念馆。 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是欧洲最大的歌剧院,可容纳二千多位观众,每年都会上演许多经典名著。歌剧院集合拿破仑三世之前所有的建筑式样,为折中后典型的第二帝国式建筑物。歌剧院还包括芭蕾舞学校和一座图书馆,现在是国家舞蹈表演的场地及音乐学院。
巴黎歌剧院自创建以来,已上演了六百多部歌剧,其中首演的歌剧还有吕利的《希波利特与阿里西埃》、《爱神和酒神的节日》,格鲁克的《奥菲欧》、《伊菲姬妮在奥利德》、拉莫的《卡斯托耳和波吕丢刻斯》,罗西尼的《奥里伯爵》,奥柏的《波尔蒂契的哑女》,梅耶贝尔的《恶魔罗勃》,柏辽兹的《本韦努托.切里尼》,威尔第的《西西里的晚祷》,马斯内的《黛依丝》,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等。
在巴黎歌剧院演出的歌唱家以法国人为主,但亦邀请世界著名歌唱家参加演出。该剧院至今保持着法兰西歌剧的顶峰位置,并反映法兰西人的气质。 卢森堡公园
卢森堡公园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公园。这是一座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公园,有许多思想家、诗人题辞的半身塑像与纪念碑。在高大的古树下放着绿色的铁椅;在这儿人们可以打牌,下棋或玩球,孩子们一边骑马,大学生们可在美迪奇喷泉边谈情说爱。
卢森堡公园是玛丽亚.冯·梅蒂奇(1573-1642)在其丈夫亨利四世死后的1615年建的,在大革命期间作为监狱,今天是参议院所在地。 巴黎市政厅
这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1803年以前,巴黎市政厅广场叫“沙滩广场”;1533年取名为bocador;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被焚之一炬;直至1882年,新巴黎市政厅才重新修复落成。
市政厅大楼有许多楼台式结构,上面带有平顶的金字塔形屋顶,整座大厦有百余尊雕像。 巴士底狱遗址
巴士底狱遗址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一座军事堡垒。
"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后来,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
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士底狱被彻底拆毁,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
1830年,巴黎人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
从1880年开始,法国将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巴黎波旁宫
波旁宫又名国民议会(assemblee nationale),坐落在塞纳河南岸,占地相当大,除了议会厅外,还有一系列的附属建筑,足足有百间间,它的正面面对着「大学之道」(rue universite),后面面对着協和大桥与協和广场,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这座半圆形大厦规模雄伟,北门12根大圆石柱组成的宽阔柱廊,承托着一个三角形横楣,上面饰以通体浮雕,柱廊下的30级台阶两侧有6尊雕像。它是1722年为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由此得名。
1789年以后,波旁宫差不多一直是法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所在地,它被看作是法国法律的象征。1830年起用作国民议会,拿破仑当皇帝时把它临塞纳河一面改成柱式门面,以便与河对岸雅典风格的玛德莱娜教堂遥相呼应。波旁宫内部设施也很豪华,只是议会辩论厅相对朴素,像一间扇形阶梯教室,比想象中的小,议员座位也没有扶手。有些议会辩论是允许民众旁听的,只需事先订座,这里毕竟是表达民意的地方。 塞纳河
塞纳河是法国最大河流之一,它像一条玉带,静静地流过巴黎市区,乘塞纳河的游船欣赏两岸的名胜,可以看到诸多名胜,如卢浮宫、大王宫和小王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国民议会、夏约宫等。别有一番情趣。西岱岛位于塞纳河的中心,是巴黎的发源地。
塞纳河上的36座桥是巴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和其他的名胜一样,为巴黎的美丽做着一份贡献:阿列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iii大桥建于1896年至1900年,是为了庆祝俄国和法国建立同盟关系,长107米,宽40米,大桥将两岸的香榭丽舍与巴黎荣军院广场连结起来。
桥上的花朵华饰,灯具,皆由带翅膀的小爱神托着,寓意性的海里的妖神形象构成了大桥装饰的主题。 右岸两座立柱上有象征古代法兰西和现代法兰西的标记,左岸两座立柱上面有代表文艺复兴时期和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的标志,大桥两端入口处的立柱上分别有象征塞纳河和涅瓦河的寓意性装饰物。
塞纳河不仅养育了巴黎,更为巴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它就像一条晶莹璀璨的玉带环绕在巴黎的腰上,使得美丽迷人的巴黎更加风姿绰约,楚楚动人。塞纳河给了巴黎以灵气与壮美,也给了巴黎静与动的和谐。有了这条河,才给巴黎这座城市灌注和滋养了梦幻的色彩。可以说,是塞纳河把巴黎最美的景致都交给了我们,是塞纳河的波光使巴黎成为了一个永久的梦。
有人曾把塞纳河比喻成巴黎水上的香榭丽舍大街。因为塞纳河的两岸是巴黎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巴黎最有名的一些建筑物基本都坐落在塞纳河的周围,而且经过巴黎人世代的修缮和美化,现在的塞纳河河水清澈碧绿,两岸绿树成荫,花繁叶茂,风光旖旎。坐船游览塞纳河就成了巴黎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巴黎又是个不夜城,塞纳河也从不入眠。灯火阑珊时,塞纳河映照出整个巴黎城,点亮了无边的夜色,更是显得如梦如幻,魅力无穷。
泛舟塞纳河的整个游程约为一个多小时,价格一般在8至10欧元。塞纳河上的游船颜色各不相同,造型也各有特色。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有敞篷的,也有封闭的;有普通的,也有豪华的。所有的游船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甲板的边沿装上一圈艳丽耀眼的霓虹灯,而两舷的顶部则装上了整排的射灯,再加上船桅与前后甲板之间高挂着的一长串彩色的灯盏,更是使得游船通体光芒四射,美不胜收。普通的游船一般仅供观光游览用,而豪华的游艇不仅可一边观赏景色,而且还可以品尝法式大餐。 毕加索博物馆
1973年毕加索去世后,留下了众多的作品,他的继承人以赠送作品的方式向法国当局缴纳遗产税。从1985年起,参观者可欣赏到这位西班牙画家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从粉红与蓝色时期,经过立体派到抽象表现方式。
在博物馆17世纪建筑明亮的房间内,藏有毕加索绘画203件,雕刻作品158件,陶瓷器88件,素描1500件,版画1600件。此外还藏有毕加索的亲笔原稿及其他的一些收藏。 荣军院
巴黎荣军院高110米,是路易十四在1676年建成的,原为法兰西军事学院的一部分,现在为法国军事展览馆。
荣军院的大门前蹲着好几门古代大炮,院内的小教堂,供奉多位法国元帅的牌位,包括解放巴黎的勒克莱尔。
气势恢弘的纪念堂里,安息着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波拿巴,墓葬四周有12根石柱,分别饰以浮雕,代表一次次的光辉战役。他的兄弟,他麾下的几位名将如福煦等,也安息在这里。 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座落在塞纳河的左岸。原来是奥赛火车站,七十年代被改建为国家博物馆,陈列从拿破仑三世到立体主义兴起之初长达近半世纪的艺术作品。它是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的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
现有艺术收藏4千多件,其中包括绘画,雕塑,以及家具陈设等,展出面积超过4万5千平方米。底层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作品,其中有凡高、高甘、安格尔、德拉科卢瓦、莫奈等的作品。
中层陈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艺术、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以及新艺术时期的装饰艺术作品。 巴黎景点分布图 单独景点介绍就是这些,欢迎大家补充。
线路或攻略,经验或感受,照片或文字,统统欢迎。 zhan wei zi 木有去过
纯属路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