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纪伯伦的<先知>,和妈妈们一起分享里面的一篇<孩子>
去年回家时,没事就把以前买的一些书又重新掏出来看.这本纪伯伦(冰心译本)的小书很薄,十几年前买的,当时才花了4.4元.同时买的还有本泰戈尔的<吉檀伽利>,但因为当时太年少,<吉檀伽利>倒是看了几眼,也隐约还记着点它的味道,但这本就完全没有印象了.只是现在重新读来,很有感触.
其中的<孩子>,更是现在体会的到,和妈妈们一起分享.{:5_363:}
孩子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罢;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谢谢好文。冰心翻译的泰戈尔《新月集》是关于孩童的诗歌。也很美。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doppiaw 发表于 2009-4-21 22:3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孩子越大体会越深。{:5_371:} 本帖最后由 凌波不过横塘路 于 2009-4-22 16:42 编辑
纪伯伦的<<先知>>是我最喜欢的散文诗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却毫不晦涩的人生哲理,在我高中初读此诗集时就觉得扣动心弦。当时专门把“孩子”这首读给我父亲听,而现在自己有孩子了以后,对这首诗又有了另一番感触。 冰心自己写的文章好些挺麻的, 不过她也做了很多不错的翻译工作. <吉檀伽利>记得她也译过. 不同时期读,有不同的感受呵。
记得以前自己也很文艺的,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书。谁知自从上班以后就远离文学了,尽学广东话,英文,德文,中文剩下得刚够说话了。{:5_383:}
以后回国要把那些书都慢慢背过来 2# 期待诗雅
不客气,同读同读.
<新>记忆中好象没有读过,有机会找来看看. 3# himmelblau
在网上也看到了一些其他的版本,我还是觉得冰心的好.
德语版的倒没有看过. 4# beini_dong
{:5_377:} 5# 凌波不过横塘路
我当年是年少轻狂,根本没有读诗的心.倒是现在静了一些下来,重新读,有味道了. 本帖最后由 doppiaw 于 2009-4-24 08:56 编辑
6# trees
她的文我只记得<寄小读者>了,不过他的译文,我很喜欢.{:5_363:} 本帖最后由 doppiaw 于 2009-4-24 08:46 编辑
7# 清清小溪
的确,不同时期,不同的感受和喜好.上次翻这本书,看见以前在其中的<自由>那一篇做下的记号,顿时想起以前的时光,不禁微笑.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我也就这样的成了红烧带鱼.{:5_323:} 本帖最后由 doppiaw 于 2009-4-24 08:27 编辑
一觉醒来,把那些个酸文都去了.没什么,现在最重要,该抱就抱,该搂就搂!{:5_358:} 11# doppiaw
俺当时是文学准青年来着,对诗还是蛮有兴趣。<孩子>这首,我还乐滋滋地拿去想打动俺爹的,结果俺爹根本就不感冒。
<<先知>>这本我来德国后有幸买到英文原版的,读起来文字感觉又有不同。 15# 凌波不过横塘路
那是肯定的,每个人读的感受都不同.冰的译本是她读的感受,只是能真正译好也是很不容易的.
诗歌之类如果有机会读原稿,还是很有意思的.
哪天有空,可否把那原稿贴上来大家一起看看?---如果要求过了,别介意,当我没说过,呵呵.{:5_380:} 15# 凌波不过横塘路
那是肯定的,每个人读的感受都不同.冰的译本是她读的感受,只是能真正译好也是很不容易的.
诗歌之类如果有机会读原稿,还是很有意思的.
哪天有空,可否把那原稿贴上来大家一起看看?---如果要求 ...
doppiaw 发表于 2009-4-24 08: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不是,我没说清楚,冰心译得非常好,我觉得完全符合信达雅标准。但是因为纪伯伦这个册子本身是用英文写的,读他的英文原文,体会到的又是他英文文辞的优美。
英文的天蓝已经贴出来了,我省力了:-) 大家都好强啊。
德语版的我在一家幼儿园里见到过。现在知道是谁写的了。学习了{:5_394:}。LG说我现在看的东西太杂。其实我实在是迫不得已。自己文学、历史、地理知识实在是差,为了教孩子现在被逼着恶补一下。 谢谢himmel上的这两个版本,想不到我这一贴倒是引出了不少的文学青年妈妈来了.呵呵.
独乐不如众乐,MM们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可也千万别藏着呀!不晒包,不晒衣,咱也晒点别的.
期待{:4_276:} 本帖最后由 期待诗雅 于 2009-4-25 22:48 编辑
楼主mm,真不好意思我说错了,《新月集》不是冰心而是郑振铎译的。呵呵,我看书的时候把译者都忽略了太不应该。
中文版:
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t/taigeer/000/001.htm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家 庭
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
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
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我在星光下独自走着的路上停留了一会,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量数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孩童之道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他所以永不想说,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习从妈妈的嘴唇里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他所以看来这样天真的缘故。
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
他所以这样假装了来,并不是没有缘故。
这个可爱的小小的裸着身体的乞丐,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便是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
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缘故。
虽然他用了可爱的脸儿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妈妈的热切的心向着他,然而他的因为细故而发的小小的哭声,却编成了怜与爱的双重约束的带子。
最后的买卖
早晨,我在石铺的路上走时,我叫道:“谁来雇用我呀。”
皇帝坐着马车,手里拿着剑走来。
他拉着我的手,说道:“我要用权力来雇用你。”
但是他的权力算不了什么,他坐着马车走了。
正午炎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都闭着。
我沿着屈曲的小巷走去。
一个老人带着一袋金钱走出来。
他斟酌了一下,说道:“我要用金钱来雇用你。”
他一个一个地数着他的钱,但我却转身离去了。
黄昏了,花园的篱上满开着花。
美人走出来,说道:“我要用微笑来雇用你。”
她的微笑黯淡了,化成泪容了,她孤寂地回身走进黑暗里去。
太阳照耀在沙地上,海波任性地浪花四溅。
一个小孩坐在那里玩贝壳。
他抬起头来,好像认识我似的,说道:“我雇你不用什么东西。”
从此以后,在这个小孩的游戏中做成的买卖,使我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