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
还是上德语课的时候,有一次的经历教人蓦然醒悟,生长的环境原来是如此地重要。那次的练习是为了教我们掌握各种描写颜色的词汇,问题是要能判断出这种颜色和那种颜色搭配后会创造出什么样的色彩效果。今天看回去,其实都不是很难的问题,只要具备基本的油画配色常识就能回答的。但当时却颇令我尴尬,因为大多数的问题我都不知道答案,不是因为词汇量不够,而是因为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是和邻座的法国同学一起做的,她漫不经心随口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鲜明的对比,多少是一种刺激。这种先天不足的压力,在和欧洲人的接触中其实时时要去承受。开始时因为口语,汉语和德语相差太远了,尤其在发音方面,亚洲的学生往往需要几倍的时间,才能够勉强口头表达明白,而欧洲的学生几乎一开始就可以近乎流利地说个不停。有意思的是,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在书面表达中正好反过来。亚洲的学生总是成绩很好,超出欧洲学生很多。这至少说明了问题并不在于勤奋或者天资方面,而仅仅因为成长的语境不同。
翻看欧洲同学的相册时,也是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你会看到骑马,滑雪,海外旅游等等丰富多彩的留念。说起音乐更是如此,毕竟身处一个音乐天才辈出的国度,人们音乐背景如此丰富厚重,街上随便拉个人过来都可以颇有见解地对这种那种流派说上一二。在慕尼黑时更是如此,记得以前读过关于维也纳的故事。在这样的音乐之都,人们谈起音乐,并不询问你喜欢哪个流派,而是问你擅长哪种乐器。这样的音乐修养,自然而然熏陶而成,是异乡人望尘莫及的得天独厚,就好像天然资源一样。回想自己的童年,相形之下多少有些单调贫乏,虽然,并不是不快乐的。
那年去学滑雪的时候,虽然学得比较快,但却明了一件事情:错失了最好的学习时间,有些程度是此生都不可能达到的。不过世上的事情可能就是如此吧。有些人努力一辈子,只不过达到了另外一些人的起点而已,可是,也不必为此懊恼和不平,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活着,只要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好,只要不辜负自己就好。不必太纠结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扭曲自己的生活信念。公平,说到底也只是一种人为的理念罢了,是某段欧洲文化史遗留下来的化石。虽然为许多人推崇,太认真了,却会像钻石一样,幻化人眼,教人迷失心的宁静。 现实的确如此,不需要去追求世上本不存在的绝对公平,凡事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就够了,至于结果还是免于比较的好。{:5_363:} 现实的确如此,不需要去追求世上本不存在的绝对公平,凡事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就够了,至于结果还是免于比较的好。{:5_363:}
宁墨如曦 发表于 2009-5-4 19:2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