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s
发表于 2009-5-24 23:27
你家也这样啊,哈哈,真有意思。我还以为就我家才会这样饭后消化食呢。{:5_387:}
我没看过命理, 五行方面的书,曾经翻过周易,觉得什么也没懂,就丢下了。
你爱看么?{:5_356:}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4 23: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婆婆和公公都喜欢晚上在沙发上互相捏捏. {:5_387:}
你上来就看周易{:5_370:} 因为你说过自己喜欢看中医, 其实古时候, 甚至现在, 家传的中医多少都要学些命理和开卦, 所以我以为你也喜欢这些. {:5_371:}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5 08:56
{:5_355:} 握手握手
以前我和我姐也常笑我妈,笑她经常说我们“饭来伸手,衣来张口”
现在的记忆力也差的,不好意思提了
清清小溪 发表于 2009-5-24 22:5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87:} 当了妈妈辛苦啊,现在觉得我和我妈相似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5 09:03
我婆婆和公公都喜欢晚上在沙发上互相捏捏. {:5_387:}
你上来就看周易{:5_370:} 因为你说过自己喜欢看中医, 其实古时候, 甚至现在, 家传的中医多少都要学些命理和开卦, 所以我以为你也喜欢这些. {:5_371:}
trees 发表于 2009-5-24 23: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其实原来对中医并不那么感兴趣,特别是以前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让人觉得中医实在是无趣又无用的东西。有了月月以后接触这里的顺势疗法,才发现其实和中医有相似的地方,所以转而对中医感兴趣的。因为我觉得在不同文化背景里能有相似的东西是很值得推敲的。
比如顺势疗法是讲究整体治疗的,中医也是。
比如顺势疗法里也讲究生某些病,需要忌口。中医也是。等等。
后来也是巧合,有朋友送了我们两本关于经络的书,所以也就抽空翻了翻。因为底子不扎实,也就看了个皮毛。{:5_371:}
trees
发表于 2009-5-25 14:53
我其实原来对中医并不那么感兴趣,特别是以前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让人觉得中医实在是无趣又无用的东西。有了月月以后接触这里的顺势疗法,才发现其实和中医有相似的地方,所以转而对中医感兴趣的。因为我觉得在 ...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5 09: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中医很有趣, 但也不是万能的. 有些慢性病还是要中医, 记得小时候我过敏性哮喘, 最后还是一个老中医几付药给我治好了. 不过当时他给我妈讲, 这药只是把病根压下去, 十几年而已, 以后还得犯,再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能换水土. 再后来就如他所说了. 只是救急的话, 西医比较管用.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5 21:52
中医很有趣, 但也不是万能的. 有些慢性病还是要中医, 记得小时候我过敏性哮喘, 最后还是一个老中医几付药给我治好了. 不过当时他给我妈讲, 这药只是把病根压下去, 十几年而已, 以后还得犯,再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能 ...
trees 发表于 2009-5-25 14:5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按西医的讲法,小时候的过敏性哮喘其实是暂时的。因为孩子还发育得不完全。有些孩子长大了就没有了。但是有些人本来就是过敏性体质,所以总有一天会发出来的,早晚而已。
有时候过敏源会是环境,所以换个环境会改善甚至消失。月月的湿疹就是,在德国就有,特别是冬天。但一回上海就没有了。
其实中西医还是相通的,各有长处。
我还想请教你,以你自己以前的“特殊经典教育”的经验,孩子会对什么知识,怎样讲授的知识感兴趣。
我自己看书的时候在想,其实经络图也蛮好的,要是她记性好,就让她背,以后我就不用查了。{:5_387:}
trees
发表于 2009-5-25 23:08
{:5_371:}你还问我, 我对我姑娘的教育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小时候没觉得学那些东西怎么烦, 家里从来没逼过我. 家里保留了我从三岁开始每天的功课, 我现在回头看都觉得, 怎么能完成的那么多. 但完成也就完成了, 过程挺愉快的.
今天邻居一对老夫妻晚上到我家喝茶, 他们喜欢中国茶. 谈起孩子教育, 这两位都是老师. 总结的一点就是, 大人要有心计, 学习是要逼迫的, 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压迫, 要让小朋友觉得这压迫是游戏. 但这分寸的掌握就没有任何规则了, 人家说了, 要靠感觉,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琢磨出一套合适的方案. {:5_354:}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5-26 00:55
101# 建筑师
你误解我的意思了,不是贬义,我只是觉得从中国教育出来的知识女性其实是活得比较累的,我们通过高考的竞争,职场的竞争,在国外读书的更有很多不同一般的一些辛苦,这种方式其实也是和国家体制有关的 ...
wwwww 发表于 2009-5-22 15: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国内的身不由己体现在各个方面,的确让人喘不过气来。上次回去跟几个大学同学聊,他们也觉得,明知道从小施压是不好的,可都还在做。关键还是人太多,选拔机制又只有考试,于是你潇洒了没事,别人的孩子考得好就把机会拿走了。而且孩子也因此定位,认为自己就是不如人,就更不努力了。所以很多父母也是没办法,压力层层下放,苦了孩子。另外国内各种班的广告那叫一个花梢,没点定力的父母还真抗不住。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5-26 01:30
不过我认识学建筑的都回国了,好像这里很难发展。你还真是不容易。
...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1 21:3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同学留在德国的基本都改行了,包括当时比较熟的几个德国同学。有两个回国倒是发展得不错,赶上好时候了。不过去年开始也变得很难做项目。此一时彼一时吧。想想当时我们有三个中国女生一起学,最想留下来的和最有条件留下来的反倒都回了国。我这当年跟本不想留也似乎最没条件留的倒扎下根来。阴差阳错的。
呵呵,扯远了。说起孩子的弱点,我家姑娘也是14个月才会爬,18个月才会走的,她现在说话估计还远不及月月呢。我在她身上倒从没担心过。大概是因为老大说话和运动太差,垫的底儿太扎实了,看她怎么都挺好。{:5_360:}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5-26 01:34
{:5_387:} 当了妈妈辛苦啊,现在觉得我和我妈相似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5 08:5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错,包括愈来愈唠叨,还总说,"我都是为你好啊","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诸如此类. 边说我心里边想,自己怎么这么婆婆妈妈,可嘴上就翻不出新花样了,汗。{:7_439:}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5-26 10:06
{:5_371:}你还问我, 我对我姑娘的教育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小时候没觉得学那些东西怎么烦, 家里从来没逼过我. 家里保留了我从三岁开始每天的功课, 我现在回头看都觉得, 怎么能完成的那么多. 但完成也就完成了, ...
trees 发表于 2009-5-25 23: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或许就像别人说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是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也和父母自身的知识和想法有关系。想要找到共性是比较难的。
我只是很羡慕你的父母知识那么丰富又用很有意思的方式教授给了你。我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也太杂,所以想向你取取经呢。
每次看你写你家姑娘都特逗,我还真想带她玩两天,挑战一下。{:5_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