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河山待后生--推荐新版<四世同堂>
最近工作很忙,好久都没上来看大家了。。。给星星和小H及各位带点见面礼吧,哈哈!这几天下班除了追TVB的两部剧就是在看这部经典的四世同堂的重拍了,因为黄磊和"包租婆"的缘故,本来对重拍剧不抱任何希望的偶这次还是对这部新版四世同堂十分憧憬。刚看了前2集,感觉还不错,特别是熟悉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一出来,顿时让人觉得意外亲切!感谢编导仍然保留了这首老歌。。。
第一次看的时候,记得还在上小学吧,猜想版里好多80后的也许没看过?这么好的剧,别错过!个人认为这次由"包租婆"元秋出演"大赤包"还是比较贴切的,不过记忆中更喜欢李婉芬老师的那个。据说这次重拍,"大赤包"的戏份最重,希望能让元秋有更好更大的发挥空间啦
众所不知的是,新版《四世同堂》选演员时,导演曾经找刘晓庆演大赤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刘晓庆未能出演,原因是她认为自己从心底里最接受不了这个“汉奸里的头羊”大赤包,加之大赤包性情势利、贪婪、狠毒、残忍,使刘晓庆望而生畏,她婉言拒绝了导演的盛情邀请。笔者认为,单从这个人物的体形上来讲,大赤包过于臃肿,这和热爱运动、经常以打羽毛球保持身材的刘晓庆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近期刘晓庆在常州拍摄其它影视作品,她抽空看了元秋演的大赤包,真诚地说:“幸亏我当时没演大赤包,一是我从心底接受不了这个人物;二是元秋越演越好,我肯定演不过她。”
【剧 名】:四世同堂
【集 数】:37集
【年 份】:2009
【格 式】:DVD-HalfCD2
【语 言】:普通话
【字 幕】:中文
【导 演】:汪 俊
【主要演员】:黄 磊 .... 祁瑞宣
蒋勤勤 .... 韵 梅
曾 静 .... 祁老爷
元 秋 .... 大赤包
路 晨 .... 招 弟
金裕婷 .... 尤桐芳
金裕婷 .... 尤桐芳
刘 竞 .... 若 霞
邹宗胜 .... 祈 瑞
【内容简介】: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北平城,中华民族一百年来蒙受的屈辱达到顶点。沦陷了的小羊圈胡同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大家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一个梦魇般的世界。
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阅历,使他想当然地以为战争不出三月必停。老爷子一心守望四世之家,向来将“国将不国”放在其次,把他的大寿倒是看得更重要一些。
可是由三孙瑞全“宁在国旗下吃糠,也不在太阳旗底下吃肉!”一腔热血地率先冲出家门投身革命,到次孙瑞丰两口子在私欲驱使下,从家中分裂开来,投奔他们卖身汉奸的“新生活”,四世之家第一次出现“生离”;而后“死别”也找上门来:与事无争的儿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佑子小,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受日本人敲诈勒索,游街示众,受辱到极点,被逼投河自尽;全家的宝贝儿,祁老人的曾孙小妞子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同时,贪图安逸享受的瑞丰“自做孽不可活 ”,也一命呜乎,四世同堂之家终于瓦解。
祁家老爷子永远也过不上风光的大寿了。
苟活下来的人同样痛苦: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长时间在“尽孝”与“尽忠”之间因不能两全而徘徊,深陷在“偷生”的耻辱之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着一家老小生计。
而对政治“高度近视”的韵梅也是直到北平沦陷,生活的贫困和折磨,让这个纯粹的家庭妇女才走出了家庭,她的心里才开始不再只有小家,还有国家。
和平的时代过去了,就连一向闭门饮酒养花的落拓诗人钱默吟也要站在斗争场上,转变为敢于在敌人鼻子底下拼命的勇士。
小羊圈胡同的小崔、小文、李四大爷和孙七,也都是在临死才惊觉:“国破,家必亡”的铁理……
当然也有人欣喜若狂地趁机当起了汉奸,捞上了官职与油水,大赤包夫妇就是这其中活得精彩滋润的一对。听说了钱默吟小儿子钱仲石拉着日本鬼子开车赴崖的殉国之举,大赤包夫妇迈出了当汉奸的第一步,出卖钱默吟,致钱默吟被捕入狱。灾难接踵而至,钱家老大被日本人打死,绝望的钱老太太在儿子坟前触棺身亡,小羊圈第一次大发丧。
大赤包却因告发有功当上了妓女所所长,成为胡同里的西太后,汉奸里的模
范汉奸,风风火火,好不风光,惟一的憾事是巴结日本人没找对主儿,本给日本司令官准备的漂亮女儿招弟被个小小的特高科科长李空山给糟蹋了,而家中的眼中钉姨太太尤桐芳也一直未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
一心想沾日本人的光谋个一官半职的冠晓荷却没有太太大赤包幸运,以致为了一个小小的官职不惜卖了姨太太尤桐芳。
而最铁杆的汉奸还要数汉奸组织“新民会”宣传干事蓝东阳,由于其对日本天皇的绝对效忠,甚至被当成标本运往日本研究其基因机理。
汉奸们曾“义结金兰”,却也脱不过狗咬狗的命运,瑞丰就成为被咬的葬品。
战争激怒了人,也改变了人,将招弟从一个纯洁的姑娘变成了日伪特务,也将矛盾的高第转变为了一个革命者,与瑞全并肩站在一起,并让尤桐芳愤而掏出了炸药扔向了日军……
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或隐忍,或苟且,或偷生,有人认贼作父,有人偷偷骂娘,更多的还是暗暗的反抗……
只有在战争面前,人性之花才绽放得如此肆意与浓烈!
本剧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文化心理,是一部沦陷区平民心灵史。胡同里形形色色的正邪生存状态,表现出民族存亡之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崇高的民族气节与苟且偷生、助纣为虐、卖国求荣的鲜明对照。也充分说明了一个民族的落后,将会遭到怎样的结局。
忍辱负重的八年,觉醒抵抗的八年,终使胡同里的人们彻底懂得国之尊严、民族之尊严、人之尊严。
本剧正是通过这些普通中国人在抗战中的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与觉醒抗争的精神风貌的描述,在正反两种文化人格类型的比照中寻求着复兴民族、富强国家的理想人格,借以强化民族的生命力。
人性百态,尽在《四世同堂》。 黄磊剧照
评论写得不错,成立个盖吧客专栏吧{:5_316:} 在看的一起来聊聊啊{:5_363:} 本帖最后由 Getback 于 2009-5-20 14:14 编辑
“大赤包”元秋有话说
元秋接受本报专访,回应新版《四世同堂》大赤包争议
本报讯 (记者 齐帅 实习生 黄晓雅 史迎利)时至今日,央视一套的经典翻拍电视剧《四世同堂》已经演到23集,播出过半。和最开始播出时候的焦点一样,大家仍然最关注的不是祁家人,而是超级配角大赤包。当包租婆变成了大赤包,话题蜂拥而至。和开始一窝蜂挑刺的情况有所不同,大赤包后面的表演比前期顺畅了许多,不少观众表示“元秋的表演越来越好了”。有人佩服起她敢接这个角色的勇气,也有人表示她虽然没有京味,但演得越来越生动……不过表演表面化、没有京味、过于夸张的批评仍然存在。日前本报记者专访正在TVB拍戏的元秋,她首次全面透露自己塑造大赤包的初衷和过程。
3问元秋
1、为何敢接这个角色?
———我想给自己一个挑战
导演汪俊在问及为何选择元秋出演大赤包这个角色的时候表示,接触了很多内地知名艺人,但是没人敢接这个角色,只有元秋敢。而他则看中了元秋身上的狠劲。老版大赤包过于深入人心,没人敢接这个角色的时候,元秋如何有这样的勇气?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听导演说开始他也找过别人演这个角色,因为老版大赤包太深入人心了,很多人不敢接这个角色?
元秋:是,其实当时接不接自己也很犹豫。我想可能他们是看了我在《功夫》里面的样子,觉得我合适吧。剧本也好,戏也好,角色也好,也吸引到我,我想给自己一个挑战。
南都:你当时接这个角色的时候是否有压力?
元秋:一定有压力,大赤包这个角色在人们心中就像定型了一样,我接拍它就是想 向 自 己 挑战。所以接的时候压力是一定有的。
南都:看过老版《四世同堂》吗?新版发挥空间在哪里?
元秋:在接拍之前就看过。我觉得发挥的空间,像衣服啊跟老版就会有变化,还有角色也会发生不同的转变,比较大的改变是节奏会快一点。
南都:现在看来大赤包成了全剧中人们最关注的一个角色,这是你预料中的吗?
元秋:没有预料到。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剧本来了就去演好它,怎么演绎剧本,要自己去琢磨。
2.如何融入老北京剧组?
——— 用眼神交流
很多人一开始就不看好元秋。不仅是因为老版大赤包太深入人心,更多是因为她是个香港人。让一个香港人演一个老北京,许多人先入为主地觉得一定会不伦不类。况且她普通话讲得不是太好,很难演出老北京的味道。
南都:你是香港人,《四世同堂》讲的是一个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当时有没有顾虑文化差异比较大,演起来会有困难?
元秋:有,一定会有困难,也会担心。因为我都是讲广东话的,在北京拍戏的时候,在没有戏的时候、不拍的时候,我就会听人家在讲什么。因为周围好多演员、好多工作人员都是北京人,我会观察他们讲话的神态和语气。
南都:你出生于京剧世家,小时候学过京剧。你对北京这个地方也是很早就有兴趣的吧?
元秋:有,我很喜欢京剧,可是去北京拍戏的时候没能看到京剧。在香港家里有C C T V -11,我有空就会去看。
南都:很多人都很好奇,你和赵宝刚对戏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现场应该一个说粤语一个说普通话吧?
元秋:我讲国语对白的时候动作会慢一点、斯文一点;讲粤语对白的时候会粗鲁一点。而且那种北京话口音我也不会说,讲国语对白讲着讲着就会忘掉表情。我讲国语对白的拍了好像3集吧,我跟导演说:“让我讲广东话,再找配音来配。”后来就我讲广东话,赵宝刚讲普通话来演。我们会有眼神交流,我讲到哪里他接,到他接的时候,我那句话的尾音会重一点,然后他就知道要接了。我们配合得很好。
南都:赵宝刚的表演方式是否也给你很深的印象?
元秋:应该说每一个人、每一个演员的表演方式都是不同的。赵宝刚他蛮逗的,有一场戏他把我气哭了,是剧情来的。他就走过来,他说:“今天拍完以后,我就带你去吃羊腿,我们去涮羊肉!”我就被他逗笑了。
3.为角色付出了什么?
——— 不畏增肥扮丑
很多人以为元秋天生是个凶而且胖的人。比如包租婆,也比如大赤包。但是元秋告诉记者,其实离婚之前她就在家相夫教子,有空的时候就看着电视节目学煮饭。是个平庸主妇。而她平时并不胖,只是为了角色专门增肥。
南都:你跟导演在商量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怎么给这个人物进行定位的?
元秋:第一次跟导演见面时,导演说:“你怎么那么瘦?”我说:“我瘦吗?没有啊!”他可能看了我在《功夫》里的样子,以为我就是那么胖的。其实拍《功夫》的时候,周星驰给我一个多半月,让我变胖增肥。我说那怎么办,导演说:“快吃胖一点!”我说:“那就得穿小棉袄在里面了!”
南都:听说你为了角色猛吃奶粉增肥?
元秋:是的,而且穿小棉袄在里面,然后把脸化白,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怎么胖,脸都不胖,只好靠化妆。
南都:你个人理解,大赤包是怎么样一个人物?你觉得演好大赤包的关键是什么?
元秋:我有看老版并研究自己的剧本,我对导演说:“大赤包虽然很凶,但她为了女儿什么都做得到。”在当时的时势下,日本人到了那里,中国人没有办法,要讨好日本人,我(大赤包)也要为自己的生活奔走,要为先生谋事情做……要不择手段地为家人、为自己做事。做那些都是为了家人、为了自己,所以我说:“这个人其实也不坏。”
南都:听说你拍《功夫》最开始很紧张。到现在《四世同堂》还紧张么?如何克服?
元秋:紧张。我拍《功夫》的时候不太紧张,因为元华他们这些师弟都在身边,而且都讲广东话。拍《四世同堂》的时候,大家讲普通话,开始就会紧张,但一个礼拜拍下来就不紧张了。导演看到我紧张也跟我说:“你别紧张。”他也教我很多方法,比如会跟我说“这里的时候你要放松一点”之类的。后来就不那么紧张了。
3大质疑
1.演技太夸张,不自然?
回应:故意夸张
不夸张不行,不夸张气势出不来。而且导演喜欢我动作大一点,大赤包如果不是太凶他们不会听她的。
2.大赤包太像包租婆?
回应:她们很不同
包租婆有功夫,很凶,但是她隐姓埋名,在重要关头才出头,是不想搞事情的人。大赤包是喜欢搞事情的。
3.比老版大赤包差太多?
回应:我已经演得很好了
我有看过老版,有认真研究剧本做功课。自己这个版本我还没有看过,但我觉得已经演得很好了。 元秋是老戏骨啦,演技强悍啊~~~~~~~~~~~~~~~ {:4_295:} 黄老师瘦回来了。。呵呵 阵容不赖啊,回头找个dvd版的下来看。 哪里能下啊
也想看看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