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蔡琴好友袁琼琼:他人的爱情
《他人的爱情》 文/袁琼琼我跟蔡琴认识的时候她还在念实践家专。那时候她已经唱红了《恰似你的温柔》。我家住大直,刚好在她学校旁边。她上学之前老是会到我家来绕一下。
那时的蔡琴有两个,一个是上学前带了水果面包跑来我家聊天的蔡琴。
另一个就是晚上在西餐厅里驻唱的蔡琴。
在我家待着的大学生蔡琴,人非常素朴。大半穿件大衬衫,牛仔裤,戴眼镜,总是身上东一袋西一袋背着。蔡琴喜欢同时做很多事,三头六臂一般,我们围着大餐桌,她一边做她家专的功课,用丝线编不知道什么东西,各色各样的丝线,一绺绺放在桌上,五彩缤纷,旁边堆着卤味、饼干点心、水果。她就一下说这一下说那,很灵巧的用丝线编织着,之后放下丝线,跑去洗手,因为那丝线很娇贵,只要有手汗,就会沾出阴影,色就不鲜了。
洗完了手就再来编东西,和聊天。
西餐厅里驻唱的蔡琴就非常华丽了。穿着小礼服,头发蓬蓬梳上去。戴着眼镜。她那时还是戴眼镜,到《读你》那张唱片才拿下。
蔡琴腿很美,这件事好像从来没人注意,她总穿小礼服,裙边在膝上三公分,适好露出她自己的修长的匀称的美腿。
那时候她正和杨德昌在谈恋爱。
这可能是她喜欢跑来找我的原因。
两个人我都认识。杨德昌刚拍完《海滩的一天》,如日中天。
他是个小瞇瞇眼,又满脸橘子皮,不过就是很有「导演气质」。人瘦高,长腿。总穿紧绷的牛仔裤。刚从美国念电影回来。
当时新浪潮刚兴起,侯孝贤、柯一正、杨德昌、托德辰、张毅、新艺城的虞戡平,一缸子年轻导演中,杨德昌最像「导演」。讲得夸张点,他简直是由顶至踵的带着「导演」气息。有很多导演像别的行业,有很多导演不像「导演」,但是杨德昌是那种电影里的「导演」,你绝不会把他误认为是别种身分,不管他是不是坐在导演椅上。
他就是比任何别人看上去更像个「导演」。就像王家卫比李安或者吴宇森更像个「导演」。仅只外表状态,便已有绝大的说服力。
王家卫和杨德昌都是上海人,每个上海人都是商人,娘胎里就带了精明的生意眼。他们本能知道包装和内容一样有价值,或许还更有价值。
杨德昌那时留长发,在脑后扎着小辫。人笔直。戴金边眼镜,笑起来有点小酒窝,不大讲话。带点羞怯感。
他是个很丑,可是很迷人的男人。
我结婚很早。后来开始写小说,出一点小名,于是交了一堆女朋友。都是单身。结婚的只有我,至少在表面状态,我有一个属于我的男人,是「爱情成功者」。
那时候年轻,大家都年轻,不知道有丈夫不代表成功,婚姻的存续不代表你的爱情美满,甚至不代表有爱情。
因为大家都不懂,我便因为结过婚的缘故,成为了那个「最懂」的人。
蔡琴老是来跟我聊杨德昌,问我:「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他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我那时也写完了《自己的天空》,大概多少也觉得自己懂吧,于是就从自己那其实很有限,却凭着想象无限延伸的爱情经验里找话语给她「开示」。
我们聊天,往往讲到一半,她会忽然站起来。「我要走了。」因为上课时间到了,或者要去录音,要去录像,或者别的约会。
她说走就走,动作快速收好大包小包,马上离开。
然后下次见面,可能隔几小时后,可能隔几天后,她可以把前头这话头再提起来继续聊。
我时常因为想把话继续聊完跟着她跑。当然也是爱玩,可以跑到电视台、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看那些在我生活范围以外的人和环境。
那时候的蔡琴,其实年轻,身量小小,可是很有种大姊头架势。除了上学前来我家找我的时候,其它时间她身边总是带着一堆人。她妹妹,她助理,她宣传,她电台节目助理,制作人,朋友……
总之那时候跟着她到处转,每次一块吃饭都是一桌人。
我还跟着她跑去看她唱西餐厅,第一次看到舞台的后台。花团锦簇的秀服挂在横放墙角的铁衣架上,伴舞群就在那些五彩缤纷的服装后换衣服,在蓝的绿的橘的黄的紫的缎子布料中间袒露她们并不洁白的皮肉,弯下腰调整胸口粉馥的肉团,或者把极短热裤挤出来的臀肉推回布料里去。而男歌手就坐在旁边,对身旁肉欲横流的景象视若无睹。
那非常鲜烈的印象让我写了《众生》那个短篇。
在她跟杨德昌最「盛」时期,杨德昌可能不知道,许多时候,蔡琴打电话给他时,旁边有个听众我。两人讲完话,蔡琴就会把他说什么她说什么搬给我听,然后表情严肃,眼瞪大大问:「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爱情是最让人头昏的事情,任何人站到爱情面前都变成傻子。我现在回想,我给蔡琴的建议和指点,大约任何一个路人甲都可以做到,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比她清楚比她聪明,而我们比她强的就是:「我们是局外人。」
杨德昌那里有没有爱情顾问不知道,但是蔡小姐这里是有的。而顾问的最大功能,现在想来,不是解决问题,甚至也不是提供答案。
顾问的最大功能其实是做救生员。
谈恋爱,如果真的是心放在上头的话,就像洗三温暖,绝对是忽冷忽热的。
陷在感情里的那个人,绝对是心律不整的。顾问的功用就是在心房紧缩的时候打气,心房膨胀的时候警告。
那个人飞上去的时候拉她下来,掉下去的时候,抓她上来。
很容易的。我说过,任何一个路人甲都做得到。
有一天,那天又跟着蔡琴去看她驻唱。她穿着浅蓝色小礼服。束腰,腰以下微微蓬着。当然,小礼服及膝,她站在台上时,露出直直长长的,笔直并着的小腿。
我在台下看她。那一场是十点多,唱完非常晚了。那阵子她特别的不安定。因为直到那时候抓摸不住杨德昌什么心思。
唱完了我和她回她的住处去。
蔡琴跟我说她受不了,已经给杨德昌发了最后通牒,如果这男人还不给她个明确定位,她大约就要走掉了。
她怕得要死。她在去餐厅前跟杨德昌说,等他想清楚,叫他留话在她的录音机里。
我还记得那小小的客厅,藤编沙发,米白色沙发垫,透明的浅青色玻璃茶几。
录音机就在茶几上放着。蔡琴进了门先去察看,看到录音机上显示了有留言,她立刻整张脸煞白,像要昏倒。
她说我不要听我不要听完了完了。
「他一定是来拒绝我的。」她说。
然后她开始走来走去,穿着那浅蓝色小礼服,像一团移动的海水。走了半天坐下来。看着录音机,发呆。然后说:「我不要听了。我要洗掉。」
顾问劝她不要洗掉,也许是好消息。
「那你帮我听。」
可是顾问不会操弄她的录音机呀,万一不小心洗掉了,那不是很可惜吗?
于是蔡琴坐下来,我们一起盯着那录音机,好像那是个怪兽。没人敢动它。
后来。蔡琴CALL机响了。
她看一眼号码,马上跳起来。杨德昌CALL她。她问:我要不要打过去?
打啊。顾问说。蔡琴说不行我还没有听他录音机里的回话。
那就听啦。
不行,他如果拒绝我怎么办。他如果……那我就会……
蔡小姐预想了一大堆「诺斯特拉达姆斯」预言里才会发生的事情,同时间又很实际的问我:「你今天可不可以不回去?」她说要没有人陪的话,这个晚上她过不去了。
这时候电话响了。蔡小姐去接。我这旁观者看来,她很沉稳,镇定,正常。她说:我刚回家。好,等下我再打给你。
放下电话她才说那是杨德昌打来的,杨德昌问她听答录没有,叫她去听。
这时我们才去动录音机。按了「play」之后,毫无声响。那静默至少也有一分钟之久。之后,是一声长长的,长长的叹息。
然后,那个必须下决定的男人说了话:
「你叫我怎么说呢?」
这就是杨德昌的全部答复。
蔡琴进房间去给杨德昌打电话。出来的时候脸润润的,眼睛发红,跟我说她要去杨德昌家。
我陪她一起到杨德昌济南路的住家。黑夜里,杨德昌出来开门,他那高高瘦瘦的身形遮蔽了蔡琴。他把那浅蓝色的女孩圈进手弯里,关上了他家的红漆大门。
之后,两人就结婚了。
报上刊出杨德昌过世的消息。也同时刊出了他对他与蔡琴婚姻的八字评语:「十年感情,一片空白」。
然而这个空白的感情,不也是从那样美好的阶段开始起步的吗?
在这十年里,一段感情是如何从呵护和拥抱,变成了一片空白的呢?
我深信,在那个夜里,杨德昌把他水蓝色的女孩圈进臂弯里的时候;在蔡琴,让自己顺从那男人隐没入红色大门的时候,两个人都不是为了让面前的十年一片空白的。
但是,依旧空白了。
我只是忍不住又想起蔡琴在我家里用彩线编织的画面,想起她编了几下之后跑去洗手,因为那色线很娇嫩,如果手上有手汗,就会沾上汗渍。
可惜婚姻不能像编织,只要用洁净的手维护,就可以永远鲜丽美好。
手承诺了洁净,丝线便承诺永不变色。
大约是因为手和丝线都无知吧。无知,不知道这世界可以变异。不知道这世界可以不必永远。 面对爱情,我自己很茫然,咖啡潜水良久,也经常看到姐妹们的苦恼{:4_306:}
今天读到这篇文章,忽然觉得蔡琴可能一开始就错了。他非她的良人,而她潜意识里可能知道,但是愿意求教于人,假装不知。她非他要守护的那个,他知道,但是还没遇到要守护的,便对她的示好推波助澜。
十年感情,一片空白。这样的评语砸到任何一个女人的头上,都是一件悲哀的事{:4_306:}
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爱情{:5_381:} {:4_306:}{:4_291:} 男的太缺德 好美的文章,好无奈的感情
任何回忆也许最后只剩下无奈和美好了~ 这男的真tm不是东西!丑人多作怪! 我好好的心情啊{:5_354:} 我好好的心情啊{:5_354:}
chinesehejing 发表于 2009-6-24 20: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5_367:} 。。。。。。
看完了~
我一直都不愿意相信,那个才华横溢的导演、被誉为“能触摸到人类情感的幽深处”的杨德昌是这种人。
或许把情感与感情看得太透,反而麻木了,反而不容易过一种世俗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蔡琴的故事告诉我们,爱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注定就是个悲剧。
或许单恋本身就是畸形的~却总有人赶时髦般的以为:爱就是一个人的事情~{:4_291:} 文化圈里的人神神叨叨的,不适合居家过日子 文化圈里的人神神叨叨的,不适合居家过日子
xiaoqin 发表于 2009-6-25 12: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
李安可是居家好男人呐~{:4_280:}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5_367:}
漂流瓶子 发表于 2009-6-24 20:5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56:} 没关系,是我自己比较伤感啦 如果他没爱过蔡琴,又如何能相守10年?不太理解"一片空白"是什么意思 无耻的男人,才会用这句话评价和他生活了10年的女人的关系。 所以找老公最好别找文青 本帖最后由 soda 于 2009-6-25 17:48 编辑
唉,出于尊重逝者的原因不想谴责杨,不过,蔡琴真的太不值了!
ZT:杨德昌一生有过三次婚姻。其中与著名女歌手蔡琴的第二段婚姻广为人知,不仅仅因为二人的知名度,还在于这是一段“无性婚姻”。
关于杨德昌第一任妻子的介绍很少,只知道,为了追求蔡琴,杨德昌离开了她。
蔡琴,在无性婚姻中等待了十年。只是因为杨德昌说过"我们应该保持柏拉图式的交流,不让这份感情渗入任何杂质,不能受到任何的亵渎和束缚。因为我们的事业都有待发展,要共同把这副精力放到工作去。"
1984年,杨德昌因为拍摄电影《青梅竹马》而认识蔡琴,相爱的两个人结婚了。这期间在杨德昌的作品《独立时代》中,学美术出身的她,甚至在该片重操故业,担任美术指导。虽然她无怨无悔的付出,但杨德昌却不时传出绯闻,她直言一直不相信,亦不愿去相信。直到一天,杨德昌突然坦白的说自己有了外遇,把蔡琴的美梦砸碎了。蔡琴首次向妹妹倾诉了自己十年无性伴侣,为什么我们这样的夫妻就要柏拉图,他和别人就可以有男女间的性爱?蔡琴一直想不通,难道就因为她是他精神上的支柱吗?
婚变后的蔡琴一度郁郁寡欢,她说:"我习惯对很多事情容忍,但宽恕绝对不是爱,爱像是玻璃窗,你从中看我,我从中看你,大家愈来愈分不出距离,但若强行逾越,便割得你遍体鳞伤。"离婚后的三年,她没有出过一张唱片,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劝她应该走出来。这些很难过的日子里,她疯狂的爱上了吸烟,只有在烟雾缭绕的时侯,她的灵魂才能挣脱她的壳,脱下女强人的外衣,她是多么柔弱,需要一个肩膀可以依靠。因为她的郁郁寡欢,她又患上了乳腺癌。蔡琴原来是一个活泼、开朗、健康的女性,她上进、勤奋,富有才情,现在却是一个对婚姻失望困惑的女人。在她的眼里,婚姻就像在海上行使的船,再好的水手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不触礁,之所以有不同的家庭模式,那是因为处理的不同罢了。婚姻的形式虽然能割断,但是婚姻的内容却不是一纸文书所能覆盖的。"幸好我们没有子女"在一次活动中,蔡琴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然我觉得很难对子女有个交待,离婚对孩子很不公平"。她也是渴望能跟杨德昌过一种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女人,可这十年杨德昌碰都不碰她一下,她也不强求,必竟她是女人呀!女人能做什么?现在她知道,如果当时她能主动一些,婚姻或许可以走下去……
http://music.yule.sohu.com/20070728/n251291565.shtml
http://yule.sohu.com/20070702/n250859399.shtml
http://www.rayli.com.cn/2006-08-15/L0013001_178952.html 唉, 有性也不好,会想,男人是不是只要女人的身体
无性也压抑,
做女人,真的挺不容易 {:5_390:}这充分证明,人的眼睛看到的任何事物,其实不过是自我心灵对它的解读。
你觉得它触动心灵,它就深刻,你认为它不知所云,它就糊涂。电影如是。
你觉得它是全心全意的美好,它就是珍宝,你认为它平淡无味,它就不再存在。爱情婚姻如是。
闭眼的时候,都成泡影... ZT
一个“把青春表达尽了”的导演带着他未完的《追风》走了,而蔡琴万般唏嘘惟有化成一句:让他活在我的歌声里吧。杨德昌,59岁。从最初的《光阴故事》到《一一》,一个导演的30年一直在努力诠释青春,并努力为压抑的青春寻找阳光。想问,蔡琴是不是曾投射到他身上那束耀眼的光束呢?不是也有二人开怀一笑、笑靥如花的瞬间留照吗?
但此情可堪,杨德昌最终为自己人生导演的一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爱情悲剧,负心汉是他自己,而蔡琴不幸成为这出悲剧的女主角。杨德昌无情,“10年婚姻,一片空白”、“我们应该保持柏拉图式的交流,不让这份感情掺入任何杂质,不能受到任何的亵渎和束缚。因为两人的事业都有待发展,要共同把全部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关于这10年,有着这样的记述,“1984年,杨德昌力邀蔡琴担纲《青梅竹马》女主角,并以兄长般的呵护和鲜红的玫瑰花发起猛烈的攻势,堕入情网的蔡琴以《此情可待》和《痴痴地等》两张唱片,向世人倾诉着恋爱的甜蜜……拍拖一年的蔡琴与杨德昌开始了“同居一室,却不同床而卧;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的“无性婚姻”……两人合拍电视广告,为洗衣粉代言,默契十足羡煞旁人。除了自己的歌唱事业外,蔡琴为了推销杨德昌的电影,穿梭于戛纳各大小聚会场所,杨德昌也在蔡琴的帮助下一跃成为“台湾新电影”的实力干将……”
或许,这样的“同甘共苦”为着“无性婚姻”的终结更是平添几许悲情。罢了,罢了,滚滚红尘,哪有不散的宴席,哪有不踌躇算计的男欢女爱?但落花无情,流水有意,光阴即便过去了10年,人们仍然停驻在蔡琴10年前悲怆无望的那个身影的定格,并为之扼腕。是阿,帕拉图式的10年却终是一场空,这个坚持灵与肉分开的男人却与其它女子生儿育女开花结果,这何尝不像上帝给出的一个黑色幽默,看客如我们竟如同嘎然停顿在空中的那个惊叹号,看得魂飞魄散。 十年无性婚姻,无语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