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9 12:57
这个谁都可以参加, 费用大概30欧, 非常值得推荐! 懒懒爸爸妈妈都参加了。 我上次去的时候, 还看到有妈妈带着自己的Babysitter 一起去。
DLIII 发表于 2009-7-3 14: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提议好。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9 13:03
好,我也去我们这里的FZ问问看。
Erste Hilfe和考驾照的急救课是一样么?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3 15:1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一样的。
那个是专门给孩子的Erste Hilfe。好的Kurs就是练习会多些,时间久些。
人工呼吸小小孩是两三个手指,大小孩是接触面积2到3厘米,5次人工呼吸然后再30次按压,之后就是2次人工呼吸30次按压。这和成人不同。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其它的会针对一些孩子特有的问题讲,比如手被门夹着了,比如大孩子给小孩子吃什么东西呛住啦。听了以后至少在很多情况会引起警惕。
我觉得还是过段时间要Erfrischen一下,很多东西也有改动,新的技术也会运用到。像我大概4年前学的Stabile Seitenlage现在就不一样了。
yueyuan
发表于 2009-7-9 13:39
你觉得这正常么,应该继续下去,或者更激化?
这样的环境下的人生活得快乐么?
我这里念大学的时候,我们校门口有个水果摊,无论什么时候走过,这个老板都容光焕发。有时候看他吹着口哨把一个一个水果擦亮,有时 ...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9 12:04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刚到德国就发现这里无论贫富,社会地位,几乎人人都可以快乐,但我还是相信这是靠整个社会的物质打底的。就像电视里采访Harz 4家庭,他们抱怨的是不能经常到Markt买新鲜蔬果,不能经常去度假,这就是他们认为的贫困底线了。所以他们骨子里是没有多少危机感。而中国社会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只能靠对名利的追求增加安全感。
这当然不正常,但是中国不正常的事情都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在怪圈里转的人也不都是傻子。在圈外过多批评也无益,换句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7-9 14:49
本帖最后由 建筑师 于 2009-7-9 18:47 编辑
但是中国人不管是穷人家还是小康家,面临的都是上亿人的竞争。现在一所好一点的小学,择校费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我亲戚的小孩据说小学入学要考拼音和百位以内加减法,因为太多人要读这所小学,只能用这种办法选拔 ...
yueyuan 发表于 2009-7-9 11: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5_377:}
在教育资源就业资源紧缺,激烈竞争的情况之下,究竟什么样的选拔方式是合理的同时又具有可操作的公平性,是个很大的话题。现有的选拔机制决定了大家教育时的取向。很多家长虽然也质疑压力层层下放的后果,但身在其中又不得不拼力去争取现行机制的认同。
可惜,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单方面美好愿望所能解决的。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4:57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5:01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5:50
wwwww
发表于 2009-7-9 16:09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9 17:54
看来有必要去上上。我也一直收集些如何处理孩子误食化学制剂的剪报和急救电话号码,都放在电话旁边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4:5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上课的时候拿到些科普资料。
误食的东西会很多,不光化学制剂,就是一些植物也是剧毒的。特别一些花和果子会吸引孩子的吸引力。
19240前面加上自己最靠近大城市的区号就是Giftnotruf。打电话过去,那里会指导的。
最重要的还是112,这个应该不会忘记。
这些上课的时候都会说的,自己收集不如去听一次。
自己光看书的效果也不好,比如我以前看书觉得Schock没什么大不了的,上了课才知道是很危险的。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9 17:54
127# himmelblau
Jammern auf hohem Niveau
© Norbert Lehner
Uns geht's so schlecht, schon Jahre lang,
so hört man's klagen, da wird einem bang.
Doch jetzt im Advent, ...
voyage 发表于 2009-7-9 15: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83:}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9 17:57
我怎么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多和别的孩子特别是同龄孩子玩很重要,这个学到的不是一点两点。
我记得我家老二三岁之前很内向,后来放开了多跟别的孩子玩,现在真的区别很大
wwwww 发表于 2009-7-9 16:0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一般三岁之前也没什么社交能力的,基本都是自顾自玩的。
不过和其它孩子一起玩还是很重要的,和人交往相处不容易。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8:27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7-9 19:00
我刚到德国就发现这里无论贫富,社会地位,几乎人人都可以快乐,但我还是相信这是靠整个社会的物质打底的。就像电视里采访Harz 4家庭,他们抱怨的是不能经常到Markt买新鲜蔬果,不能经常去度假,这就是他们认为的贫 ...
yueyuan 发表于 2009-7-9 13: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5_377:}
只有在整体水平较高而且贫富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普通人才能做到不那么功利。在中国卖水果的,绝对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在本国的相对社会地位肯定低于德国卖水果的。在中国现有的巨大阶层差别之下,想要求一般人心态平和很难。这样的心态,教育孩子自然也不可能那么坦然。
建筑师
发表于 2009-7-9 19:05
我儿子4岁多,他爷爷奶奶整天的就是嫌我们教育的少(文化方面),但是来了以后发现孩子很懂事,小小的样子却能讲通道理了,又很满意。我觉得孩子上学前主要是教做人,鼓励自信心,有了这些还怕他不自主学习吗?hmmer 发表于 2009-7-8 12: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这样懂事的孩子值得骄傲。
另一方面,培养好的人格和习惯与适度早教也不矛盾。我是相信小孩子有很多潜能值得做父母的观察,鼓励和开发。
Lining
发表于 2009-7-9 19:50
说到植物,我LG现在把家里的花花草草都处理掉了,不是这个有毒就是那个危险,就剩一盆草莓和两盆芦荟。 {:5_367:}
不过我google了我住的城市,没有Familienzentrum。下次要到Rathaus问问去。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8: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些地方叫familienbildungsstätte,或者就叫elternschule,不过rathaus肯定知道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20:00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10 08:56
说到植物,我LG现在把家里的花花草草都处理掉了,不是这个有毒就是那个危险,就剩一盆草莓和两盆芦荟。 {:5_367:}
不过我google了我住的城市,没有Familienzentrum。下次要到Rathaus问问去。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9 18: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我家当时也处理掉很多。会爬的宝宝也得注意不要挖泥吃。
到了孩子大点就比较麻烦,会去外面玩,比如Spielplatz之类的,再大些去外面玩,特别是自己也认识一点东西了,就更麻烦了。
我带月月去草莓园,然后她看见花园里房东的草莓掉了就捡起来给我。现在外面的樱桃树掉果子也多。我现在只能告诉她,外面的东西不要随便拿,更不能吃。幸好她倒是从来不随便吃东西,家里掉的也会先拿给我看看。
我们这里也有叫Nachbarschaftshilfe的,可能各地叫的都不一样。我们住的这里的Nachbarschaftshilfe提供的东西不多,隔壁那块的稍微多些,所以我经常得开车去那里。
Ursula
发表于 2009-8-9 02:14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8-9 11:07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8-9 11:08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1-6 09:26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1-6 10:47
晨晨妈妈
发表于 2010-1-8 23:10
本帖最后由 晨晨妈妈 于 2010-1-8 22:11 编辑
孩子大点至少可以给他讲道理的。我家这个现在懵懵懂懂的,看到什么放到嘴巴里,拿他没办法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8-9 10:0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感觉再小的孩子,不定一定懂妈妈讲的道理,但是他能从妈妈的严厉的语气中感觉到什么。
我家老公很懒,儿子会爬以后我就买了专门的锁柜门的东东,但是老公嫌打开关上麻烦。每次儿子开柜门,他都要说,只能用眼睛看,不能动。偶尔儿子打破一两次杯子,把他自己都吓一跳,从那以后这个门真的不用上锁了。
老公喜欢花草,家里园里都是花草,有毒的,无毒的都有。每次老公都会让儿子闻花香,还让他只能用眼睛看,用鼻子闻,不能把花扯了。从小儿子就养成了看到花就拉过来闻,但是不会把花扯了。去别人家里也不用担心把东西搞坏了,搞破了。
一句话不管孩子多大,都要和孩子讲道理,反复讲,总有一天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月牙丨突
发表于 2010-1-9 01:22
另外说说一个德国天才儿童Karl Witte。读过井深大《零岁教育》的妈妈应该对他不陌生。卡尔·维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并且通晓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 ...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2 11: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狗了一圈,没有找到后来的发展,他就这么当教授到生命结束?没有其他的成就了?
那早教什么意义呢?就是剥夺了几年快乐的童年,早几年当教授而已。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0-1-9 01:55
我LG也是这么说,怕我给孩子太多压力。。。但是现在的社会也不同几十年前了,以前读个职高混个ausbildung出来也有稳定的工作,现在没有abi,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himmelblau 发表于 2009-7-2 20: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会吧,你是没有看到德国社会很多接受过Ausbildung的Facharbeiter,这些人虽然没有Abi,但绝对不是寸步难行。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0-1-9 01:58
只能说,学历高的可能会在这方面思考很多。
当然也和妈妈有几个孩子,是否工作,有多少精力等等有关。
我们托儿所唯一一个博士妈妈,她有四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在蒙氏,准备让其它孩子也进蒙氏。但是她就特别不乐 ...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3 08: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觉得孩子是在发呆的时候,也许是孩子想象力正在驰骋的时候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0-1-9 02:05
德国的早教重视的是人格和体格的培养,国内则是知识的灌输。幼儿园培养的是孩子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不是早早把小学该学习的内容都灌输进去。
trees 发表于 2009-7-3 14:0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0-1-9 02:05
德国的幼儿园并不是什么都不教吧。这里的幼儿园的确不象国内的幼儿园那样教孩子
读书、认字、算术,但是会教孩子一些其它东西。我儿子的幼儿园会要求小孩子自
己穿衣服、换鞋子,换下的衣服鞋子放在规定的地方并 ...
QCheng1 发表于 2009-7-3 16: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0-1-9 02:38
我也随便写写。
) ]7 N8 u+ R' O# A( e' v) B1.头三年是一生重要的基础。但是不是只知道吃喝玩,或者说孩子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孩子第一年学习的东西比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的东西要多,即使你觉得它除了吃喝拉撒没干什么好事。+ c8 L4 K) aH1 N/ Kq' v) s
2.孩子可能会对某些知识很容易接受,但是家长绝对应该考虑是不是对孩子有难度。: N% P4 Ly- B4 [+ [+ x/ ^
3.孩子的求知欲是天生的,但是对知识的取向却不是以家长的眼光决定的。这个是个好问题,应该时常反思。
* u# N6 P" C( y+ _1 X7 n$ W4.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会学到很多,即使以前自以为自己已经很懂了。如果是我不知道的,我努力先学先去体会。
. p& U! U$ w; w* o~$ T& O0 T\5.学习不等于就是压力和不快乐。我相信蒙氏的关于孩子学习的敏感期,在某段时间孩子对某些东西比较敏感,吸收得快,也可能某些孩子这个敏感期来的更早或者晚。不在这个敏感期,学某些知识会很费劲,方法不当甚至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w6 {6 Y9 PQ- t- k( p3 @6.就如我刚才写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只有游戏的童年不等于不学知识的童年,至少能保证是快乐的童年。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7 17:2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94:}
花花小陨星
发表于 2010-1-10 00:26
{:6_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