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推新版本 电视剧有望明年拍完
今年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诞辰60周年。昨天下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行了新版《平凡的世界》出版座谈会。评论家们一方面回忆了路遥为创作呕心沥血的付出;另一方面也感慨当下“路遥”越来越少。面世之初普遍不看好
在今天,《平凡的世界》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但在1986年,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刚问世时,却并不被看好。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回忆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完后,曾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除了极少数人对这部作品给予肯定外,更多的人是给了路遥当头一棒,甚至有的青年评论家,对他使用了非常刻薄的语言。”他说,当时先锋派、意识流等刚刚进入中国,大家忙于对写作形式的探索,认为《平凡的世界》这种传统现实主义的写法太陈旧、没意思。
座谈会让路遥深受打击,“会议结束后,我和路遥回陕西。起程那天漫天风雪,雪花横着飘,我们坐的出租车直打滑。我当时对路况很紧张,但路遥没有任何感觉,情绪低落。”
白描说,路遥在写作前,跟很多人表达过自己的一些观点,“他认为既然自己写的是最朴素的人,就应该用最朴素的手法来写,绝不在形式上搞过多的花样。”
当下“路遥”越来越少
在座谈会上,文学评论家们感慨最多的就是像路遥这样呕心创作的作家越来越少。
雷达说,《平凡的世界》一直火到今天,不光是因为作品中反映了1975年至1985年中国社会基层结构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作品描写了那种外在贫穷、内心高傲的人,描写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化的东西。“现在很多作家不是不聪明,但是没有和读者站在一个高度上。”
白烨说,现在很多长篇小说的创作,是血里兑水,而路遥的作品是真正的心血之作,甚至是拿生命换来的,“他写作时,因为写的时间太长,手都硬了,只能拿热水泡。这种事情,说出来很多年轻人不相信。”
李建军也表示:“现在很多人写作就是在电脑上敲字,不过心也不过脑,而路遥是将自己的心点燃起来,用自己的心写。”
白描则认为,研究路遥,除了研究他的作品本身,应该注重对作家本人的解读,尤其在当下的社会中,研究路遥那种咬定青松不放松的创作态度,研究他的人格。
电视剧有望明年拍完
路遥的女儿路茗茗也参加了昨天的座谈会。在聆听父亲生前好友回忆和讲述的过程中,她几度落泪。在路遥去世后,她便来到北京念书,现已大学毕业,在某文化单位工作。虽然她从事的工作与文学无关,也不写作,但她表示自己一直在看父亲的作品。
在座谈会上,她说:“父亲离开我们17年了,但是大家仍然记得他,仍然以各式各样的方式缅怀他、纪念他,这种深厚的怀念之情,作为晚辈,我深深地感动。”她替父亲表达谢意。
她还透露说,目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正在筹拍当中,有望明年与电视观众见面。
纪念活动陆续展开
据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韩敬群介绍,这次座谈会也是纪念路遥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其他将陆续举行的纪念活动还有:全国20家网络、平面媒体联合举办的“我与《平凡的世界》”读者征文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20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将担任征文大赛的评委;全新配乐长篇朗诵《平凡的世界》,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续广播》栏目中播出;路遥的手稿、信件及珍贵遗物展已在筹备中。 {:5_394:} 菊纹mm 孙少平, {:4_305:}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才是中国人应努力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不卑不亢,不自卑于平凡人的世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