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算学馆里的齐粟娘[一]
堂里的动静越来越大,连震云却无暇理会,他接了的家信,不等江苏漕帮的五纲漕船开到通州张家湾码头,已是匆匆出了京城,日夜兼程,向扬州而回。
京城双虹院中,齐粟娘坐在炕桌上,一脸担忧,“海静生了场大病,我看莲香在信里写得极是惶怕,大当家也是赶着回了扬州,还带着同仁堂崔大夫一同回去……”
比儿从齐粟娘手中接过莲香信函,细细看了半会,“奶奶,奴婢看着海静的病虽是重,好似也稳下来了。但莲夫人字里行间,尽是害怕恐慌之意奴婢以为,总是有些缘故才是。”
齐粟娘一愣,“你的意思是,海静这病儿和莲香……?”
比儿摇了摇头,“奴婢也拿不准,一则是隔得太远,二则连大当家后宅里现下必是乱的。连大当家扶了两个偏房,抬了三个侍妾进府,后宅里的主子们一多,正是要立规矩的时候,偏偏连大当家正巧上京,大管事和二管事跟出来。”
齐粟娘慢慢点了头,“确是如此,没得个规矩,后宅里也安稳不了,莲香若是能压得住”
比儿看了齐粟娘一眼,轻声道:“莲夫人根底儿不足,又不够得宠,做偏房倒也罢了,做正室怕是压不住。后宅里只要一乱,什么事儿都能出。”顿了顿,“大爷府里,已经是算好了。大奶奶是大爷心头上的人,又是书香门第小姐出身,抬进来的尽是行院里头的歌妓一流,小事儿免不了,大事儿不会出。”
齐粟娘叹了口气,“你说得是。哥哥府里再乱,只要嫂子容得下,也没人敢去动彩云肚子里的孩子。”
比儿突又笑了起来,福了一福,“奴婢不怕奶奶怪罪,奶奶多亏是宫里头侍候出来的,又是十四爷门下的人,身价儿高。大爷当初挑了奴婢过来,想给爷做妾生儿子,也是看着奴婢没有根底儿,闹不出来……”
齐粟娘苦笑着,喃喃道:“我何尝不明白,当初我不过是个不能见天日的逃奴。根底儿怕是还不如行院里的姐儿们和园子里的戏子。若是没有爹娘收我做女儿,婆婆订下我做媳妇,皇上看着陈大哥把我送到皇太后跟前侍候我哪里又能做安安稳稳做正室嫡妻”
“奶奶说什么”比儿听得她含糊低语。不由问道。
齐粟娘抬起头来。伸手握住比儿地手。慢慢拍着。“若是没有十四爷护着我。成亲七年。这府里早不知塞进了多少比我有根底地妾室……”
比儿正要安慰。外头突地传来一阵急急地脚步声。“奶奶。宫里算学鸿文馆差人来。诚亲王召奶奶进宫一趟。
”
陈府里地马车出了西直门大街。一路驶向了紫禁城。
齐粟娘穿着宝蓝色喜鹊登梅十八镶旗袍。青缎小银扁方。左右各插金钗碧簪。踩着短花盆底水蓝竹鞋。一步一摇进了庆宫左近地算学馆。甩帕子施礼。“臣妇给三爷请安。”
三阿哥笑道:“起来罢。皇上说你是女塾师,如今我也要叫你做先生了,你过来看看,给他们说说西洋虚拟法。皇上和陈变之都不在,实在是没办法了。”
齐粟娘从太监手中接过《梅氏算学丛书》,何图华领着宗文格、讷定苏等八人齐齐施礼道:“先生。”
齐粟娘惊了一跳,连忙侧身以避,“妾身不敢。”
三阿哥看着齐粟娘不敢上师座,侧身站在桌边,给何图华等人讲解西洋虚拟法,微微一笑,“……规矩儿倒是足……知道分寸……”
饶是西洋虚拟法远不算是高深之术,齐粟娘还是讲得口干舌燥,才让何图华、宗文格、讷定苏三人粗粗理会,其他几人尚是半知半解。
眼见得太阳西沉,诚亲王笑道:“今日就这样罢,陈夫人且回去,明日老时辰我再差人去接。”又笑道:“陈夫人要紧把何图华教明白了,他可是陈大人的得意弟子,只等他学会了虚拟法、三角推论法,马上就要去直隶跟着巡河。”
何图华本是众人中最出众的,齐粟娘难免也对他另眼相看,如今听得是陈演极爱,落足目力打量。只见这何图华二十左右,唇红齿白,文质彬彬,因是满旗贵勋出身,年纪轻轻便是五品司官,一身石青朝袍穿得整整齐齐。他见得齐粟娘看过来,又恭敬施了一礼,“师母。”
齐粟娘笑了出来,这回却没躲开,“何大人多礼。”
何图华弯腰拱手,头不敢抬,一路把齐粟娘送到了算学馆门口,齐粟娘连忙谢了,请
去。
齐粟娘走在宫道上,回头看着仍在石阶上弯腰拱手的何图华,又是笑又叹。
皇帝不在,宫门前人迹稀少,只有零落落的太监引着主子们进出,齐粟娘登上马车前,便见得有太监引着主子出来,远远看着,是四爷、八爷几位办事阿哥们的身影。
齐粟娘坐在马车里,一边奇怪着四爷和八爷怎地走在一块儿,一边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齐粟娘便去了齐强府里看沈月枝和彩云。
“没料到那样的满旗贵介如此尊奉儒礼。”齐粟娘坐在沈月枝房里,一边喝茶一边笑道,“我看着他弯着腰不抬头的样子,都替他腰酸。”
沈月枝笑了出来,“皇上尊奉儒礼,满旗里地有些才识的自然易得青睐。你说的这个何图华我也听说过,好像是钮碌氏的子弟,出生还在董鄂氏之上。皇上格外看重些。听说和四爷府里也有亲。”
齐粟娘笑了出来“想也是如此,我还在奇怪,我们家地爷什么时候有个得意弟子了,怕是皇上的得意弟子才对。”
两人笑谈了一会,齐粟娘因着担心晌午后宫里来人接,也不用饭,便辞别回会馆。沈月枝要送,齐粟娘笑着将她留在了院子门口。
齐粟娘带着比儿一路向二门外走去,却见得月钩儿院子里传来隐约的骂声,“哪里来的奴才淫妇!日日挑唆得爷们颠三倒四,倒欺负到老娘头上!”
齐粟娘眉头一皱,“月钩儿骂谁呢?”隐约听得有人劝着,“……这媳妇子不是一般……”
“我呸!从他爷身上拉下来的媳妇,自然是不一般!甚的好老婆,也不枉叫他汉子这样挟制,这个差那个差都让他汉子去,这府里地正经奴才倒去不成!老娘也是个饶人的!我若叫这奴才淫妇还吊在齐家,也算个姨娘!”
“……姨奶奶替奴婢的男人作主……”
齐粟娘脚步一顿,正要向月钩儿房里去,比儿劝道:“奶奶,时辰到了,那宫里不定什么时候来接,三阿哥昨儿已是和奶奶说了,必不能叫三阿哥等的。”
齐粟娘叹了口气,“你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路回了江浙会馆,没料到诚亲王跟前的荣喜儿倒比昨日还来得早,正在门口撞上,立时接着去了。
齐粟娘未来得及换旗装,穿着一身翠蓝大洋莲春衫,凤尾碎金百折裙,跟着荣喜儿进了算学馆地门。
她正要行福礼请安,却见得一抹明黄人影,顿时骇住,连吞了两口吐沫,“臣妇……臣妇给太子爷请安,给三爷请安。”
太子爷正和何图华等人说话,闻声看了过来,打量了半会,“老三,她是?”
诚亲王笑道:“太子爷不记得了?他是陈变之的妻室齐氏,当初在宫里侍候过皇太后。”
太子爷一愣,“竟是她?”又看了几眼,“起来罢。”转头笑道:“我记得皇阿玛当年夸她算学好,比咱们都强,特意使着她去震服西洋教士。这会子,你叫她来是给他们说算学?”
诚亲王点头苦笑,“若是咱们这边的算术我还能勉强教教,皇上偏偏要教他们西洋算学,我地老底儿都掏空了,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平日里是陈变之教,皇上有闲时也教教,现下都不在,只有叫她来了。”
太子爷点了点头,挥挥手“你们开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齐粟娘眼角瞟着宝座上那一抹明黄身影,只觉背上汗毛儿直竖,不论是不是误会,她对太子的害怕从畅春园,到九皇子府,再到御船上,就从没有停止过。
当初太子被废,她躲在扬州府衙后宅内室里欢天喜地三呼万岁,没料到不到一年,又被皇上复立。
她想到此处,心中忍不住暗叹,八爷再厉害,府里只有一个嫡妻和几个侍妾,也没听说过为女色逼死人命地事儿。
以她的小识见儿,横看竖看,她都觉着八爷比太子爷更有帝王相……
诚亲王看着齐粟娘一边抹着汗,一边吭吭哧哧地讲解,把何图华几人说得如坠云雾。不一会太子爷起身去了,她立时精神抖擞,口齿伶俐,不禁笑了出来。
站在诚亲王身边地荣喜儿悄声道:“陈夫人怕还是记得畅春园里头的事儿呢。”顿了顿,“奴才听说,如今九爷府在江南那边的生意,全在这位陈夫人手里……”
诚亲王微微冷笑,“没见着太子爷盯着她看了半会?难不成还是看着她如今出落了?老十四当初胡折腾,竟是收了个好奴才……”
第二十章 算学馆里的齐粟娘[二]
阳在宫禁中撒下最后一抹黯淡的光影,四月里的晚齐粟娘开先出了身冷汗,在宫里呆了这许久,便觉着身上有些冷。
她一面想着自个儿身子果真比以前弱了许多,一边笑着别过何图华。慢慢走在算学馆与庆宫间无人的青灰色宫巷中,齐粟娘看着比昨日更晚的天色,苦笑一声。
还在半道上,天已是全黑,只有通向宫门的大道上立起了成列大红宫灯,加上各宫门前的灯笼,不足以照亮各处的宫巷。
齐粟娘身上越冷了起来,不知觉的,便有些晕晕沉沉。她迷迷糊糊想着,不该为了省事谢绝了何图华递来的灯笼,前头的路都看不清了……
前面丁字路口,正中是伸向毓庆宫的宫巷,右边回算学馆,左边通向宫门大道。通向宫门的宫道上两个红灯笼忽明忽暗,隐约有太监提着,引着晚归的主子们离去。
齐粟娘强振起精神,快走了几步,打算跟上那红灯笼离宫。突地一阵呼刺刺阴风刮起,她立时被吹得打了个寒战。
齐粟娘扶住墙,用冰冷的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只觉得烫手,宫道上的红灯笼渐渐又远了些。
齐粟娘甩了甩头,把晕沉沉的感觉抛了开,正要迈步去追,却猛见得对面毓庆宫宫巷中摇晃出一个熟悉的人影!
齐粟娘惑惑看了过去,顿时惊得手脚冰凉,她尖叫一声,拨脚向宫道上两个摇晃的红灯笼狂奔而去。
红灯笼停在了宫道上,叱骂声传来,“没规矩!哪个宫里的奴才!乱叫什么?惊着主子们了!”
齐粟娘提着裙子在宫道上飞跑。一颗心狂乱地跳着。只觉四面阴风惨惨。尽是冤鬼索命之声。那鬼魅般地人影似是紧紧在身后追来。这太监地叱喝声听到她耳中竟是万分亲切。
她跌跌撞撞狂奔到近前。扑过去一把抓住那太监地衣袖。喘着气道:“李……李公公……”
李全儿被齐粟娘惊了一跳。“齐姑娘?”见得她面上吓得一片惨白。死死抓着他地衣袖。一个劲向灯笼边凑。不由苦笑道:“齐姑娘。四爷和八爷在。”
齐粟娘缩在灯笼边。听得“四爷”和“八爷”几个字。只觉那阴风儿越来越寒。呼号声越来越大。这时节。算她在内。一窝子地同伙伫在这里。难怪让鬼不得安宁。她哆哆嗦嗦行礼。“给四爷请安。给八爷请安。”
秦全儿把手中地灯笼向齐粟娘移了移。顿时换来了她感激涕零地目光。四爷看了她一眼。“行了。跟着一起走罢。”
秦全儿看着齐粟娘挂在李全儿身上。一步一回头。牙齿打战地声音越来越响。看了看四爷和八爷。开腔问道:“齐姑娘见着什么了?”
齐粟娘满脸恐惧,颤抖道:“刘……刘三儿……”
同行的四人皆是一惊,四爷和八爷互视一眼,四爷慢慢道:“处置干净了。”齐粟娘听得他在这阴风惨惨的地方,说出这话,只觉寒毛儿直竖,满耳都是诉冤索命之声。
众人走到了宫门边,各府里地马车前皆吊着角灯,停在不远处。八阿哥微微一笑,“四哥若是这样说,必是干净了。”
齐粟娘看着八爷面上如阳春三月般的微笑,打了个哆嗦,松开李全儿的衣袖,僵着脸施礼,“臣妇告退。”待得四爷微一摆手,立时急急退走,只觉离这两位更应该被索债的爷越远越好。
比儿提着灯笼,扶着齐粟娘下了马车,立时便吃了一惊,“奶奶可是着凉了。”一面将齐粟娘扶回房里,一面差人去请大夫,捉药。
折腾了半宿,齐粟娘吃了苦药躺到了床上,迷迷糊糊想着做了替罪羔羊的刘三儿,久久无法入睡。她辗转反侧,终是深更半夜唤了比儿进来,叮嘱道,“明日到大爷府上,请大爷得空儿过来和我说说话。”
比儿满心疑惑,也只得应了。
第二日,齐粟娘还在睡着,陈演差人捎回信来,皇上带着他巡视黄河河工,又得过几日方得回家。
齐粟娘接了信儿,倒也未放在心上,只琢磨着不想再去宫中。然则,荣喜儿午后又来了,万般不情愿的齐粟娘仍是被诚亲王召去了算学馆。
她心不在焉地说了一会算学,便打讷定苏等人自去做题验算。何图华已是学会西洋虚拟法,自顾自抱着黄河河图在看。
齐粟娘怔怔呆,不知不觉眼睛便落在何图华面前地河图上,何图华连忙站起,“先生随皇上巡了北漕河,现下又到了黄河,捎信儿来命我多多查阅黄河冰凌的卷宗,学生正在查看黄河河图。”
齐粟娘勉强点了点头,随意道:“黄河冰凌一向打上游来,与京城想是无干,现下还是四五月,怎的就想起这些了。”
何图华叹了口气,“河南、山东、陕西各省这一两年冬季极寒,下游黄河时常封冻,上游开冻时,下游还未溶冰,冰凌河水一来,便是大灾不断”
齐粟娘一怔,想起那一世这样的冰凌洪水也曾有过,都是在河源上观测溶冰的时日,根据流速算好到达下游地时辰,用火药爆开冰面。
只是这时节火药虽有,要到危险的黄河河源上探查实据画成黄河冰图却是极难,怕是丢了几条人命也不见得办得成,陈演和何图华必也知道,她也只能默默不语。
何图华坐了回去,不断地翻阅卷宗与河图。
太阳渐渐偏西,齐粟娘再一次站在算学馆门口,看着黑漆漆的宫巷。她接过何图华递来的红灯,微笑道:“何大人进去罢,明儿要讲三角推论法。今儿把西洋虚拟法好好整整才行。”
何图华面带犹豫,“听说师母昨日似是受了惊……”
齐粟娘心中讶异,没料到何图华日日泡在算学馆里,消息竟是这般灵通,想来果然是满旗贵勋出身,总是有些门道。他这样的人物去治河,想是要比陈演当初要容易得多。
“何大人放心,昨儿没拿灯笼方才花了眼。今日必不会有事的。”齐粟娘走下阶石,回头催着何图华回了馆,提着灯笼慢慢走在宫巷中。
远远的,庆宫里灯火辉煌,把昨日地阴风扫去不少。
眼见得快到丁字路口,宫道上成列的大红宫灯很是明亮,却没有一个人影。齐粟娘不自禁加快了脚步,突地对面黑洞洞的宫巷里飘来了一盏灯笼,一忽儿红,一忽儿白,顿时把她吓得脚软,挪不动步。
她背心冷汗直流,猛一咬牙,狠狠瞪着那应是刘三儿的冤魂白灯笼,正打算不管是人是鬼拼了再说,却见到灯笼后走出一个小太监,打了个千儿,“陈夫人,小的奉主子命来送您出宫。”
第二十章 算学馆里的齐粟娘[三]
粟娘见那小太监在灯笼下的影子,分明是人非鬼,“这位小公公是……”
小太监笑道:“奴才是双虹格格跟前的人。格格听说夫人昨晚受了惊,特让小的在这处儿等着,好送陈夫人一程。”
齐粟娘松了一口大气,欢喜笑道:“劳烦小公公了。还请小公公回复双虹格格,实在感她盛情。”
齐粟娘和小太监一路走向宫道,远远的宫道上又亮起了一两盏红灯笼,似是有太监走动。齐粟娘见得有人,心中一定,扫过那小太监手中的灯笼,笑道:“小公公手上的灯笼奇怪,怎的一面红,一面白,倒似个双面观音似的,怕不合宫里的规矩。”
小太监笑道:“不瞒陈夫人,这是太子爷还圈在里头时,双虹格格自个儿亲手做出来,替太子爷解闷的。如今出来了,虽是不成样子,格格却舍不得丢,太子爷只说由她爱用便用。”
齐粟娘听得双虹果然得宠,心中欢喜。此后凡她天晚出宫,这小太监总在通向毓庆宫的宫巷口等着,齐粟娘再没有看花过眼。过得几日,齐粟娘教会了何图华三角推论法,他赶去直隶巡河后,三阿哥便不再召她入宫。
比儿虽是去了齐府里,齐强却是忙得不落家,比儿看着齐粟娘面上的不安,劝道:“奶奶放心,奴婢留下话儿了,大爷一得空儿必是会来地。
不过是等几日罢了,现下大奶奶都有大半月未见着大爷了。”
齐粟娘点了点头,独自在房里寻思了半会,将京城齐记牙行的帐册调了过来,查看半年来江南二十一处牙行进货事宜。她正坐在炕桌上细看帐册,听到院子里响起脚步声,“妹子。”
齐粟娘心中一喜,连忙下了炕,到门前欢喜迎住了齐强,“哥哥日日在九爷府里忙,连嫂子都大半月没见着你了,今日怎的有暇?可回过府里了?”
齐强笑而未答。齐粟娘顾不得问他太多。端详了他半会。“瘦了些。脸色也不好。”看向比儿。“给大爷倒莲子清心茶来。天气有些热了。给他去去火。”
齐强在炕桌边坐下。随手拿起炕桌上几张纸看了看。顿时笑了出来。“妹子。你这帐算得好生明白。我那年回京城。秦道然还和我说你是个管帐地人材。你帮着操办了一回洗三宴。他明知你暗地里动了手脚。把太监们那一块多用地例钱冲平了。愣就是找不出毛病在哪里。”
比儿捧上了莲心茶。齐强接过喝了一口。苦得砸了砸舌头。放回了桌上。“后来我和他提起。让你替我看着江南生意。他二话不说就点头了。还帮着在九爷面前打了包票。他果然比我有眼光。”
齐粟娘一愣。掩着嘴直笑。“这地上地算帐法儿。进进出出乱得很。太容易做手脚。不过是些加加减减地东西。一扯到银钱。谁不厉害?宫里地太监嬷嬷们没学过算学。照旧算得贼溜。至于现下我那几个绍兴师爷也不是白请地。总要学到两手。”
齐强哈哈大笑。从比儿手中接过另一盏莲子百合茶。塞到她手里。“歇一会。喝口茶。”
齐强看着齐粟娘慢慢喝了半盏苦茶。开口道:“妹子。两湖牙行里那一块地两球官纸生意。我想加个副管事。”
齐粟娘手中一顿,看了齐强半会,“官纸生意虽不是最好的,却也有些赚头。新管事能替你赚得更多?”
齐强犹豫着点了点头,“新管事对京城、直隶各处的衙门里都熟,多走动走动,那些衙门里更容易订咱们进货的两球官纸。”
齐粟娘欲言又止,斟酌了半会,“你是要把新管事使到两湖去?不让他在京里呆着碍事?”
齐强陪笑道:“也是,让他两头跑着。”顿了顿,“不过是让他得些油水,正经事儿不让他碰,还是原来的管事掌着。”
齐粟娘慢
点头,“若是这样,自是没错。哥哥拿主意就好,知会两湖牙行。”
齐强笑了起来,“我让他呆会来给你磕头。”端起桌子的莲心茶又喝了一大口,苦得皱了脸,照旧放下,从怀中摸出一方印章,“妹子,这个你收着。”
齐粟娘接过一看,见得是齐强和各处货商、二十一处牙行掌柜往来接洽的私章,心中一惊,“哥哥……”
齐强叹了口气,“一则,九爷上回差着我到江南办地事儿正是要紧处。二则,我多是要跟着秦道然跑朝里的事儿。太子爷这阵子动静越来越大,皇上也不管他,各位爷门下失官去职,甚或丢命抄家的不少。这两头都忙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这些生意到底已是顺了五六年,又有你替我看着,不会出大事。”
齐粟娘听得心惊胆战,再想起这几日心里的担忧,“难怪我前几日见着四爷和八爷走在一处儿哥哥,九爷他不会出事儿吧?你凡事小心些要不我去求求十四爷让你从九爷府里出来”
齐强笑了起来,“那些门人倒也罢了,太子要整治到九爷头上,等皇上驾崩了再说!他现在没有了索额图、没有了三爷、四爷、十三爷,失了这些大臂膀,还能怎么样?谁输谁赢难说得紧。”说话间,站了起来,“十四爷当初没应下的事儿,如今更不会应了。你放心,只要九爷府没被抄,哥哥不会出事的。九爷府里还有事儿,我先走了。”
齐粟娘跳下炕,追着齐强给他整了整微乱的衣摆,抚平上头的折印,看着齐强,“哥哥小心身子。”
齐强摸了摸齐粟娘的头,“放心。”
比儿看着齐强走出了院子,低声对齐粟娘道:“德隆在外头等着,要过来给奶奶磕头。”
齐粟娘依在房门边,看着早已见不到齐强背影地院门,叹了口气,“叫他进来罢。”
比儿扶着齐粟娘进了房,看她盘腿在炕桌边坐下,亦叹了口气,“奶奶不用烦心,说不定是好事儿。德隆不在京城里揽差,那府里的奴才也会到处诉苦。
大爷这阵儿已是极辛苦了,没得叫他为后宅里的事再烦恼的道理。”
“我也是这样想,便也没开口催他把德隆撵走。”齐粟娘叹道:“他这样忙,还有兴致去那媳妇子宅里,想见得那女人会侍候,能让他舒心,我……”无可奈何端起莲心苦茶,“太子爷一废一立,不单是朝上,各家里的事儿都乱了……”
德隆从江浙会馆走出,回了自家的宅子。那媳妇子笑着迎了上来,一叠声催着丫头到厨下去取热饭热菜,“这般快就回来了,怎么样,大差使到手了?”
德隆笑道:“大爷带着我去会馆,和姑奶奶说了。姑奶奶不过交代了两句,就让我明儿起程去两湖牙行。过几月我回来,把江南那边时兴的料子、首饰多多给你捎上。”
德隆媳妇听得他明日要走,给他泡了茶便转身开柜子收拾衣物,笑道:“你日里只说大头儿在姑奶奶手上,看不上京城里的小油水,埋怨老娘说些虚话儿哄你,如今怎样?你只管放心去,等我再寻着机会,把安生那贼囚根子发作了,就让你当二管事,咱们更风光。”
德隆媳妇边说着,边转身过来,见得德隆换上一身簇新绸长衫,收拾银钱、荷包、香茶袋儿,顿时狠啐了他一口,“你且断绝了这条路儿!只在那赌窝子里混!一时输脱了,又吃人挣锋扯打,群到哪里打个烂羊头!明日便要上路,还不消停!老娘好容易赚这份家业,没的再叫你败光!”
德隆只是笑,抬腿儿便出了门,德隆媳妇一时没拉住,恨得只骂,“行货子!贼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