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31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xizhu 于 2011-1-31 04:00 编辑
- \ v2 i g9 w" T5 U: R% U
# N1 k5 K/ U' a$ |2 W0 @4 ]& a- I: I @0 \: \5 I
# m7 a7 a; Y7 @2 s* a) t9 s这是一部需要静下来心来,慢慢看,细细品的片子。很香港。来自香港或者和那同根同源的地方的人,应该会很有感触。好像回到家了。此外,看这个片子另外一个收获是,赫然认识了苗可秀。( N7 }1 c- h p* ] O! r$ t! ?! f
! g. a- x* t7 g- H依旧,转一些来自别处的有共鸣的影评:$ {& {' q9 Z3 Y" T9 X) t
/ R' M3 P' R3 b3 }5 q5 `
-----------------------------东风破。麦婉欣作品。画面绝美,配乐超凡。其实应该是很好的故事。关于两代人。关于离开家乡。关于回家。香港人拍这样的故事总是很动情地,因为每一个香港人的历史里,应该都有一段叫做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0 n* ]; p" H4 d2 O. a
9 `' Z6 V) u4 ]- R1 m eva和林山都演得很好。表现出了历经世事的人的沧桑与淡然。对过去有留恋与静守,也有宽容和释怀。喜欢他们最后见面时相视而笑的一幕。其实那时,eva仍有年轻时的端庄,但已经不美了,林山因为战争和疾病,与年轻时的风流倜傥已经判若两人了。但是他们仍旧能一眼认出彼此,好像中间如此漫长的几十年,都只是过眼云烟。我很庆幸没有出现他们激动如年轻人冲上去拥抱的镜头,不然该是多么可笑啊。其实他们的故事也是那个年代很简单的故事。相爱的两个人,因为家庭的影响和年轻时的迷茫而错失了做决定的时机,最后一个远渡重洋,另一个陷于战乱,一别便是一世。这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故事,而且也似曾相识吧,比如,情深深雨蒙蒙里。但是情深深雨蒙蒙拍出来就是聒噪的闹剧,而这一部是宁静的。好像在叙述别人的故事,但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的故事,永远不可能是别人的。
! j) j' g, H) s) w Z9 D# |+ g: `; y. y% A/ E+ l: S' E/ J* }9 x
3 C" J: _( v( G8 m----------------------一向沉醉于香港氛围。被英国殖民过的中国土地,中西文化在那里相交相融。所以人们听着收音机里的粤剧,一转台就是英文爵士曲。他们说着广东话,不时又夹进英文单词。他们兴早茶叹各式点心,也兴下午茶叹咖啡。而那样的地方,身后艰辛而厚重的历史必然不少。先是一个小小渔港,然后被英国殖民,然后抗战时变收容所,解放后大陆客偷渡过来,又有不少人从香港被“卖猪仔”到外国做劳工。可以讲的故事太多太多。而他们的聪明之处,是选择不像大陆那般严肃官方处理,硬生生将一段段故事变成类似《复兴之路》等刻板教材,硬要将苦痛和屈辱强调,以激发民族感。只是以平常心,是怎样该怎样,有时甚至加入一点点自嘲的幽默,还有些少清新文艺,便是一篇篇引人入胜,从而令人接受,并铭记的历史故事。
6 _) [) h, l/ b3 x( F! ]* e+ O' J* w% ?6 z. D, g l* m2 l# N
至于本片中大量的音乐,更是为此片加分不少。导演所用的歌都是香港一支只有一个人的乐团ketchup,但这些英文歌却都是七十年代的风格,是包括导演在内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总体来看,本片的音乐大多是欢快轻松的调子,这也奠定了本片的感情基调:不悲。想来也是,二花与林山最终相见了,二花在屋契上签了字,阿南和二花也最终回到了家乡,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没有未完成的愿望,结尾甚至有“破旧立新”的意味,呼应了片名,一切终将过去,新生活终将来临,死亡也是,关键是要面带微笑面对。
; Z( { o: i8 Q8 U" \. x2 D8 }2 F9 {! U
7 u# h, u! ^5 F. j; x 离开,是为了回来,寻回历史,找到每个人的“家”,乐观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带微笑地活下去,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 P1 T& b" g9 S
' K9 M& C/ q( n6 |/ i. p5 H 山,普通的山6 _6 d1 ?. E5 E: L6 Y% M
花,普通的花
. I# }1 {! D( e; f, S) e% {# K8 n$ d 花开遍山,山长满花6 W% N9 d1 w8 H
花,依偎,山,守护4 V+ c0 M: |/ C- Q
山还在,花依存 % P3 ]$ A! [ B4 h! Y5 H; R
7 u( ~ ] ?% U ♥ love brings out the best in us, and sometimes the worst, sometimes the forgotten.' j0 o/ H9 a/ V8 B e
6 {/ s6 ]' Y! g: R, N
we still keep trying,
3 z" C, Z9 }' M/ L8 S% Q waiting for love,9 M, F4 q% ^- j) ^4 M9 p: @" {; f
looking for love,, |; G3 u; d5 u( Z0 C; ^2 L5 G9 M# Q
falling in love.8 |# _) i. O( N) u" j
* C: V. m& u, [1 t -- by ketchup ♥/ |! z8 F. l( K# p g
) f6 ~, I1 e- ~( n5 @# H4 M1 n% H, ?! x6 d* Q8 B5 q. m k! p
---------------------早上起的不是很晚,把电影《东风破》看了。片名自然会联想到某首流行歌曲,可是看了解释之后才明白,明白了才觉得不错。“东风破”是什么?每年春天的第一阵风都是由东边吹来,从来不变;是一个不会完结的“圆”。《东风破》的名字是来自古代民间一种曲的形式,叫做曲破。破是一种表演的技巧,在音韵上随着感情增多减少,像音乐里的即兴。因此,“破”有种“破旧立新”的意味,而“东风”亦代表一股新生的力量,破除一些旧的习惯、想法,甚至从破灭、消亡中再生,迎接更光明的未来。8 k( q" q$ b% [* |, G/ S
: ^% t% G# d( `; @8 U1 T" s 麦婉欣作品,浓浓的怀旧,绝美的画面,不煽情,但是情感都在其中,有我喜欢的音乐style,后来知道是一个叫做ketchup的Band,不同人在一起,却为对方的生命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年青人要愛自己、相信自己,才有更美好的生活、进而有更美好的世界。每一个镜头都被仔细处理过,柔光,暗角,逆光,暖黄色调,极其严格的构图,灿烂的阳光,温暖的画面,阿南的服装很突出,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充满个性。剪辑和配乐更是大放异彩,增分不少。导演自己后来也承认对美的追求到了“变态”的程度,这是一个梦幻的色彩世界。
' t: q$ U+ j! ~3 t3 n/ q, w. v% Y, a6 M+ B/ a7 H) H
几个老戏骨让人惊喜不已,做足了功课来表演,苗可秀演过电影《精武门》《猛龙过江》和李小龙有过一段情史,秦小曼的原型,当年的风华正茂如今已成美人迟暮,她仍然未结婚,至今她每每去温哥华旅游,一定会去西雅图李小龙墓地前拜祭故人。谈起从前的事,只是淡淡的叹息与蹙眉。影片中不乏有难忘的桥段,官恩娜为泰迪罗宾弹奏《After you've gone》, 年轻的林山为eva 点播的爵士曲,处处弥漫着七十年代的气息,有人说这是一部有爱的片子,一个关于时光与传承的故事,这是一个惊喜,双方要懂得从对方的角度去沟通及理解, , r4 N) n- I. ?, A
( R) s1 M* o/ I2 i 我看了一遍留在我脑海中的影像,空无一人的洗衣店,借来的行李箱,便签,红褐色的榉木地板,开心餐,吃着面的小姑娘。狭窄的过道,带着没有塞斯镜头的相机拍自己喜爱的画面,每天早上要记得吃药,晚上写信,阿伯煮了饭,熬了汤,桑叶牛骨汤,汤头歌,天冷的晚上和你一起走在街上,买给你可以暖身子的食物,车前草,夏枯草,川贝,音乐盒,绣了花的针灸袋,为了他学会烧菜。' D6 ?9 v) Y4 d+ K3 n
- p: |0 S/ o; C, Q 再说一下影片中的场景和台词,"义庄",清净、简洁,那些光线把它照得甚至浪漫!它、对生、死的包容,无分时间、类别的默默做好,中途站/收容所的角色。当中的情感轻描淡写,却大爱深远!对生命的尊重!"医馆",老得几乎"入棺"、但却充满人味、人情味!几乎嗅到那些木栏河、梯级、木台凳的旧味、百子柜的药材味。这一段摘自FB。, _! i. c2 w4 V V- m/ z- F
% E7 A' v- B8 T
电影旁白 自己整理8 A' D8 s Q* a& N, Z
% r1 z' d3 {1 w/ \2 D7 c5 C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们自己没办法选择的东西似乎很多,包括生,不知道死算不算?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跟着自己一辈子的符号,就是我们的名字,家人给的不由得自己选择,先人留了姓给家族,而名字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以前很少人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相信姓名跟自己有一种特别的关系。可是到现在,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从新来过,只要不喜欢。
. N9 U! D# F' P4 [8 A: i! \4 Q
- `* W2 U# Y9 _$ P& O% j4 F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最好的,你没有选错!!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