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76|回复: 4

ZT 从《宫》看男女关系中的“双重枷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8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有点长的一篇博客,但是看了满有感触的,尤其是在这里看过姐妹们很多感情帖之后。
作者简介:钟谷兰,一个与你一样在生命中经受苦乐忧欢历练而挚爱生命的人。心愿:热情地活着,勇敢地去爱,快乐地分享,让生命如花盛放。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咨询硕士,“生命之花”工作室创始人,曾任“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著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译有《萨提亚冥想》、《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等。

--------------------------------
最近才买了前一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宫》来看。本只是看着玩玩,不曾想因为自己近些时人际交往中翻腾起来的一些经历,与为了做翻译临时抱佛脚看到的《从教练到唤醒者》(由NLP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所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让我有了更多的反思与感触。

在《从教练到唤醒者》一书中,作者谈到了卓越的人类学者和系统论者格里高利•贝特森所述的“双重枷锁”(原书译为“双重约束”,英文是double binds,联想到毛姆的名作Human Bondage译为《人性的枷锁》,感觉这里译为“枷锁”也更能展现其涵意)这一概念,即:某一件事情,你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亦即两难的困境。

我看到这里,心中一动,觉得自己生活中不时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不知道哪里出了毛病,怎么努力都弄不对”,因此我连忙读了下去。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双重枷锁(以下两段摘抄自《从教练到唤醒者》第210-211页):

一个男孩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医院里度过一段时间后,男孩的病情已经稳定,可以接受探视了。一天,男孩的母亲前来,问候了孩子以后,这位母亲说道: “给妈妈一个拥抱好吗?”孩子顺从地前去拥抱妈妈。然而当他拥抱着她的时候,男孩的母亲表现得极不自然,身体僵硬,对和孩子的身体接触明显表现得不舒服。作为对这种非言语信息的反应,男孩松开了胳膊,稍感几分困惑。这时,孩子的母亲问道:“出什么事了?你不爱你的妈妈吗?”孩子变得更加困惑和不舒服,紧张加剧,不敢再看母亲。这时候,妈妈告诫孩子:“你真的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两人之间以这种方式继续互动,男孩子的焦虑逐渐上升,直到最后上演了暴力的一幕而不得不被捆起来。

对此书中的分析是:在这其中,母亲的第一个信息是:“如果你不拥抱我,你就不爱我。(所以你就得不到我的赞许)。”然而第二个信息是:“如果你拥抱我,你会让我不舒服,我会退缩(所以你得不到我的赞许)。”这就是“不做也是错、做也是错”的双重枷锁。这个案例里还有第三个信息,是关于这个男孩子对双重枷锁的境地的反应的,那就是“你真的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暗示问题是出于男孩子不能控制情绪——“你感到困惑意味着你有毛病,你陷入的痛苦恰恰是自己性格有缺陷的标志”——而不是这位母亲自己的身心不一。对此作者评论道:“简直就是颠倒黑白”,“正是双重枷锁的这第三个方面,使陷入其中的人在精神上无法忍受。”

最近我正体会到这样的一些东西。这是很多女人所处的境地。

就以《宫》里头的故事来说,四阿哥的两位福晋金枝和素言,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陌生或久远,很可以代表从古至今很多女子所接受的教导与所承受的命运。她俩都迫切地渴望着被爱,而且都使尽了浑身解数来试图获得这种爱:无论是讨好谄媚(看一看金枝每次所努力做出的低声下气微笑的嘴脸),牺牲自己,处处为对方考虑着想,还是毫不留情的排除异己……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自己能在寄望的男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这一切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虽说四阿哥也不是没有对她们温柔的片刻,不过说她俩从未被真真切切地爱过(像晴川被八阿哥那样)是毫不过分。

这是为什么?要说她俩长得也都很漂亮,能歌善舞,素言更是连烹饪、书画、拳脚都样样精通。她们哪里不如晴川?心眼不好吗?她们一开头也不见得就如此。虽然我们常常接受了编剧的安排,把这些配角的人物只当作主角的陪衬、对比或要扫除的障碍,并没放在眼里,然而我们实是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与关心,因为她们就是我们自己。

也许我们没有她们那么狠毒,也没有她们的拳脚功夫或传奇经历,然而我们可曾也像她们一样地寻求爱、盼望着能有个男人一心一意、温存良善地对自己?我们可曾也为得不到爱而痛哭、努力、挫败?我们可曾也惶惑:为什么我们努力地减肥、做美容、修身养性、做学问的同时不忘了要温柔善解人意、在职场上竞争的时候还要照顾好家庭、养育孩子孝顺公婆……却永远似乎还差那一点什么,总是没有得到自己渴望的爱情。即使这个男人没有在外头沾花惹草,但是两人关系中的温情爱抚…… 你知道,你懂得我在说什么。很多女人没有晴川那么幸运。

甚至不仅是在婚姻或者恋爱关系中,在其他一些与异性的友情里,你真心地付出、诚挚地理解与支持对方,然而,有意无意之间,你还是感到自己的感受会被忽略,尤其是当你也需要一些理解与支持的时候。似乎,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可爱”的女人,然而当你有情绪不那么“可爱”的时候,男人们如果没有对你横加指责、焦躁不耐、弃你而去,那至少冷漠、忽略、不理不睬也是常有的事。你忍耐了,压抑了,以为“你所陷入的痛苦是你自己性格有缺陷的标志”,于是你更加努力地付出、更加地甜美和善解人意……以期换来对方的善待。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面对现实,像素言一样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一直在欺骗自己。

这和“双重枷锁”有什么关系吗?有的。这就是很多女人在男女关系中所承受的双重枷锁。对照上面的那个例子分析一下,我们传统上作为女人所接受的信息(来自父母、社会包括电视剧这样的媒体)就是:“如果你不听话不温柔不美丽不孝顺……,你就不值得被爱(我不会爱你)”,于是我们努力地修为自己。然而并不符合电视剧情节所发生的事实则常是:“当你听话温柔美丽又孝顺……我可能更加不尊重你也不体贴你,我仍然在外头天天喝酒‘忙工作’深夜晚归没有给予你情感上的关心或支持,二人关系仍然貌合神离(我不爱你)”。

—— 这是普遍上演的事实。就在几天以前,我的一位好友给我打电话还提起:几年前,当她母亲重病自己又在外地长年进修而孩子又还小的时候,她的老公根本就只顾自己的安排、一点也不关心她,把事情全交给她自己处理,“他现在根本都不敢再提那一年的事。”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她是一个特别“乖”的“好女孩”,所以他敢这样对她,把她往家里一扔就独自去外地好几年而根本不顾及她的感受也不和她商量,在家的时候也时常否定打击她。她跟我说:“想想从前,我真是太能忍了。” 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何止一个两个,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时候我们就惶惑了:“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啊?!我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吗?……”于是检讨了又检讨,改进又改进,终于“不在沉默中死去(压抑到让自己生个癌),就在沉默中爆发”——积累的情绪终于无法再被压抑住了。这时候第三条信息又来了:“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不听话不温柔不美丽不孝顺……”——解读是:你的这些不满足的情绪,你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歇斯底里”、“乱发脾气”……这一切,通通是你自身人格的缺陷,是造成你不被爱不被珍惜地对待的原因,是你的问题和毛病……

        看到了吗?就是这样微妙的扭曲的逻辑,不知不觉中的渗透与毒害,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然接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金枝或素言这样的人物角色多半还觉得不太喜欢、觉得是她们自己“活该”的原因。难怪贝特森要称之为“双重枷锁”,它的确是加诸于女性而沉重不堪的。

        有时候这信息给得如此之强,男人们还会找了另一个(或更多)女人来表示:“她比你年轻漂亮温柔又善解人意……(所以我爱她喜欢跟她在一起)”。女人们又一次接受并且相信了,于是要么拼命地整容、捣持自己,要么努力想要消灭那个把自己给比下去了的女人、成立打小三战斗队,要么破罐破摔撒泼打滚,要么愁容惨淡抑郁寡欢,要么望子成龙苛责儿子并在若干年后与媳妇抢儿子的爱,要么压抑忍耐继续温柔以图力挽狂澜……但总之,这些策略正像电视剧里也时常演到的那样,并不那么有效(电视剧通常会继续鼓吹最后一种继续温柔的策略会换来浪子回头的结局,但我想问女人们的是:你真的要做“苦娘”??!)。而不管你是撒泼还是愁容惨淡,都会有第三条信息给你说:“你看你看,你要学会控制你自己的情绪……这都是你的错……要多从自身去找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前述精神分裂的孩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条信息是外显的(言语的)、清楚表达并且“非常正确”(符合通常价值观)的;第二条信息则是隐藏的(非言语的),因此常常在陷入困境的一方感到不对劲的时候轻易就被对方否认或淡化(“哪里有”,“我不过是……”),再加上第三条对于受困者的人身攻击(“你就是太敏感”,“你想太多了”,“你要求太高”, “你应该学会……”)而进一步地将责任推卸。

这是一种陷害。

请记得是那个身心不一的母亲送她的儿子上了精神病院并令他继续留在其中无法“好转”(还义正严辞地要求孩子的爱,义正严词辞地教育他说“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话说得都是多么地“正确”啊!)。请记得这样的三条信息加在一起足以让人精神分裂(所以你要是撒泼或者抑郁,都不稀奇)……

《从教练到唤醒者》一书中也讲了应对“双重枷锁”的一种办法,简言之,就是想象有第二个自己,在这个自己的后上方观看着这一切,从一个抽离出来的角度(仿佛旁观者)能看到画面中有一些什么新的信息?如此继续下去,想象有第三个自己看到在看着自己的那个自己,又看到一些什么?要对付双重枷锁,通常需要去到第四甚至更多个自己的位置,才能够逐渐地远离情景,将事情看得更清,然后再逐一地回到前面一个位置,将先前所得的信息带回来进行整合。

我尝试做了一下这个练习,去审视在一些亲近的人际关系中的自己。我一直做到第九个自己的位置(想象有一双慈悲的眼在观看着这个地球),再一一的回来,将每个位置上所感受到的资源(比如,在有些位置上我会感觉到愤怒的力量,有的感觉到平静和清晰,有的会想要帮助和给予祝福,有的感受到接纳或希望)和洞见带回来。而在其中,我最清楚的认识就是:原来我在一个这样的困境中左冲右突,努力尝试各种方案(压抑,愤怒,幽默,建设性沟通,心理学,灵修打坐……)也不见效,是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盘有解的棋,而只是他人所设下的圈套,所设的局。即使有时候我会得到一些“好”的对待,让我又对未来有了憧憬(且观察每当素言流露出不满的时候,四阿哥是怎样安抚她的,四阿哥也“需要”她啊!),但这样的对待常是基于我是否“乖”,或者是我确实有的“可爱”,也并非是我真正想要的出自于爱的接纳与珍惜。而且此类“好”的结果事实上是像老虎机吐角子一样具有随机性,而并非与我的作为具有真正的相关。也难怪我时有愤怒不满,怀疑对方不过是利用自己。君子不器。

一旦你陷入这样的迷宫,唯一的出路是在上面:也就是说,根本就不要去解,根本就是要放下努力,放弃幻想,因为你越是努力就越挫败,而且还会陷得更深地进去,会更加地怀疑与否定自己。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废弃的城堡,在那里的每一条道路出口上都写着:“你不值得被爱。”那里根本就没有另一个人,更没有他的爱在等待你。那个男人,他或许能与你同欢,或许能在需要你的时候给你一点口头的抚慰,但究其实,他没有真正接纳和爱你的能力。

这样的男人是很多的(关于爱的能力,应该说,是多多少少,程度的不同,不是黑白两极的区分)。想想那个进了精神病院的孩子,他能从他母亲那里学会爱一个女人吗?!所以男人这样对女人,女人这样养孩子(没长大的男人)……像家庭治疗师爱引用中国古代故事里的愚公所言:“子又有孙,孙又生子,(创伤就这样)世世代代无穷已。”——我们未疗愈的东西,总是会这样传递下去。这创伤是如此久远而深重,即使真爱到来,它也削弱了我们去信任的能力。

在迪尔茨所著的另一本书《语言的魔力》中,讲到人们的某些信念属于“思想病毒”。生理的病毒与计算机病毒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也深知其危害与难以消灭、不易防范了,关于思想的病毒人们还知之甚少。要我看,关于什么样的女人才被爱这三条信息就属于思想的病毒。

我们都渴望爱。爱就是爱。如果只有在你可爱的时候才被给予,而在你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就撤回,那不过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控制罢了,哪里是爱呢?而就疗愈而言,那越是“不可爱”的部分,越是需要人们的尊重和理解,需要越多的爱才能穿透往昔伤痛的痂而进入光明。它是我们完整所需的一部分。

在此我并不是说女人们撒泼打滚抑郁寡欢心机算尽就是对的。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继续散布这样的信息(思想病毒),如果女人们仍然持有这样的信念而没有学会认可与爱自己(尤其是自己那伤痛的、常被认为是“不可爱”的部分)、为自己说出真相,如果男人们没有学会停止指责与逃避责任、敞开心扉去聆听感受女人的痛苦、在灵魂的黑暗中陪伴与支持女人(那的确是很高的要求,需要能真诚面对痛苦和保持静定的能力),那么,女人的“歇斯底里”或抑郁寡欢、缺少爱的家庭和缺少爱的关系、令男人们感到痛苦与“麻烦”的情形,就还会“世世代代”无穷尽地延续下去。

作为女人,重要的是:理解这一切,不再去责怪自己。不再去承担不属于你的责任,不再去作无效的努力。

想一想金枝,想一想素言,你真的能比她们做得更好吗?你真的能改变一个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爱、自身都时常感到危机重重的男人放下对生存和安全感的需要拿出他自己都没有的爱来爱你?

哦,不,还有晴川,你说。晴川不是一度成功过?嗯,没错,看那两集的时候我终于觉得成天心事重重、满怀权术的四阿哥有了一点放松,可爱起来了。他说,晴川教会了他信任。他终于感觉到了一点真诚的爱了。这很重要,他需要的是这个。不过,让我们记得:真实生活里的人要改起来,比电视剧里难得多,而且那需要他自身开始愿意改变(时机也很重要,电视剧里这期间正是四阿哥郁郁不得志开始有所反思的时候)。如果你非要做一个拯救某阿哥的侠女,记得不要后悔,记得十年二十年以后停下来看一看自己有没有做到,还是成了佟素言或是金枝,记得放手可以是你的决定,一切都还来得及。记得不要责怪你自己。

不要在沙漠中寻找水,不要在没有爱的能力的人那里寻求爱。离开不尊重你的人和事,不管那有多么痛,也比让自己进精神病院好。

先爱自己。和懂得尊重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享受生活。教会他人尊重你。

愿所有的金枝和素言,愿在我们心底里这一个长久以来被要求、被标签、被否定、被鄙视、被指责和被离弃的部分,女人们集体深深的伤痛,能得到很多的爱。

给你我最温暖的拥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4-1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总结就是:当一个男人不爱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女人还总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男人善于推卸责任,女人善于承担责任。
要共勉!学会推卸责任,哈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不错,补一句,女人总往自己身上揽,一是因为被教育的,社会影响,家庭影响,男权etc;二是因为总存着幻想,觉得自己错了,改了,就能挽回对方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4-1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4-1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4-11-6 10:28 , Processed in 0.078306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