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54|回复: 1

[其它]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HEC介绍---发了这么多,能不能加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eona0099 于 2011-6-7 03:25 编辑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HEC)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杆菌(verotoxigenic E.coli,VTEC), 属于大肠埃希菌的一个亚种,一般按抗原的种类来表示期血清型 为O:K:H

据说已经分离出病原体,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0104(此外,还看到一种说法为Husec41 ,不知二者是否为同一个意思)。导致EHEC感染暴发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血清型为O157的大肠杆菌,但德国有关方面对各地共15名患者进行抽样检查,发现的病原体均是血清型为O104的大肠杆菌。这种较少见的菌株此前还未引发过疫情,本次疫情中的病例是否都由该菌株引发,还有待更大范围的调查。

患者会出现腹部绞痛和出血性腹泻。同时,有患者还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是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本次疫情在患者年龄段和性别上表现出引人注目的特异性。以往EHEC病例的最高发病率出现在15岁以下的儿童中,成年人所占比例较低,并且男女比例大致相当。而本次疫情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的重症患者中,18岁以上的人所占比例达87%,女性占68%。此外,迄今的14名死者中只有两名男性。

就传染源而言,本次疫情在暴发初期的表现也比较“另类”。EHEC的宿主主要是家畜和其他反刍动物,常见传播媒介是未经烹调或烹煮不透的肉类和奶制品。但目前的调查显示,多数患者患病与生食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等有很强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该细菌是否已有所变异。


5月31日,德国汉堡卫生当局宣布,根据实验室的最新化验结果,近日肆虐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的致病原不是来自西班牙进口的黄瓜。汉堡卫生部门负责人科尔内利娅·普吕弗—施托克斯当天说,德国有关实验室对此前已被查出带有EHEC菌的两根西班牙黄瓜进行了进一步化验,结果显示,黄瓜上携带的菌株特性与从德国两名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的血清型为O104的大肠杆菌并不相符。由此推断,西班牙进口黄瓜上虽然携带EHEC菌,但它并不是引起德国本次疫情的致病原。


EHEC于1982年首先在美国发现,其血清型为O157:H7。1996年日本大阪地区曾发生流行。其他血清型包括o26;O11 ;O86:H10等。不同地区的流行菌株可能不同,美国日本多为O157:H7,;意大利为O111:H11;澳大利亚为O111:H-;德国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这次除外)。

EHEC的致病因子主要有菌毛和毒素,有极强的致病性,病菌进入消化道后,由紧密粘附素介导与宿主末端回肠、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结合,然后释放毒素,引起血性腹泻。该毒素能使vero细胞产生病变,故称vero毒素;又因同志贺菌的毒素相似,亦称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 SLT); EHEC的EHECEHECe溶血素和 溶血素和内毒素也参与发病。EHEC的VT分2型,VT-Ⅰ于痢疾志贺菌的ST基本相同,VT-Ⅱ则与ST有60%的同源。 HUS在产生VT-Ⅱ 的EHEC中较多,实验表明,VT-Ⅱ能选择性破坏肾脏内皮细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6-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这么多介绍,只是发的太多了,医学版快变成EHEC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 14:01 , Processed in 0.061531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