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35|回复: 7

名士风度和余秋雨之无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很多年以前写文章,介绍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语中多有讽刺。金斯伯格是美国一代文化叛逆的祖宗,在六十年代,成了西方文化潮流灯塔式的人物;麦卡锡主义的恐怖政治背景下,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虚伪,使得金斯伯格以诗歌吼叫道:“我这一代精英在手臂上烫香烟洞,表示对资本主义使人麻木的烟雾的抗议!”就是这么一个人,1974年获得了美国的“全国图书奖”,然后当起了道貌岸然的教授。所以八十年代写文章,自然就要讽刺他;因为他这么一来,多少使得以前的行为,显得有点作秀。

金斯伯格的行状,可以说是文人无行。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因为涂写针对犹太人的下流口号,几乎被学校开除。后来开始写诗,写完以后,脱光衣服朗诵。1955年,在旧金山的一个画廊里面,朗诵他的《嚎叫》,嚎叫的对象是“有眼无珠的资本,恶魔般的工业资本家”,一举成名。成名以后,他的两大恶习,抽大麻烟和同性恋,几乎成了名士风度,很多年轻人跟着学。欧美的嬉皮士运动和学生造反运动,接踵而至。

现在我多少体会到,文人造反,特别是成了名士的文人,多少有点象征性的,其实本来就有作秀味道。比如郁达夫,从日本留学回来,觉得社会非常的沉闷和黑暗,因此开始叛逆。叛逆自然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据叶兆言说,郁达夫决心堕落,堕落的办法,是找个又老又丑的姑娘。最后人是找到了,芳名叫海棠,可是长得却象朱元璋,上额极短,下巴极长,嘴可容拳。再有一次,郁达夫在小巷子里,见到一位杂货铺的老板娘,立即上前勾搭,一定要买老板娘胸前别的手帕和别针。老板娘见钱眼开,竟然让他得逞,把两件私物卖给了他。郁达夫回到住处,用别针把自己的嘴唇和手指刺破,把血滴在手帕上,放在鼻子底下乱嗅,一边嗅,一边怪声大叫。这些行状,后人说起来,也是名士风度。

文学和名士风度的瓜葛,源自魏晋时代。所以名士风度,也称为魏晋风度,一部《世说新语》,就是这种风度的教科书。总的说来,当时的名士,无非是一穿奇装异样服,二是食毒,三是同性恋。奇装异服自不用说,魏晋名士都特意穿的是宽袖大服,和别人不同;袖子之宽,几乎拖到脚面。服食毒品,更是魏晋名士的独立创造。鲁迅先生有过一个称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关于名士服食毒品,讲得很透彻。当时的名士中,名气最大的,是个叫何晏的人,提倡吃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并且身体力行,自己带头先吃。所以鲁迅先生说,何晏是吃药的祖师。

五石散也称为寒石散,汉代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可能是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内容,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看起来,象是五种古怪石头磨成的粉。吃这种药的目的,是很奇怪的,为的是“行散”。既然是毒药,所以吃完了不能休息,必须走路,让药的毒性散发出来,所以叫“行散”;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但是却必须衣少,且吃冷食;如果吃热食,就非死不可。所以五石散的另一个别称也叫寒食散。“散发”的时候,行状痴狂,这是服食五石散所到达的境界。鲁迅先生的考证,说是宽衣大袖的衣服,也和散发毒性有关。

大名人既然欢喜服食,后面就有很多人跟着;甚至后来有人作假,故意倒卧在路旁,装成“散发”的样子,聊以充阔。种种情形看来,五石散既有毒性,服食也麻烦,穷人是一概不吃的。除了没有成瘾性,性质基本上和金斯伯格先生服食的大麻相同;两者都是要得到一种痴狂的快感。痴狂以后,写点惊世骇俗的文章。再说同性恋,本来在那个时代,便是一种上流人士的时尚;确凿的证据是,《世说新语》第十九章记载了竹林七贤的嵇康和阮籍,同床共睡的同性性行为。

金斯伯格们叛逆时代的文化表征,奇装异服、食毒和同性恋,竟然和魏晋时代的名士一致,很是意味深长。乐观主义者认为是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文化表征,悲观主义者认为这是堕落和恶习;但是不管是不是恶习,名士风度肯定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在于,文人的天真相和装疯卖傻相结合,在半真半假之中,传达一种叛逆和抗议的精神;一旦成名,自然就收敛起孟浪相,好比郁达夫终于去追求美丽大方的王映霞,金斯伯格也俨然当了教授。所以文人叛逆式的作秀,就是名士风度。沈从文先生也说,魏晋以后,能文之士的写作态度,莫不带一种玩票白相的神气。

名士风度,最重要的,还是半真半假。如果全部是真的,恐怕写不出《沉沦》这样的小说,自然也成不了名,最多是个花痴而已;如果完全是假的,金斯伯格只是在画廊里脱光衣服抽大麻,没有《嚎叫》这样的诗歌做后台,当然也当不了教授。所以这个秀,也不是我们可以随便一作的,必须有精神实质。余秋雨先生写文化出名,其中专门有一篇叫《遥远的绝响》,把魏晋时代作秀文人的行状,遮盖得天衣无缝,既不是乐观主义笔法,更不算悲观主义观点。猛烈称赞魏晋名士风度,风流得一塌糊涂,几乎是写典型人物事迹的笔法。名士风度,脱离了其叛逆精神,脱离了惊世骇俗的文化表征,等于没有服食五石散,却倒卧路边,作“散发”状。鲁迅先生谈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一比,比的是清代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的样子。这样的虚秀,不作也罢。

[ Last edited by 南腔北调 on 2005-3-9 at 13:05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标榜的风气要不得,人不会因此高看一眼,呼唤做回真我,实事求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破马长枪 at 2005-3-8 17:35:
沙发,标榜的风气要不得,人不会因此高看一眼,呼唤做回真我,实事求是


一语切中。谢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9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1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和余杰做一交流,或可内外呼应呢.呵呵.$支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1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3-11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titata at 2005-3-10 18:11
现在的作家或者写手,又有几个作的不是虚秀?

做虚秀的又何止现在的作家写手,跳出文人堆儿,也是一样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 11:02 , Processed in 0.067452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