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拜仁主席Hoeneß偷税漏税事件看德国社会
首先具体介绍一下这次引起重大社会关注的拜仁主席Hoeneß偷税漏税事件的起因。去年三月份德国“焦点周刊“ Focus首次报道了一条新闻,说拜仁主席Hoeneß有偷税漏税的嫌疑,向慕尼黑检察院自愿自首,称自己偷税漏税3,6百万欧元。这是Hoeneß在瑞士炒股票赚的钱,但是没有交税。这种税称资本税。消息公开后立即引起各界关注。第一个提问的是Hoeneß本人。因为偷税漏税向检察院自首是秘密的,受到保护的,媒体是怎么知情的。肯定是有人泄露消息。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去年年初德国人向检察院自首偷税漏税的人数高达万人,为什么这次唯独公开Hoeneß?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研究一下Hoeneß本人。他以前是德国国家队员,和国家队拿过世界杯,欧州杯冠军,和拜仁在上世纪70年代连续获得三次欧洲冠军杯。之后因为膝盖受损被逼结束职业球员生涯。年仅27岁的Hoeneß成为拜仁最年亲的经经理。在他担任经理30年的时间内,拜仁拿了16次德国联赛冠军,一次欧洲冠军杯和其他13个冠军头衔。之后他担任拜仁球队主席,在此之间又获得九项冠军头衔,总共45项冠军头衔。在他的领导下,拜仁成为全世界最知名,最富有的球队之一,总价值超过10亿欧元。
在足球界以外Hoeneß本人在德国社会也是位知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并且非常有争议。他曾经多次上电视台节目中公开批评当今政客针对欧元危机的行为和指出众多德国社会的不良显现,受到大众的好评。德国最大日报“画报“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称88%的德国公民希望德国政客要向Hoeneß那样“说真话“,“不隐瞒事实“. 除此之外他还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保持很好的关系。
从2002年开始拜仁慕尼黑成为股份公司(Aktiengesellschaft). 他的小股东们都是德国知名大企业,他们分别是阿迪达斯(adidas), 奥迪(Audi)和安联(Allianz)。他们每人持有拜仁股份8,33%, 共24,99%,刚好低于25%, 所谓的Sperrminorität。(注: Sperrminorität的是指持有一家公司股份的25%或25%以上的股东可以对此公司的任何重大决策投有效反对票。)董事会成员除了这些公司的代表以外,另外还包括大众汽车总裁Winterkorn和前巴伐利亚州长Stoiber.
事发后公共舆论对拜仁股份公司董事会施加压力,免去Hoeneß董事会主席一职。但是经过他们开会后一致决定让Hoeneß继续担任拜仁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除非他进监狱。这个非决定让很多人都意外。在普通情况下,任何哪家大型公司董事会主席如果有偷税漏税的嫌疑,他必定立即辞去这职位,以免连累公司的利益或声誉。 但是Hoeneß列外。可见他在拜仁董事局的声望和支持度有多高。但这下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三家小股东不仅是德国,甚至是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为什么会姑息一个偷税漏税的董事会主席呢?他们没想过这个做法今后会给他们自己的公司带来很多不便吗?如果阿迪达斯董事会主席也偷税漏税,是否也可以逃过一劫?此话先搁在这里。
因为拜仁慕尼黑球队在德国和Hoeneß本人的知名度相当高,紧接着所有的德国媒体都报道这事件。不仅德国总统高克发了言:“偷税漏税有害整个社会“,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通过她的发言人代她发表意见称:“Hoeneß的行为让总理非常失望“。 偷税漏税在德国属于犯罪行为,所以慕尼黑的检察院也介入调查。之后他们在法官那里申请了通缉令和搜查令,在某个早上把Hoeneß直接带走。随后他花了五百万欧元赎金才得以保释。这个也不太正常。 一般最多花一百万欧元就可以保释。
关于他的报道一直都没有停过。连续不断的出现新的消息。据说十年前前任阿迪达斯总经理Robert Louise-Dreyfus,瑞士人,送给Hoeneß六百万欧元作为炒股票用。并且专门给他开了个账号。在那时候起Hoeneß对炒股票上了瘾,经常晚上睡不着。为什么Robert Louise-Dreyfus送给Hoeneß那么多钱?因为那时阿迪达斯和拜仁刚好签了一份很大的协议。这笔钱算是“红包“。这意味着阿迪达斯贿赂Hoeneß. 这也是违反了德国法律。但是Dreyfus在2009年已近去世,无从查起。
一段时间后他接受ZEIT(时代周刊)的采访。采访中他承认自己过去做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但这并不意味这他现在变成了坏人。他还强调,他这一生一共缴纳了五千多万欧元的税,再加上捐给慈善机构的五百万欧元。这个理由我个人觉得有点强词夺理。按照他的说法,像大众这种交上百亿欧元税的公司也允许知法犯法了?想当年西门子贿赂(共10亿欧元)其他国家的官员掉了多少脑袋?那时候西门子总裁Klaus Kleinfeld也试图强调西门子每天都有上千份交易的原因,难免会有失误的理由来给自己公司辩护。但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后还是人头落地。你不能因为你自己以前对社会做过什么贡献将就可以把它当做做犯法行为的筹码。
那次采访后Hoeneß换了个辩护律师(他有好几个辩护律师)。 他来自法兰克福,名叫Hans Feigen。这个人在这个行业非常有名。他曾经是在2009年因为偷税漏税被判刑的前德国邮局总裁Klaus Zumwinkel的辩护律师,同时也是德意志银行和前保时捷总裁Wendelin Wiedeking的辩护律师。虽然Hoeneß请得起德国最有名的辩护律师,但是在很多德国人心中他的名誉已经一落千丈,无法挽回了。如果这次起诉败了,大不了进监狱。万一胜出,更会让人觉得德国法律只保护那些有钱人,有可能让人对德国法律失去信心。据很多法律系认识称,如果偷税漏税超过一百万以上很难逃过坐牢这一劫。但是Hoeneß自首时称自己偷税漏税超过三百五十万。这个数据高出最高数据的三倍以上。不坐牢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以为事情这么简单那你就错了。今年三月十号,也就是这个星期一第一次开庭,Hoeneß马上给大家一个惊喜。他补充了他偷税漏税的数目不是三百五十万,而是一千八百万欧元。一下子所有人呆了。你以为这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那你错了。第二天开庭,他又给在座的一个以外惊喜,又一次补充了他偷税漏税的数额,最少是两千七百万欧。这个还不是最终数目,有可能还不止。昨天画报在线(Bild Online)称已经过三千万欧元了。回顾一下, 如果一百万是底线,那么他这次偷了几千万的税,不坐牢行吗?
这次开庭次数被定为四次。明天法官(Rupert Heindl)是否判他罪主要看他如何看待Hoeneß去年自首的行为。目前大家都怀疑,Hoeneß事先得到内幕消息在前,后去自首的。为什么大家怀疑呢?很简单。据说,Hoeneß在瑞士银行的经理给Hoeneß打过电话,称德国“焦点周刊“Focus的某位记者专门去那家银行调查一位来自德国的知名体育届人士,对方没有透露是谁。Hoeneß得到此消息后,感到情况不妙,马上召集“人马“, 立即起草了一份自首书,第二天早上8:15分由他的儿子Florian Hoeneß亲自送到了慕尼黑检察院。他得到内幕消息的最主要原因是焦点周刊的创始人Helmut Markwort也是拜仁董事会成员之一,他旗下的员工如果调查Hoeneß, 他不可能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他不可能不事先通知一下Hoeneß. 毕竟他们两的关系很不一般。这是其一。 星期一Hoeneß的儿子刚把他父亲的自首申请送到检察院, 星期四“焦点周刊“就登出了这条新闻,称拜仁主席Hoeneß有偷税漏税嫌疑。他们在时间上太吻合了。 这像是凑巧吗?我觉得不像。这是其二。所以法官有理由相信Hoeneß是得到内幕在先,后来才去自愿自首的。很不幸的是,现在还没有人有确切证据证明这一点。昨天法官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也强调: „如果自首不是出于自愿的,是无效的。无效的自首是无效的“。 (unwirksame Selbstanzeige ist unwirksam). 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关注明天法官对Hoeneß的判决。法官明天的判决会对德国在某方面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Hoeneß事件到现在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而且是正面的。 事发后曾经偷税漏税的人去自首的翻了三翻,给国家带来数亿欧元的税收入。Hoeneß明天一旦被判刑近监狱,自首的人数必定还会急续上升。不管什么原因,这次拿Hoeneß开刀是对的。出于大局考虑判Hoeneß牢刑是正确的。借此可以杀鸡儆猴,给那些(今后想)偷税漏税的人敲一个警钟,发出一个信息: 不管你多有钱,或多有名,只要你偷税漏税必定有一天法律会制裁你。再说,判Hoeneß牢狱也符合德国近几年的舆论。这些年来,德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也罢了。毕竟德国是市场经济。但是如果这些有钱人还偷税漏税,不对社会尽责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很多人不会接受。这无疑给那些极端分子在下次大选时提供崛起的土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