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活在记忆里

读经典学中文是不是已经被证实不能用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大儿子阳阳4岁才开始说中文,很晚的。我们这几年一直用读经的方式学习中文,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德语和数学作业是和其他班上的孩子不一样的,每周一节课和二年级孩子一起上。老师建议跳级。
具体这几年走过的路,我半年前做了一个总结,写在下面的文章里了。文章很长,希望对读经还不是很了解的家长们有些帮助。谢谢!
                              


和儿子在海外读经共学的日子

                                                                                            李伟霞(德国)

       我接触经典的时间并不长。2009年王财贵老师来德国做巡回演讲时,我正忙碌于适应因休产假中断一年的工作而焦头烂额,即便在德国热线上偶尔会浏览到关于读经的热火朝天的讨论,也没太放在心上。当时觉得读经离我的世界是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要读经啊。一年后,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认识的妈妈,在离家40公里外的城市办读经班,因为好奇,也就带阳阳加入了,当时阳阳三岁两个月。他那时汉语能部分听懂,根本不会说,德语能完全听懂,但词汇量有限,而且吐词非常不清。我坚持每周末驱车去参加这个读经班,直至二儿子出世。这个读经班提供给了我和阳阳初次接触经典的机会。当时班上是大小孩子混班制,大概有15个家庭。我们那时读《老子》。因为当时自己对读经教育没有太多的了解,加上阳阳那时的汉语程度是几乎无法开口跟读,所以可以说我们是听经听了半年多,汉语提高效果并不很明显。具体今后读经的路还要不要走,或怎样走,我心里非常没有数。

        带着满腹的困惑和中文学习道路上何去何从的疑问,我带着刚满4岁的阳阳和刚满4个月的二儿子灿灿于2011年复活节后北上汉堡,参加那里举办的复活节读经营。这个读经营让我大了眼界,原来混血儿童即便在海外,汉语也可以达到这么高的程度。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混血孩子,那时5岁的春子和8岁的凯文。这两个孩子温文尔雅,谈吐得体,举止大方得体又不失儿童的活泼,真是有点翩翩君子之风。我当时真是感慨万千,看到了海外中文教育的希望。

       这个读经营可以说是我对海外中文教育或者是读经教育认识上的一个转折点,我开始反思我作为母亲,是否最大的尽到了在儿子中文教育上的责任。答案是否定的。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读经理念,在网上找相关文章大量阅读,开始了我和儿子正式意义上的读经学习。开始的过程是艰难的,从刚开始的每天的5分钟,不厌其烦的重复三字经中某句,矫正儿子的中文发音。中间过程中有时也会觉得很辛苦,二儿子还在襁褓,需要照顾。但一想到作为母亲,这件事情如果我不去做,可能不会有人会比我更用心的去做,而且我们已经错过了几年的时间了,因此也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慢慢的看到了阳阳可以三字一句的三字经,弟子规到读四字一句的千字文和百家姓,到五字和七字的声律启蒙,五言和七言的诗词,直到诵读论语。这个过程中随着他诵读能力的增强,他可以出口成章,口音也有很大改善,而且会自得其乐的不断重复经典中的内容,我坚持读经的信心加强了。

       带阳阳在家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也在寻找一个可以共学的集体。曾经带他去了4个月的有小部分读经内容的中文学校, 因为要徘徊于在家读经和中文学校的白话文作业之间,发现两者都无法兼顾,反而令我和孩子都更加辛苦。在所在和周边的城市寻找纯粹读经的集体,发现都找不到。这期间又带阳阳去汉堡参加那里圣诞节举办的冬令营。那次的冬令营的最后一天的汇报演出,看着小孩子们自得其乐的诗词吟诵,还有少年班英文经典的唱诵后,我当时感动的只想哭,我是多么的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有一天和我一起分享经典带给我门的感动啊。我要自己开读经班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虽然有很多的顾虑,但有了汉堡致谦学堂的校长杨老师以及德国各地因读经而结缘的朋友们给我的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我开始做办读经班的各种准备。

很幸运的找到了当地的一个教堂机构提供的免费场地,有两间教室。2012年农历新年过后的2月中旬读经班开课,学习千字文。刚开始加入的家长有大概20个,大部分从未谋面,只是因为看到我在德国热线上的帖子而来的。 虽然课程上安排了诵读,吟诵,字卡和儿歌等内容,但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没完没了读这些不可理解的东西。我打印了关于读经理念的一些文章传阅给大家,但好像也收效甚微。几次课后参加的家长和孩子们就急剧减少,然后就陆陆续续地有人走。原来刚开始的两个班因为人数的减少,无法成立,被迫成为大小班混合成为一个班。但情况仍不见好转,一直到7月份,因为各种原因只剩下一个读经家长,我。只剩下一个读经儿童,儿子阳阳。

      感谢汉堡致谦学堂的校长杨老师。偶然间接地知道这件事情后,主动打电话给我,鼓励我说没关系,继续做,并建议我来汉堡学习教学。从汉堡回到家后,新来了一位家长,每周都来读经,这样读经班又起死回生,有了两个读经儿童。几个月后,断断续续的又有家长来,又有家长走,这种状态持续到直到11月份中国吟诵协会会长徐建顺老师来,经常参加周日读经的家长趋于稳定,有5个左右。当时班上的家长们几乎基本上都参加了徐老师在杜塞的吟诵讲座,对读经课上加入吟诵内容都表示支持。所以我们的课程是诵读和吟诵相结合,穿插识字,汉字演变写字还有绘本。到2013年6月又有几位新的家长加入,考虑到孩子年龄段的不同,诵读程度及内容上的差异,分成大小两个班,以利于教学。到现在我们有大小两个班,一共15个孩子,三个老师。为了突出我们是读经班这一重点,于去年11月做了教学调整,取消了绘本部分,增加了读经时间。

          陪儿子诵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我给自己补上文化课的过程。每部经典都有自己的亮点,名言。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论语。刚开始读论语时觉得生僻拗口,吃力。但读到十几遍时,状态就会大有改善。在读论语的过程中,我看到的谆谆诱导的孔子是栩栩如生的,其中的经典名句是我遇到困惑和困难时的指路明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解答了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种种困惑,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宽容宽恕是终身需要奉行的真理,做人做事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些教诲会给我一个目标,使我慢慢开阔了自己的心胸,为人处事就能尽量朝“不怨天不尤人”的方向去努力。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告诉我大家都喜欢的事情,你必须去考察清楚,要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不要人云亦云。这对读经也同样适用。面对学习经典的反对声音,只有自己经过亲身实践了,考察过了,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一味的随大流,盲目跟风。大学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尽道已”,告诉我做事情一定要分清楚主次,轻重,本末。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何必一百遍,在平常的诵读中,总会有一两句在不经意间跳出来,大放光明。在我遇到困难和未知时,常常不自觉地会有几句经典在我脑海里回荡,像是在提醒我,协助我。通过这样的诵读实践,我坚信儿子比我早接触经典,记忆力比我好,现在不理解里面的内容怕什么,他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理解经典里的内容。 现在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趁着时机播种,辛勤耕耘,等待它有一天硕果累累,长成又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参天大树。我坚信有这些先贤千载流传下来的智慧,伴随他的成长和今后人生中的许多未知,他的人生将会是,少走些弯路,少些困惑,多些智慧,光明的,幸福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儿子读经的两年半,阳阳的中文进步可以说是巨大的。从4岁开始口齿不清的费劲的跟读三字经,到两年半后的今天跟读孟子这样的长篇经典毫不吃力。从洋腔洋调的口音很重到今天口语接近标准,从一字不识到接近突破识字关,并开始了中文长篇的阅读。这些如果还是走海外中文学校白话文中文学习的路子的话,都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坚持中文经典的诵读,他的德语也进步飞快。从口齿不清到表达清楚,词汇量丰富。因为有了读经培养出来的定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去年秋季上一年级后德国学校的各项课程都很轻松。老师专门每周让他一节数学课和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上,并给他布置二年级学生的各项作业,他也觉得很轻松。

       在办读经班教读经两年过程中,我是边思考,边实践,再思考,再实践。越实践,越发现读经教育真是妙不可言。这期间也有一些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一,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千万不要以功利的目的心去读经典,因为这样的心态和读经典的原意是相悖的,有时孩子们看似原地踏步甚至有些倒退,其实可能是螺旋式上升的状态的前奏。家长会可能因为一时的一叶障目而使自己和孩子与经典最终失之交臂,这是极为可惜的。

         其二,经典学习,贵在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这种坚持绝对不是盲目的,狂热的,无理由的或者人云亦云的坚持。经典学习坚持的根基是对读经理念的深度理解和把握,这是支撑和解决读经实践中诸多疑惑和问题的关键。

          其三,学习经典的过程尽量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有一些形式是可以的,但形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经典学习的,不能为了寻找形式而本末倒置。这些年看到到凡是家长们专心的读经,不是心猿意马的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中文学习方法,寻找各种读经形式的,试用各种教材的,孩子们大抵也是读经成效最为显著的。实践证明,孩子们是能够适应安静肃静,没有太多花样形式的读书方式的。

         王财贵老师说,如果这世界上有一件事是利人利己的话,那就是教育。我感谢儿子,因为有了陪他诵读经典学习先人智慧的过程,给我开启了一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我的生命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讲的古之学者为己的乐趣。我感恩因经典而结缘于德国各地的读经家长和老师们,并和她们他们结为朋友,在读经和人生道路上互相协助。读经,真是“问一得三”,人生的幸事也未免于此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4-5-2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到8月份就7岁了,读经也整整3年了,读经一年后自己读绘本故事,去年开始纯文字中文书,《小鹿斑比》也自己读完,当然也经常有读错的字,现在每天会给我读两个故事。
三年中读完《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孝经》《老子》《易经》前三十卦,《系辞上下传》,《论语》很多篇章都会背,整篇会背的有《大学》《中庸》。《黄帝内经.素问》也读到了阴阳应象大论篇,上古篇和四气篇也都会背,中间需要适当提醒,诗词数十首,古文也背了好多篇,一年前就和姐姐读一样的内容了,现在读-《孟子》。感觉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陪着两个孩子诵读经典的过程,也是给自己补课的过程,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不理解没关系,我只求多输入,趁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zhuzhu 发表于 2014-5-29 15:11
我的大儿子阳阳4岁才开始说中文,很晚的。我们这几年一直用读经的方式学习中文,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德语 ...

太感動了!真是心有戚戚焉:)
不上论坛很久了,今天来说几句。我去年9月的时候发过一个帖子问关于读经的。(ID 童言无忌,但是久未登录忘了密码才注册这个名字)。当时我家3岁的老大中文真的是很令我着急的,而且有越来越差的趋势。我很庆幸撞进了读经版块,感谢如幻和其他妈妈的热情回复。去年12月第一次参加了汉堡的读经营,回来路上心里除了满满的感动之外就是前所未有的信心。这几个月来我一直都在家坚持给孩子们读经,现在老大的中文跟我日常对话没有问题(去读经营之前他都是用德文回答我),能够自己读7,8个字长的句子了。
我们读经的时间不长,确实没有什么发言权。其实我只是想说对读经有疑惑有犹豫的妈妈说,何不多对读经作多一点的了解?试试看,如果真的不适合再放弃也来得及。
最后,真的要感谢如幻,认识你真好!还有各位读经妈妈,一起读经的感觉太好了。

点评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4-5-29 17:30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问一下,各位坚持读经的妈妈们,用的是那些教材或者是书。
比如先说最基本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我希望有那种字体比较大,带拼音和解释的,带图画就更好了,适合给孩子看。
这类经典,有什么可推荐的版本吗?哪里买到的?

点评

可以看看您所在的地方是否有读经班。有机会来汉堡或者南德国或者米尔海姆参加一次读经营最好。能拷贝很多资料,通过交流收获很多经验。  发表于 2014-5-29 22:41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29 16:39
麻烦问一下,各位坚持读经的妈妈们,用的是那些教材或者是书。
比如先说最基本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我希望 ...

这位妈妈您如果要字大一点的可以考虑 学儿大字经典诵读本 淘宝有卖,其它或者绍南文化出版的经典诵读本,可以先去网上搜一下。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4-5-29 22:2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贴子,让我觉得真是惭愧,该是时候想想怎么教孩子们学中文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duden 发表于 2014-5-27 20:27
这个也是很片面的,你自己不会,你不会逼着孩子干,
但你要知道,每个人天性是不一样的,不要觉得他们是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女儿(半个德国血统)接触经典比较晚,快7岁时候才撞到了汉堡。当时孩子天天哭,上课时居然大哭,我不要上这个bloed Schule. 我第一天就想打道回府了。杨眉老师说, 你坚持一个营看看吧。 我是带着好奇和试试看的心坚持完,想知道汉堡学堂的孩子们为什么能认识字? 一个营后,她还是不读,但是我坚持读自己读半小时。回家后,孩子的举止确实有变化,奶奶看到了告诉我了。 2个月下来,她也忽然你说上句,她答下句了。第二个营下来,她居然愿意指字了,当然不是马上认识字,而是认拼音,但她不抵触我已很开心了。 我开始利用每个周日时间义务带3个孩子(另2个是7岁和9岁兄弟两个)读论语。三个孩子中,状态最好的是闺女。虽然我们无法做到每天超过半小时读经,但是我自己是没有放下。 我个人在国内和德国都是学的理工科,别说对中文,对哲学更是觉得没有兴趣。 读完大学论语经典注释后,发现那么好的哲理其实都在里面,先人已经给我们指点了。比如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比如国家状况不好, 国库不够用,先人主张降低赋税。老百姓不够用, 统治者怎够用? 老百姓够用了, 统治者怎不够用?   从开始为了孩子学,到现在自己沉淀进入。  我想我们会坚持下去,(当然任何一样东西,坚持20年,都能成行家), 我确信这些人生哲理(经典中99% 是好的)能帮助到孩子们和我们,而不是我们当年的政治课。每天超过1小时读经的方式,我们还做不到。 但每天从读5分钟,还是不难做到的。从帮孩子学,到自己沉入去学,这就是我家的变化。 孩子的变化读经营的老师妈妈看到了,就不多说了。杨老师将自己的经验无私告诉给大家,此心可鉴。 适合不适合,判断在自己。喜欢就做,不喜欢就不做 。世界上最大的难题是教育,谁都不能保证孩子都一个样。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需要引导,需要尊重。教育的过程,我们更在向孩子们学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4-5-29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很多读经妈妈一样已经n久没上论坛了。刚才看到阳阳妈妈的的发言,激动了,试了好几次密码,居然上来了,很开心。我也是在这个论坛里才了解到读经的,从心存疑虑到决定放手一试,当中经历了快一年,都亏了如幻不厌其烦地解释,没有她,根本没有我们这儿的开始。我女儿是和别的孩子一起开始念的,都由我带着,到现在念了两年。我们这个读经班比较放羊,这个我负主要责任,我本身就非常不喜欢强迫孩子,宁愿慢些,也不要伤了孩子对学中文的积极性,这样太得不偿失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第一年孩子们大多才三岁,平时基本都是妈妈们在念,第二年才以孩子念为主。客观地说,就识字而言我们这个班孩子的效果很不一样,这个和在家里每天到底花了多长时间,家长是不是能坚持很有关系。这里仅举我女儿的状态为例子,这大半年来不管我在不在家,不管是否在度假,她每天能坚持至少二十分钟,具体识字量不好说,大概有几百吧,一般的绘本都敢抓起来就看,每页都会有三四个不认识的字,但能囫囵吞枣看下去。字书她还不愿意念,可能有点畏难情绪,我也不急,照样念给她听。上星期我们去一个曼海姆的中国花园,她随口就念出了建筑物上的题字“落霞亭”,我还挺吃惊。我想一般的读经妈妈大概都会有我这样的感受,孩子就是糊里糊涂识字,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识字的。我觉得读经对识字的作用只是顺带着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孩子进入了一个优美的中文世界。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如果满足于识字,中文最多停留在器用的层面,孩子就算能使用,但是和德文的使用意义可以互相替代,如果没有使用的需要和环境,长大后中文的必要性真的不大。汉语真正的独特性在于简洁隽永,这点在古汉语里极为突出,在孩子们日复一日地诵读中,汉语的这个独特性很容易沁入孩子们的内心,成为伴随一生的文化能量。也许这么说有点空洞,举个例子来说,我从来不用给女儿念儿歌,自从念了声律启蒙,她无意识地学会会了对子和押韵,自己就能编很多儿歌,这就是读经给她带来的无限乐趣之一。这个例子仅仅是文字音韵上的收获,此外古文里面牵涉到无数的历史典故人世道理,那辐射就更广更深了,必能让孩子深深缠绕入中国文化。我和多数的读经妈妈一样,一直深感幸运,能够有这样一个因缘和孩子一起倘佯在中国文化世界里,在享受中和孩子一起成长。至于许多妈妈有对于让孩子读经是否是逼迫孩子这样的顾虑,我很理解。我的看法是的确会有逼迫孩子的现象,但是用中文学校的方法学中文的家庭同样也会有这样现象,家有琴童的家庭也会有这样现象。真正的问题在于家长本身,家长过于心急,就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如果坚信自己提供的是好东西,相信孩子迟早会喜欢,孩子真的也就会很放松地接受。所以我对于在观望的家长建议好好想清楚,决定了就努力做下去,以最大的耐心坚持下去,就必有成果。如果心中疑虑很深,我觉得还是缓一缓比较好,仓促上阵,容易偏激,给自己和孩子太多不必要的压力。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5-29 14:13
可能最好把名字改下, 我一开始听也以为是读佛经的

读经营比读经典营顺口多了。简单直接,这样就很好。想了解的自然会明白,不接受的,怎么改也没有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boston.girl 发表于 2014-5-29 02:44
我是不是语文太差了?? 我对于整片帖子不是很理解,什么叫读经啊??读经才能学字? 不能读童话故事学字嘛 ...


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识字,只是有妈妈通过自己孩子的成功实例,在缺乏中文大环境的海外,发现通过教授幼儿诵读中国古代先贤经典文章的这种方式,可以一举多得,孩子们字识得相对较快,又可接受传统中华文化的正面熏陶,好处多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鸡毛和鸭子毛 发表于 2014-5-29 09:02
你理解错了我的意识, 我的疑问不是对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的中文水平有啥样要求的才有资格去读经班学习.
...

看起来是MM你可能对读经班孩子的中文水平有些误解吧。我们这些自己在家里读的,目前都还是很普通的。我虽还未去过去读经班,但我想中文任何程度的孩子应该都是可以去上读经班的,大点学堂里的读经班应该也有分级的。教育孩子诵读中华先贤经典应该要经过几年的积累,才会看出显效。我们这种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的,跟像如幻家的女儿8岁,应该也是用中华经典熏陶8年了的,目前光就中文水平来讲,肯定也是差距大大的。去读经班能帮助孩子提高中文水平,我想应该是每个送孩子去的家长的基本心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堡中文班 于 2014-5-29 22:03 编辑

看了这么多读经妈妈的经验介绍,我也来说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学中文的心路历程。

以我家老二为例,他从三岁多一点开始用四五快读的教材的,和老大不同,当时我求量,而忽略了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使得我和老大都很累,遇到好多次瓶颈,断断续续,反反复复。

但老二是和中文班里的孩子一起开始学的,作为老师比作为妈妈更有耐心和相对教法更加多样性。从象形字开始,把字形象化,帮助擅长形象记忆的孩子们先记住他们,再回家后每天短短5到10分钟的复习,让短时记忆巩固成长时乃至永久记忆。

但其中我慢慢放下对数量的追求,1年半的时间也就学了将近500个常用字,在老二学习过程中,我宁愿多花点时间反复学习学过的字。通过我自己编的小短文,绘本上的字词,句,甚至孩子们会唱的儿歌,手指谣我都写出来唱唱,玩玩,读读,孩子们也很高兴,甚至融会贯通,学会了多音字,和各种例如ABB,AABB式的三字,四字的词语甚至成语。当然我都尽量解释给他们听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合适的情景,也会故意使用他。我们还用一些关联词造句等等。因为在教授中我还讲了反义词,近义词,甚至边旁部首,所以看见不认识的字会告诉我可能和什么有关,如提手旁和手有关,反犬旁和动物有关等等。

从老大到老二,我越来越觉得,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是要学会应用它,学会听是为了能说,学会读是为了以后能写。虽然学写字还没有计划,但认识了的那些字不能只在固定的段落和文章了能指认,要随时随地的运用它。

写了这么多不是想炫耀什么,因为身边有很多有心的妈妈都为自己孩子学中文付出了很多。还是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想要到达罗马,要马不停蹄,坚持不懈的行进下去……

点评

我现在的瓶颈就是如何运用.......  发表于 2014-5-30 09:32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schatzlan 发表于 2014-5-29 13:28
人自身对德国的归属感比起是否被别人承认你是法律意义上的“德国人”重要吧!!我没有特别去看条文研究 ...

“在教育上如果带外国背景的父母很强调在德国出生的孩子不是德国人,”,这里应该是有误会吧,我的意思是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不论中中还是混血,最好不要忘记中文和中华文化(有些人愿意忘记也是可以的,个人自由嘛)。跟孩子是不是德国人没什么关系吧?即孩子学好中文和孩子的德国籍并不矛盾啊!我想这里的绝大部分家长都不会为了让孩子学中文而特意跟孩子强调他/她是不是德国人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丹丹花 发表于 2014-5-29 16:00
儿子到8月份就7岁了,读经也整整3年了,读经一年后自己读绘本故事,去年开始纯文字中文书,《小鹿斑比》也 ...

向你学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29 16:39
麻烦问一下,各位坚持读经的妈妈们,用的是那些教材或者是书。
比如先说最基本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我希望 ...

我是自己网上下载,排成2欧元硬币大小的字体,再打印出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che 于 2014-5-29 22:28 编辑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9 09:12
你陪他侍侯他的时候是不是很少说话如果你每天都讲的口干舌燥,小孩子应该学的很快啊


我跟他一起的时候都是喋喋不休啊,他就是个小话痨。从睡醒到上床,自己喋喋不休。认识他的都说是因为我跟他说话说的太多了。只有看书时他没声。上幼儿园前的中文还是很好的,上了幼儿园后中文就急速下降,德语逐渐占据绝对优势,所以说有没有这个语言大环境对我家的来说差别真的很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beiche 发表于 2014-5-29 22:23
我跟他一起的时候都是喋喋不休啊,他就是个小话痨。从睡醒到上床,自己喋喋不休。认识他的都说是因为我 ...

这种情况还真奇怪。我家是双语环境,两个孩子还经常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帮着带,两个孩子目前还都是保持跟妈妈说中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爸妈每年来一次的原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幻 发表于 2014-5-29 16:58
孩子读经用大字本是对的。因为对孩子的眼睛好。但是有没有拼音是无妨的。甚至在海外,我们还要为已经 ...
可以看看您所在的地方是否有读经班。有机会来汉堡或者南德国或者米尔海姆参加一次读经营最好。能拷贝很多资料,通过交流收获很多经验。  发表于 2014-5-29 21:41


参加读经班,也考虑过的。但是几方面原因,没有去。
一来离得太远,二来家里的老二也离不开人,去不了。
再有就是孩子的基础还太差,说中文都说不成句,平常基本不说。我刚刚开始教他学汉字,半年才学了一百来个字。读经班好像也没有适合他这种程度的。
另外,我个人认为,学习贵在坚持,只凭一两次集中读经而平常不学的话,很快就忘了。
所以,我准备自己在家和他一起读一些经典,试着让他背一下。这样,最起码可以让他多开口说说(或者说背诵一下)中文,改善一下他的发音和语调。

如果真的看到有合适的机会或者合适的课程,我还是愿意带孩子去参加一次的,至少让他体验一下中文的氛围。哎,我家孩子一年里都看不到几次中国人(中餐馆的除外)。

点评

请看楼下老倔驴的回复,都在点上。尽量来参加吧。很多外地妈妈都是为了老大而拖着老二连续来汉堡参加读经营。读经班的氛围浓厚,孩子容易上路,能让你在家单独带孩子读经的效果成倍增加。  发表于 2014-5-29 23:2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29 23:02
参加读经班,也考虑过的。但是几方面原因,没有去。
一来离得太远,二来家里的老二也离不开人,去不 ...

带着老二一起去~很多妈妈都是带着一个大的拖着一个小的去上课,我也带着几个月大的老二去汉堡。
读经的好处就在于不要求孩子的基础,什么程度都可以开始,你可以仔细看看李伟霞的那篇文章,我第一次见她儿子的时候几乎一句中文都讲不成句,现在不仅听说没问题,认字也很多了。
读经营的效果远不止那几天的效果,每次读经营过后产生的积极作用都可以影响之后的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然平时在家里读也是不能少的。
我觉得开始不必要求一定要让孩子跟着背,开始你读他能听着,能坐下来安静的听着,再跟你读,再到能指读,只要他肯读,一般读到二三十遍的时候他自然可以背了。

点评

太对了。  发表于 2014-5-29 23:24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很多话要说,所有的回复都看下来,觉得大多数想说的话都已经被前面的妈妈们说过了。

前面有妈妈有些不支持读经的妈妈我觉得对读经有很多偏见和误解:

有人提到说读经的妈妈是心急火燎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之类的话,我觉得完全搭不上关系。语言不过是一门基础工具,就算双语都好或者三语都好最多不过是个好翻译,跟成龙成凤实在没什么关系。

有人说不想让孩子读不能理解的东西,我的观点是,越小的孩子越不存在这个问题,你让孩子读“道可道非常道”或者读“小白兔白又白”对小小孩是一样,不存在理解和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大了以后会有改变,但是有多少人见过很多七八岁甚至十来岁的孩子大声快乐地重复广告词或者自得其乐地唱着什么“爱”啊“情”“伤”啊之类的歌呢?难道小孩子是因为理解了才这样做的吗?大些的孩子在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后完全可以穿插给孩子讲一些所读内容里涵盖的故事,这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可讲的内容很多,在没有讲过之前你怎知孩子是没有兴趣的呢?

有人提出国内有地方一天读经七八小时,一年到头就是读经。我觉得太以偏概全了。我认识的人里面没人能做到这样,也没人这样做,甚至没听说谁支持这样做。大多数家长是以引导为主的,如果强迫,就算能强迫十次八次、一个月两个月,长期的话很难做到。

还有关于归属感的问题:我总觉得一个不会本民族语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的人是很难有归属感的。即没有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也没有所在国家的归属感,即没有本民族的人认同也没有所在国家人的认同,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凄怆啊!而一个不能熟练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是很难深入了解每本民族的文化的。每次看着我们学校里十几岁的孩子旁若无人地大声地用一口流利的德语相互交谈着,而上课的时候(不是我们班的学生)中文结结巴巴讲一句完整的话都费劲的时候,我就从心里为他们感到悲哀。

关于是否强迫的问题,我觉得适当的压力是完全可以的,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德语,上学了不喜欢做作业,不想去上学家长也可以做到不施加压力吗?

就我见到的例子来看,大多数孩子(家长方法得当,能坚持下来)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一定的产生成就感:比如认识了一些字,能背诵部分内容等,这时孩子是有兴趣的,是乐于读的。而且孩子是非常乐于重复的,可以说是乐此不疲。我观察我们班上的孩子基本都是一篇内容刚开始时是有难度的,一旦孩子已经熟悉了,哪怕只是耳熟了,这时孩子是很有热情的,等到孩子能经过提示跟读或跟背下来,孩子的热情简直是你不让他读不让他背都不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进步不仅我可以感觉到,孩子自己肯定也是有体会的。比如我们班上的孩子,大多中文基础很差,跟读一句七个字的句子,基本是前三个字还清楚,后四个字基本就咽肚子里了,所以开始时我经常得把一句话拆成两段带读,然后再整句读下来,这样一句话孩子就可以都读清楚了,再几遍下来孩子就能经过第一个二个字的提示后自己接出后面的内容,然后做到自己能背诵。可想而知,孩子自己体会了这个过程,也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我并不觉得学习中文一定得读经,大多数读经的家长也并非不了解的人想象的那样就是读经读经,事实上也是很多方法并行。但是用其他方法教孩子学中文,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完全不施压就可以让孩子完全自主快乐地学中文尤其是识字,恐怕很难做到。有些言辞激烈反对读经的家长,我觉得对读经缺乏了解,不了解你可以不支持不认可,但一个对读经不了解的人是没有发言权抨击读经这件事的。

语言学习就是这样的,开始时难免枯燥,一旦熟练了,乐趣就来了,而且越熟练乐趣就越多。语言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事情,套用老话说是“不怕慢,就怕站”,不仅要一步一步来,而且还得坚持,慢点没关系,不管哪种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坚持就会有成绩的。见过好几个很早参加我们中文亲子班的,来了一阵子就不来的,当然有很多不能来的理由,后来又读经,来了一阵子又不来的,当然也有很多理由,再后来去中文学校,来一阵子也不见踪影的,同样也有很多理由。如果总是有很多理由很多要紧的事大于学中文这件事,不管是否是读经学中文,最后都将是一无所成。

最后,我想用一句最近看到的一句深有体会的话结束:焦波他娘,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妇说的一句话:“要做成啥事都和推磨一样,一步一步来,反正走一步就少一步”。

点评

太棒了!  发表于 2014-5-30 12:11
中肯,实在,大赞。  发表于 2014-5-30 08:15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倔驴 发表于 2014-5-29 22:16
带着老二一起去~很多妈妈都是带着一个大的拖着一个小的去上课,我也带着几个月大的老二去汉堡。
读经的 ...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那么远,我自己带两个孩子的话,我觉得我没那个能力,而且老二现在不可能跟着上课,她只能捣乱的,带着她,我也不可能跟着上课,那么老大能不能在那里坐得住,就又是个问题。把老二放在家里,也不现实。再要么,就得全家出动,一起去,那个难度也不小。总不能我和老大去上课,让爸爸和老二在外面逛一个周,再说老二肯定也不肯的。
看了李伟霞的文章了,我的结论是她受了读经营的启发,开始了中文教育,真正的成果还是在于接下来几年的坚持。
所以,我支持读经,有方便的机会能参加读经营,我是愿意的,但不是不惜代价非去不可。我相信,不管学什么,不管怎样学,贵在坚持。只要每天付出那样多的时间和努力,读经也好,别的学习方法也好,都能取得成绩的。
我现在想开始用一些这样经典的书,主要是因为这些书比较适合诵读,琅琅上口,或许孩子会喜欢。我发现他们对于中文的童谣或者歌曲还比较喜欢,能记住。而故事类的书,他们虽然喜欢,但只是喜欢情节,要诵读不太适合,所以,对于他们自己说中文的帮助不大。
老大半年多以前,就是基本不懂也不会说的状态,这半年已经进步不少了,虽然还是基本不说,可是能听懂的,已经多了很多,字也学了些。进度很慢,因为学习的时间太少,他玩心太大,每天我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多想玩的想学的东西,时间都分不过来。想安静坐下来一会儿,还有老二要捣乱。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学习背诵,或许是个好办法。那样,不必正经八百的坐下,而是随时随地,像唱歌一样的,就可以进行。前提得我先能背过,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背,这样老二也可以加入。这是先解决他们开口说中文的问题,认字的话,是下一步,他们背诵,能进入状态的话,就再坐下来慢慢教了。

点评

如您想参加读经营的话,有时我们可以找到汉堡的家庭来接待。支付较少的住宿费用即可。  发表于 2014-5-30 17:43
说到要点了!坚持就好!小孩子读经,形式不拘。坚持就好!有问题请随时联络啊!  发表于 2014-5-30 08:19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9 10:11
因为它有儒家道家的思想,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比较谨慎。圣经够了

这个担心我觉得没必要。
思想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就算冲突也没什么不可以,诸子不也百家争鸣吗?各有各的论点论据。中国历史说是盘古开天辟地,欧美说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从小就被一种单一的思想灌输我不认为是好事。很多人物为孔子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做积极正面的解释,我觉得大可也不必,孔子是圣人也不是神仙,貌似玉皇大帝也犯错的吧?如果家长认为这句是糟粕那就表达你的观点,让孩子知道圣人也不可能都是对的,老师教的东西也可以保留怀疑探索的态度。如果家长认可那些积极正面的解释,大可按照那样的解释跟孩子解释。如果家长对此句话不确定,也可以大方讲出来,古文言文基本都缺少前铺后垫,语句又简练,还没有断句,真正的意思有时就是很难确定的,孩子自己也可以自己发挥。
保持一种怀疑探索的态度好过对所学的东西笃信不疑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30 01:04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 ...

南德你可以看看ID“期待诗雅”那里。

我看你的签名栏,儿子已经6岁了,今年也要上小学了,他要学习的就是得离开妈妈自己学习了,我倒是觉得可以试试呢。2岁的孩子你可以带些玩具,只要不影响正常上课就可以呆在教室里,很多妈妈也都是这样做的。如果老大适应了自己上课,你当然可以带老二出去玩。

贵在坚持说得太对了,经典适合诵读说得也太对了。如幻的点评你也可以参考,因为读经营的氛围很好,比你自己在家里孤军奋战要容易多了,而且好的读经班里的孩子整体状态很好,你的孩子也更容易进入状态,你会发现读经营后和孩子读经变得很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自己在家里坚持读经,还是不辞辛苦不顾花销一拖二的跑去读经营的原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儿登记了一个账号,却不能发帖。今天可以发帖了,发现前面的妈妈已经说的很好,都说完了,他们的经历对每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可引起共鸣,无论是实的-学中文的效果,还是虚的-对于自身在心灵为人上的成长。

我在澳洲,儿子快6岁了,我和儿子读经快3年了,基本上是自己一个人在家读的,前一个多月因为条件基本具备因缘巧合才开始招了邻居和朋友的孩子一起读。我的孩子并没有因此损失快乐活泼,而且多了一份对圣贤的向往之心。有时候会说:“谢谢妈妈教我这些好东西。” 班上的其他小朋友读了一个半月了,现在看见我就开始背论语,看来读经对他们并不是痛苦的事情,有时要为他们这种不判断的天性而感慨,这种无分别心我们已经丧失很多了。还有的妈妈说哪天不读经还有点难受。当然读经是要下功夫的,但哪件事不需要呢?功夫不负有心人,而读经,基本上你很快可以体会到这句话所言不需。

我走上读经之路跟小儿学好中文的目的有很大干系,但最后能坚持着读却是更“虚”一点的原因-因为经典本身带来的惊艳之感。国学基础基本是无的我,在并不怎么能读懂的情况下还能时有点滴触动而惊叹,这些书真是智慧之书。古圣先贤的生命状态值得向往,这些人生智慧可以带来好的生命状态,我想要我的孩子能拥有这样的状态,虽然这效果可能要在多年后才能显现,我已经可以不退转,读经只是第一步。学好中文在我心里变至次要地位,变成读经的一项副产品而已,虽然这项副产品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是通往古人智慧必须有的东西。我不太检验他的认字与读书,相信已经不差,读新的论语基本上没什么生字,自己可以开读新内容,因为读着带拼音的版本,他对拼音感兴趣,给他看了一个教拼音的动画片,虽然没有看完,因为有读经认字的基础,读了几篇论语下来,自己就会拼音了,所以现在碰着生字也能读个大差不差了。

在今天的我看来,不教经典我不知道教什么能这么让我心安。推体育,推才艺都不足够。而且我觉得因为读的是经典才更容易坚持,因为读的时候你自己能有相当的收获。读经典也在慢慢改变我的生命状态,古圣先贤(不光是中国的圣贤哈,智慧原来是一样的,他们都在说同样的事。)的句子让我由浮躁慢慢安静,从迟钝到很快能觉察到自己的心行的不正,...修行之路还很漫长,但我变得安心,因为我开始知道方向,知道人生中什么东西更重要,我决心继续在懵懂中前行。

一件事让这么多人喜欢一定有它的缘由,你不喜欢是因为你不了解。来这里反对读经并讨论的妈妈相信心中还是对读经有所纠结,不然也就不用反对直接不读就好了。请冷静的想一想,你心中纠结的是什么。去了解,去做,去读一本经典都可以帮你作出选择。无论怎样选择-放下还是拿起,只要心安,不再纠结就好。希望这么多讨论可以帮助理清思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30 01:04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 ...

可以在网络上跟大家学习经验,做起来先,很快就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了。祝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30 01:04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 ...

您不用背过,只要教读就可以了。多读是背诵的基础,但不用以背诵为目的。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六个字:“小朋友,跟我念”---来自王财贵教授的演讲“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建议您先看这个演讲,文字版或者Video版,当年我摸索过程中碰到这场演讲的资料真是深受震撼,之后读经变的轻松和愉快多了,方法对就只要下功夫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2岁10个月男孩妈妈,读经教育实践两年了。

本帖最后由 rincon 于 2014-5-30 06:59 编辑

也来冒个泡~噗噜~

       看到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火药味都闻到了一点……

       本着不争论的大原则,就让我自说自话吧。以下写一点我家读经教育的经历(我尽量简洁哈)。

       1.本科时(10年前?),经老师老师看了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大受触动,继而对诸多门派的儿童教育学说萌生出学习的兴趣。

       2.读研时,和有孩子或没孩子的同朋们一起了解了更多读经学堂的情况(当时有在诸如孟母堂做老师和绍南出版社工作的同朋等,也好几次和王财贵教授见面取经——这个使我们对方向的把握有了信心!),后来我们也办了小小读经班。

       3.结婚后住到国外只好自己一人努力,怀孕时有读经胎教,小孩一岁多(现在快三岁)开始读经学习。每年夏天回国内的读经学校学习并和来自两岸三地的妈妈们交流经验。每天被读经学校的孩子们所感动,更坚定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给孩子真正幸福的妈妈。诸多或有趣或神奇的小故事很多在此不赘述。

       4.现在家中小朋友快3岁(重复请删掉),尽可能地每天给他读经(以中文为主,莎士比亚等外文的为辅)——其实这个阶段辛苦但也跟着受益的是妈妈。玩起来很疯的一个娃,“学习时间”时能坐下来不玩玩具地跟读(刚开始他是默默画画地听我读)一小时——忙碌的周末就5分钟也行,不定时地盘腿静坐10分钟(用闹铃计时。静坐主要是为了让他奠定一个健康的好习惯)。
        这呀那呀的他是会背一些了,而且他还有比我先背下来的时候。但我还真不强调这个,读了十遍以上的内容……哎,会背就背吧。
        平时生活细节的礼仪方面也有提点吧,具体做法也是跟读经班的老师们学来的。
        如果有人说读经跟品德没关系……这个这个,就以我这几十年的所闻所见难以苟同。当然不是背了两则论语坏孩子就180度大转弯。但正如一句老话:人不能跟他人比,要跟昨天的自己比。经常读经的孩子,正能量会进入他的血液里水到渠成。小树苗要想长得高首先得往下深扎根。
     
       5.每天提醒自己:真的爱孩子不是尽做让他高兴的事、越看越感其可爱要一颗糖给两颗吃,那是情执不是智慧。
         诚如季谦先生所言,经典的内容现在不懂没关系,背下来有一生的时间可以慢慢可以懂,真正的经典不是读懂的而是被经典自己冒出来教懂的——这话不虚,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验——那时就会是真的懂、而不只看了译文后“知见上”的懂。
         知道自然分娩很痛——那只是知见的懂,经历了那种痛才是真的懂。被电视台采访的孔夫子的后人说其墓前都不长杂草不需要特别打扫。当然了,这就是万圣之师的功德力,就像修了一座桥能利益及后世人,就像一个80岁老婆婆遇到危险前竟喊出声“妈——!”一样。妈妈的爱的功德力,给孩子一生也忘不掉的安全感。

       6.虽然读经教育现在在内地台湾和有华人的地方都有星火燎原之势,据我所知道也有偏激或有误的一些做法出现,那很令人遗憾,但也感谢他们侧面为我们证明证伪。也希望有兴趣于此的父母能擦亮眼睛。

       7.最后,吃水不忘打井人,感谢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路提携,更感谢王财贵教授(季谦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推广读经教育。至少极大利益了我和小孩。(请顺便联想“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那则小故事,哈。)

        
        鉴于我的世界一直都是读经的声音,所以可能反而没有写的很应景,看不明白的人们,抱歉浪费了你们的时间;看出了怒火的人们,让我们“揖让而升下而饮”吧其实您拂袖而去我也“人不知而不愠”只是因为对读经教育有够信心;看出了喜悦的人们,那就一起读经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5 15:56 , Processed in 0.1053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