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70|回复: 7

[职业生涯] 17家中国初创公司的失败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让自己警醒。作为经历过过去12年中国互联网的老兵,我彻夜整理了有代表性的17个失败案例,为有志创业的人提供了从公司财务,定位,团队,市场,资本,政府监管,用户价值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希望大家共同一起来探讨如何避免失败。(作者:丁辰灵)

1.亿唐网

不少人还记得2000年北京街头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亿唐广告牌,“今天你是否亿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广告词着实让亿唐风光了好一阵子。亿唐想做一个针对中国年轻人的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门户。他们自己定义了中国年轻人为“明黄一代”。

失败的教训:缺少定位,融资过多

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5个哈佛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

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

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和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定义中国经济和文化未来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如其来,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此后的转型也一直没有取得成功,2008年亿唐公司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在公司烧光钱后也纷纷选择出走。

在我看来,亿唐失败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定位。这也是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公司的问题。浮夸,不愿意沉下心帮用户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是幻想凭钱就可以砸出一个互联网集团出来。亿唐对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没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贡献,也许唯一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极其失败的投资案例。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

后续发展:

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最终的竞投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2. 酷6网

视频网站当年的三杰之一,优酷,土豆和酷6。其中优酷的古永锵,和李善友都是搜狐系,土豆王微是文艺青年。一度风风火火。

失败的教训:路线之争的牺牲品

在被酷6手骨时间仅仅过去一年,酷6网掉队了。创始人离职,亏损逐年变大,血腥大裁员,再转型了……陈天桥派驻的酷6新CEO施瑜公开表示:“酷6从此不再购买长视频版权,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等,将关注于社区化、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短视频。”

在李善友离职,盛大大规模清理了创始团队之后,陈天桥与李善友就酷6网的发展战略产生的分歧浮出水面。陈天桥希望酷6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更希望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最终不欢而散。

视频行业一向以“烧钱”著称,盛大在酷6身上已经投入了将近两亿美元,却颗粒未收。而这或许正是促使酷6转型的最直接原因。烧了两亿美元,落得个尴尬转型。管理方与创始人,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终点。

后续发展:

创始人李善友去了中欧成了创业导师,微博名“老李飞刀”,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酷6的命运就和盛大的命运一样;一只在温水中的青蛙。

3. 亚洲互动传媒:

2004年7月,亚洲互动传媒在英属百慕大群岛设立。亚洲互动传媒自称是“中国提供跨媒体平台电视节目指南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其销售收入中,以电视广告代理业务为主,TVPG(电视节目指南)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为辅。

失败的教训:挪用资金导致退市

2005年10月,公司获得红杉资本的投资。在红杉资本之后,亚洲互动传媒先后吸纳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证券公司、美林日本证券公司、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NTT移动通讯公司、日本最大的卫星通信公司JSAT、伊藤忠商事Itochu等日本著名的金融、广告公司。  2007年4月,亚洲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其上市《招股说明书》,2005年该公司净利润达到4.65亿日元(约3000万元),净资产18.97亿日元(约1.26亿元)。但仅过了一年,就令人哑然地无奈退市。

导火索是由于亚洲互动传媒的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2007年年报出具审计意见,并暴露出了其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资产的丑闻。亚洲互动传媒的退市,让11家财务投资人同时失手,退出平台。

后续发展:

公司尴尬退市,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帆也引咎辞职。

4. e国

2000年电子商务的明星企业,一度口号为一小时配送到家。

失败的教训:市场太超前

e国1小时在获得用户称赞的同时也获得了同样多的怀疑:“e国1小时”带来了巨大的配送成本,e国还能赚钱吗?卖得越多不是亏得越多?没有新资金的介入,e国还能够支撑多久?有的人则干脆认为e国1小时只是“成功的市场运作而已”。有人算了一笔帐,只要e国的订单每笔10元,就可以把它干掉。卖得越多,亏得越大,e国面临着巨大的赢利压力。

实际上e国的悲剧是在于在市场没有成熟前过早切入市场;在2000年,中国无论是物流,支付,配送,甚至网购人群都极不成熟。靠一家公司来撑起整个产业链,天方夜谭。

后续发展:倒闭

5. 若邻网

若邻网创建于2004年,软银投资。目标是模仿LinkedIn,做中国最大的商务社交网站。

失败的教训:不顾国情的模仿

在2004到2006年那波商务SNS的Copy 2 China高潮中,若邻还算是活下来的。不过中间经历了多次的波折,创始人邹岭二进二出。网站一度也裁员,几乎关站。

若邻和其他的商务SNS一样。用户一直上不来。一度大家相信的所谓六度交友的人际关系理论,在实践中毫无成功的希望。一个普通人可能通过六度能联系到奥巴马;但是这不代表他能认识奥巴马并寻求到实际的帮助。因此六度理论和庞氏骗局也差不多。

更大的差别在于,美国是一个专业社会,尊重个人的履历和专业能力。这是LinkedIn崛起的社会学原因。而中国是个关系社会,权力决定了经济。如果你认识省委书记,你会主动把人脉介绍给别人吗?更何况是,中国绝大部分掌握财富和权力的人,压根都不会上这类网站。

后续发展:

重组以后,资方获得了控制权,现在转型做猎头。后优士网崛起。

6. 分贝网:

2003年6月,郑立和朋友一起创建了163888网站,寓意“一路上发发发”。随后,他们开发K8录歌软件,163888逐渐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歌手聚集地。香香、杨臣刚等网络歌手在网站成功推出,《老鼠爱大米》等网络歌曲风靡一时,让163888网站名声大噪,号称“华人第一音乐社区”。

失败的教训:走上歪门邪道

2004年10月,IDG向其投资200万美元(据悉,最终投资并没有完全到位),占其20%股权。2006年,网站注册用户达到1200万。同年,163888获得了阿尔卡特VC的600万美元投资,占12%股权。

2007年6月,网站启用了新名字和新域名:分贝网,但分贝网的盈利模式并未有根本转变,依靠卖空间和收取会员费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广告成了分贝网主要的收入来源。

2009年,郑立涉嫌经营色情视频聊天业务被捕,2010年1月,此案开庭审理,郑立当庭认罪。郑立涉足色情业务的原因尚不知晓。

后续发展:

但分贝网日渐衰弱。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新的投资却始终没有到位。最后惨淡倒闭。

7. 博客中国

博客中国是当年号称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方兴东创建。是Web2.0时代的一面旗帜;曾汇聚了一批民间最顶级的思考者。一度号称要把新浪拉下马。

失败的教训:管理太差,并忽视了巨头的后发优势。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

随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还喊出了“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据称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博客网自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高层几乎整体流失,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人。

后续发展:

2006年末,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新兴垂直网站。随后,博客几乎成为任何一个门户网站标准的配置,门户网站轻而易举地复制了方兴东们辛辛苦苦摸索和开辟出来的道路。最后方兴东回老家义乌折腾电子商务,如今已经在行业里几乎消失。

8. 饭否

在饭否的初期阶段,中国大陆与Twitter类似的中文网站有六七家,其中饭否是各方面功能较为完备,最接近Twitter的一个。与Twitter相比,中文微博客为大多数不习惯英文的中国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失败的教训:初创公司不该碰政府敏感领域

2009年上半年,饭否的用户数从年初的30万左右激增到了百万。

同年6月2日,惠普成为饭否首个企业付费用户,开始获得第一笔收入。与此同时,陈丹青、艾未未、梁文道、连岳等一批文化名人的加入,带动了饭否的快速成长。

在2009年下半年饭否被有关部门非正常地被关闭,2010饭否创办人王兴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一年前饭否被突然关停表示:为了应对政府有关部门对网络言论的监管,饭否当时做出大量删贴、限制敏感关键字、暂停搜索等措施。“我们已经做了大家都能想到的事情。”

当饭否关闭后,新浪微博强势崛起。并凭着和政府雄厚的关系,以明星和名人策略一举奠定江湖地位。新浪有足够多的财力和人力满足政府的监管标准。

后续发展:

王兴创办的美团,并取得了极大成功,成为团购领域内的最大的玩家。在松禾资本的支持下,饭否于2011年低调重开,不过已无法吸引眼球。

9. Mysee

Mysee是国内最早进行P2P视频直播研发技术的公司,是集视频直播、点播、互动娱乐、无线增值等服务于一体的宽带视频娱乐服务平台。公司曾联合各大门户网站、电信运营商为国内外50余次的大型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

失败的教训:浮华之败

2005年2月,高燃创立MySee.com,蒋锡培(微博)投资了100万元人民币。2006年初,又获得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一共200万美元的投资。

但MySee烧钱的速度太快了,几十个人,每个月要烧掉100多万元人民币,办公室光装修就花去100多万元人民币,还要花大量的资金购买视频内容。8个月时间,200万美元的投资款,消耗殆尽。另外,作为创始人和公司总裁,高燃总是默许媒体夸大事实,融资200万美元变成了融资1000万美元。据投资人说,他时刻最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知名度和形象,他到处演讲,宣扬创富成就,但只为自己做市场,不为公司做市场。在投资人看来,高燃拿投资人的钱去包装自己,甚至还有其他的用途,但就是没有用来给公司做企业。

后续发展:

我个人在2010年的一次移动互联网聚会上最后见过一次高燃。会场没什么人认识他。据说北极光邓峰号召VC行业的人不要再投资和高燃任何相关的企业。媒体总是喜欢包装英雄,很明显,他在行业中做人做失败了。

10. 24券

24券是哈佛毕业的杜一楠创立的团购公司。杜一楠创立24券前是著名PE公司KKR的投资经理,擅长融资。24券的投资方包括马来西亚成功集团,新加坡Vickers Venture Partner等机构,前后注资超过1亿美金。

失败教训:资方和CEO内斗

在团购泡沫破灭后,24券欠了供应商一个多亿。投资人派驻代表KK作为COO进入公司。在缩减规模后,在部分城市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但在投资方打算继续注资时,24券内部撕破脸,CEO杜一楠和投资方代表KK两派人马矛盾爆发,互发内部邮件痛斥。后者指责CEO涉嫌“私吞”200万元公司财产并“跑路”到美国。而实际爆发原因是资方在新的注资条件下,要求CEO把股份稀释到个位数,引起创始人不满。

由于我认识24券的资方,对资方介入管理后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撇除道德和人品角度不谈,创始人杜一楠作为KKR的投资经理,哈佛毕业,在资本圈能忽悠到钱,但是管理能力和经验肯定不行。资方实际上是一群新加坡的财团投资,而新加坡人管理过于细致,算计过于精明,不适合中国式的草莽江湖的做派,最后激发和管理层利益上的分配矛盾一点都不奇怪。这只能证明是在错误的时机一桩错误的婚姻,要离婚的时候又心怀鬼胎。

后续发展:

在10月20日,团购网站24券宣布公司因无法正常运营,将于20日起暂停团购业务,员工全体带薪长假,如今再进入24券的网站以前琳琅满目的团购活动被一份声明所取代。据说,F团有意收购;资方和杜一楠也有意重开谈判,未知下文。

11. PPG:死于人祸

PPG,2005年10月成立,业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售卖衬衫。轻资产、减少流通环节的概念,加上狂轰乱炸的电视、户外广告,迅速让PPG建立起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满世界都是“Yes! PPG”的广告语和吴彦祖自信的微笑。回复“电商招聘”即可查看最新招聘信息

失败的教训:创始人洗钱

三轮融资4600万美元被变相转移。创业的目的之一是赚钱,但不能仅仅是赚钱,PPG的失败再一次证明,在企业经营中,人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2006年第三季度,PPG获得了TDF和集富亚洲的第一轮6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2007年4月,PPG获得了第二轮千万美元的投资,除了第一轮的TDF和集富亚洲追加投资之外,还引入了凯鹏华盈,它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

2007年年底,三山投资公司击退其他竞争对手,向PPG注资超过3000万美元。  2008年,PPG模式出现了凡客诚品、优衫网、CARRIS等几十家模仿者,PPG不但丢掉了行业老大的地位、官司缠身、高管流散,更传出创始人李亮卷款潜逃一说。

PPG失败的真正原因:创始人李亮表面上是做电子商务,但配套的物流、仓储都是自己的公司,或间接与他有关,他不停地向这些公司打钱,投资人的钱作为费用变相进入他自己的名下。钱转移光了,李亮也没了。他从一开始就是有预谋、有准备地圈钱,他很聪明、勤奋,执行力也够,但就是出发点不纯。

后续发展:

PPG倒闭,李亮在美国不归。投资人最后放弃,无疾而终。凡客崛起,从此PPG消失在大众眼球中。

12. 维棉

维棉网于2010年11月正式上线,其定位瞄准高端市场。维棉网的线上产品从袜子,陆续扩展到内衣、围巾等,随后也加入电商营销大战,投入大量资金打广告。

失败的教训:错误的行业

2010年12月,徐小平在微博上关注到维棉,随后便在新浪微博上给维棉网CEO林伟发了私信,约他见面聊聊。

仅仅沟通了20分钟,徐小平就决定给予林伟1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成为维棉网第二大股东。这一案例一度在业界被传为佳话。

从今年初开始,维棉网多次陷入危机,“欠下数百万元广告款”、“维棉果断裁员”等新闻屡见报端。今年7月份,供货商就曾上门讨债,但是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维棉仍然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使得仓库被执法部门查封。

袜子虽然是易耗品,但是客单价低,根本不适合做电子商务。加上中国高昂的流量成本。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行业。徐小平老师也有犯晕的时候。

后续发展:

网站已经无法打开;估计公司已经倒闭。

13. 品聚网

品聚网于2011年11月10日正式上线试运营,由原盛大金酷CEO葛斌斌等联合投资创建。葛斌斌一度对外表示,在得到包括盛大等投资方2亿人民币投资支持后,目标是一年内与淘宝平分天下,达到国内第二名的位置,三年后上市。

失败的教训:不尊重行业规律

2012年1月7日消息称,盛大旗下电商网站品聚网关闭。品聚网创始人葛斌斌确认,网站关闭主要原因是融资不到位,自己不想留下一个烂摊子,关闭网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盛大集团1月8日发布声明指出,盛大对葛斌斌所创办的品聚网从未进行投资。品聚网的一切企业行为系品聚网及其投资人自身的行为。

在资本泡沫的年代,谁都可以发个大话,要超英赶美。实际上,尊重行业规律最重要。另外,盛大作为家族企业,不是管理别人钱的风险投资,和盛大这样的财团与狼共舞,没有实际的进展,是不可能得到桥哥继续的支持。

据说桥哥的风格是,每个领域我都要进。只要找到合适的人,给你一笔钱和一个时间段。如果做的不好,项目就撤掉。这造成盛大系投资的企业普遍表现不好。而风投也不愿意跟投盛大系的公司。

品聚的案例只是盛大系案例缩影。

后续发展:

盛大和葛斌斌开始互相隔空叫阵,一度要闹上法庭,最后无疾而终。

14. 五分钟

因为开发了著名的“开心农场”“小小战争”游戏而被大家熟知。

失败的教训:转型失败

2012年5月,“五分钟”承认B轮融资失败,并立即从现在办公的杨浦区创智天地退租。

“五分钟”的倒闭主要出自内外两个原因。内因是转型失败,外因则是融资不力。

今年4月,“五分钟”推出了首款HTML5游戏《邻邦战争》,而其第一款手机游戏《龟兔再跑》的用户显示已突破20万。表面上看,“五分钟”似乎在向手机游戏方向转型,同时也没有放弃网页游戏。但实力有限的它犯下了战线过长的错误,没有集中资源专攻一路。这两年,随着微博和其他社交网络的发展,开心网类型的社交网站在国内已经没有任何绝对优势。

此外,在手机游戏领域,竞争要比网页游戏更激烈,只要去关注苹果appstore和安卓市场的排名就会发现,手机游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只几天而已。

资金方面,“五分钟”烧干A轮资金,希望通过某种商业模式来吸引新的风投。可惜的是,被开心网带着走下坡路,转型似乎看到曙光而又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的“五分钟”在严酷的资本面前,几乎没有任何说服力。相比较A轮融资可以谈些理念,B轮融资就现实得多。公开资料显示,“五分钟”至少已获得两次投资,2009年12月德丰杰投资350万美元,2010年7月CyberAgent联合JAIC中国投资,金额在5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

除此之外,五分钟转型失败更多的原因是创始人的管理不力。创始人都是大学生创业,没有工作经验,而融资成功后,一度冲昏头脑。最后优秀团队成员不断流失,公司转型失败也可想而知。

后续发展:

据说已经被拆成了两个公司。徐城仍然带领旧部运营新浪微游戏平台;郜韶飞已无发展。

15. 推图

推图创始团队在得到蓝港在线CEO 王峰投资后,团队从2011年元旦开始研发,一个月后便登陆应用商店。

失败教训:竞争过度与马太效应

拍照分享类应用是工具类应用的代表。Instagram和Color在美国诞生之后,中国市场在2011年诞生了诸如推图、图钉、拍拍、随手拍、随拍、微图、友图、乐魔库、乐么乐么等10余款照片分享类应用。一年过去之后再观察,它们的现状均不理想。

推图团队是这些照片分享类应用中诞生较早的,但推图创始人陈仲军坦诚用户增长不理想,而图片分享类应用遇到的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新浪微博和微信现在均添加了照片分享功能,推图的用户被两者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其二是中国的WiFi热点太少而流量费却很高,这给图片分享类应用制造了很大的瓶颈。

此外,移动应用的推广成本也日益增高。这造成用户获取不利,更不用谈论商业模式。

后续发展:

推图团队技术能力很强,目前正在研发新的产品以求转型。

16. 街旁

风头正劲的Foursquare启发了刘大卫和他的朋友杨远骋。 而当时刘大卫在台湾的首个创业公司刚刚宣告失败,他接受投资人建议,来北京和杨远骋开始了在中国复制Foursquare的新冒险,即街旁网。街旁的投资人来自HTC创始人王雪红,可谓背景雄厚。

失败的教训:不能给用户和商户提供独特价值

曾经的独立博客网站在博客成为门户标配之后迅速式微,街旁代表的独立LBS网站结局会否相同,目前尚不急于做出判断,但同类网站的迅速转型,如嘀咕网裁员重组后彻底转向模仿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盛大背景的切客网则在2011年年底转为LBS+电子商务模式,似乎都预示着,简单复制Foursquare在中国并不是那么前景光明。

刘大卫曾设想街旁的主要营收来自品牌合作。早期快速发展阶段,街旁的确也获得了星巴克、喜达屋、耐克等合作伙伴青睐。但知情者透露,即使在鼎盛期,这些伙伴的合作亦多为免费,最高合作金额仅为5至10万。而且,即使身为新媒体的尝鲜者,大多数公司对于独立LBS网站的态度也十分暧昧和保守,通常他们更愿意同时与多家网站合作,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这也使试图与客户签订排他协议的街旁愿望落空。

虚拟签到的价值也逐渐受到质疑。单一徽章模式难以维系用户黏性,不少用户的网络签到信息一旦和微博关联起来,很容易成为“垃圾信息”。 真正的摧枯拉朽之力还在于新浪、QQ等行业大鳄的猛烈进攻,当微博、微信将LBS作为自由产品的“标配”,这让以街旁为代表的单纯签到类LBS公司更无价值。

后续发展:

种种现实迫使街旁重新思考定位。在街旁创办不久后,他们就成立了另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果合。虽然街旁仍然存在,但是用户已经很少使用。

17. 我友网

我友网2010年12月高调上线,百名艺人红人祝贺,号称要做中国最大的社区电子商务的巨无霸公司,号称是中国互联网的最大创新。

失败的教训:中国式的神奇

这是一家在上海业内极其神奇的公司。也只有中国才能有这么神奇的企业出现。

创始人是个富二代,家族据说是西安首富。该家族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并拥有中国知名的某家上市民营银行的5%股份。集团资产超过1200亿。

创始人从海外留学回来以后,一心想做互联网。父亲虽然认为孩子胡闹,但是依旧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在上海创业。一开始做视频网站,不成功之后。父亲本来以为孩子可以收心回来;但是孩子拒绝了。于是父亲派自己得力的副总来上海劝他并接手公司事宜。没想到,该助手到了上海后,被孩子说服,决心留在上海,从事伟大的互联网变革事业。该副总说服集团掌门人继续注资,并为此调动其集团在全国的一切资源和关系。

比如互联网公司所应该拥有的各种牌照,包括视频,包括支付,都是从上面特批的。上海的各执行部门都是走个过场。比如嘉定政府立刻批了一块地。

我友立刻高调在全行业挖人。从盛大,阿里都以双倍,三倍的工资挖了上千人,并目标做成最大的社区电子商务,及社区游戏公司。总之一切互联网赚钱的,都要做。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在烧掉几个亿后,最后裁员转型。

后续发展:

据说是转型做支付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7-1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wteagle 发表于 2014-7-10 13:03
一声叹息……有几个我还是印象很深的,比如亿唐。自主创业表面风光,但大多都是光鲜一时,成功者能有几个? ...

你可能没看到以下几个原因:
1. 在那个年代去美国的比较多,来德国深造的人少很多。
2. 还有个重要原因,在德国搞技术的占多数。要是我开公司,我愿意开个搞实业的,因为我的兴趣也在那里,但是搞实业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要想开起来没那么简单。
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未来的10、20年里面,在国内会出现好多德国留学生开的实业公司。目前的他们正在积累经验,积累财富,积累人脉关系,等到时机成熟,会爆发的,相信我没错的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4-7-10 15:03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7-1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叹息……有几个我还是印象很深的,比如亿唐。自主创业表面风光,但大多都是光鲜一时,成功者能有几个?几年过后,一部分失败,一部分苦苦挣扎而已。就算是成功者中,付出的艰辛和代价又有多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主创业恐怕不是适合的人生道路。所以当一个大老板想跟我合作提出两种模式,一是投资让我创业组建公司,二是进他手下一个公司做副总时,我最终选择了后者。虽不能大富大贵,但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适合风险适度、权责有一定控制下能力的施展吧。有意思的是,据我观察,面对回国创业和就业的选择时,美国回去的人更热衷于前者,德国回去的人会倾向于后者。上面的例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回去的也可以看出。难道是在德国呆久了变保守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7-1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etang还是印象很深的,1999年在我们学校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宣传,现在细想想,好多人都说搞互联网搞互联网,但真正弄明白怎么搞的真是凤毛麟角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7-10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对亿唐有印象。分贝网好象听说过,但是记不清了

我觉得创业是一种生活风格,就和做员工一样。责任越大风险越大回报可能会越大,有些人喜欢高风险下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有些人则更喜欢舒适稳妥地感觉。大多数人两边都有,只不过大环境影响下,可能更容易走大多数人走的路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7-1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产业主要都是靠风投,没人拿自己的钱烧的,烧别人的钱当然不会手软,广告可以铺天盖地的来,什么鬼上什么。但是一旦多年不盈利,没有市场,没有点击,没有广告,钱烧完了,公司也就垮了。
但是不要紧,这些人在忽悠忽悠风投,换个阵地,重新再来,直到能够IPO,一把就回来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7-1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7 23:42 , Processed in 0.071380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