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6-2-3 1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明朝与葡萄牙冲突的读书笔记和个人评论
送交者: beifenmajia[知县★] 于 2016-02-02 11:33 已读 2130 次 大字阅读 扫描果酱二维码
关注楼主新动态
最近史版基本都在讨论近现代史,这里换换口味讨论一下明朝的故事~
此文的主要内容在于描述介绍自明朝正德中后期直至嘉靖初期大明国与葡萄牙之间的数次冲突的一些史实,和附带的(难以避免夹杂私货的,非常主观的)个人评论
。研究这段史实主要是为了解释两个问题:一个是明朝中后期对以 葡萄牙为经典例子的西方世界的大体态度,以及对明葡争议的道德评判。 本来最初的目的是为了
回应巴西利斯网友在这段历史某些细节上的争论,于是去图书馆查阅了各种中文英文纸质电子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感觉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于是在此平台上,和大
家分享讨论自己的读书心得。
在正文之前,首先说明+吐槽一下,(稍微)严肃的历史研究真是非常困难的。本人的史观一直尽力为,历史事件的史实一定要精确,如何解读是不同人的自由。但是
这里却发现,‘精确而客观的史实’,即便是并不特别遥远的明朝,就很难做到。一方面当时的原始史料往往缺漏很多,且有诸多明显不合理之处(受限于古人的见识
,偏见与客观技术条件);另一方面,后来的整理者为了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不得不(极其主观的,甚至更加不准确的)加入很多脑补的东西进去。所以,这里
我很有自知之明,此文一定会充满了主观臆断,以偏慨全,断章取义等。我只能尽量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并且对于不同看法,只要能有合理的解释,都试图
接受。
从阅读整理资料,到写下以下文笔极差的文字花了一周多。深感严肃认真的历史研究的不易。这里对红朝大深表崇敬~
第一部分,明葡争端大体史实脉络:
此内容为我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列表见后文)的基础下自己咀嚼整理而出。其中大部分本人认为争议不大的地方,就直接平铺直叙的描述,不多加说明;而就几个之
前与一些网友讨论的可能有争议的点在其后有进一步的深入解释。
1. 正德八年末(1513年),葡萄牙人Jorge Alvares (乔治 欧维士)率领葡萄牙船队 抵达明国广东,并在 未得到明国官方允许的情况下 在广东以南的一个小岛(现香港 屯门岛)建立了一个海军码头和准军事基地,并在此地建造了代表葡萄牙主权的刻有国王印章的石柱。此人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个到达中国的西方船长,其雕像现在还屹立于澳门。此后,部分葡萄牙人北上,寻求与明国的贸易。
2. 明帝国官方似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葡萄牙人的‘入侵',以至于并没有派人来阻止葡萄牙人修建屯门驻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屯门驻扎的葡萄牙人(明朝史料称为 佛郎机人)与当地民众开始有所摩擦,并且部分葡萄牙人有参与海盗行为,劫掠村庄,掠夺人口的行为。他们的存在终于引起了明朝地方政府的注意。当时的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汪鋐(后有升为广东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这里的关键人物)自正德九年来屡次上奏朝廷请求驱逐佛朗机人,并与正德十一年(可能是首次)获得许可,于是在该年开始与葡萄牙人有了一些摩擦。但在不久之后在葡萄牙人的斡旋与武宗的纵容之下(见下),驱逐葡萄牙人的事情在正德朝大部分时期内不了了之。
3. 1513年以来的小几年内,葡萄牙与明国的贸易多为民间的走私行为。来自东方的贸易让葡萄牙人看到了这个东方帝国蕴含的巨大的贸易利益的潜力,于是开始寻求官方的通商与国事交流。在1517年(正德十二年),一支由舰队长Fernao Pires de Andrade带领的舰队,载着以Tome Pires领头的国王特使外交队受命到达明国,试图与明国谈判,建立正式的外交联系和贸易关系。
葡萄牙国王特使Tome Pires:
4. Fernao Andrade的船队在到达广州后,为了庆祝终于找到明国,于是放炮加以庆祝。按 明史 佛朗机传 所记载:‘。。(佛郎機)前歲駕大舶突入廣東會城,礮聲殷地。。’。此举极大的惹恼了广东地方官员。因为依明制,往来广东贸易的船队入港的日期,顺序,以及礼仪皆有规范,而鸣炮更是仅有明军水师在重大庆典中才可。此事也成为了日后多位文官弹劾葡萄牙人的口实之一。
5. 经过了不少困难之后,葡萄牙人终于联络到并贿赂了广东布政使吴廷举。吴廷举安排葡萄牙人在附近的寺庙学习礼仪,并上奏武宗,请求武宗与葡萄牙特使的会面。经过长时间的斡旋之后,武宗终于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同意会面。Fernao和Pires一行人离开广东,首先进入南京,当时武宗也在南京(宁王叛乱被镇压后不久,武宗‘御驾亲征’来受俘并顺便游山玩水一番)。葡萄牙使团在南京盘桓了数月,但武宗始终拒绝在南京正式与葡萄牙特使谈判,其后令Pires一行人北上进入北京待命。 武宗在南京在私下与葡萄牙人有所接触,并收留了葡萄牙使团的一个随团翻译火者亚三(籍贯在湖北,但长年在南洋生活,懂一些葡萄牙语的中国人)作为自己的宠臣。
6. 此间,在广东经商的葡萄牙商队谎称自己是来自马六甲的穆斯林商队(当时马六甲已被葡萄牙征服,但明廷并不承认葡萄牙对马六甲的所属权),在吴廷举的配合与默许之下在广东经商。葡萄牙人在广东的商业发展迅速,不久之后,葡萄牙商队商船已经络绎不绝,常常把港口堵得水泻不通。 同时,大量在广的葡萄牙人也增加了地方治安管理的难度。部分葡萄牙人有着违法行为的存在。 御史丘道隆,何鰲等多次弹劾葡萄牙人与吴廷举,请求罢免吴廷举并驱逐葡萄牙人,但是这些奏请当时都未获武宗的同意。
7. 在进京之前,Pires等人耗费了巨大的能量疏通明国上上下下的关系。除了买通吴廷举之外,同时也贿赂了武宗宠臣江彬(不过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因为江彬知道武宗喜爱葡萄牙人,于是投其所好而已),加上本来就非常喜好葡萄牙人的武宗,在明廷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亲葡势力’。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并激化了明廷内的‘反葡势力’。当时明朝的文官的两大派系(理学派与心学派)的核心人物杨廷和与王守仁都极度反感江彬与葡萄牙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索人物是翻译火者亚三。武宗非常宠幸火者亚三,曾经多次与其在南京的驿馆与其彻夜玩乐。火者亚三恃宠而骄,随武宗回北京之后,对明廷诸多官员无礼,得罪了不少人,这也间接的影响到了许多明朝官员对葡萄牙人的看法。
何乔远 《名山藏》 ‘。。佛朗機有使者曰亞三,能通番漢,賄江彬,薦之武宗,從巡幸,武宗見亞三,時學其語,以爲樂。他日有事四夷館,兀坐而見禮部主事梁焯,焯怒杖亞三,彬聞大詬曰:彼嘗與天子遊戲,肯下跪一主事耶?。。’ 作死作死作死作死。。
8. Fernao Andrade和Pires离开广东后,Fernao的弟弟Simao Andrade来到了屯门,接替葡萄牙舰队长之职。此人不断的在广东制造麻烦,包括在明朝边防军眼皮子底下私设军事堡垒和刑场,并当众处死了一个葡萄牙水手(被认为是对明朝主权的破坏),并侮辱和殴打了前来交涉抗议的明朝官员;他还曾为了让葡萄牙商队首先贸易而阻挡其他外国船队入港(明朝朝贡制度对各国商船到明国的次数,时间与顺序均有规定,此举极大的违反了明朝相关法规),引发抗议不断;更为恶劣的是,
Simao还参与了广东本地海盗的行动,抢劫商队,洗劫村庄,并买卖儿童贩为奴隶(明朝民间和部分官员认为葡萄牙人抓中国儿童烤着吃)。-*此段有深入解释见后文
9. 葡萄牙特使团到达北京驿馆之后,继续等待了武宗数月。此时发生了几件大事。一件是上文提到的Simao领导的葡萄牙人在屯门闹事;另外一个是流亡在中国的前马六甲苏丹特使(马六甲已被葡萄牙占领而亡国),在北京认出了皮尔斯一行人,于是向明廷告状,揭发葡萄牙人对马六甲的入侵,以及葡萄牙商人伪装成马六甲穆斯林在广州非法贸易的事情,并警告葡萄牙使团可能是间谍,此行是为了收集中国地理情报等以便日后向中国入侵(就像葡萄牙人对印度和马六甲的入侵一样)。
10. 武宗与正德十五年底从南京回北京,中途落水,获救后染上肺炎,大病不起,并在第二年初驾崩。虽然其间并没有与葡萄牙使团正式会面的记录,但葡萄牙使团得以正式向明廷提交盖有葡萄牙国王印章的国书。这里又有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前 火者亚三等翻译将葡萄牙国书的翻译成中文告知武宗,葡萄牙国王希望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向中国进贡,请求明廷赐许葡萄牙人来华朝贡并贸易的权利;而此真正的国书的内容则恰好相反,葡萄牙国王努曼艾尔要求明朝皇帝交给葡萄牙使团自己的一枚印章(玉玺?),以示臣服,而让中国(明国)成为葡萄牙的傀儡国。。。(翻译乱改国书的桥段是不是似曾相识?数十年后万历援朝之战中 沈惟敬也胆大包天的干过类似的事情。。。)明廷自己的翻译核实其内容后,火者亚三的谎言立即被揭穿,明廷朝野震怒。
节选自【7】
11. 武宗死后,内阁首辅杨廷和俸太后诏书摄政,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火者亚三和江彬下狱处死,然后顺带着把Pires等一群葡萄牙使团以欺君,谋反,间谍等大罪数罪并罚而逮捕,驱逐出北京并关押到了广州大牢。并以这些葡囚为质,要求葡萄牙人退出马六甲和离开广东。关于马六甲,葡萄牙人的某一封回信称,葡萄牙队马六甲的占领是为了‘推翻 企图残害明国人的马六甲苏丹’。这样低级的谎言极大的加深了明廷对葡萄牙人厌恶。
12. 押入广东的葡萄牙使团最初的十个月享有外交官身份的保护,但不久以后由于屯门海战的爆发以及双方关系的不断恶化在加上地方官员的腐败,他们最终被当做间谍,被施以各种酷刑折磨,其绝大部分不久之后死在了监狱里。仅有几个个例的葡萄牙人被明廷作为交涉者释放去向葡萄牙政府要求其退出马六甲(不过这些人最终也没有尝试去执行这个明显不可能完成之任务,被释放后立刻在中国东南或者东南亚找了一块地隐居起来避祸,得以善终。。)。另外,Pires一行人携带的贵重的贡品在北京被拒收,随人员一起遣返到广州,在那里被明朝的地方官员私吞。同时,在广东的大量葡萄牙商人与平民被明廷逮捕,其财物被没收。
13. 在Pires使团被拘捕的同时,明廷也决心正式驱逐在屯门闹事的葡萄牙人。汪鋐在正德十六年初试图驱逐葡萄牙人。最初,Simon拒绝了明廷让他们离境的要求并殴打了前来交涉的明官;汪鋐于是正式对葡萄牙人武力进攻(两国进入实质上的交战状态)。汪鋐的数次进攻遭受失败,损失惨重。后来,在一些机缘巧合之下,汪鋐联系到了两个在葡萄牙舰队长期工作的中国人杨三和戴明,说服他们脱离葡萄牙人而加入明军。在他们的帮助下汪鋐集结能工巧匠仿制了佛郎机枪和蜈蚣船。准备充分之后,汪鋐得以在正德十六年末集结了一支足以匹敌敌军舰队的庞大部队正式与葡萄牙人作战,并开始长期围困屯门岛。大概一年之后,与嘉靖初年秋季某日发动了最终决战。明军出动数十艘明朝快船点燃后撞向葡萄牙舰队,紧接着大量明朝水军得以登录敌舰与葡军肉搏。在明军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后,葡萄牙人放弃了屯门驻地,乘坐剩余的三条大船突围逃向马六甲。史称‘屯门海战’。此战后,明军得以夺取葡萄牙在屯门建立的军港,并将其重建为广东布政使司屯门军镇。
汪鋐在这次得来不易的胜利之后赋诗一首:
驻节南头喜乡眷 吴瑗、郑志锐划攻屯门彜之策赋之
轔轔車馬出城東 攬轡欣逢二老同
萬里賓士筋力在 一生精潔鬼神通
灶田撥鹵當秋日 漁艇牽篷向晚風
回首長歌無盡興 天高海闊月明中
下图为明朝仿制葡萄牙武器的佛郎机枪和佛郎机炮。
14. 屯门海战的结束后,汪鋐令明朝(应该是仅广东地区)守军扣押所有的葡萄牙船只船员,并向明军控制海域内所有遭遇的葡萄牙船只进攻。另一方面,葡萄牙人也时常沿袭明国东南沿海。双方长时间内处于敌对关系。
15. 大概在屯门海战一年之后,葡萄牙派遣了一支由Martim Afonso de Merlo Coutinho率领的舰队驶向中国,试图再次与明廷交流。Martim出发之时,并不知道明葡关系恶化与屯门海战等事件(或者出发之时屯门海战尚未爆发;史料日期不详,仅能推测)。等他到达马六甲的时候,得到了关于明葡争端的消息,但是他对此将信将疑,还是决定去明朝碰碰运气。Martim舰队首先到达了屯门港(此时的屯门港已是广东布政使司直属屯门军镇)请求与驻军谈判,但是汪鋐立即拒绝了其谈判的
请求并扣押了使者,同时准备向葡军舰队进攻。Martim对是否与明军作战有所犹豫,于是撤出了屯门。明军主力舰队在西尾弯(此地具体在哪还有所争议,一说在香港大屿山)追上并包围了葡军舰队,在第二天清晨对其发动了总攻。葡萄牙在舰船质量上有所优势,但明军的数量远超过葡军。明军通过使善游者潜水凿船和接舷战的方式进攻葡军大船。由于Martim的优柔寡断,此役葡军大败。 总共六艘大型帆船被击沉一艘,俘获两艘,一位船长战死两名船长被俘,伤亡数百人。残余舰队突围回到了马六甲。被俘的葡萄牙人部分被游街斩首,其余关进了广州监狱,大部分没能够活着出来。此战为大航海时代一百多年来葡萄牙海军在东方最惨重的失败。
反应明军和葡萄牙海军在西草湾大战的假想图。
16. 明朝与葡萄牙的关系直到嘉靖三十二年之时,逐渐解冻回暖。葡萄牙在澳门的使用权以及两国的贸易最终被明廷认可。葡萄牙每年向明廷交纳租金,并接受明廷派遣的专员节制,协调;同时葡萄牙人也曾帮助明廷镇压军队哗变,农民起义,并参与对付倭寇。从葡萄牙进口的火枪和大炮(佛郎机枪,红衣大炮 等)在后来的万历援朝战争以及对后金-满清的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澳门编年史 By 吴志良 等
【2】 深圳市档案局文献 汪鋐 打响驱逐欧洲殖民者第一枪 (作者不详)
【3】 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 by 李连利
【4】 The Rise of Portuguese Power in India, 1497-1550, by Richard S. Whiteway
【5】 Historic Marcao, by C. A. Montalto de Jesus
【6】 The Suma oriental of Tome Pires, by Tomé Pires, by Armando Corteso
【7】 China and Maritime Europe 1500-1800
评分完成:已经给 beifenmajia 加上 100 银元!
版主:红朝笑笑生于2016_02_03 6:19:53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