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3-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跟贴!
尤其感谢Musstewissen,kaeferin, 我不是笨猫,lucky2013, irvine, douban, berlin2017, st2477, Shrek_munich, 梅川酷子, 冰岛, 苏州好人, minimaxde, 鹌鹑精, ....
还有小窗为我出谋划策的各位!以及为德语进行的讨论。
一句话-- 决定要自己做!
简单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
1.国企11年,从穿着绝缘鞋,带着安全帽,挎着电工四连套开始干起,最后发现不抱一棵树自己再努力也没用,在作为一个大项目中某专业负责人的时候,退了;
2.加入了现在想再入职的这家公司,做了9年,到了能到的最高位置,加之行业开始下滑,考虑撤退,走的时候留下了2-3个项目(每个项目周期24+月);
3.转行到了目前公司,去年中压力极大,差点交白卷,好在下半年开始好转,P/L没见红,去年底至今,一直进攻功竞争对手,今天这个特殊日子,已经成功锁定三个大项目,超额完成OI了,P/L数字也会好看很多(每个项目周期12~15个月左右)。
每次要动的时候,都是工作上收获最多的时候,不至于交个烂摊子给继任,行业上也要留个好口碑。
这次即使不去德国,还有一份国内Offer在等我(也是德企),去年底就谈了,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答应。
总结一下,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机会一定会为你准备好的。但一定要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你不惦记别人,没人会惦记你。
做Engineering,应了那句话,越老越吃香。但从业以来,一直都有危机感。
所以工作上我没有那么多担心。而且去德国,不带人,不负责P/L,责任要少很多。但强度不会低。
语言,是最难但最可预期的事儿,结果摆在那里,只有努力罢了!
人文环境上,有经历也有准备。
最主要的是家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家庭比工作的事儿要复杂和重要的多。
孩子,语言我不担心,本能,操心没用。文化的差异,前期适应性及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才是困难。
老婆,家里付出最多的就是她,若举家搬迁,精力和情感上付出最多的也会是她。我们一直在沟通会应对的状况。
家里老人也是个事儿。
国内各方面情况,musstewissen已经分析很透彻了。
尤其是教育,记得跟贴里某位说过,在上海只要孩子不差,上个交大同济上财... 否!!!
现在好大学意味着好中学,意味着好小学,意味着学区房!归根结底 -钱!动辄7,8万甚至10几万的学区房,一套最低要大几百万甚至千万!
这已经是普遍现象,教育在金钱的漩涡中生存!即使有了学区房,还得学的好吧,孩子都不笨,凭啥判断?各种比赛-培训班-学费,一大堆人堆出几个尖子,然后机构拿极少数人的成功去收取大多数人的学费,不上?这是和中小学挂钩的产业链啊!!!
我德国同事孩子大都有课外班,体操,游泳,自行车。没听说类似脑残"奥数"的。
除了教育,其它的不在这里吐槽了。
说了这么多,我的判断大伙也清楚了。
再次感谢各位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