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互联网转发:
前几天专门去囤了几袋米,就是担心万一疫情大爆发,到时候买不到米,那就悲剧了,其实也就是花钱买安全感吧。 结果被亲戚,被同学批判,说不要传谣,不要哄抬物价,要相信政府。 不共傻瓜论短长 武汉肺炎 1老师 2亲戚 3同学今天跑去超市看了下,还好商品的供给是充足的,只是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了一些。 就如政府所说的,的确存粮食很充足,超市门口就堆着一袋袋大米。 也许我们小地方是幸运的,疫情并没有那么糟糕,严重影响民生。 大概看了下价格: 20斤一袋的中华红从40多块涨到50多块; 20斤一袋的东北大米也从40多块涨到50多块; 至于菜价,更是翻了一倍多,小白菜6.98元一斤;菜心8.99元一斤;西红柿4.99元一斤。。。。。。
至于售冷冻食物的冰柜,基本都已经被搬空了,估计被抢光了,大多数人短期都不打算出门,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埋单的时候,看到前几天不戴口罩的收银员小妹也都戴上了口罩,感觉安心多了,这都是进步啊。 可是又有点遗憾: 1,进步的原因是因为恐惧,因为无知,因为服从。 2,进步的原因不是因为信息的及时披露,进而自己做出的判断。 假设疫情严重,致死率高,那么也许此时已经太晚了。
观察了下,路上还是有大概五成人不戴口罩,哎,落后的地方,意识就是差点。 活着的人,总有活着的理由; 死的人,总是有死去的原因;
回来后,就把口罩包起来,扔了,心中一痛。 现在卖到几十块一个的口罩就用了几十分钟,就用了一次:) 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价格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口罩价格高,说明需求量大,资本就会转向口罩供给方,进而口罩就会被大量,高效率地制造出来,投向市场。 市场供给量充足,价格又会降下来。 然而,在感情上,还是挺难去接受这些发国难财的行为,毕竟有点乘人之危的嫌疑! 有时候就会想,在中国,也许有强大的政府之手也是好事。 价格传导有滞后性,然而政府行政命令一下,哪个资本家不遵命? 除非以后不想混了。 虽然干预经济,强迫人家的行为,显得很不厚道,但是的确可以在短期内缓解供给矛盾,抑制物价。 比如:强势要求工厂制造口罩等医疗用品 强势要求不能涨价 强势要求捐赠 美其名曰:企业家社会责任。 感觉挺矛盾的。
想起进门的时候,我妈说:“你不多买一点菜?过几天更贵。” 我无语了。 话说,人啊,一辈子,图个什么? 可以三餐无忧,安安稳稳,无病不痛过一生,感觉就很奢侈了。 又想起科比了,哎,才41岁啊! 有名有利,这么成功,伟大的人就这么死了,太惋惜了。 感觉都是罪恶在在人间游荡啊! 所谓的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