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十万个车知识
科技几乎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变革,回想新千年以后的这20年,科技的发展可谓是天翻地覆,带动人们的消费也变得丰富多彩。
2010年开始,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无数可能与便利;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现实世界与虚拟信息实现无缝衔接,增强实境场景人机交互的AR技术开始蔓延开来;就连以前只存在于《终结者》中的机器人,如今也变身人工智能出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
2020年,全新的十年已经来临,在未来几年的消费领域,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智能黑科技?可变形的机器和机器人视觉,以及各自引领的制造和应用理念,是接下来更容易有突破的领域。
黑科技求变,满足更多元场景
历史多次证明,当科技遇到升级的瓶颈,能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才能迎来迭代发展。
如今的手机为什么被称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还得从苹果打开魔盒说起。当诺基亚和三星还在纠缠于键盘大小时,iPhone以取消键盘的“大屏”展示了智能手机的全新面貌。短短几年,人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触摸控制,这种变化影响到整个数码圈,甚至蔓延至汽车内饰中。当5G到来,手机需要承载更多的内容,但是手机的体积、屏幕的面积不能再肆意放大。如何兼顾信息承载量和便携性?
以华为Mate X和三星Fold为代表的折叠屏手机应运而生,它们可以随便改变屏幕尺寸,前卫而方便。折叠屏手机除了需要可大幅弯曲的柔性OLED显示屏以外,还需要高强度、高耐用性的铰链技术,目前已经有玻璃供应商研发出了可大幅弯曲的玻璃外屏,相信很快就可以实现商用。
使用时候的“大”屏幕,和携带时候的“小”体积,像这样需要突破创新的多元场景融合,在生活中很常见,汽车圈也很典型。很多人一边渴望自己的汽车足够“高”的动力,一边又希望它具备足够“低”的油耗,为此,工程师们不断对机械层面进行升级。
在发动机“求变”的路上,可变气门升程、可变气门正时等,都是工程师为了更好的效率而做出的努力,也确实具备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像我们前面提到,打破传统思维的惯性,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在探索发动机的多元兼容方面,日产给出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为了平衡发动机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之间的矛盾,新天籁搭载的VC-TURBO超变擎对曲柄连杆结构进行了变革,独创了多连杆系统,与带有HARMONIC DRIVE谐波减速器的驱动电机协同工作,通过感知驾驶员发出的指令和车辆行驶环境的变化,驱动多连杆调整活塞行程高度,从而改变压缩比,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由8:1(高性能)-14:1(高效能)之间的智能无极切换。
VC-TURBO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改变了汽车诞生百年来从来没有触及的领域——让“压缩比”无极切换。以前的发动机,因为活塞、气缸和曲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压缩比无法改变,只能在预先设定的压缩比下对动力和油耗进行平衡。而超变擎的压缩比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工作状态做出调整,在低负荷时进行绵长而深入的“呼吸”(14:1),在高负荷进行高频次且迅速的“呼吸”(8:1)。
在环保压力下,如今高压缩比发动机不难见到,高压缩比具有高效能,但是高负荷下容易出现爆震,而超变擎在高负荷可以降到8:1的低压缩比,可达到的极限点火提前角会比高压缩比提前很多,完美解决爆震隐患。
此外,超变擎并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结构,它的多连杆系统以高碳合金钢制成,而且使用的都是汽车发动机常见的轴、销、轴承、衬套等零件,同时都是在进行简单的回转运动,从而实现了性能和耐久性的平衡。再加上双燃烧循环、双燃油喷射、缸体熔射技术、集成式排气歧管等技术,同样都是为平衡高动力和低油耗而努力,最终其加速时间和百公里油耗进入双6时代,让驾驶员在“快走”与“徐行”之间无缝切换。
AR视觉应用,虚拟与现实无缝衔接
随着消费级数码科技的发展,AR也成为如今的热门。当我们还在惊叹《头号玩家》里的VR游戏世界时,AR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而且更具实用意义。
如果说VR是把人放在虚拟世界中,AR就是把虚拟世界放在人周围。AR能够把虚拟信息(物体、图片、视频、声音等等)融合在现实环境中,我们常用的iPhone视频测距功能就是其中之一。而AR在理想中最成熟的样子大概就是钢铁侠和贾维斯的互动了。
AR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教育、设计、广告。比如下图这种购物功能,AR技术可帮助你更直观地判断商品是否适合自己。
此外,AR技术还被应用于医学,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地借助AR及VR技术降低风险,在医疗教学中AR也使深奥难懂的医学理论变得形象立体。
虽然目前我们不能像钢铁侠Tony Stark一样潇洒,回到家打个响指:“Wake up, daddy's home”,唤起AR机器人贾维斯,但是我们一样拥有一指唤醒互动机器人的能力,这种“唤醒”就是自动驾驶。
在AR的动态应用方面,自动驾驶可谓极具代表性,汽车本身类似一个大型AR设备,并且还在机器人视觉基础上增加了雷达辅助,以实现高度脱离人为干预。
目前已经实现应用的自动驾驶表现如何呢?同级首款搭载L2级自动驾驶辅助的东风日产天籁2.0T,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被称为ProPILOT超智驾,对于驾驶员来说,在快速路上,可以辅助新天籁识别车道线,时刻保持在车道中央自动行驶。
而更具突破性的,是超智驾具备弯道识别能力,也就是说在弯道内它也能在驾驶员不插手的情况下,实现平顺转向,并且依然与前车保持设定的安全距离。
同时,超智驾的另一个突破就是对适用范围的提升,在雷达的辅助下,新天籁可以在0-144km/h超广范围内设定自适应巡航,考虑到我国的法定允许速度最高就是120km/h,可以说天籁实现了法定速度区间内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而在低速范围内,比如遇到交通拥堵,天籁也可以自动跟随前方车辆刹停并自动跟随起步。
在天籁2.0T身上,对于“视觉”运用远远不止ProPILOT超智驾,天籁还提供了三屏联动智能化显示,这就更像在钢铁侠战甲内的Tony Stark了,汽车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新天籁的三屏联动包括3D平视显示屏、8英寸悬浮式多功能彩色中控屏和HUD平视显示系统。其中,3D平视显示系统的彩色高清液晶显示屏,能够通过方向盘控制,提供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动态信息、安全辅助、驾驶警示、地图导航等16类行车功能信息;HUD平视显示系统集中显示车辆车速、导航、预警等多种行驶信息;悬浮式中控屏采用电容触控屏,支持多点触控,并且可以使用手机CarLife互联,让中控变得像手机、平板一样智能。
在这些屏幕的环绕下,整个驾驶席具备了“太空舱”的科技感,车辆智能地将海量的行车信息有序分屏,保障驾驶员对车辆信息的全面掌控。
最后:
科技带来的生活升级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在不久的未来,像霹雳游侠那样的智能汽车一定会实现。Nissan IMX脑控概念车代表了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如今我们已经开始提前享受到更高科技的2.0T超变擎动力、更好的L2级自动驾驶、以及更智能的日产智联人机交互,从汽车圈的横向看对比来看,天籁已经成为科技车型的代表,是同级的优势车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