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4|回复: 0

[湖北]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墨珑甲
荆襄之地,沃野千里,北达宛洛,西至巴蜀,南据两广,东临苏皖,古为富庶之地。长江水道,京广铁路,水旱码头,工商之都,今为脊梁之省。

湖北作为中部省份,是九省通衢的所在。社会上也流传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俗语赞扬湖北人的聪明能干。

可是自疫情之后,湖北的经济似乎按下了暂停键,一直停滞不前。

据此,网上就有人自嘲道:“湖北的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jpg

荆楚大地——湖北

湖北省,简称“鄂”,地处中国中部,居长江中上游,总面积大约为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三面环山的湖北中的“湖”特指洞庭湖,境内湖泊众多,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多达一千,故而又称“千湖之省”。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2.jpg

分析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总是绕不开该地的地理因素,俗话说“什么样的土,长什么样的树”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是一个文科生,估计对湖北不是特别陌生。

简而言之,湖北的地理结构主要是由三大山脉、两大河流所勾勒出来的一幅画卷。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3.jpg

三大山脉指的是“湖北东面的大别山脉、东南面的罗霄山、以及西面的大巴山脉”。

两大河流指的则是“长江及其汉江”,湖北境内以山地为主,多湖泊,少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湖北的经济支柱不能以粮食加工为主,而是必须依靠工业,才能让经济持续增长。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4.jpg

根据湖北政府官方发布的经济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湖北全省生产总值(GDP)达到41655.01亿元,同比增长5.7%。

从产业上看,湖北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增加值达到3815.77亿元,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为16141.95亿元,第三产业(服务业)为21697.29亿元。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5.jpg

可见,在GDP的贡献值中,工业和服务业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湖北工业中,有九大支柱,分别为“汽车、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生物医药”。

这九项工业中,尤以汽车、钢铁、石化、食品加工最为出色,每家贡献了3千多亿的产值。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6.jpg

首先,湖北的汽车工业拥有比较优势。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起步较早,50年代便开始生产汽车配件,60年代生产汽车产品,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

比如湖北著名的汽车公司莫过于东风汽车,其总部就位于湖北省会武汉。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7.jpg

汽车工业对于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汽车时一种加工深度很高的产品。

一辆汽车中完全不同的零部件就有2500种,生产过程中,也要消耗诸多其他工业行业的产品,比如钢铁、橡胶、玻璃、电子、石油等。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8.jpg

在武汉,还有著名的武钢集团,可以为汽车生产出优质的钢铁,两家公司强强合作,创造出不少就业岗位。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湖北落在了其他省份的后面,这对于湖北的汽车产业转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9.jpg

如果按照预定的计划发展,湖北本有着不错的发展,但在2019年,疫情拖累了湖北经济的发展。

在湖北经济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民营经济不强,创业氛围不浓,导致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人才落户湖北。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0.jpg

对比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可以发现,湖北省最大的不足就是民营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很难叫出一个知名的民营公司。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湖北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为109227元,而城镇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收入则为60583。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1.jpg

两者横向对比,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工资收入只达到了公职人员及事业单位的六成,这足以说明湖北民营环境实在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平均工资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远不如中位数来的可靠。

网友在看到这份调查数据,留下的评论多是“我和马云的工资一平均,就超过了绝大多数人”。

还有人写道:“湖北的现状是,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2.jpg

湖北的工资收入

在湖北中,共有十三个市级行政区。2023年,知名城市研究机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在这份榜单中,湖北的三线城市共有四个,分别为襄阳、宜昌、荆州和黄冈;五线城市只有一个,就是无人问津的随州;作为省会的武汉是唯一的新一线城市,在全国新一线城市中排行第四。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3.jpg

武汉是中部省份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从1995年开始,武汉就执行了最低工资,次年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屈指算来,最低工资距今也有三十年了。

2024年,武汉市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210元。实话实说,这一标准在全国看来也居于前列。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4.jpg

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武汉的平均招聘月薪高达10313元,虽然还达不到深圳的12751元和上海的13617元,但也绝对算是高收入。

当然,这一数据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可能只统计了高学历职工,或者是又落入了“平均主义”的陷阱。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5.jpg

从全省来看,生活在襄阳、宜昌等地的中产群体,其普遍工资和随州相差不大,大多都处于四五千的水平。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恐怕和湖北省的经济政策有关。

不仅仅是在湖北,放眼全国,都在推行“都市圈”结构,集中全省资源和政策,助力一个城市先发展起来,再带动周边城市。

以四川为例,有将近一半的GDP都由省会成都创造,武汉采取的也是这样的发展路径。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6.jpg

这样一来,武汉的经济肯定是会上一个新台阶,相应的工资也会随着GDP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不过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省内其余城市的经济将会缓慢发展,跟不上武汉的发展速度。

讲的再通俗一点,就是“量三线城市之力,供武汉发展”,那么三线城市的工资就会停滞不前,渐渐趋同于随州的工资水平。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7.jpg

目前,湖北对于城市规划,还是继续“一主两副”的战略。

早在2001年7月,学者秦尊就在《要文摘报》上发表了《关于宜昌市发展战略定位的建议》。一年之后的11月26日,秦尊文研究员更是在之前的文章,正式提出了“一主两副”。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8.jpg

秦尊文设想的是:在全省建设一个武汉大都市圈为主,以襄阳、宜昌连带周边各50公里左右地区为两个副中心,成立“襄阳大都市区”和“宜昌大都市区”。

该设想写入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并在2003年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不得不说,该建议确实高瞻远瞩,得以让湖北的经济更上了时代的发展。

要不是这一计划,湖北也不会成为中部地区经济最好的省份,武汉也不会进入新一线城市,更不会得到国家中心城市的称号。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19.jpg

要想让湖北的经济更上一层楼,关键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没有强大的民营经济,就业容量将会十分有限。

仅仅依靠国有企业,是不可能容纳全省的劳动力。因此,湖北可以着力引进高科技、互联网等大型民营企业落户武汉。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20.jpg

尤其是在政策上,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

可以在信贷支持、资金补贴、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等方面上,给予一定的优待。这样做,中小企业才会真正扎根于湖北各地。

另外,每逢毕业季,政府要起好桥梁沟通的作用,让湖北高校学生能和企业深入交流,做好担保,企业平台才能成为留住湖北“百万大学生”的重要载体。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21.jpg

振兴湖北,还可以将目光移到山区。目前来看,湖北的山区人民分布较为分散,尚没有整合在一起。

关于这点,可以让一些人口较少的乡村实行人口搬迁和产业集中措施,让村民“成为镇民”。

太过分散的居民大大减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不利于湖北乡镇经济的发展。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22.jpg

另外,湖北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境内有数量众多的红色革命老区,数不清的红色历史故事等待人们去发掘。

而这些故事,多隐藏在大别山山区,将红色旅游和山区景点融合在一起,也是湖北经济又一个增长点,这也符合中央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23.jpg

结语:

从总体上分析,湖北已经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率注定不能像之前,达到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如何将高速发展,变为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湖北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然,湖北高校云集,科研院所较多,科技人才储备还很丰富,但都没有完全开发。

如果能在新产业革命中,发挥人才的作用,湖北的经济必能再创辉煌,坐稳中部经济强省的位子。


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24.jpg

参考资料

《全面促进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经济众说 2015年第3期

《湖北“一主两副”战略》 学习与实践 2012年第9期

《湖北省工资就业效应研究》 统计与决策 2018年第14期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 03:47 , Processed in 0.163567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