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2|回复: 0

[航天] 中国航天材料技术领域的奠基者——姚桐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中国航天材料技术领域的奠基者——姚桐斌

——唤醒对“两弹一星”烈士姚桐斌的认识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黄土塘镇,是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者,杰出的冶金学家和航天材料专家。他的学术成就和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贡献,使他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

w2.jpg
      1922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黄土塘小学,并考入无锡县立初级中学。1937年,他又考入上海的私立成康中学和私立汇南中学读高中,后因家庭经济原因辗转到江西吉安继续学业。

     1941年,姚桐斌以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个人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主修矿冶专业。1945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并被遴选为美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

      1946年,姚桐斌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1947年10月,他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又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深造,1953年获得文凭。在英期间,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担任进步刊物《循刊》的编辑,支持留英学生会的工作。

     1956年9月,姚桐斌在瑞士的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9月,他回到祖国,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见证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w3.jpg

      1958年1月,姚桐斌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历任一分院第七研究室工程师、室主任,第六研究所所长。1960年,航天材料研究室扩建为航天材料研究所,姚桐斌任所长。在这一时期,他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推动了大量研究课题的开展,为中国的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奠定了基础。

      姚桐斌深知材料工艺研究的重要性,他亲自审查和过问研究所的每一个细节,从科技人员的选调与分配到研究所的发展规划,从研究室与试验室的设置到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购置,无不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下,材料工艺研究所迅速成长为一个研究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研究所。

      1968年6月8日,姚桐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更是耻辱。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的家人和社会各界为他伸张正义。1979年4月,北京市中级法院对行凶者进行了判决。

      尽管英年早逝,姚桐斌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198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5年,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23位两弹一星功臣之一,也是3位两弹一星烈士之一。

w4.jpg

      姚桐斌的一生是为国家科技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继续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w5.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 04:46 , Processed in 0.088410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