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1|回复: 0

[重庆] 重庆,下个一线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财富取经路
中国目前有四大一线城市,北有北京、东有上海、南有广州与深圳
唯独西部,虽拥有我国27%的人口,却还没有出一个一线城市。
今年国家批复的 “2021-2035 年国土空间规划” 中,重庆被列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那么下一个一线城市会是重庆吗?


1



2024 年前三季度,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达 23244.31 亿元,一跃位居全国第四。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中的广州。
因此,很多人认为,“这就是重庆迈入一线城市的第一脚,‘北上深渝’格局正式开启。”但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人看到当下的重庆,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句空话。
诚然,当前的重庆与一线城市之间仍有着一定的差距。
但将目光放到未来,在这种国际的情势下,重庆的确很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一线城市。
第一,全球贸易大变局,重庆恰恰处于变局的关键点上。
什么是贸易大变局?
大家都知道今年11月,特朗普赢下了美国总统的大选。
他都还没正式上台,就放话要对我国加收更高的关税。
这样一来,我们的出口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要知道,在过去7年里,我们国家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3年,在我国出口超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外贸GDP仍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明年川普上台,对我们的出口产生比较明显的拖累,那我们的贸易格局就必须要迅速谋求变化了。
对于这点,我们其实也早有布局。
早在2020年,我们就提出了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重庆恰恰是这种贸易格局转变下,能吃到巨大红利的一座城市。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要发展贸易,最重要的就是交通。
过去重庆深处西部内陆,产品要想出口只能跋山涉水的把商品运到沿海的港口城市,转上一手再“出海”。
而现在重庆虽然还是内陆,但是交通上却迎来了非常大的改善。
海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开辟。
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快的入海通道,它让重庆及西部诸城的货物从今以后,不必再舍近求远地去到沿海的那几个港口,能够抄近道,走最近的北部湾,让商品直接顺畅出海。
补齐了西部地区缺乏的海运短板,海运的低廉价格大幅降低了货物的运输成本,让重庆出海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重庆,下个一线城市?-1.jpg

海运之外,中欧班列也改善了重庆的陆运条件。
中欧班列打通了重庆向西出口的陆运通道。
目前以重庆为始发站的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已经达到51条,可以通达欧亚包括俄罗斯、德国等城市在内的113个城市节点。
这串联的不仅是地理板块,更是欧亚广阔的消费市场。
并且随着近年来重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欧搭载高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多,中欧班列又快、又稳的优势愈发突出。
再加上,重庆处于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腹地,更是国家钦定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能够通过这一“黄金航道”沟通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
要知道过去,沿海地区也是依靠着天然良港的优势,发展全球贸易,让经济实现迅速腾飞。
而现如今,西北部地区海、陆运输条件的改善,让重庆一改从前的闭塞,在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中都有了自己的贸易优势。
曾经沿海城市因贸而兴的辉煌,很有可能在重庆身上重现。
相信大家也都有关注到今年12月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振提消费”
接下来全力刺激内需的时代要来了!
踩在这样大的红利上,重庆很难不崛起。
其实在这种国家外循环转内循环的时代机遇下,肯定也会崛起一批像重庆这样很有爆发潜力的城市。
这些城市会是哪些呢?


2



全球和谐的时候,看不出重庆的关键作用,但是冲突的时候,重庆就必须崛起!
大家也看到近年来全球局势并不是特别的和平,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地域冲突不断。
并且呈现着随时可能升级的情况,我们也是必须要做好准备的。
每当这个时候,重庆作为战略腹地的地位就十分突出。
抗日时期,为了安全,国民政府就提出要将重庆作为永久陪都。
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也因为国际形势的升级,我们开始三线建设,将大量的工业迁往重庆,当中不少都是国防重点工业。
1964-1965年,仅一年时间,就有60个企事业单位迁入重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技术人才、资金和设备,也为重庆打下坚实的工业基础。
为什么大家都选择重庆作为战略腹地呢?
核心还是因为安全,重庆可以说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
首先它位于国家版图的中心位置,与各处边境线都超过了2000公里的安全线,一般炮弹的射程够不到。
且四面环山,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圈,易守难攻。甚至还拥有独立电网。
其次是,作为战略腹地,能够自给自足也很重要,重庆还拥有我们最全的工业门类。
重庆拥有我国41个大类中的39个,是我国大后方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
正是因为这两点,和平年代重庆或许很中庸,但是冲突年代,重庆就格外珍贵了。
现在,情况其实又有点类似了。
最近,大家也看新闻了吧,又一批沿海省份的工厂正在往中西部地区搬迁,重庆就是重要的承接地。
很多人都说,这是新三线建设,虽然也有产业转移的原因,但是另外一部分原因,大家看了都懂吧。
为什么我们要建一座山城,我们国家又为什么每年都砸那么多转移支付给重庆,过去你或许看不懂,现在你明白了吧?
只要潜在的战争风险一直在,重庆就一直会是国家坚实的战略大后方,国家就还会继续往重庆砸政策、搞建设。
在全球和谐的时候,重庆看起来也许就是一个默默搞发展的直辖市,但一旦国际局势变换,它将成为国家战略决策的坚实后盾。


3



踩在红利上,也要自己争气。
近年,重庆的经济赶超势头非常迅猛。
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的GDP已跃升为全国第四,增速高达6.1%,在全前10强城市中,这个增速排第一。
重庆今年增长最猛最突出的就是新能源汽车。
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达到25.9%,汽车产量121.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仅仅8年,重庆就从汽车第7城跃升为全国汽车第1城,实现逆转。
当中不得提到的就是赛力斯。
这也是重庆汽车产业升级的一个侧影,重庆汽车产业原本本土品牌为主,过去外资盛行的年代并不吃香。
但是这几年,赛力斯抓住了华为寻找合作者的机遇,要知道原本华为看中的是广州的广汽,但是由于广汽要做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错失良机。
而当时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亲自将公司的SF5车型送到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并邀请余承东试车,最终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凭借着这个历史转机,赛力斯打了场翻身仗,从岌岌无名一跃成为国内市值第二的汽车公司,仅次于比亚迪。
如今,重庆已形成以长安系为龙头、赛力斯等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重庆的重要支柱。
实际上,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但是也曾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城市。
直辖之初,平均每8个重庆人,就有一个贫困群众。到今天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就是靠着这种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劲头,重庆一步步从不看好,到慢慢拥有自己的产业线、有自己的品牌,慢慢成为汽车第一城,在高新行业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重庆还是我国笔电产业的第一、摩托车产业的第一。
正是这种奋斗不息,让我更看好重庆未来的发展。
重庆虽然现在与一线城市之间还有着一定差距。但它恰恰处于经济贸易转型的风口上,并在努力把握机遇。
时代造英雄,处在时代变局关键中的重庆未必不会成为下一个“英雄”,下一个一线城市。
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能够与一线城市“掰手腕”,但还是很有潜力的。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检验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 20:53 , Processed in 0.079872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