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2|回复: 0

[上海] “2024上海经济活力观察”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文汇

“2024上海经济活力观察”之五-1.jpg

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上海诞生:昨天上午,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现场,经由桥吊远程操作,一只身披红衣的集装箱从AGV(全自动无人导引车)上被稳稳抓起,精准搬运到远洋班轮的甲板上。至此,2024年上海港第5000万标准箱(TEU)装卸完成,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最高纪录。

5000万标箱超级体量的达成,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跃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毫无悬念,上海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将再次卫冕全球第一,并连续15年保持这一地位。

从1978年拉开集装箱运输大幕至今,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不断跃升,自201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第一。“霸榜”背后,上海港面对全球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世界一流航运枢纽地位不断巩固。目前,上海港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货物贸易往来,国际航线近350条,稳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不断锻长板、补短板,在全球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抢占先机,在一些新领域实现对老牌国际航运中心的“换道超车”。

承压前行,创新业务成为箱量增长新引擎

“实现从4000万迈上5000万标箱这一历史性跨越,上海港整整经历了7年。”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感慨地说。这期间,上海港持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业务,打造新物流通道。

今年8月,上海港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开港,这座码头脱胎于传统煤炭和矿石装卸码头,是中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集装箱改造项目,也是继洋山四期之后上海港又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杨焱滨介绍:“罗泾港区开港以来,今年吞吐量将突破100万标箱,明年随着二期工程逐步投入,箱量还将稳步上升。”

过去一年,上海港承压前行,深化与全球班轮公司合作,优化航线布局、提高中转效率,沿海捎带、国际集拼和“9610”跨境电商等新业务的试点推广成为集装箱增量新引擎。数据显示,上海港国际中转业务同比增长超两成,全年有望超700万标箱。

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也为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提供强劲动能。据悉,今年,上海港水水中转比例预计达60%,创历史新高。海铁联运服务实现常态化运行,10余条海铁联运天天班已稳定开行,今年运量预计突破90万标箱,同比增长约40%,辐射腹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上海港不断织密ICT(内陆集装箱码头)点位,实现港口服务向腹地货物集聚点前置,整合内河驳船运营商10余家,结合客户需求“宜水则水、宜铁则铁、宜公则公”量身定制,使物流运输更加畅通高效、经济便捷。

5000万标箱的里程碑彰显着上海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地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紧追新加坡和伦敦,连续5年位列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第三名。

从跟跑到领跑,智慧港口“上海方案”走向海外

从洋山四期到罗泾集装箱港区,上海港自动化码头完成从1.0向2.0的升级。

不同于传统码头作业靠人的经验决策,智慧码头借助数据采集和智能算法,以更少人力物力发挥更大效能。搭载上港集团旗下哪吒科技自主研发的ITOS系统,洋山四期已成为全自动集装箱码头的标杆,随着这颗“智慧大脑”不断迭代升级,码头生产效率屡创纪录,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3500万标箱,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目前,“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外14个码头复刻应用。

哪吒科技总经理黄桁告诉记者:“罗泾码头采用传统码头横向布局,无法照搬洋山四期模式。这次,我们为罗泾码头专门打造基于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性能更好的NEO-TOS系统。系统立足港口运行生态,以‘智慧大脑’贯通人、机、货、船各类生产要素和服务,使生产调度更精准、码头利用更高效。”他特别提到,该系统实现全自动化码头功能模块化,意味着这颗“智慧大脑”不仅能复制,更可以按需定制进行模块化改造。

上个月,秘鲁钱凯港开港,万里之外的这座码头也跃动着一颗“中国芯”。哪吒科技为其量身定制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综合受理平台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以“上海方案”助力钱凯港成为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

“中标钱凯港项目并不意外,从洋山四期到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和件杂货码头,上海港积累了大量智慧码头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经验,在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黄桁表示,随着系统不断优化升级,钱凯港一期将会超过150万标箱的设计目标。

记者了解到,上海港第三座自动化码头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小洋山北作业区将新建7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总设计能力1160万箱,打造全球集装箱码头新标杆。

抢抓转型机遇,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

过去一年,伴随着集装箱吞吐量刷新,上海港勤练“内功”,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转型机遇,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短板,引领全球航运业低碳智慧发展。

当下,国际航运业走到绿色转型的十字路口。以此为契机,上海港在国际前沿的LNG(液化天然气)和绿色甲醇业务上竞跑突围,推进清洁能源加注中心建设。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介绍,截至目前,上海港累计完成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125艘次,加注量73万立方米,LNG加注服务呈常态化趋势,加注范围将从洋山港区拓展至外高桥港区,实现上海港的全覆盖。目前,上海港已跻身保税LNG加注港全球前三位。

今年4月,上海港还落地中国首单绿色甲醇“船对船”同步加注作业。“2025年,上海港将实现绿色甲醇常态化加注。我们正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充LNG加注船队和扩建绿色燃料储罐设施等。到2030年预计将实现LNG加注能力100万立方米,绿色甲醇及生物燃料加注能力100万吨的‘双百万’目标。”罗文斌说。

不仅是加注服务,上海还前瞻布局航运业绿色转型的生态圈和产业链。今年3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港集团、中远海运等共同发起设立绿色航运产业联盟开放平台,不断扩大制备、运输、认证、碳交易、产业基金“朋友圈”。全球首个绿色甲醇燃料线上交易平台、全国首个绿色甲醇船舶及船员培训认证中心等相继落地,提升航运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绿色航运服务生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 19:55 , Processed in 0.08064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