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0|回复: 0

[江苏] 这就是,江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新华社
说到江苏

你能想到什么?

江南圣地



这就是,江苏!-1.jpg

鱼米之乡



这就是,江苏!-2.jpg

吴侬软语



这就是,江苏!-3.jpg

这些确实都很江苏

但江苏值得讲起的

可远不止这些

一、真江南

要说真江南

在江苏这里

准确,又不完全准确

因为从地理上严格来讲

长江以南的地区才叫江南

这就是,江苏!-4.jpg

(图片截自天地图)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安徽时

突然急促地向北拐了个弯

而这一拐

便将相对平稳走向的河道

直接拐进了江苏

也让原本在地理位置上

大概率都位于长江以北的江苏

形成了

一半在江南

一半在江北

的地理局面

浓郁的江南气息

在江苏得到了贯穿南北的好契机

这就是,江苏!-5.jpg

如果说长江的走向

在江苏得用“唐突”来概括

那么地势的变化

在江苏则可以用“平和”来形容

这就是,江苏!-6.jpg

江苏北端的连云港

有一个很气派的标签

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

但它还有一个让大家想不到的称谓

——西游圣地

相传

《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

很有可能就是今天连云港境内的花果山

花果山的玉女峰海拔620余米

但已经是江苏境内的最高峰了

近70%都是平原地形

也不愧网友戏称江苏是

中国“最平”的省份

这就是,江苏!-7.jpg

不过

平坦的地势

也在一定程度上

为江苏成为“中国园林天花板”

提供了地理优势

这就是,江苏!-8.jpg

都说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园林最早可溯源于春秋

在晋唐时期得到发展

繁荣应该是在两宋

明清则是全盛时期

这就是,江苏!-9.jpg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造园家们在有限的空间里

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建筑

同时加入大量的

匾额

楹联

书画

雕刻

碑石

家具陈设

各式摆件等

不仅充分反映出

古代哲理观念和审美情趣

更让“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

艺术氛围达到极致

这就是,江苏!-10.jpg

关门山野之趣

开门万丈红尘

其间的智慧与妙处

让我们能够始终沉迷于古人的审美

想必当他们在面对这番园林景致时

也会情不自禁泼墨成画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

便是当年活跃在吴门地区的四大才子

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他们还有一个闻名至今的“团队名”

“明四家”

这就是,江苏!-11.jpg

明代文征明《惠山茶会图》

江南风光、文人园林

在他们的画笔下

在浓淡相宜的水墨间

穿越时间和历史的长河

与我们邂逅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

很江苏,也很江南

这就是,江苏!-12.jpg

二、最苏味

江苏人对美的理解

我们已经能从其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中

感知八九

江苏人对味的要求

却不像审美那么统一

虽说江苏菜

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

但这并不妨碍

江苏各地,各吃各的味

这就是,江苏!-13.jpg

“没有一只鸭能活着走出南京”

这件事是我们都知道的

盐水鸭

板鸭

南京烤鸭

酱鸭

鸭血粉丝汤

鸭油烧饼

……

南京人对鸭的狂热

表现在

一年要吃掉一亿多只鸭子

而其中大概包括了4000万只盐水鸭

朱自清在《南京》一文中曾写到:

“南京人都说盐水鸭好,

大约取其嫩,其鲜。”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

却道破了南京盐水鸭的精髓

皮薄肉嫩清鲜香美

这就是,江苏!-14.jpg

如果鸭鸭能从南京

向北游100多公里到达扬州的话

或许可以在这里稍微喘口气

甚至还可以来一份扬州炒饭

相传

隋炀帝巡游江都(今扬州)时

把他喜欢吃的“碎金饭”

也就是鸡蛋炒饭传到了扬州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

扬州炒饭原本就出自民间老百姓之手

这就是,江苏!-15.jpg

但到了扬州

就不建议鸭鸭继续向北游了

毕竟扬州再向北60余公里

就到了高邮咸鸭蛋的产区

不仅自鸭难保

甚至可能连蛋都不剩

这个咸鸭蛋可不简单

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里

对高邮咸鸭蛋就有记载

而且已有千余年的腌制历史

语文课本还曾“亲自”为它“推荐”

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曾写到: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如今的高邮咸鸭蛋

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这就是,江苏!-16.jpg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许许多多的乡味

牵绊住了人们离乡的脚步

让更多人留下来

一手是家里的碗筷

一手是家乡的建设

这就是,江苏!-17.jpg

三、苏大强

不论是园林建造

还是美食烹饪

我们能感受到

江苏人好琢磨好学

这一点

多少也是祖传的

“天下文枢”

自古代南京而始

这就是,江苏!-18.jpg

万里长江

支流无数

有些丰沛百里

有些淡泊无名

而灯影幢幢的秦淮河畔

却因“文人”而兴盛至今

这就是,江苏!-19.jpg

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科举考场之一

江南贡院

在秦淮河的桨声里

迎来送往了数不清的梦想

自建成到科举废止

这里共走出80多名状元

1万余名进士

“十载辛勤变化鱼龙地

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

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建设的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门口

悬挂着明末文学家李渔的这副楹联

短短18个字

道出了科举对古代学子的意义

这就是,江苏!-20.jpg

如今还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

高等学府云集

人才济济、斯文在兹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历史脉络中

南京在长期作为

中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同时

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也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的亮眼坐标之一

人才的聚集和流动

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江苏!-21.jpg

从前有“苏湖熟,天下足”

说的是古时太湖附近州府一带的丰收

足可供养天下

如今

这6个字

被网友更为精炼的概括为3个字

“苏 大 强”

江苏的13个地级市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扬州

镇江

泰州

宿迁

均在全国经济百强市行列

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

这就是,江苏!-22.jpg

其中南京不必说

六朝时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

曾与罗马城并称为

“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今天的姑苏城

依然因城外的寒山寺而闻名

但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

所带来的影响力价值

与寒山寺势均力敌

同时苏州又因其GDP常年排名全国前十

被网友亲切地称为

“中国地表最强地级市”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

还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

自古因运河而兴盛繁荣

唐朝时扬州的繁华程度

甚至一度超过了长安、洛阳

这就是,江苏!-23.jpg

而在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名单中

昆山

江阴

张家港

常年包揽前三名

这就是,江苏!-24.jpg

昆山的玉山镇

连续多年占据“全国千强镇”榜首

扬州的杭集镇

还有个名字是“中国牙刷之都”

全球每3支牙刷

就有1支是“杭集造”

泰兴市黄桥镇

是全国闻名的“小提琴之乡”

每10把国产小提琴

就有7把来自这里

这就是,江苏!-25.jpg

从市到县到镇

江苏的每一处地方

都充满着活力和动能

古典与现代、从容与魄力

周旋、博弈、联结、共生

这就是,江苏!-26.jpg

底蕴

是在历史长河里积淀的涵养与功底

创新

是在时间脉络中探索出的勇气与智慧

一个有底蕴的地方

必然有着深厚的内力自我给养

一个敢创新的地方

也必然有着过人的胆识向外突破

这就是,江苏!-27.jpg

你若问我

什么是江苏?

也许是十里秦淮金陵一梦

也许是万顷太湖万顷浪

也许是姑苏水国多台榭

也许是水磨昆曲醉夜风

也是码头上整装待发的集装箱

也是长江下游川流不息的货轮

也是“太湖之光”跳动的“中国芯”

也是“强富美高”逐渐展开的新画卷

这就是,江苏!-28.jpg

什么是江苏?

这就是,江苏!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总策划:刘健

总监制:储学军 钱彤

监制:周红军 刘加文

策划:刘洪

监审:牟彦秋 黄林昊

作者:梁甜甜

编辑:于蕾 董静雪

校对:张玲琳 李桐 肇蕾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21:31 , Processed in 0.173290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