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8|回复: 0

[重庆] 重庆:聚焦“三增” 加速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环球网
来源:农民日报

1月16日召开的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2025年“三农”工作定下基调,明确要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三增”目标,全力加速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重庆乡村发展规划出清晰路径。

产业发展是推动农业增效的关键。重庆利用自身独特的山地条件,依山就势克服规模化难题,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实施四大战略。市农业农村委着力构建“3+6+X”产业集群和10条百亿级生态产业链,同时大力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头羊计划”助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打造“爆款”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巫山县在脆李、恋橙、魔芋加工上持续发力,延长产业链;城口县聚焦中药材、老腊肉等产业,强化链条、填补空白,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

农村要充满活力,既要“塑形”又要“铸魂”。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从硬件建设和文化塑造两方面入手。在硬件上,加强县域规划统筹,顺应城乡人口变化趋势,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打基础。推进五大工程,计划今年新建2000多个达标村,提高和美乡村的覆盖范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农民生活难题,打造现代化乡村生活场景。南川区的“178环线”模式成效显著,串联镇村、改善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完善乡村治理。北碚区深挖乡村文化,打造“村字头IP”,筹建博物馆,增添乡村文化魅力。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为此,重庆采取了多项措施。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订单+分红”“入股+收益”等模式,让农民从产业发展中获利。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富民产业,推动家庭农场、民宿经济发展,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为农民创造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黔江区积极探索,引入大型养殖、种植项目,创新利益联结模式;建设食品加工体系,打造品牌,带动就业;深化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为全市农民增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粮食安全是农业的根基,巴渝粮仓建设不容有失。在去年取得丰收的基础上,今年重庆计划在渝西、龙溪河流域建设多个示范区,稳定粮食和油料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确保重要农产品的供应稳定。严格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标准推进农田建设,让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

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同样关键。今年是关键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重庆强化防止返贫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监测和帮扶。通过“四个一批”策略,盘活帮扶产业,财政资金向产业发展倾斜。开展就业攻坚行动,提升脱贫人口的技能水平,提供更多就业服务,确保脱贫成果稳固,顺利衔接乡村振兴。

重庆全面深化城乡融合改革,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推动产业融合,培育强县强镇富村,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延长土地承包期,完善用地机制;通过“四进三回”行动,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流向农村;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农村资产监管;实施“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发展。这些举措将打破城乡壁垒,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城乡融合迈向新高度。

2025年,重庆“三农”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在政策推动下,巴渝乡村必将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的道路上大步前进,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筑牢根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05:36 , Processed in 1.999138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