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吴泳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低调,在电话会中回答第一个提问时,就抛出了四个 “最”,阿里巴巴集团是 “最重要 AI 玩家”“亚洲最大”“规模最大”“to C 最多应用场景”。分析师的提问几乎全部围绕 “AI”,而此前的 10 年,电商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除了电话会,财报的数据中最值得在意的是,阿里本季度的资本开支 —— 318 亿元,环比增长 80%。吴泳铭还强调,阿里将加大投入三大 AI 领域,未来三年将是云建设最集中的三年,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这给了资本市场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提振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行业的投资信心。
过去一年半,是阿里 “重新创业” 的一年半,也是阿里坚定 AI 投入的一年半,这家公司试图向市场提供一个他们真正认可的新增长故事。
从吴泳铭 2023 年 9 月出任阿里 CEO 后不久提出的 “用户为先,AI 驱动” 战略,到当年互联网大会他说 “AI 将接管所有计算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知识迭代和社会协同的方式”;从第二年阿里重组一周年之际,创始人马云内网发帖《致改革创新》:“AI 时代刚刚到来,一切才刚开始”,再到半年后阿里成立新电商事业群,吴泳铭再次在任命蒋凡的全员信里强调阿里要 “推动以 AI 为动力的生产力革命”。
一直到 2025 年伊始 DeepSeek 爆火改写了 AI 叙事,厚积薄发的阿里也推出 Qwen2.5-Max 模型,和苹果合作 AI、创始人出现在座谈会,当阿里的电商成为稳定的基本盘,人们意识到,阿里早已不再是那个只靠 “双十一” 撑起的电商平台,而是一家以云计算和 AI 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企业。
而在应用层面,阿里有太多业务可以深度应用 AI 了,比如电商领域的淘天、生活服务领域的高德、搜索领域的夸克、服务企业协同协作的钉钉等。
AI To C 业务将是 2025 年 AI 领域激烈竞争的重点,目前在阿里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业务板块,但该业务由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带队,该业务近期开启大规模人员招聘,主要分布在 AI 产品和技术研发方向,将重点投入到文本、多模态大模型、Al Agent 等前沿技术与应用的相关工作中。就在 2 月初,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教授(Steven Hoi)正式加入阿里,负责 AI To C 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 Agents 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